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8443閱讀:688來源:國知局
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家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壁掛式空調室內機。



背景技術:

空氣調節器(airconditioner,簡稱空調器)是用于向封閉的空間或區域直接提供經過處理的空氣的電器,在現有技術中,空調器一般用于對工作環境的溫度進行調節。隨著人們對環境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空調器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

由于人們對空氣潔凈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出現了一些在空調器內設置凈化裝置的方案,其對進入空調器的部分空氣進行凈化,然而這些帶有凈化功能的空調器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僅能對部分空氣進行凈化,凈化效果較差;另外,由于凈化裝置長時間工作,即使空氣處于非常清潔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工作,使得凈化裝置使用壽命降低,并且還容易帶來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

本發明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擴展空調室內機的功能和提升空調室內機工作環境的空氣質量。

特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壁掛式空調室內機,包括:

罩殼,其頂部形成有進風口以允許環境空氣進入所述空調室內機;

前面板,設置在所述罩殼的前部,以形成所述空調室內機的前表面;

至少一個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罩殼上;以及

凈化組件,其具有固定端和活動端,且所述固定端直接連接于所述罩殼的前部,所述活動端連接于所述驅動裝置,以使所述活動端在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下相對于所述固定端移動;其中

所述凈化組件配置成,其所述活動端在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下向后背離所述固定端移動至所述進風口的后沿的下方,以拉伸所述凈化組件,并使拉伸后的所述凈化組件遮蔽所述進風口,以對進入所述空調室內機的氣流進行凈化。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

導軌組件,設置在所述罩殼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

電機,配置成可受控輸出兩個方向相反的驅動力;

齒輪,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同軸連接,以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旋轉;

弧形齒條,與所述齒輪嚙合,以在所述齒輪的轉動下移動;其中

所述凈化組件的所述活動端與所述弧形齒條連接,以由所述弧形齒條的驅動沿所述導軌組件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導軌組件包括:

基座,設置在所述罩殼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

側蓋,扣合在所述基座遠離所述罩殼的橫向側端的一面,所述側蓋與所述基座構成容納所述齒輪和所述弧形齒條的空間;

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基座與所述齒輪連接,以驅動所述弧形齒條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側蓋具有與所述弧形齒條相配合的導槽;

所述導槽靠近所述凈化組件的一側形成有與所述導槽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導軌;

所述凈化組件的所述活動端由所述弧形齒條帶動沿所述第一導軌滑動,以使所述凈化組件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導軌形成有弧形鏤空區;

所述弧形齒條靠近所述凈化組件的側邊上設置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弧形鏤空區與所述凈化組件的所述活動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

連桿,布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側蓋構成的空間中,所述連桿的第一端與所述弧形齒條轉動連接,并由所述弧形齒條的驅動可轉動且可滑動地設置;并且

所述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凈化組件轉動連接;

所述凈化組件的活動端由所述連桿帶動可轉動且可滑動地與所述導軌組件配合,以使所述凈化組件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弧形齒條的一側形成有弧形槽,所述弧形齒條由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齒輪的驅動沿所述弧形槽滑動;

所述側蓋遠離所述基座的一側形成有第二導軌,所述凈化組件的活動端由所述連桿的帶動沿所述第二導軌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軌由第一弧形段和與所述第一弧形段弧度不同的第二弧形段相接而成,所述第一弧形段位于所述罩殼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與所述進風口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二弧形段向前下方延伸至所述前面板的內側;并且

所述第二弧形段位于所述弧形槽的外側,以使得所述凈化組件的所述活動端的運動路徑位于所述弧形槽的外側,從而可節省所述室內機的內部空間。

進一步地,所述凈化組件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與所述連桿的第二端轉動連接;

凈化模塊,其一端設置于所述托架上。

本發明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設置有其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的凈化組件,凈化組件的活動端由驅動裝置驅動以朝向或背離其固定端移動,以使凈化組件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在凈化模式下凈化組件拉伸并完全遮蔽進風口,從而對進入室內機的氣流進行凈化,提升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在非凈化模式下,凈化組件壓縮,以顯露進風口,從而使得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直接進入室內機。實現了空調室內機功能的擴展和使用的靈活性。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中,第二導軌由第一弧形段和與第一弧形段弧度不同的第二弧形段相接而成,由此形成有不規則形狀的導軌,并且位置較低的第二弧形段位于弧形槽的外側,齒輪驅動弧形齒條在弧形槽中滑動,弧形齒條與凈化組件的活動端通過連桿連接,凈化組件的活動端由連桿的帶動配合不規則形狀的導軌運動,使得凈化組件的活動端的運動路徑位于弧形槽的外側,從而可節省室內機的內部空間,方便室內機中換熱器和風機的布置,減小室內機的體積。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中,驅動裝置的整體結構設計精巧、結構緊湊,方便布置在空間狹小的室內機中,為凈化組件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的轉換提供穩定的動力和移動軌道。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

