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

文檔序號:4838387閱讀:3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廢水、污水處理,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難降解工業廢水是指印染、造紙、醫藥、化工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這些廢水中的污染物難于生物降解,表征為廢水的B/C小于0. 2。因此必須采用預處理技術和方法, 方能有效處理。目前針對這些難降解工業廢水主要有三種解決方案,即水解酸化、微電解和生物增效技術。水解酸化把厭氧控制水解和酸化階段,利用水解和產酸微生物,將廢水中的固體、 大分子和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降解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B/C和可生化性。該方法的不足之處是應用范圍有限。微電解技術利用原電池的原理,將鑄鐵浸沒在酸性溶液中,通過電化學反應過程及其產物對廢水進行處理,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是運行成本較高,工藝還不成熟,容易出現板結、鈍化現象。生物增效技術利用在廢水處理系統中引入針對不同污染物特別篩選的高效復合菌群,提高廢水處理系統對污染物降解能力。與水解酸化和微電解的方法相比較,生物增效的方法針對性更強,效果更佳,而且實施方便、成本較低。生物增效方法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被應用于航天飛機上的廢物處理。20 世紀80年代該技術被引入到廢水處理領域。為了運輸和保存的需要,一般的微生物產品中的菌群都是處于孢子狀態,沒有活性。大部分生物增效技術直接將處于孢子狀態的復合菌群直接投加到曝氣池中,沒有經過活化、培養。微生物活化需要6 8小時,而一般曝氣池的停留時間也在8小時左右,這樣,復合菌群在發揮增效作用前就已經被排出。因此,這樣的生物增效方法一般收效甚微,而且代價高昂。還有一些企業,雖然對孢子狀態的高效復合菌群進行了活化、培養,但是沒有經過次生代謝定向產酶,微生物適應能力差,處理效果也不理想,特別是對那些難降解有機廢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從調節微生物營養結構出發、 刺激其進行次生代謝的、提高對難降解有機物去除能力的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和工藝條件步驟一,制備培養用營養液1)所述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營養1 10%、無機營養A類0. 5 2%、無機營養B類0. 1 0.5%、微量元素0.3 1.5%、生物生長素1.5 7%;所述有機營養選自淀粉、葡萄糖、果糖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A類選自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B類選自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選自Mg鹽、Si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生物生長素選自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腐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二,制備活化微生物的培養液1)所述培養液的組成、配比培養液由孢子態微生物、激活孢子態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液、水組成,所述孢子態微生物為市購百特安系列微生物產品,所述水為經除氯、滅菌的水,配制時稱取0. 5 10重量份微生物產品、10 100重量份營養液,然后攪拌均勻后加水至1000重量份,培養用營養液投加量按系統中COD在300 500mg/L控制;2)培養條件pH為6. 5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10 30°C ;3)上述含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按一定比例間歇排放第一次培養18 M小時結束后,排出20 40%的菌液,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并按比例補充營養液,繼續增養3 5小時,再次排出20 40%的菌液,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如此重復20次, 第二十次培養結束后,重復上述第一至第二十次培養過程;步驟三,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1)所述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無機營養A類0.5 2%、無機營養B類0. 1 0.5%、微量元素0.3 1.5%、生物生長素1. 5 7% ;所述無機營養A類選自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B類選自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選自Mg鹽、Zn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生物生長素選自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腐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四,制備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1)所述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的組成、配比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由步驟二所得培養液、步驟三所得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滅菌工業廢水、滅菌除氯自來水組成;先分別稱取 5 50重量份培養液、10 50重量份次生代謝用營養液和100 200重量份滅菌工業廢水,然后混合加滅菌除氯自來水至1000重量份。