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對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要求不斷提高,無論外界天氣如何,人們總是希望身處于一個舒適的環境,因此空調應用越來越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之一。但空調在改善和提高辦公或居住環境質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電力消耗,因此空調節能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些年,據統計近20幾個省市出現過電荒,有些地方甚至為此采取了限電措施,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電力消耗,然而一刀切的限電措施,限制了空調的功能,無法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阻礙了空調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及裝置,既能滿足用戶對室溫調控的需求又能幫助用戶降低空調的能耗。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個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該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其唯一目的是用簡單的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以此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包括: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計算所述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其中,i=1,2,3…;將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ti。其中,調節后的目標溫度ti對應的能耗低于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對應的能耗。其中,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為所述小區內的用戶。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大于或等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小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平均值t;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大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計算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與所述平均值t的差值δt;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且大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平均值t;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所述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在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平均值t;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所述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在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當所述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或者,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
可選地,所述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生成調節指令,并向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發送調節指令。
可選地,所述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還包括:發送調節指令后,檢測是否存在用戶干預指令,所述用戶干預指令為用戶變更所述調節后的設定溫度的指令;當檢測到所述用戶干預指令時,更新用戶干預參數,所述用戶干預參數用于表示檢測到所述用戶干預指令的次數。
可選地,所述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還包括:當所述用戶干預參數大于或等于預設閾值時,停止調節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初始設定溫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裝置,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計算模塊,用于計算所述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i=1,2,3…;調節模塊,用于將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ti。其中,調節后的目標溫度ti對應的能耗低于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對應的能耗。其中,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為所述小區內的用戶。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大于或等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小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小于或等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在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大于所述平均值t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所述處理模塊包括:計算子模塊,用于計算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與所述平均值t的差值δt;和,處理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差值δt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所述處理子模塊用于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且大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平均值t;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所述處理子模塊用于在所述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在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所述處理子模塊用于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平均值t;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當所述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所述處理子模塊用于在所述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在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所述處理子模塊用于當所述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當所述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或者,當所述差值δt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所述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
可選地,所述用于空調控制的裝置還包括: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生成調節指令;發送模塊,用于向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發送調節指令。
可選地,所述用于空調控制的裝置還包括:檢測模塊,用于在所述發送模塊發送調節指令后,檢測是否存在用戶干預指令,所述用戶干預指令為用戶變更所述調節后的設定溫度的指令;計數模塊,用于當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所述用戶干預指令時,更新用戶干預參數,所述用戶干預參數用于表示檢測到所述用戶干預指令的次數。
可選地,所述調節模塊還用于當所述用戶干預參數大于或等于預設閾值時,停止調節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初始設定溫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結合同一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對小區內第一類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進行自動干預調節,使調節后的目標溫度對應的能耗低于初始設定溫度對應的能耗。從而有效利用室溫大數據對特定用戶的室溫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精準調節,既能滿足用戶對室溫調控的需求又能幫助用戶降低空調的能耗。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發明。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統計用戶空調一天使用情況的曲線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統計用戶空調另一天使用情況的曲線圖;