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拉伸狀態下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壓縮狀態下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拉伸狀態下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壓縮狀態下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凈化組件和驅動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中驅動裝置的示意性分解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中驅動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中驅動裝置的從另一視角觀察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從另一視角觀察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處于非凈化模式時的示意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處于凈化模式時的示意圖;

圖1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剖面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驅動裝置和凈化組件的爆炸示意圖;

圖1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驅動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1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換熱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示意性結構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拉伸狀態下的示意性結構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壓縮狀態下的示意性結構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拉伸狀態下的示意性剖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凈化組件在壓縮狀態下的示意性剖視圖。

該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機體骨架110、罩殼120、前面板130、驅動裝置140和凈化組件150等。機體骨架110構成換熱器160和風機170的容納空間,罩殼120罩在機體骨架110的前部,以封閉換熱器160和風機170,罩殼120的頂部形成有進風口121,罩殼120固定在機體骨架110上,罩殼120的前部設置有前面板130,前面板130可拆卸地安裝在罩殼120上。

凈化組件150具有相對設置的固定端150-1和活動端150-2。固定端150-1可直接連接或通過其他連接結構設置于罩殼120上,以和空調室內機100的機身固定。活動端150-2連接于驅動裝置140,以使活動端150-2在驅動裝置140的驅動下相對于固定端150-1移動。具體地,固定端150-1可連接在罩殼120前側表面上。也即是,位于前面板130和罩殼120之間。活動端150-2及驅動裝置140可設置在罩殼120的上部,進風口121的內側,也即是活動端150-2及驅動裝置140可在進風口121內側前后移動。

具體地,驅動裝置140設置在罩殼120上,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與驅動裝置140連接,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驅動裝置140的驅動可以朝向或背離固定端150-1移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使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在凈化模式下可以由驅動裝置140驅動背離固定端150-1移動,以使凈化組件150拉伸,至完全遮蔽進風口121,從而可對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進行凈化。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在非凈化模式下可以由驅動裝置140驅動朝向固定端150-1移動,以使凈化組件150壓縮,從而將進風口121顯露,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150直接進入室內機100中,凈化組件150不會產生風阻,降低空調的能耗。

當空氣質量為中或較差時,凈化組件150可以在驅動裝置140的驅動下調整為凈化模式,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驅動裝置140驅動遠離固定端150-1,以使凈化組件150拉伸至完全遮蔽進風口121,凈化組件150與空氣充分接觸,對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進行充分凈化,提升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

當空氣質量為良或優時,凈化組件150可以在驅動裝置140的驅動下調整為非凈化模式,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驅動裝置140驅動趨近固定端150-1,以使凈化組件150壓縮,將進風口121顯露,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150直接進入室內機100,凈化組件150不會對進入進風口121的氣流產生阻力,使得空調器更加節能環保。

實施例一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在凈化模式下可以由驅動裝置140的驅動由前面板130內側移動至進風口121內側以使凈化組件150拉伸,并且,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在移動至進風口121內側時,拉伸狀態下的凈化組件150完全遮蔽進風口121,從而可對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進行凈化。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在非凈化模式下可以由驅動裝置140的驅動從進風口121內側向前下方移動至前面板130的內側以使凈化組件150壓縮,從而顯露出進風口121,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150直接進入室內機100,凈化組件150不會產生風阻,降低空調器的能耗。

罩殼120的頂部可以形成進風格柵122,以此來限定出進風口121,進風口121的內側,可以是進風格柵122的內側,凈化組件150完全遮蔽進風口121時,活動端150-2的位置可以是進風格柵122的內側與進風口121的后側邊緣對應的位置,從而可完全遮蔽進風口121,由此可以對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進行充分凈化。

前面板130內側的位置可以是前面板130與換熱器160之間的空間。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驅動裝置140驅動由進風口121內側向前面板130的內側移動時,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可以完全移動至前面板130的內側,將進風口121完全顯露,也可以部分移動至前面板130的內側,以使凈化組件150部分覆蓋在進風口121的一部分,將進風口121部分顯露。在空調器室內機100的實際運行中,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進風口121的內側向前面板130內側移動的位置可以根據當前空氣質量和用戶需求進行調節。