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投加量按產酶系統中氨氮為30 50mg/L控制;2)所述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的培養培養條件PH為6. 5 8,DO為3. Omg/L以上, 溫度為10 30°C ;3)所述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排放間歇進行次生代謝達對小時后,排空系統中的培養液,備用,然后重復上述產酶投料和產酶過程。步驟五,現場持續投加菌液所述菌液為步驟二所得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和步驟四所得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按比例持續投加至曝氣池的進水端。本發明還采取如下措施所述步驟一的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果糖1 10%、碳酸銨 0. 5 2%、磷酸二氫鉀 0. 1 0. 5%、ZnCO3O. 1 0. 5%, MgSO4O. 1 0. 5%、海帶提取物 0. 5 2%、腐殖酸鈉1 5%。
所述步驟三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碳酸銨0. 5 2%、磷酸二氫鉀 0. 1 0. 5%, ZnCO3O. 1 0. 5%, MgSO4O. 1 0. 5%、海帶提取物 0. 5 2%、腐殖酸鈉1 5%。所述步驟三的所述無機營養A類與無機營養B類的比為(5 10) 1。所述步驟五中所述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的投加量為0. 1 1%。。所述步驟五中所述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的投加量為0. 1 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通過調節微生物營養結構,首先對孢子狀態的微生物進行活化、培養。當有機營養降低至COD小于100mg/L時,引入廢水。這樣,當有機營養消耗至COD小于50mg/L 時,微生物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就必須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次生代謝,刺激其進行次生代謝定向產酶,有效地提高系統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同時又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驟和工藝條件步驟一,制備培養用營養液1)所述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營養1 10%、無機營養A類 0. 5 2%、無機營養B類0. 1 0. 5%、微量元素0. 3 1. 5%、生物生長素1. 5 7% ;所述有機營養選自淀粉、葡萄糖、果糖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A類選自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B類選自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選自Mg鹽、Si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生物生長素選自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腐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為了保存和運輸的需要,微生物產品中的菌群一般都處于孢子狀態。為了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定向產酶,必須先對微生物進行激活和培養,步驟一就是針對這一要求來進行的。本發明所配制營養液,不僅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長過程需要的有機碳源、無機氮磷和微量元素,而且該營養液包含了促生物質,可以加速微生物生長,縮短培養時間。該營養液中有機營養物主要是一些易生物降解有機物,由淀粉、葡萄糖、果糖等中的一種或多種構成; 無機營養物主要是含氮、磷的物質,由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與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組成的混合物構成;微量元素是Mg 鹽、Si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促生物質是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中的一種或多種。還需要指出的是,該營養液中融合了從風化褐煤中提取的腐殖酸鈉, 可以大大提高無機磷的利用效率,減少無機磷的流失。本發明的優選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果糖1 10%、碳酸銨0. 5 2%、磷酸二氫鉀0. 1 0. 5%,ZnCO3O. 1 0. 5%,MgSO4O. 1 0. 5%、海帶提取物0. 5 2%、腐殖酸鈉1 5%。步驟二,制備活化微生物的培養液1)所述培養液的組成、配比培養液由孢子態微生物、激活孢子態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液、水組成,所述孢子態微生物為市購百特安系列微生物產品,所述水為經除氯、滅菌的水,配制時稱取0. 5 10重量份微生物產品、10 100重量份營養液,然后攪拌均勻后加水至1000重量份,培養用營養液投加量按系統中COD在300 500mg/L控制;2)培養條件pH為6. 5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10 30°C ;3)上述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按一定比例間歇排放第一次培養18 M小時后,排出20 40 %的培養液,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并按比例補充營養液,繼續增養 3 5小時,再次排出20 40%的培養液,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如此重復20次,第二十次培養結束后,重復上述第一至第二十次培養過程。