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裝置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圖充分地示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踐它們。實施例僅代表可能的變化。除非明確要求,否則單獨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選的,并且操作的順序可以變化。一些實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換其他實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書的整個范圍,以及權利要求書的所有可獲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實施方案可以被單獨地或總地用術語“發明”來表示,這僅僅是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實上公開了超過一個的發明,不是要自動地限制該應用的范圍為任何單個發明或發明構思。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于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于實施例公開的結構、產品等而言,由于其與實施例公開的部分相對應,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部分說明即可。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包括:
步驟101,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
其中,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是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和習慣設置的空調預期達到的溫度,體現了用戶需求。
步驟102,計算所述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
步驟103,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其中,i=1,2,3…。
其中,所述第一類用戶為接受干預調節的用戶,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發送接受控制指令,表示接受干預控制。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用戶可以通過空調的控制面板進行選擇接受控制選項,表示接受干預控制。
因空調初始設定溫度體現了用戶需求,每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可能會不同,用戶空調初始設定溫度設定過高或過低會增加空調的能耗。計算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可以體現多個用戶的平均需求,根據所述平均值t以及每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來定用戶的目標溫度,來確定每個用戶空調目標溫度,即對應第i個用戶的目標溫度為ti,這樣,在考慮了每個用戶的自身需求的同時,降低空調的能耗。
步驟104,將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ti。
本實施例提供的方法,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結合同一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對小區內第一類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進行自動干預調節,使調節后的目標溫度對應的能耗低于初始設定溫度對應的能耗。從而有效利用室溫大數據對特定用戶的室溫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精準調節,既能滿足用戶對室溫調控的需求又能幫助用戶降低空調的能耗。
在一些實施例中,因空調初始設定溫度是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和習慣設置的空調預期達到的溫度,體現了用戶需求。空調剛啟動時,并不是立刻達到調節條件,這樣可以記錄空調的開機時刻,在當前時刻與開機時刻間隔預設時長時,再將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ti。其中的預設時長可以是通過數據統計得到,空調自開機時刻從初始的室內溫度達到滿足預設條件的室內溫度所需的時間,以此時間來確定該預設時長。
在空調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外界環境的差異,人們對空調的功能要求不同。比如在冬季,用戶開啟空調的制熱模式,用戶最初開啟空調調至設定溫度,設定溫度的分布比較離散,設定30度、26度、28度等各溫度的占比都較高。舉例來說,為了獲取到用戶的對空調設定溫度的設置習慣,在制熱季即12月到次年2月,對南方未供熱城市用戶數據進行了統計,通過對大數據的統計結果,發現設置30度的使用時長比例最高,26度的使用比例占第二,28度的使用比例占第三。但是用戶著裝習慣差異化大,在冬季居家時,穿短袖、家居服、棉服等都有可能,著裝與設定溫度強相關,有時,用戶首先直接將設定溫度設置為30度,但是待到室內溫度升高后,其可以接受更低的設定溫度,但是此時用戶往往會忘記再次去調整空調的設定溫度,因此造成能耗浪費。
在制熱季,隨機選取了用戶數據做統計,選取的數據包括了該用戶所在區域的室內溫度、室外溫度、設定溫度等,該用戶空調在制熱季共運行了79天,設定溫度>26度的時長占比97.6%,這些統計結果通過圖2、圖3示出的曲線數據得到,再通過同樣的方法隨機抽取用戶,進行數據統計得到基本相同的結果,同時發現即使用戶集中設定在30度,但也是可以接受27度。因此,在用戶開機時設置了較高的設定溫度,室內溫度升高后,可以接受更低的設定溫度。
在圖2的曲線圖中,示出了隨機選取用戶的一月份任意一天的空調使用數據,該曲線圖中,涉及隨時間變化,空調的設定溫度、室內溫度、功率和室外溫度的變化,該時間從19:40到23:52每隔8分鐘記錄一次數據。圖2中的4條曲線,按照最左側位置從上向下依次為設定溫度、室內溫度、室外溫度和功率。設定溫度即初始設定溫度為30度,中間有一次轉折的直線室內溫度為從15度上升最后與設定溫度趨于一致的曲線,記錄的室外溫度初始溫度為略低于室內溫度的變化幅度較小曲線,功率在該圖2的最下方顯示的曲線,當調低用戶初始設定溫度時,功率也隨之降低。
在圖3示出的曲線圖中,示出了圖2中用戶另一天的空調使用數據,涉及參數與圖2中參數種類相同,圖3中的4條曲線,按照最左側位置從上向下依次為設定溫度、室內溫度、功率和室外溫度。該圖3中,記錄了21:24到次日22:15的空調使用情況,設定溫度即初始設置溫度為30度的直線,室內溫度為先上升后下降,且部分時段與用戶初始設定溫度重合的曲線,功率為與室內溫度成負相關的曲線,室外溫度為圖3中最下方的曲線。
相應的,在制冷季,即在夏季用戶需要空調制冷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用戶一般在開啟空調時,會首選設置一個較低的設定溫度,待到室內溫度降下來之后,該用戶其實也可以接受一個較高設定溫度。
不同的用戶初始設定溫度對應不同的調節。由于用戶初始設定溫度是用戶設置的,體現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因此在調節過程中,對空調調節過程中,也考慮了用戶的習慣,并根據這一習慣指示不同的調節策略。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根據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大于或等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小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根據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小于或等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平均值t;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大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計算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與平均值t的差值δt;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當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當差值δt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且大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平均值t;當差值δt小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所述第一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第一設定溫度值為1℃、2℃、3℃或4℃。
可選地,δt1為0.5℃、1℃或1.5℃。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當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當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平均值t;當差值δt大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第二設定溫度值為-1℃、-2℃、-3℃或-4℃。