凈化組件150可設置于室內機100的濾塵網的內側,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在由前面板130的內側的位置移動至進風口121的內側時,凈化組件150整體均位于濾塵網的下部,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首先經過濾塵網進行粗過濾,再經過凈化組件150進行精細過濾,得到充分凈化,之后再進入室內機100中,經與換熱器換熱后,再經過出風口進入室內環境中。

氣流在經過凈化組件150之前,先經過濾塵網過濾其中的灰塵、顆粒等雜質,可以避免氣流中的灰塵、顆粒等雜質進入凈化組件150而影響凈化組的使用,同時,也避免了凈化組件150在長時間使用后堆積灰塵而需要頻繁清洗或更換。

在一些可選實施例中,驅動裝置140可以為兩個,兩個驅動裝置140分別設置在罩殼120的橫向兩側邊框處,并且相對設置。

橫向是指罩殼120的長度方向,罩殼120從頂部至前部形成有開口,罩殼120位于開口處的部分構成了罩殼120的邊框,罩殼120的位于頂部的開口即為進風口121,罩殼120的位于前部的開口上覆蓋有前面板130。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位于兩個驅動裝置140之間,并與兩個驅動裝置140分別連接,兩個驅動裝置140同步運行。由此便于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驅動裝置140的驅動朝向或背離固定端150-1移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使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自由轉換。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凈化組件和驅動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驅動裝置的示意性分解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驅動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驅動裝置的從另一視角觀察的示意性結構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的從另一視角觀察的示意性結構圖。

驅動裝置140可以包括導軌組件、電機141、齒輪142和弧形齒條143。導軌組件可以設置在罩殼120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

電機141可以設置在導軌組件上,齒輪142與電機141的輸出軸連接,弧形齒條143與齒輪142嚙合,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連接在弧形齒條143上,電機141通過齒輪142和弧形齒條143驅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沿導軌組件滑動。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可以直接與弧形齒條143連接,電機141通過齒輪142和弧形齒條143直接驅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沿導軌組件滑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使得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導軌組件可以包括基座144和側蓋145,基座144設置在罩殼120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例如基座144可通過螺釘固定在罩殼120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側蓋145扣合在基座144遠離橫向側端的一面,側蓋145與基座144構成容納齒輪142和弧形齒條143的空間,電機141的輸出軸穿過基座144與齒輪142連接,電機141通過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滑動。

側蓋145具有與弧形齒條143配合的導槽145-1,導槽145-1可以為弧形,與弧形齒條143的弧度相同,電機141通過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在導槽145-1中滑動。導槽145-1靠近凈化組件150的一側形成有與導槽145-1延伸方向一致的呈弧形的第一導軌145-3。

弧形齒條143靠近基座144的一側還可以設置至少一個第一滾輪143-1,導槽145-1靠近基座144的一側形成有與其延伸方向一致的鏤空區,弧形本體靠近導槽145-1的一側形成有與鏤空區對應的呈弧形的凹槽144-1,第一滾輪143-1穿過該鏤空區容納在凹槽144-1中并隨弧形齒條143的移動在凹槽144-1中滑動,以導正弧形齒條143的移動方向。由此可以穩定弧形齒條143的移動方向,提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隨弧形齒條143沿第一導軌145-3滑動的穩定性。

電機141通過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在導槽145-1中滑動的同時,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弧形齒條143帶動沿第一導軌145-3滑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從而可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弧形齒條143帶動沿第一導軌145-3滑動至前面板130的內側,凈化組件150壓縮轉換為非凈化模式,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150的凈化直接進入室內機100。如圖1至3所示,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弧形齒條143帶動沿第一導軌145-3由前面板130的內側滑動至進風口121內側,并且拉伸完全遮蔽進風口121,凈化組件150由非凈化模式轉換為凈化模式,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經過凈化組件150的充分凈化后進入室內機100,提升環境的空氣質量。

基座144可以包括弧形本體,弧形本體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出的立板,立板上形成有用于通過電機141的輸出軸的避讓孔144-2,電機141的輸出軸穿過避讓孔144-2與齒輪142連接。側蓋145上還可以開設一齒輪放置位145-2,基座144上的避讓孔144-2與側蓋145上的齒輪放置位145-2配合,構成容納齒輪142的空間。

為方便側蓋145與基座144的扣合,可以在弧形本體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靠近側蓋145的位置設置卡扣144-3,并在側蓋145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設置有與卡扣相配合的卡合槽145-5,以將側蓋145扣合在基座144上。

