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空調冷凝水分級利用,尤其涉及一種實驗室用空調冷凝水分級利用設備。
背景技術:
1、空調系統在實際運行時,當冷卻器的表面溫度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時,空氣經過冷卻器時就會析出冷凝水,此處理過程稱之為減濕冷卻過程。目前,在空調系統的實際運用過程中,對于空調冷凝水水量大都不作回收再利用,而是直接將將冷凝水通過地漏排至排水管網。但空調冷凝水通常溫度較低,其中蘊含的冷能如果可以合理再利用,不僅能節省水資源,同時也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2、在空調冷凝水進行在利用時,對于空調冷凝水水質的檢測和分析是空調冷凝水再利用環節的重中之重,例如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凈化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包括一級回收水箱和二級回收水箱;一級回收水箱通過一級回收管與凈化空調的預冷盤管的積水盤連接,并通過一級出水管與冷卻塔水池連接;二級回收水箱通過二級回收管與凈化空調的再冷盤管的積水盤連接,并通過二級出水管與空調系統和/或補水膨脹水箱連接;一級回收水箱和二級回收水箱之間還設置有連通管,連通管的二級回收水箱接口應高于一級回收水箱接口。該實用新型采用兩級回收水箱,可實現分級回收不同潔凈等級的冷凝水,并且一級回收水箱和二級回收水箱之間設置連通管,用于引導二級回收水箱多余的水至一級回收水箱,非常適合芯片、電子等行業中凈化空調冷凝水回收推廣應用。
3、但上述凈化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的技術方案中,僅僅依據從不同空調部件回收的冷凝水來判斷空調冷凝水水質的根據,無法精準科學的判定空調冷凝水是否適合二次分級利用,尤其是應用在對水質使用條件更為嚴苛的實驗室環境中,對于空調冷凝水在實驗室中二次利用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驗室用空調冷凝水分級利用設備,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僅僅依據從不同空調部件回收的冷凝水來判斷空調冷凝水水質的根據,無法精準科學的判定空調冷凝水是否適合二次分級利用,尤其是應用在對水質使用條件更為嚴苛的實驗室環境中,對于空調冷凝水在實驗室中二次利用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2、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實驗室用空調冷凝水分級利用設備,包括:
3、蓄水罐,其用于收集空調冷凝水;
4、檢測組件,其與所述蓄水罐相連,用于獲取所述空調冷凝水的水質信息;
5、分級組件,其與所述檢測組件相連,用于比對所述水質信息與對應的標準值,以確定所述空調冷凝水的水質等級,并根據水質等級發出分級指令;
6、輸水組件,其與所述蓄水罐以及所述分級組件相連,用于響應所述分級組件發出的對應的所述分級指令,以將所述蓄水罐儲存的所述空調冷凝水輸送至對應的儲水箱;
7、儲水組件,其與所述輸水組件相連,由第一儲水箱以及第二儲水箱組成,用以儲存對應所述水質等級的所述空調冷凝水;
8、轉化組件,其與所述儲水組件相連,用以轉化所述第一儲水箱以及所述第二儲水箱中儲存的所述空調冷凝水;
9、其中,所述水質信息包括固態顆粒直徑以及細菌總量;
10、所述水質等級包括第一水質冷凝水以及第二水質冷凝水;
11、所述第一儲水箱用以儲存所述第一水質冷凝水,所述第二儲水箱用以儲存所述第二水質冷凝水。
12、所述輸水組件包括第一輸水管道、第二輸水管道,具體為:
13、所述第一輸水管道分別與所述蓄水罐以及所述第一儲水箱相連;
14、所述第二輸水管道分別與所述蓄水罐以及所述第二儲水箱相連。
15、所述輸水組件還包括滑動阻水器,具體為:
16、所述滑動阻水器包括第一牽引裝置、第二牽引裝置以及滑塊;
17、所述第一牽引裝置以及所述第二牽引裝置對向平行設置,分別通過牽引繩連接所述滑塊;