本步驟中,本發明通過系統的有機負荷率F/M來控制營養液濃度與微生物菌種量之間的關聯關系是非常有效的,如果F/M偏低,微生物處于靜止期或內源呼吸期,難以實現增殖,甚至數量會減少。如果F/M偏高,容易造成物料的浪費,培養過程不經濟。本發明的培養通過調節培養單元的接種量和營養液的投加量來控制F/M,使得微生物既能實現對數增長,又不會造成物料的浪費。具體的做法從實驗中找到了平衡范圍微生物的接種量控制在系統容積的0. 1 5%,系統中有機營養水平控制在300 500mg/L最適宜。本發明采用市政供水,但市政自來水消毒藥劑投加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微生物培養。消毒劑投加過量,自來水中含有過量余氯,會直接將復合微生物殺死。消毒劑投加不夠, 殺菌徹底,自來水中攜帶土著菌,培養過程中會對復合微生物造成污染。為了避免自來水消毒工藝對培養過程的影響,本發明對進水用自來水進行了除氯和滅菌處理,典型方法為活性碳過濾+超濾。另外,pH、D0和溫度都是微生物培養的重要影響因素。為此,培養過程中必須對系統的pH、D0和溫度進行控制。不同微生物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也不一樣的。所述復合微生物的典型控制條件為pH為6. 5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10 30°C。本發明的培養液的間歇排放及有限排放,可有效地保證培養液中菌群始終處于對數期。步驟三,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1)所述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無機營養A類0.5 2%、無機營養B類0. 1 0.5%、微量元素0.3 1.5%、生物生長素1. 5 7% ;所述無機營養A類選自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B類選自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無機營養A類與無機營養B類的比為 (5 10) 1,微量元素選自Mg鹽、Si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生物生長素選自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腐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在本步驟的出發點是,改變微生物的營養結構,可以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定向產酶。當系統中某種養分降低到閾值以下時,微生物為了生長需要,必須要利用系統中其它替代性營養物。當系統中替代性營養物不能通過細胞壁,被微生物利用時,微生物就會定向分泌與該替代營養物相匹配的胞外酶,并利用這些胞外酶將大分子營養物切割成小分子營養物,以便其通過細胞壁,被微生物利用。本發明通過在系統中的有機養分降低至COD IOOmg/ L以下時,引入替代有機碳源,改變微生物的營養結構,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分泌與替代有機碳源相匹配的胞外酶,將其切割成小分子有機物。再由微生物對這些小分子有機物吸入細胞進行利用。具體的做法是,將激活培養的菌液引入定向產酶單元,加入次生代謝用營養液,引入工業廢水,控制系統環境條件,然后進行培養。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主要作用是為微生物提供生長過程所需要的無機養分,特別是氮源和磷源。所述氮源是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磷源是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中氮源和磷源的按照N P為(5 10) 1的比例最為適宜。典型的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碳酸銨0. 5 2%、磷酸二氫鉀0. 1 0. 5%,ZnC030. 1 0. 5%,MgS040. 1 0. 5%、海帶提取物 0. 5 2%、腐殖酸鈉 1 5%。步驟四,制備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1)所述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的組成、配比產酶培養液由步驟二所得培養液、步驟三所得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滅菌工業廢水、滅菌除氯自來水組成;先分別稱取5 50重量份菌液、10 50重量份次生代謝用營養液和100 200重量份滅菌工業廢水,然后混合加滅菌除氯自來水至1000重量份,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投加量按產酶系統中氨氮為30 50mg/ L控制;2)所述次生代謝產酶營養液的培養培養條件PH為6. 5 8,DO為3. Omg/L以上, 溫度為10 30°C ;3)所述微生物次生代謝培養液排放間歇進行次生代謝達M小時后,排空系統中的培養液,備用,然后重復上述產酶投料和產酶過程。本步驟中的次生代謝用營養液的投加量也是十分關鍵的,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以控制系統中N為30 50mg/L為準。滅菌工業廢水的投加量按系統COD在1000 2000mg/L 的標準確定。典型投加量為系統容積的5 15%。為了避免工業廢水中土著菌的污染,本發明對引入的工業廢水進行了滅菌處理。步驟五,現場投加菌液所述菌液為步驟二所得的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和步驟四所得的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按比例持續投加至曝氣池的進水端,所述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的投加量為 0. 1 1%。,所述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的投加量為0. 1 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某造紙廢水第一步,制備培養用營養液營養液分別稱取5kg果糖,Ikg碳酸銨,0. 5kg MgS04,0. 2kg磷酸二氫鉀,Ikg海帶提取物和3kg腐殖酸鈉,混合均勻,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kg,攪拌使其溶解。第二步,制備活化微生物的培養液培養液采用兩臺宜態科環保的生物在線自動培養器,交替運行。