弧形本體的上表面設置有多個卡扣144-3,弧形本體的下表面設置有與上表面設置的卡扣一一對應的多個卡扣,側蓋14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設置與弧形本體上的卡扣適配的卡合槽145-5。在安裝時,側蓋145從基座144的側部向基座144的方向移動,并卡合在基座144上。由此可以便于導軌組件的拆裝,同時也便于齒輪142、弧形齒條143和電機141的拆裝和維修。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中的“上”、“下”指示的方位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為方便弧形齒條143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連接,弧形齒條143的一端可以延伸出導槽145-1的外部,弧形齒條143靠近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側邊上設置有連接柱143-2,并且,第一導軌145-3上可以形成一段與第一導軌145-3延伸方向一致的弧形鏤空區145-4,將弧形齒條143與弧形鏤空區145-4相對應的部分顯露,弧形齒條143上的連接柱143-2穿過弧形鏤空區145-4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連接。

弧形鏤空區145-4可以從第一導軌145-3靠近弧形齒條143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連接處的一端開始進行延伸,在弧形齒條143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沿第一導軌145-3滑動過程中,設置在弧形齒條143上用于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連接的連接柱143-2在弧形鏤空區145-4中滑動,弧形齒條143移動至弧形鏤空區145-4的末端時,弧形齒條143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連接的連接柱143-2被阻擋,弧形齒條143無法再繼續向同方向移動,從而可限定弧形齒條143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行程。

在一些可選實施例中,第一導軌145-3上還可設置一限位開關145-6,并可以將弧形齒條143上用于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連接的連接柱143-2作為一限位件,當電機141通過齒輪142和弧形齒條143驅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移動至前面板130內側時,凈化組件150壓縮以完全顯露進風口121,限位開關145-6與限位件接觸,電機141的輸出軸停止轉動,從而可避免電機141轉動過步噪音,降低齒輪142和齒條143的磨損。

實施例二

圖1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的凈化組件150處于非凈化模式時的示意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的凈化組件150處于凈化模式時的示意圖,圖1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的剖面圖,圖1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的驅動裝置140和凈化組件150的爆炸示意圖,圖1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的驅動裝置140的爆炸示意圖。

驅動裝置140可以包括導軌組件、電機141、齒輪142、弧形齒條143和連桿146。導軌組件可以設置在罩殼120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

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還可以通過連桿146與弧形齒條143連接。具體地,連桿146的第一端與弧形齒條143轉動連接,電機141驅動齒輪142轉動,齒輪142帶動弧形齒條143滑動,弧形齒條143帶動與其轉動連接的連桿146轉動并滑動。并且,連桿146的第二端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轉動連接,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帶動可轉動且可滑動地與導軌組件配合。由此使得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朝向或背離固定端150-1移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使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導軌組件可以包括基座144和側蓋145,基座144設置在罩殼120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例如基座144可通過螺釘固定在罩殼120的橫向側端的邊框處,側蓋145扣合在基座144遠離橫向側端的一面,側蓋145與基座144構成容納齒輪142和弧形齒條143的空間,電機141的輸出軸穿過基座144與齒輪142連接,電機141通過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滑動。

連桿146布置在基座144和側蓋145構成的容納空間中,連桿146的第一端與弧形齒條143轉動連接,連桿146的第二端與凈化組件的活動端150-2轉動連接,連桿146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可轉動并可滑動地與導軌組件配合,由此使得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朝向或背離固定端150-1移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使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連桿146的第二端可設置有定位滑柱146-1,定位滑柱穿過側蓋145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轉動連接,第二導軌145-7在其延伸方向上形成有鏤空區,定位滑柱146-1穿過鏤空區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轉動連接,連桿146隨弧形齒條143運動的過程中,定位滑柱146-1在鏤空區中滑動,同時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沿第二導軌145-7運動。

如圖11所示,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的驅動由進風口121內側的位置運動至前面板內側的位置,以壓縮凈化組件150,并顯露出進風口121,此時凈化組件150處于非凈化模式,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150的凈化直接進入室內機100。

如圖12所示,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的驅動由前面板內側的位置運動至進風口121內側的位置,以拉伸凈化組件150,并使拉伸狀態下的凈化組件150完全遮蔽進風口121,此時凈化組件150處于凈化模式,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需經過凈化組件150充分凈化后進入室內機100。

如圖14、15所示,基座144朝向弧形齒條143的一側還可以形成有弧形槽144-4,弧形齒條143靠近基座144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滾輪143-3,第二滾輪143-3可以容納在弧形槽144-4中并與弧形槽144-4滑動相接。由此可以使得弧形齒條143沿弧形槽144-4穩定滑動,提高驅動裝置140運行的穩定性。