可選地,δt2為-0.5℃、-1℃或-1.5℃。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在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在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所述初始設定溫度ti;在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包括:當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當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或者,當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
可選地,第一設定溫度值為1℃、2℃、3℃或4℃。
可選地,第二設定溫度值為-1℃、-2℃、-3℃或-4℃。
可選地,δt1為0.5℃、1℃或1.5℃。
可選地,δt2為-0.5℃、-1℃或-1.5℃。
在實際實現過程中,本發明涉及的用于空調控制的方法,可以通過云平臺服務器指示空調執行,也可以通過空調執行。
結合如圖1所示的方法流程中,云平臺服務器獲取空調上報多個用戶初始設定溫度,結合第i個第一類用戶初始設定溫度及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目標溫度并生成調節指令,該調節指令中包含了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目標溫度ti,進而將該調節指令發送給空調,以使得空調在接收到調節指令后,根據調節指令中的調節后設定溫度來調節用戶空調設定溫度。結合上述的說明,其中的空調目標溫度ti可以是空調初始設定溫度,也可以是空調初始設定溫度調低或者調高后的溫度。在調節過程中涉及的第一設定溫度值、第二設定溫度值、預設值預先存儲在云平臺服務器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云平臺服務器還可以記錄空調上報的開機時刻,自開機時刻間隔預設時長后,向空調發送調節指令。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中,云平臺服務器還可以檢測空調獲取到的用戶干預指令的次數,如果調節后的空調接收到用戶干預指令即用戶改變調節后的設定溫度的指令,則表示此次調節后的設定溫度并不是用戶期待的結果。進一步的,記錄用戶干預參數,當用戶干預參數大于等于預設閾值時,停止對該空調的調節。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用戶體驗,以及用戶對空調調節的反饋,空調的一次開機過程只進行一次調節。若白天進行了節能干預夜間仍可進行節能干預,算作一次。
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用于空調控制的裝置的框圖,包括:獲取模塊401、計算模塊402、處理模塊403和調節模塊404。
獲取模塊401用于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計算模塊402用于計算所述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處理模塊403用于根據所述平均值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i=1,2,3…;調節模塊404用于將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ti。其中,調節后的目標溫度ti對應的能耗低于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對應的能耗。其中,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為所述小區內的用戶。
本實施例提供的裝置,通過獲取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結合同一小區內多個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的平均值t對小區內第一類用戶的空調初始設定溫度進行自動干預調節,使調節后的目標溫度對應的能耗低于初始設定溫度對應的能耗。從而有效利用室溫大數據對特定用戶的室溫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精準調節,既能滿足用戶對室溫調控的需求又能幫助用戶降低空調的能耗。
如圖4所示的裝置用于實現上述如圖1所示的方法流程,涉及到的相關內容描述相同,此處不贅述。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處理模塊403用于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大于或等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小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處理模塊403用于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小于或等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在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大于平均值t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模塊403包括計算子模塊和處理子模塊。計算子模塊用于計算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初始設定溫度ti與平均值t的差值δt,處理子模塊用于根據差值δt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處理子模塊用于當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當差值δt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且大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平均值t;當差值δt小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熱模式時,處理子模塊用于在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在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處理子模塊用于當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當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平均值t;當差值δt大于或等于零度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其中,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空調工作在制冷模式時,處理子模塊用于在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在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1;在差值δt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δt1大于零度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δt2小于零度且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
可選地,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子模塊用于當差值δt大于第二設定溫度值且小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初始設定溫度ti;當差值δt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值時,或者,當差值δt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值時,確定第i個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為ti-δt/2;其中,第二設定溫度值小于零度,第一設定溫度值大于零度。
可選地,第一設定溫度值為1℃、2℃、3℃或4℃。
可選地,第二設定溫度值為-1℃、-2℃、-3℃或-4℃。
可選地,δt1為0.5℃、1℃或1.5℃。
可選地,δt2為-0.5℃、-1℃或-1.5℃。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節模塊404包括生成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目標溫度ti生成調節指令,發送子模塊,用于向所述第i個第一類用戶的空調發送調節指令。
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記錄模塊,用于記錄空調的開機時刻。當自開機時刻間隔預設時長后,調節模塊404向空調發送調節指令。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調控制的裝置還包括:檢測干預模塊,用于在向空調發送調節指令后,檢測是否存在用戶干預指令。其中,用戶干預指令為用戶變更調節后的設定溫度的指令。計數模塊,用于當檢測到用戶干預指令時,更新用戶干預參數。其中,用戶干預參數用于表示檢測到用戶干預指令的次數。
檢測干預模塊、計數模塊,可配置在空調中或者是云平臺服務器中。其中的,檢測干預模塊配置在空調時,檢測是否存在用戶輸入的用戶干預指令,配置在云平臺服務器時,檢測是否存在空調上報的用戶干預指令。
該空調控制裝置,還可以在用戶干預參數大于等于預設閾值時,停止調節用戶初始設定溫度。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僅以上述各功能模塊的劃分進行舉例說明,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而將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即將裝置的內部結構劃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模塊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流程及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