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器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以及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和實現系統,以及具有該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的空調。
背景技術:
冬天,空調的使用時間通常為夜間,晚上入睡時被子比較涼,感覺會不舒服,在被子暖了或用戶睡著之后,如果繼續使用空調反而會覺得干燥不舒服。為了解決該問題,不少廠商開發了冬天睡眠曲線,通過定時控制夜間空調的設定溫度,在后半夜降低夜間空調加熱時的溫度1-2℃,降低空調運行頻率,但是,溫度降低對于人體水分的損失,作用非常小,仍然會感覺干燥,并且整夜開啟制熱不夠節能。還有一些用戶為了節能以及避免干燥,會使用定時關的功能,例如,空調運行兩小時制暖即關機。
技術實現要素:
雖然采用空調的定時關功能,即制熱一段時間之后自動關機,不會那么干燥、節能又能夠在入睡時為用戶提供舒適,但是,在早上起床時,空調已經關機很久,室內環境溫度較低,仍然會感覺不舒服,此時打開空調制暖效果又比較慢,并且,定時關功能的設置比較復雜,不少用戶因為操作復雜,從未使用過該功能。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思考,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該控制方法既可以提高夜間睡眠的舒適性又節能。本發明還提出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和實現系統以及具有該實現系統的空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出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包括:響應于冬眠控制模式的觸發指令,運行冬眠控制模式;記錄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根據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其中,當空調為開機狀態且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達到第一時間閾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切換為待機狀態,以及,當所述空調為待機狀態且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與預設的冬眠有效時間閾值的差值達到時差閾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切換為開機狀態。
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塊實現方法,根據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在入睡和起床的時候開啟空調制暖,在夜間的大部分時間處于關機狀態,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保證晚上入睡和早上起床時的舒適性,并且,空調開啟制熱的時間縮短,空氣水分流失減少,可以降低干燥引起的不適,空調自動運行,操作簡單。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運行冬眠控制模式包括:更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和風機的目標轉速;獲取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實際溫度;根據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修正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以提高室內溫濕度的舒適性;根據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以在保證溫度舒適的同時降低運行噪音。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室內實際環境濕度修正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包括:當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濕度閾值時,維持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不變;或者,當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濕度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濕度閾值時,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降低第一溫度值;或者,當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三濕度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濕度閾值時,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降低第二溫度值,所述第二溫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溫度值;或者,當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小于所述第三濕度閾值時,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降低第三溫度值,所述第三溫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溫度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包括:當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外溫度閾值或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內溫度閾值時,維持所述風機的目標轉速不變;或者,當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所述室外溫度閾值以及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室內溫差且小于第二室內溫差時,調整所述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一轉速,所述第一室內溫差小于所述第二室內溫差,所述第一轉速小于初始的目標轉速;或者,當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所述室外溫度閾值以及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室內溫差時,調整所述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二轉速,所述第二轉速小于所述第一轉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還包括:根據修正后的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控制所述空調的室外機的運行功率,保證室內溫度的精確控制。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控制加濕輔助設備的啟停,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另一方面實施例提出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包括:運行模塊,用于響應于冬眠控制模式的觸發指令,運行冬眠控制模式;記錄模塊,用于記錄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其中,當空調為開機狀態且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達到第一時間閾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切換為待機狀態,以及,當所述空調為待機狀態且所述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與預設的冬眠有效時間閾值的差值達到時差閾值時,控制所述空調切換為開機狀態。