側蓋145遠離基座144的一側可以形成有第二導軌145-7,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的帶動可轉動且可滑動地與第二導軌145-7配合,以朝向或背離固定端150-1移動,以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使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電機141通過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沿弧形槽144-4滑動,弧形齒條143在滑動過程中,連桿146隨弧形齒條143滑動,并與弧形齒條143之間產生轉動的相對運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帶動并配合第二導軌145-7的路徑沿第二導軌145-7運動,由此實現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

第二導軌145-7可以包括第一弧形段145-7-1和與第一弧形段145-7-1相接的第二弧形段145-7-2,第一弧形段145-7-1與第二弧形段145-7-2的弧度不同,也即是指第一弧形段145-7-1與第二弧形段145-7-2的彎曲程度不同,由此形成了與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運動路徑一致的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第一弧形段145-7-1可位于罩殼120橫向側端的邊框與進風口121對應的位置,第二弧形段145-7-2向前下方延伸至前面板130的內側。弧形槽144-4也可延伸至前面板130的內側,第二弧形段145-7-2可位于弧形槽144-4的外側,也即是說,與弧形槽144-4所在的位置相比,第二弧形段145-7-2更靠近前面板130。

電機141驅動齒輪142轉動,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在弧形槽144-4中滑動,弧形齒條143在滑動過程中,連桿146隨弧形齒條143滑動,并與弧形齒條143之間產生轉動的相對運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帶動沿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可以在前面板130的內側的位置與進風口121的內側的位置之間運動,由此壓縮或拉伸凈化組件150,實現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的轉換,并且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運動路徑位于弧形槽144-4的外側。

與直接利用弧形齒條143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并采用第一導軌145-3為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提供滑動軌道的方案相比,連桿146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配合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的運動所占的空間更小,可以節省空調室內機100的內部空間。

為便于清楚、直觀地了解利用弧形齒條143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并采用第一導軌145-3為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提供滑動軌道的方案與弧形齒條143通過連桿146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配合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的運動的方案的不同點,圖13中示出了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和呈弧形的第一導軌145-3的路徑,如圖13所示,a為由第一弧形段145-7-1和與第一弧形段145-7-1弧度不同的第二弧形段145-7-2相接而成的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的路徑,b為呈弧形的第一導軌145-3的路徑,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位于呈弧形的第一導軌145-3的外側。

相應地,如果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直接由弧形齒條143帶動沿呈弧形的第一導軌145-3運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運動軌跡位于外側,如果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通過連桿146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的運動軌跡應位于內側。因此,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由連桿146帶動沿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的運動所需空間更小,可以讓出室內機100的更多內部空間,無需增大室內機100的體積,在布置驅動裝置140和凈化組件150的同時,也可為換熱器160、風機170及其他部件的布置提供足夠的空間。

如圖1、2、6、8、9及14所示,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可以與驅動裝置140可拆卸連接,方便凈化組件150的清洗和更換。

凈化組件150可以包括托架和置于托架上的凈化模塊151。凈化模塊151的形狀和大下可以根據室內機100的內部空間和進風口121的大小進行確定,例如,凈化模塊151可以呈弧形。

凈化模塊151可以包括由外至內依次設置的靜電吸附模塊、等離子凈化模塊、負離子發生模塊和陶瓷活性炭裝置等,靜電吸附模塊、等離子凈化模塊、負離子發生模塊和陶瓷活性炭裝置均可以呈弧形狀。

靜電吸附模塊可以吸附帶電的pm2.5顆粒物,高效過濾環境中pm2.5顆粒物,等離子凈化模塊可以對專有非對等離子進行捕捉,高效殺滅細菌、病毒,并分解成微量h2o、co2進入空氣,負離子發生模塊可以向空氣中釋放負離子,形成氧負離子,高效除塵滅菌,凈化空氣,同時活躍空氣分子,改善人體肺部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托架可以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連接部152,連接部152之間可以設置一橫桿153,橫桿153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連接部152連接,凈化模塊151的后端抵靠在橫桿153上。在弧形齒條143直接帶動凈化組件150沿呈弧形導軌滑動的方案中,兩個連接部152直接與對應的弧形齒條143連接;在弧形齒條143通過連桿146帶動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沿不規則形狀的第二導軌145-7運動的方案中,兩個連接部152與對應的連桿146轉動連接。凈化模塊151的后端設置在連接部152上并位于兩個連接部152之間。凈化模塊151的前端可直接固定在前面板內側,以構成凈化組件150的固定端150-1。凈化模塊151的后端和托架共同構成凈化組件150的活動端150-2。

