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粉煤灰污水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具體講是涉及一種利用粉煤灰與表面活性劑、絮凝劑共同作用,吸附與凝聚結合處理污水的方法,屬于污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資源的使用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特別是水資源,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0. 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余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 007%的水可被人類直接利用。從而節約水資源和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成為人們關注的角度。水資源重復利用中,污水處理重中之重,其不但可用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同時也可以減少污水的排放,減少環境污染,
目前污水處理方法很多,其中粉煤灰污水處理方法是一個普遍使用的方法,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粉煤灰處理方法,其存在沉降速度慢,沉積污泥較多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沉降速度較快的、沉積污泥較少的、成本低、對后續的微生物凈化無負面作用的膨潤土污水處理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粉煤灰污水處理方法,其實施過程為首選將粉煤灰粉碎成150-500目,將粉煤灰倒入待處理污水中,攪拌30-60分鐘,再將作為表面活性劑的濃度為2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倒入待處理的污水中,快速攪拌10-20分鐘,再倒入作為絮凝劑的聚合硫酸氯化鐵鋁,攪拌5分鐘,沉降5-15分鐘,加入PH值調節劑,攪拌 5-10分鐘,將PH值調節為6. 6-7. 5,再進行污泥分離、或微生物處理、達標排放諸后續工作; 污水與投入的上述粉煤灰中任一種的重量比為1000: 0.2 1000:0.8,粉煤灰的用量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用量重量比為0. 8 1-1. 2 :1,粉煤灰與絮凝劑的用量重量比為1 :1 一4 1。所說的待處理污水為印染污水和造紙廠污水。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其采用粉煤灰作為處理污水的主要原料,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低,并且粉煤灰的吸附與絮凝能力強,沉降時間較短,污泥較少,進步提供污水處理的效果和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粉煤灰污水處理方法,其實施過程為首選將粉煤灰粉碎成150-500目,將粉煤灰倒入待處理污水中,攪拌30-60分鐘,再將作為表面活性劑的濃度為2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
3鈉,倒入待處理的污水中,快速攪拌10-20分鐘,再倒入作為絮凝劑的聚合硫酸氯化鐵鋁, 攪拌5分鐘,沉降5-15分鐘,加入PH值調節劑,攪拌5-10分鐘,將PH值調節為6. 6-7. 5,再進行污泥分離、或微生物處理、達標排放諸后續工作;污水與投入的上述粉煤灰中任一種的重量比為1000: 0. 2^1000:0. 8,粉煤灰的用量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用量重量比為0. 8 1—1. 2 :1,粉煤灰與絮凝劑的用量重量比為1 :1 一4 :1。
權利要求
1. 一種粉煤灰污水處理方法,其實施過程為首選將粉煤灰粉碎成150-500目,將粉煤灰倒入待處理污水中,攪拌30-60分鐘,再將作為表面活性劑的濃度為2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倒入待處理的污水中,快速攪拌10-20分鐘,再倒入作為絮凝劑的聚合硫酸氯化鐵鋁,攪拌5分鐘,沉降5-15分鐘,加入PH值調節劑,攪拌5-10分鐘,將PH值調節為6. 6-7.5, 再進行污泥分離、或微生物處理、達標排放諸后續工作;污水與投入的上述粉煤灰中任一種的重量比為1000: 0.2 1000:0.8,粉煤灰的用量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用量重量比為 0.8 :1 —1.2 :1,粉煤灰與絮凝劑的用量重量比為1 :1 一4 :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具體講是涉及一種利用粉煤灰與表面活性劑、絮凝劑共同作用,吸附與凝聚結合處理污水的方法,屬于污水處理領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其采用粉煤灰作為處理污水的主要原料,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低,并且粉煤灰的吸附與絮凝能力強,沉降時間較短,污泥較少,進步提供污水處理的效果和效率。
文檔編號C02F1/28GK102515299SQ20111036745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張慶之 申請人:大連兆陽軟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