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塊實現裝置,切換模塊根據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在入睡和起床的時候開啟空調制暖,在夜間的大部分時間處于關機狀態,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保證晚上入睡和早上起床時的舒適性,并且,空調開啟制熱的時間縮短,空氣水分流失減少,可以降低干燥引起的不適,空調自動運行,操作簡單。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運行模塊包括:更新單元,用于更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和風機的目標轉速;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實際溫度;修正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修正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以提高室內溫濕度的舒適性;調整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以在保證溫度舒適的同時降低運行噪音。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修正單元,在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濕度閾值時,維持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不變;或者,在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濕度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濕度閾值時,降低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且降低幅度為第一溫度值;或者,在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三濕度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濕度閾值時,降低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且降低幅度為第二溫度值,所述第二溫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溫度值;或者,在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小于所述第三濕度閾值時,降低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且降低幅度為第三溫度值,所述第三溫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溫度值。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模塊,在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外溫度閾值或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內溫度閾值時,維持所述風機的目標轉速不變;或者,在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所述室外溫度閾值以及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室內溫差且小于第二室內溫差時,調整所述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一轉速,所述第一室內溫差小于所述第二室內溫差,所述第一轉速小于初始的目標轉速;或者,在所述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所述室外溫度閾值以及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室內溫差時,調整所述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二轉速,所述第二轉速小于所述第一轉速。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還包括動率控制模塊,所述功率控制模塊用于根據修正后的所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控制所述空調的室外機的運行功率,保證室內溫度的精確控制。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還包括加濕控制模塊,所述加濕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室內環境實際濕度控制加濕輔助設備的啟停,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
基于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本發明再一方面實施例提出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包括: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室內環境實際濕度;第一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和所述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通過采用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模式實現裝置,可以提高夜間睡眠的舒適性。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還提出一種空調,該空調包括所述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的該空調,通過采用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可以在用戶睡眠時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方便用戶操作。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還提出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所述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還提出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當所述計算機程序產品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執行所述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的框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的框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的框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的框圖;以及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的框圖。
附圖標記:
空調10000;
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1000;
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100;
運行模塊10、記錄模塊20和切換模塊30,功率控制模塊40,加濕控制模塊50;
更新單元11、獲取單元12、修正單元13和調整單元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下面參照附圖1和2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實現方法包括:
s1,響應于冬眠控制模式的觸發指令,運行冬眠控制模式。
具體地,判斷空調機組是否啟動了睡眠控制模式,例如,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或空調的控制面板操作冬眠控制模式的觸發單元例如按鍵或旋鈕或其他,如果啟動了睡眠控制模式,則空調運行冬眠控制模式。
s2,記錄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在空調處于開機狀態時,即接通電源正常運行,觸發冬眠控制模式即運行冬眠控制模式,并記錄冬眠控制模式的運行時間;在啟動冬眠控制模式但空調處于待機狀態時,即空調通電但不運轉,接到運行指令可以立即運行,此時仍然記錄冬眠控制模式的運行時間;在關機時,即空調切斷電源,不接收開機命令,無法運行,此時則已經退出冬眠控制模式,不再記錄冬眠控制模式的運行時間。
s3,根據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
其中,當空調為開機狀態且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達到第一時間閾值時,控制空調切換為待機狀態。例如,當空調為開機狀態且ti冬睡實=2小時時,其中,ti冬睡實為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通常已經睡著并且如果空調持續開機以制暖的話,很快會覺得干燥,所以在準備入睡以及睡著一段時間之后,控制空調待機,可以保證入睡時的舒適性,又可以節省電能并避免過分干燥。