由于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和非凈化模式時,室內機風機產生氣流的風阻明顯不同,在開啟凈化功能后,氣流經過過濾,必然導致經過換熱器160的換熱效果衰減,容易出現高負荷問題,可以根據空調器的運行模式進行相應控制,使空調器在凈化時減少對空調器的正常制冷或者制熱功能的影響。

例如在開啟凈化功能后,可以設定室內機100的換熱器管溫的目標管溫,并實時檢測室內機100的換熱器管溫,根據檢測管溫與目標管溫的溫差對空調器的制冷系統進行反饋控制。本發明的室內機所適用的空調器還包括室外機,上述制冷/制熱系統可包括室內機中的換熱器、室外機的壓縮機以及其他必要結構,制冷/制熱系統可適用于以下具體控制方式。

在空調器制冷運行時,如果在凈化后換熱器管溫低于目標管溫不超過第一溫差閾值(例如3度)時,可以根據差值對室內機100的風機進行反饋控制,換熱器管溫溫度越低,室內機100的風機轉速越快。如果室內機100風機轉速的提升不能保證換熱器管溫維持在與目標管溫溫差在第一溫差閾值以內時,則增加壓縮制冷循環的節流裝置的開度,如果仍不能保證換熱器管溫維持在與目標管溫溫差在第二溫差閾值以內時,則對壓縮機進行降頻,從而防止室內機100換熱器溫度過低而出現高負荷。

在空調器進行制熱運行時,如果在凈化后換熱器管溫高于目標管溫不超過第一溫差閾值(例如3度)時,可以根據差值對室內機100的風機進行反饋控制,換熱器管溫溫度越高,室內機100的風機轉速越快。如果室內機100風機轉速的提升不能保證換熱器管溫維持在與目標管溫溫差在第一溫差閾值以內時,則增加壓縮制冷循環的節流裝置的開度,如果仍不能保證換熱器管溫維持在與目標管溫溫差在第二溫差閾值以內時,則對壓縮機進行降頻,從而防止室內機100換熱器溫度過高而出現高負荷。

上述第一溫差閾值和第二溫差閾值可以根據室內機100換熱器的規格和使用要求進行配置,例如將第一溫差閾值設置正負3攝氏度,將第二溫差閾值設置為正負5攝氏度。

另外,當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驅動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時,凈化組件150與換熱器160表面的垂直距離相對較近。由此,當凈化組件150遮擋某一部分換熱器160時,會在該局部區域產生相對較大的風阻,影響該局部區域的換熱效率。從而使得換熱器160產生局部溫差,容易發生凝露或凍結等問題,使其換熱能力減弱。

圖1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換熱器160的示意性結構圖。

為解決上述問題,在本發明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換熱器160具有多個換熱區域和至少一個電子膨脹閥161,且配置成根據凈化組件150的位置調節電子膨脹閥161的開度以控制進入多個換熱區域的冷媒量。

電子膨脹閥161可以為多個。電子膨脹閥161的具體數量可以和換熱區域的數量相同,以使每個換熱區域均具有一個與之相對的電子膨脹閥161,從而可以通過與其相對應的電子膨脹閥161直接調節控制進入其內的冷媒輸入量,從而適應各換熱區域的由于風阻不同而產生差異的換熱效率,進而使得換熱器160各個區域的換熱效果大致相同。

多個換熱區域的數量為兩個,分別為位于進風口121下方的第一換熱區域和位于進風口121前沿的前側下方的第二換熱區域;

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驅動轉換為凈化模式時,凈化組件150遮蔽進風口,此時凈化組件150所處的位置即為第一位置,進風口121進風路徑的下游即為第一換熱區域。

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驅動轉換為非凈化模式時,凈化組件150可以向移出進風口121,將進風口121顯露。例如,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驅動由遮蔽進風口121的位置移動至前面板內側的位置,此時,凈化組件150的位置即為第二位置。此時,前面板內側對應的區域即為第二換熱區域。

換熱器160可具有用于引導冷媒流入的總管路162以及用于分別向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輸送冷媒的第一分流管路163和第二分流管路164。電子膨脹閥161可設置于第一分流管路163或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以調節進入第一分流管路163和/或第二分流管路164的冷媒量。

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下,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驅動移動至完全遮蔽進風口121的位置,以對進入室內機100的空氣進風凈化。此時,位于凈化組件150內側,進風口121下方的第一換熱區域受凈化組件150的風阻的影響較為明顯。由此,需要限制流入第一換熱區域的冷媒,和/或增加流入第二換熱區域的冷媒。