分別稱取IOkg上述營養液,2kg百特安產品231,攪拌,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0kg,開始培養。對小時后再分別稱取IOkg上述營養液A,2kg百特安產品231,攪拌,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0kg,開始培養。培養過程中工藝條件控制為pH為7 7.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20 30°C。 培養液按一定比例間歇排放第一次培養時間為M小時。第一次培養結束后,排出25% 的培養液,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并按比例補充營養液,繼續培養4小時,再次排放 25%的培養液,留用。排放結束后,重復第二次培養過程,直至第20次培養結束。第20次培養結束后,重復上述第1至20次培養過程。第三步,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1kg碳酸銨,0.5kg MgS04,0.2kg磷酸二氫鉀, Ikg海帶提取物和3kg腐殖酸鈉,混合均勻,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kg,攪拌使其溶解。
8
第四步,制備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產酶系統采用兩臺宜態科環保的生物在線自動培養器,交替運行。分別稱取IOkg第二步排放的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 IOkg次生代謝用營養液、50kg滅菌造紙工業廢水,攪拌,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0kg。開始培養,培養過程中工藝條件控制為pH為7 7.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20 30°C。 次生代謝培養液排放間歇進行排放微生物次生代謝達M小時后,排空系統中的含酶菌液。重復上述產酶投料和產酶過程。第五步,現場投加菌液所述菌液為上述第二步所得的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和第四步所得的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持續投加到廢水處理的曝氣池中,投加量分別控制在1000和500ppm。通過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強化了好氧處理的效果,使得好氧處理出水COD均值從原來的450mg/L降低到300mg/L,降低了企業的廢水處理成本。實施例2 印染廢水第一步,制備培養用營養液營養液分別稱取5kg果糖,Ikg碳酸銨,0. 2kg磷酸二氫鉀,0. 5kg硫酸鎂,Ikg海帶提取物和3kg腐殖酸鈉,混合均勻,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kg,攪拌使其溶解。第二步,制備活化微生物培養液培養系統采用兩臺宜態科環保的生物在線自動培養器,交替運行。分別稱取IOkg 上述營養液,2kg百特安產品431,攪拌,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0kg,開始培養。M小時后再分別稱取IOkg上述營養液,2kg百特安產品431,攪拌,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0kg,開始培養。培養過程中工藝條件控制為pH為7 7.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20 30°C。 培養液按一定比例間歇排放所述培養單元間歇排放,第一次培養時間為M小時。第一次培養結束后,排出25%的菌液。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并按比例補充營養液,繼續培養4小時,再次排放25%的菌液,留用,排放結束后,重復第二次培養過程,直至第20次培養結束, 第20次培養結束后,重復上述第1至20次培養過程。第三步,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1kg碳酸銨,0.5kg MgS04,0.2kg磷酸二氫鉀, Ikg海帶提取物和3kg腐殖酸鈉,混合均勻,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kg,攪拌使其溶解。第四步,制備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產酶系統采用兩臺宜態科環保的生物在線自動培養器,交替運行。分別稱取IOkg第二步排放的含對數期微生物的培養液、 IOkg次生代謝用營養液、50kg滅菌印染廢水,攪拌,加除氯滅菌自來水至1000kg。開始培養,培養過程中工藝條件控制為pH為7 7.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20 30°C。次生代謝培養液排放間歇進行排放微生物次生代謝達M小時后,排空系統中的含酶菌液。 重復上述產酶投料和產酶過程。第五步現場投加菌液所述菌液為上述第二步排放的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和第四步排放的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持續投加到廢水處理的曝氣池中,投加量分別控制在 2000 和 800ppm。通過采用宜態科環保的上述生物增效系統和百特安系列產品,強化了好氧處理的效果,使得好氧處理出水COD均值從原來的350mg/L降低到180mg/L,降低了企業的廢水處理成本。