以及,當空調為待機狀態且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與預設的冬眠有效時間閾值的差值達到時差閾值時,例如,空調為待機狀態且ti冬睡實=ti冬睡-1小時,其中,ti冬睡為冬眠有效時間閾值,冬眠有效時間閾值即睡眠曲線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內自行調節,或者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設置,一般為6-10小時,用戶可以通過操作界面自行調節。即在用戶即將起床時,例如,在通常起床時間提前1小時,控制空調切換為開機狀態,避免起床時感覺冷而不舒服。
再就是,當空調狀態為關機狀態時或者ti冬睡實≥ti冬睡時,退出冬眠控制模式。
簡單來說,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塊實現方法,根據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在入睡和起床的時候開啟空調制暖,在夜間的大部分時間處于關機狀態,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保證晚上入睡和早上起床時的舒適性,并且,空調開啟制熱的時間縮短,空氣水分流失減少,可以降低干燥引起的不適,空調自動運行,操作簡單。
另外,在相關技術中,基于制熱睡眠曲線,通過在后半夜降低溫度1-2℃,雖然用戶不會感覺太熱,但是,往往會有干燥感,也降低舒適性;進而,有的技術方案中采用污水加濕技術來解決干燥的問題,即通過室外機吸收室外空氣中你的水分,通過管路,運送到室內,在通過室內蒸發器,將水分蒸發至室內空間,實現制熱但不干燥,但是,無水加濕,成本太高,難以推廣至普通用戶;再就是,即使有的睡眠曲線結合溫度和濕度,但往往會使得空調內機能力輸出忽大忽小,噪音變化比較明顯。因而,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運行冬眠控制模式時,結合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對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進行修正,以提高室內溫濕度的舒適性,以及,結合室內外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以在保證溫度舒適的同時降低運行噪音。
具體來說,在檢測到睡眠控制模式的觸發指令時,更新目標數據,例如,更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和風機的目標轉速,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在冬眠控制模式時,更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為24℃,風機的目標轉速為s大*70%,其中,s大為室內風機允許最大風速。
并且,獲取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實際溫度,例如,可以通過溫度傳感器分別檢測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外環境實際溫度,以及,通過濕度傳感器檢測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并將檢測數據傳輸至控制裝置。
通常地,人體感比較舒適的濕度范圍在45%-65%之間,如果室內長時間開啟空調,尤其在冬季時,室內溫度較高,空氣中的水分也會逐漸減少,變得干燥。為了在感受溫度舒適性的同時保證空氣不會干燥,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根據室內環境實際濕度修正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例如,如果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偏低,則降低室內目標環境溫度,以使得室內的溫濕度感受更加舒適,并節省能源。
以及,根據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具體地,風機的轉速影響出風量,進而會影響室內溫度,調節室內溫度。通常地,室內環境實際溫度與目標溫度的差值較大時,風機轉速高些才能快速達到制冷或制熱效果,相反,兩者的差值較小時,風機轉速可以低些。另外,室外環境實際溫度也是風機轉速選擇的一個因素,例如,室外環境溫度較高時,風機轉速較大,室外環境溫度較低時,降低風機轉速。綜合考慮室外環境實際溫度以及室內環境實際溫度與室內環境目標溫度的差值,在保證溫度舒適的同時,調整風機的風量的大小,控制風量不要太大,以保證夜間睡眠的靜音效果。
進一步地,對于根據室內實際環境濕度修正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當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濕度閾值時,說明在后續一定時間的運行中室內濕度將會感覺比較舒適,維持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不變,例如,當h內≥60%時,t內0不變;或者,當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濕度閾值且小于第一濕度閾值時,說明在后續一定時間的運行中室內濕度將會感覺偏低,則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降低第一溫度值,例如,當50%≤h內<60%時,t內1=t內0-1℃;或者,當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三濕度閾值且小于第二濕度閾值時,說明在后續一定時間的運行中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將會感覺較低,則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降低第二溫度值,第二溫度值大于第一溫度值,例如,當40%≤h內<50%時,t內1=t內0-2℃;或者,當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小于第三濕度閾值時,室內環境目標溫度降低第三溫度值,說明在后續一定時間的運行中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將會感覺很低,第三溫度值大于第二溫度值,例如,在h內<40%時,t內1=t內0-3℃。從而,可以在保證室內溫度舒適的同時提高濕度舒適性。
進一步地,對于根據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當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外溫度閾值或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內溫度閾值時,說明需要較大風量才能快速達到舒適性溫度,但又需要避免噪音,維持風機的目標轉速不變,例如,當t外≤0℃或t內≤5℃,s內不變;或者,當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室外溫度閾值以及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室內溫差且小于第二室內溫差時,說明不需要很大的風量,則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一轉速,第一室內溫差小于第二室內溫差,第一轉速小于初始的目標轉速,以減小噪音,例如,當t外>0℃且2℃<t內0-t內<6℃,s內=s大*50%-1;或者,當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室外溫度閾值以及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室內溫差時,說明需要較小的風量即可調整至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二轉速,第二轉速小于第一轉速,例如,當t外>0℃且t內-t內0<2℃,s內=s大*20%。
總之,根據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以及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室內機的風量的大小,使得睡眠時聲音比平時小一些,睡眠更靜音,從而,在保證溫度舒適的同時,降低運行噪音。
同時,記錄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控制空調的運行狀態,并且,冬眠控制模式通過空調自動運行,用戶只需操作觸發單元以啟動冬眠控制模式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實現方法包括:
s200,判斷機組是否使用了冬眠控制模式,如果是,則進入步驟s210,否則,進入步驟s300。
s210,更新為t內0=24℃,s內=s大*70%。
s220,獲取室內環境實際濕度h內,修正室內環境目標溫度t內0.