當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稍好,用戶不要求室內機100的凈化組件啟動凈化模式時,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驅動由完全遮蔽進風口121的位置向前面板內側的位置移動,不與環境空氣大面積接觸的位置,以減少或盡量避免與空氣接觸。此時,位于凈化組件150后側、大致垂直于進風口121所在平面的第二換熱區域受凈化組件150的風阻的影響較為明顯。由此,需要限制流入第二換熱區域的冷媒,和/或增加流入第一換熱區域的冷媒。

也即是,根據凈化組件150的不同移動位置,換熱器160可相應地劃分出不同的換熱區域。進一步地,當凈化組件150的位置發生改變時,室內機可立即通過直接調節各個換熱區域的冷媒輸入量,從而迅速地使換熱器160整體的換熱效果得到均衡,避免換熱器160出現局部溫差過大的現象。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電子膨脹閥161的數量可以為一個。該電子膨脹閥161可設置在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并配置成當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驅動移動至遮蔽進風口121的位置時,電子膨脹閥161增大其開度至第一開度。也即是,當凈化組件150位于第一位置時,其風阻使得流經第一換熱區域的氣流減少,進而使第一換熱區域內的冷媒換熱量減小。此時,電子膨脹閥161可將其開度增大,以使流入第二換熱區域的冷媒增多,流入第一換熱區域的冷媒減少。由此,使得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換熱壓力及換熱效率與流經其的風量相適應,使得其二者的換熱效果得到均衡。

相應地,當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移動至第二位置時,電子膨脹閥161減小其開度至小于第一開度的第二開度。也即是,位于第二位置的凈化組件150的風阻使得流經第二換熱區域的氣流減少,進而使第二換熱區域內的冷媒換熱量減小。此時,電子膨脹閥161可將其開度減小,以使流入第二換熱區域的冷媒減少,流入第一換熱區域的冷媒增多。由此,使得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換熱效果得到均衡。

具體地,由于位于進風口121下方的第一換熱區域相較于位于罩殼內部前側的第二換熱區域更易于接觸到較多的環境空氣,換熱效率相對較高。因此,可將電子膨脹閥161直接設置在為第二換熱區域輸送冷媒的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從而可預先限制進入第二換熱區域的冷媒輸入量,以預防或適當限制換熱器160可能產生的換熱效果不均衡。

在一些可選實施例中,換熱器160的換熱區域的個數也可以為大于兩個的其他數值。相應地,凈化組件150的移動位置也可進一步細分。在本實施例中,凈化組件150的多個移動位置可分別對應多組各換熱區域的理想冷媒輸入量。也即是,針對換熱器160可能出現的多種換熱效率不均的情況,分別設置相應的冷媒輸入量分流比例,以使對換熱器160的各分支管路中冷媒輸入量的調節更加準確迅速。

本實施例通過將電子膨脹閥161設置在第二換熱區域的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使得當凈化組件150的位置改變時,僅需電子膨脹閥161改變一相對較小的開度差值即可使得兩個換熱區域的換熱壓力得到均衡,從而提高了電子膨脹閥161的調節速度,且使得電子膨脹閥161的調節幅度更平緩穩定,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第一開度和第二開度的具體數值可根據室內機的實際使用情況設置。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度可以為70~80%之間的任意開度值。例如可以為70%、72%、74%、76%、78%或80%等。第二開度可以為15~50%之間的任意開度值,例如可以為15%、20%、25%、30%、35%、40%、45%或50%等。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換熱器160具有三段式的殼體,殼體包括水平設置在進風口121下方的第一換熱段165、自第一換熱段165的前端向前側下方延伸的第二換熱段166以及自第二換熱段166的下端向下豎直延伸的第三換熱段167。第一分流管路163和第二分流管路164均配置成自第二換熱段166接入罩殼。

也即是,第一分流管路163和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可沿同一延伸方向接入位于換熱器160中段位置的第二換熱段166。由此使得冷媒輸入管路機構緊湊,所占空間小。進一步地,第一分流管路163和第二分流管路164的位于第二換熱段166內部的管路分別沿相反方向延伸,從而可以避免兩個換熱區域各自的分流管路中的冷媒相互影響。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換熱段165和至少部分第二換熱段166形成第一換熱區域。第三換熱段167和至少部分第二換熱段166形成第二換熱區域。第一分流管路163在第二換熱段166內彎曲向上延伸至第一換熱段165,以覆蓋全部第一換熱區域。第二分流管路164在第二換熱段166內彎曲向下延伸至第三換熱段167,以覆蓋全部第二換熱區域。