18、所述滑塊設置在所述蓄水罐底部,其具有密封以及吸附功能。
19、所述第一牽引裝置以及所述第二牽引裝置在未牽引所述滑塊時,所述滑塊密封第一輸水管口以及第二輸水管口;
20、所述第一輸水管口與所述第一牽引裝置同側;所述第二輸水管口與所述第二牽引裝置同側。
21、所述分級組件比對所述水質信息與對應的標準值,以確定所述空調冷凝水的水質等級,具體為:
22、所述分級組件將所述固態顆粒直徑與最大顆粒直徑比對;
23、將細菌總量與最大細菌總量比對;
24、其中,若所述固態顆粒直徑小于所述最大顆粒直徑以及所述細菌總量小于所述最大細菌總量的所述空調冷凝水標記為所述第一水質冷凝水,并向所述輸水組件發出第一分級指令。
25、所述分級組件比對所述水質信息與對應的標準值,以確定所述空調冷凝水的水質等級,具體為:
26、所述分級組件將所述固態顆粒直徑與最大顆粒直徑比對;
27、將細菌總量與最大細菌總量比對;
28、其中,若所述固態顆粒直徑以及所述細菌總量任一大于其對應的標準值,所述分級組件標記所述空調冷凝水為所述第一水質冷凝水,并向所述輸水組件發出第二分級指令。
29、所述輸水組件響應所述第一分級指令具體為:
30、所述第二牽引裝置與所述滑塊間的牽引繩收緊,使所述滑塊向第二牽引裝置側移動,直至所述第一輸水管口開放,以使所述第一水質冷凝水進入所述第一儲水箱。
31、所述輸水組件響應所述第二分級指令具體為:
32、所述第一牽引裝置與所述滑塊間的牽引繩收緊,使所述滑塊向第一牽引裝置側移動,直至所述第二輸水管口開放,以使所述第二水質冷凝水進入所述第二儲水箱。
33、所述第一儲水箱以及所述第二儲水箱通過轉化管道與所述轉化組件相連;
34、其中,所述第一儲水箱與所述轉化組件的所述轉化管道內設有第一控制球閥;
35、所述第二儲水箱與所述轉化組件的所述轉化管道內設有第二控制球閥。
36、所述第一儲水箱以及所述第二儲水箱內壁一側設置有水位監測器;
37、當所述第一儲水箱中水位低于最低水位閾值時,所述第一控制球閥以及所述第二控制球閥開啟,以使所述第二儲水箱中所述第二水質冷凝水經所述轉化組件轉化為所述第一水質冷凝水進入所述第一儲水箱;
38、當所述第二儲水箱中水位低于最低水位閾值時,所述第一控制球閥以及所述第二控制球閥開啟,以使所述第一儲水箱中所述第一水質冷凝水經所述轉化組件轉化進入所述第二儲水箱。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39、本發明提供一種實驗室用空調冷凝水分級利用設備,能夠通過集成高精度檢測組件,能夠持續且實時地監測蓄水罐中收集的空調冷凝水的水質信息。并通過分級組件優化分級利用流程,精確劃分空調冷凝水的水質等級,并傳輸對應分級指令至分級組件以實現單一儲水箱儲存單一水質等級的空調冷凝水,并通過實時監測儲水箱中水位,通過轉化組件的轉化作用實現不同儲水箱中空調冷凝水的智能調配,減小了空調冷凝水分級利用的局限性;本發明實現對冷凝水從收集、檢測、分級、儲存、轉化直至利用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空調冷凝水處理的效率以及準確性,極大地拓寬了空調冷凝水在水質要求嚴苛的實驗室環境中二次利用的適配性以及可利用性。
40、進一步地,實驗室用空調冷凝水分級設備創新性地提出采用滑動阻水器設計,通過牽引裝置和滑塊的配合,實現冷凝水的精確輸送,避免了傳統設備中可能出現的泄漏和混合問題。
41、進一步地,儲水組件由兩個獨立的儲水箱組成,分別儲存不同水質等級的冷凝水,滿足實驗室對水質多樣性的需求的同時,確保每個儲水箱都有專門的管道負責輸水,在輸水管道發生滲漏時,有助于維修人員可以迅速定位并解決問題,減少了因設備復雜而導致的維護成本和時間,簡化了設備內部的復雜構造為對設備的養護與維修提供了便利條件,極大地拓寬了空調冷凝水在水質要求嚴苛的實驗室環境中二次利用的適配性以及可利用性。
42、進一步地,系統內置的水位監測采用先進的算法,能夠實時監測水位變化,確保儲水箱內的水量始終保持在合理范圍內。當某一儲水箱的水位低于最低水位閾值時,轉化組件會自動啟動,將另一儲水箱中的冷凝水進行轉化,不僅確保了水質的升級或調整,以滿足實驗室對于不同水質標準的多樣化需求,極大地提升了空調冷凝水資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