s230,獲取t外和t內,運算并得出新的風機的目標轉速。
s240,空調以修正后的t內0和新的風機的目標轉速運行。
s250,記錄空調的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并判斷空調的狀態。
s260,空調狀態為關機或者ti冬睡實≥ti冬睡,進入步驟s290。
s270,空調為開機狀態且ti冬睡實=2小時,空調切換為待機狀態,并返回步驟s250。
s280,空調為待機狀態且ti冬睡實=ti冬睡-1小時,空調切換為開機狀態,并返回步驟s220。
s290,冬眠模式失效。
s300,按照機組原有設置運行。
概括來說,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僅在晚上入睡和早上起床的時間范圍內開啟空調制暖,可以大大節省夜間空調耗電,并且制暖時間縮短,空氣水分流失減少,可以降低空氣干燥的不適感;并且,根據室內環境實際濕度修正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可以保證室內溫濕度舒適性;以及,根據室內外環境溫度和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風量適當,降低睡眠時運行噪音,更加靜音。
較優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可以根據修正后的室內環境目標溫度控制空調的室外機的運行功率,例如,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較高時,增加室外機的運行功率,反之,則降低運行功率,保證室內溫度的精確控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可以在控制系統中增加加濕輔助設備例如加濕器等,根據室內環境實際濕度控制加濕輔助設備的啟停,例如,在室內環境實際濕度達不到舒適范圍時,可以開啟加濕輔助設備,保證室內環境濕度控制在45%-65%人體感最舒適的范圍內。
下面參照附圖3-5描述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的框圖,如圖3所示,該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100包括運行模塊10、記錄模塊20和切換模塊30。
其中,運行模塊10用于響應于冬眠控制模式的觸發指令運行冬眠控制模式;記錄模塊20用于記錄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模塊30用于根據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其中,當空調為開機狀態且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達到第一時間閾值時,控制空調切換為待機狀態,即在入睡和睡著一段時間后,空調停止制暖運行,可以保證入睡時的舒適性,又可以節省電能并避免過分干燥。以及,當空調為待機狀態且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與預設的冬眠有效時間閾值的差值達到時差閾值時,控制空調切換為開機狀態,即在用戶即將起床,例如起床前1小時開啟制暖,避免起床時感覺冷而不舒服。
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塊實現裝置100,切換模塊30根據冬眠控制模式的實際運行時間切換空調的運行狀態,在入睡和起床的時候開啟空調制暖,在夜間的大部分時間處于關機狀態,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保證晚上入睡和早上起床時的舒適性,并且,空調開啟制熱的時間縮短,空氣水分流失減少,可以降低干燥引起的不適,空調自動運行,操作簡單。
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的框圖,運行模塊10包括更新單元11、獲取單元12、修正單元13和調整單元14。
其中,更新單元11用于更新室內環境目標溫度和風機的目標轉速;獲取單元12用于獲取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實際溫度;修正單元13用于根據室內環境實際濕度修正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以保證室內溫濕度舒適性;調整模塊14用于根據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和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以在保證室內溫度舒適的同時降低運行噪音。
具體來說,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修正單元13,在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濕度閾值時,維持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不變;或者,在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濕度閾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濕度閾值時,降低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且降低幅度為第一溫度值;或者,在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大于或等于第三濕度閾值且小于第二濕度閾值時,降低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且降低幅度為第二溫度值,第二溫度值大于第一溫度值;或者,在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小于第三濕度閾值時,降低室內環境目標溫度且降低幅度為第三溫度值,第三溫度值大于第二溫度值。從而,可以在保證室內溫度舒適的同時提高濕度舒適性。
對于降低運行噪音,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調整模塊14,在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外溫度閾值或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小于或等于室內溫度閾值時,維持風機的目標轉速不變;或者,在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室外溫度閾值以及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室內溫差且小于第二室內溫差時,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一轉速,第一室內溫差小于第二室內溫差,第一轉速小于初始的目標轉速;或者,在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大于室外溫度閾值以及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與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的差值小于第二室內溫差時,調整風機的目標轉速為第二轉速,第二轉速小于第一轉速。總之,根據室外環境實際溫度、室內環境實際溫度以及室內環境目標溫度,調整室內機的風量的大小,使得睡眠時聲音比平時小一些,睡眠更靜音,從而,在保證溫度舒適的同時,降低運行噪音。