也即是,第二換熱段166的上半部分屬于第一換熱區域,第二換熱段166的下半部分屬于第二換熱區域。由此,當凈化組件15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時,其對換熱器160產生的主要影響基本上都位于第一分流管路163和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所在的第二換熱段166上。從而使得凈化組件150的風阻對于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換熱效果的影響較為相似。由此,將第一分流管路163和第二分流管路164的輸入端均設置在換熱器160的中段位置,既可減小電子膨脹閥161開度的調節幅度,又可減少其調節次數,使得換熱器160的運行更加穩定。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外表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圖中未示出),以分別檢測第一換熱區域的第一表面溫度和第二換熱區域的第二表面溫度。進一步地,電子膨脹閥161可配置成當第一表面溫度和第二表面溫度的差值大于一預設的溫度差值時,電子膨脹閥161增大或減小一預設的開度值。

也即是,電子膨脹閥161的開度首先可根據凈化組件150的移動位置進行即時的調節(增大至第一開度或減小至第二開度)。而后,在換熱器160運行的過程當中,電子膨脹閥161還可根據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第一表面溫度和第二表面溫度進行實時的調整,從而使得換熱器160各區域的換熱效果持續維持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保證了用戶的使用效果。

具體地,第一表面溫度和第二表面溫度的溫度差值可以根據換熱器160的性能、室內機的凈化模式等進一步地設置。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溫度差值可以為0.5~2℃之間的任意溫度值。例如可以為0.5℃、0.7℃、0.9℃、1℃、1.5℃、2℃等。在一些優選實施例中,該溫度差值可以優選為1℃,以保證換熱器160的各區域表面溫度不會相差過大,且可避免電子膨脹閥161開度的調節過于頻繁。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表面溫度和第二表面溫度的差值大于溫度差值的情況下,電子膨脹閥161配置成:當第一表面溫度小于第二表面溫度時,電子膨脹閥161增大開度值。當第一表面溫度大于第二表面溫度時,電子膨脹閥161減小開度值。具體地,預設的開度調節值可以為1~10%之間的任意值。例如可以為1%、2%、3%、4%、5%、6%、7%、8%、9%或10%等。

也即是,當電子膨脹閥161的開度根據凈化組件150的移動位置進行了初次調節之后,在換熱器160的工作過程中,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換熱效果可能會受空調室內壁掛機所處室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出現較小的差異,從而導致換熱器表面溫度不均衡。此時,根據換熱器160各換熱區域的表面溫度差值,較小幅度地調整電子膨脹閥161的開度,可以實現對換熱器160內冷媒輸入量進行實時調控,迅速消除換熱器160上的局部溫差。特別地,這種微調還可以為優化第一開度、第二開度等初次調節時所需的預設開度值提供數據支持,極有助于空調室內壁掛機的功能完善。

本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凈化組件150由驅動裝置140的驅動可以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轉換,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下拉伸以完全遮蔽進風口121,從而可對進入室內機100的氣流進行凈化;在非凈化模式下壓縮以將進風口121顯露,氣流不經過凈化組件150直接進入室內機100中,凈化組件150不會產生風阻,降低空調的能耗。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中,第二導軌145-7由第一弧形段145-7-1和與第一弧形段弧度145-7-1不同的第二弧形段145-7-2相接而成,由此形成有不規則形狀的導軌,并且位置較低的第二弧形段145-7-2位于弧形槽144-4的外側,齒輪142驅動弧形齒條143在弧形槽144-4中滑動,弧形齒條143與凈化組件150通過連桿146連接,凈化組件150由連桿146的帶動配合不規則形狀的導軌運動,使得凈化組件150的運動路徑位于弧形槽144-4的外側,從而可節省室內機100的內部空間,方便室內機100中換熱器160和風機170的布置,減小室內機100的體積。

更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中,驅動裝置140的整體結構設計精巧、結構緊湊,方便布置在空間狹小的室內機100中,為凈化組件150在凈化模式與非凈化模式之間的轉換提供穩定的動力和移動軌道。

更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中,通過將換熱器160分為多個換熱區域,并針對流經多個換熱區域的風量的不同,調節各換熱區域內的冷媒輸入量。從而在保證室內機100整體具有較高的換熱效率的同時,避免換熱器出現局部溫差過大情況的出現,增強了換熱器運行的穩定性,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使用體驗。

更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壁掛式空調室內機100中,電子膨脹閥161的開度首先可根據凈化組件150的移動位置進行即時的調節(增大至第一開度或減小至第二開度)。而后,在換熱器160運行的過程當中,電子膨脹閥161還可根據第一換熱區域和第二換熱區域的第一表面溫度和第二表面溫度進行實時的調整,從而使得換熱器160各區域的換熱效果持續維持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保證了用戶的使用效果。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發明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