以上結合實施例作了說明,上述實施例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和工藝條件步驟一,制備培養用營養液1)所述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營養1 10%、無機營養A類0.5 2%、無機營養8類0. 1 0.5%、微量元素0.3 1.5%、生物生長素1.5 7%;所述有機營養選自淀粉、葡萄糖、果糖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A類選自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B類選自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選自Mg鹽、Si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生物生長素選自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腐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二,制備活化微生物的培養液1)所述培養液的組成、配比培養液由孢子態微生物、激活孢子態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液、水組成,所述孢子態微生物為市購百特安系列微生物產品,所述水為經除氯、滅菌的水, 配制時稱取0. 5 10重量份微生物產品、10 100重量份營養液,然后攪拌均勻后加水至 1000重量份,培養用營養液投加量按系統中COD在300 500mg/L控制;2)培養條件pH為6.5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10 30°C ;3)上述含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按一定比例間歇排放在第一次培養周期18 M 小時結束后,排出20 40%的培養液,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并按比例補充營養液, 繼續增養3 5小時,再次排出20 40%的培養液,備用,排放結束后補充進水,如此重復 20次,第二十次培養結束后,重復上述第一至第二十次培養過程;步驟三,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1)所述次生代謝用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無機營養A類0. 5 2%、 無機營養B類0. 1 0. 5%、微量元素0. 3 1. 5%、生物生長素1. 5 7% ;所述無機營養 A類選自尿素、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營養B類選自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微量元素選自Mg鹽、Zn鹽、Cu鹽、Co鹽中的一種或多種,生物生長素選自海帶提取物、菠菜葉提取物、苜蓿草葉提取物、腐殖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四,制備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1)所述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的組成、配比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由步驟二所得培養液、步驟三所得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滅菌工業廢水、滅菌除氯自來水組成;先分別稱取5 50重量份由步驟二所得培養液、10 50重量份次生代謝用營養液和100 200重量份滅菌工業廢水,然后混合加滅菌除氯自來水至1000重量份,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投加量按產酶系統中氨氮為30 50mg/L控制;2)所述次生代謝產酶營養液的培養培養條件pH為6.5 8,DO為3. Omg/L以上,溫度為10 30°C ;3)所述微生物次生代謝培養排放間歇進行次生代謝達M小時后,排空系統中的培養液,備用,然后重復上述產酶投料和產酶過程;步驟五,現場投加菌液所述菌液為步驟二所得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和步驟四所得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 兩者投加量按比例持續投加至曝氣池的進水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的激活孢子態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果糖1 10%、 碳酸銨 0. 5 2 %、磷酸二氫鉀 0. 1 0. 5 %、ZnCO3O. 1 0. 5 %、MgSO4O. 1 0. 5 %、 Co (NO3)2O. 1 0. 5%、海帶提取物0. 5 2%、腐殖酸鈉1 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微生物次生代謝定向產酶營養液以重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碳酸銨0.5 2%、磷酸二氫鉀 0. 1 0. 5%, ZnCO3O. 1 0. 5%,MgSO4O. 1 0. 5%, Co (NO3)20. 1 0. 5%、海帶提取物0.5 2%、腐殖酸鈉1 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的所述無機營養A類與無機營養B類的比為(5 10) 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處于對數期菌群的培養液按比例的投加量為0. 1 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按比例的投加量為0. 1 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微生物定向產酶處理廢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和工藝條件1)制備培養用營養液有機營養1~10%、無機營養A類0.5~2%、無機營養B類0.1~0.5%、微量元素0.3~1.5%、生物生長素1.5~7%;2)制備活化微生物的培養液由孢子態微生物、激活孢子態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液、水組成;3)制備次生代謝用營養液無機營養A類0.5~2%、無機營養B類0.1~0.5%、微量元素0.3~1.5%、生物生長素1.5~7%;4)制備刺激微生物次生代謝產酶培養液由步驟二所得培養液、步驟三所得次生代謝用營養液、滅菌工業廢水、滅菌除氯自來水組成;5)現場持續投加菌液。本發明通過次生代謝產酶,有效地提高系統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和系統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C02F3/34GK102557274SQ20121001138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王亦寧 申請人:宜態科環保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