較優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100還包括功率控制模塊40,功率控制模塊40用于根據修正后的室內環境目標溫度控制空調的室外機的運行功率,保證室內溫度的精確控制。
為了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可以在控制系統中增加加濕輔助設備例如加濕器等,如圖5所示,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100還包括加濕控制模塊50,加濕控制模塊50用于根據室內環境實際濕度控制加濕輔助設備的啟停。例如,在室內環境實際濕度達不到舒適范圍時,可以開啟加濕輔助設備,保證室內環境濕度控制在45%-65%人體感最舒適的范圍內。
基于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下面參照附圖6描述根據本發明再一方面實施例提出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的框圖。
如圖6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1000包括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100、濕度傳感器200、第一溫度傳感器300和第二溫度傳感器400。
其中,濕度傳感器200用于檢測室內環境實際濕度;第一溫度傳感器300用于檢測室內環境實際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400用于檢測室外環境實際溫度;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裝置100運行睡眠控制模式,并根據室內環境實際濕度、室外環境實際溫度以及室內環境實際溫度對初始目標數據進行實時更新,保證睡眠時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并降低空調運行噪音以及降低能耗。
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1000,通過采用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模式實現裝置100,可以提高夜間睡眠的舒適性。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空調的框圖,該空調10000包括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1000,該空調10000,通過采用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睡眠控制模式實現系統1000,可以在用戶睡眠時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方便用戶操作。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還提出了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述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還提出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當計算機程序產品中的指令由處理器執行時,執行如上述方面實施例的空調冬眠控制模式實現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流程圖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過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為,表示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于實現特定邏輯功能或過程的步驟的可執行指令的代碼的模塊、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范圍包括另外的實現,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討論的順序,包括根據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時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順序,來執行功能,這應被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在流程圖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邏輯和/或步驟,例如,可以被認為是用于實現邏輯功能的可執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體實現在任何計算機可讀介質中,以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如基于計算機的系統、包括處理器的系統或其他可以從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取指令并執行指令的系統)使用,或結合這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而使用。就本說明書而言,"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儲、通信、傳播或傳輸程序以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或結合這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而使用的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的更具體的示例(非窮盡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個或多個布線的電連接部(電子裝置),便攜式計算機盤盒(磁裝置),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可擦除可編輯只讀存儲器(eprom或閃速存儲器),光纖裝置,以及便攜式光盤只讀存儲器(cdrom)。另外,計算機可讀介質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紙或其他合適的介質,因為可以例如通過對紙或其他介質進行光學掃描,接著進行編輯、解譯或必要時以其他合適方式進行處理來以電子方式獲得所述程序,然后將其存儲在計算機存儲器中。
應當理解,本發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軟件、固件或它們的組合來實現。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多個步驟或方法可以用存儲在存儲器中且由合適的指令執行系統執行的軟件或固件來實現。例如,如果用硬件來實現,和在另一實施方式中一樣,可用本領域公知的下列技術中的任一項或他們的組合來實現:具有用于對數據信號實現邏輯功能的邏輯門電路的離散邏輯電路,具有合適的組合邏輯門電路的專用集成電路,可編程門陣列(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等。
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攜帶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包括方法實施例的步驟之一或其組合。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