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業微生物領域,具體涉及微生物菌種。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現有生物肥均以有機質為基礎,然后配以菌劑和無機肥混合而成。生物肥料在農業上的應用已逐漸被人們所認可。為了廣泛改善這種傳統性生物肥料的現狀,研究者致力于開發出新的生物肥料產品,使其既能提供作物營養,又能改良土壤;同時還能夠對土壤進行消毒,即利用生物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并同時對土壤起到修復作用,進而微生物菌種孕育而生,微生物菌種是針對作物栽培和育苗移載面積擴大,連作重茬增多,農作物病蟲害日趨嚴重之狀況,采用高新生物技術研制而成的新型生物抗病菌肥。
[0003]然而現有的微生物菌種對作物產率提高量小,作用緩慢,此外,傳統的微生物菌種對土壤的藥殘降解率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提高作物產率的微生物菌種,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微生物菌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菌種:3 X 106cfu/g-4 X 106cfu/g酵母菌、9 X106cfu/g-1.1 X 107cfu/g光合細菌、3 X 106cfu/g-4 X 106cfu/g固氮菌、4 X 106cfu/g-6 X106cfu/g解有機磷細菌、2 X 106cfu/g-3 X 106cfu/g解無機磷細菌、5 X 106cfu/g-7 X 106cfu/g 鉀細菌、4X 106cfu/g-6X 106cfu/g 乳酸菌、7 X 106cfu/g-9 X 106cfu/g 芽孢桿菌。
[0007]本發明不僅含大量有益微生物,而且微生物代謝產物中富含多種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微生物菌種分泌吲哚乙酸等抗生素,可以防治立枯病、黃萎病、黑斑病等三十多種病害,對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具有促生長作用。代謝產物中含有細胞激動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等。能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有利于作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分解土壤中固化的氮、磷、鉀、有機質和農藥殘留,將大分子結構分解成為小分子結構,更利于養分的吸收。從而提高土壤肥力,降解農藥殘留。處于中熟狀態,在土壤中快速增殖,從106到109cfu/g。實現自身的增殖,使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菌增殖,腐殖性能充分發揮,土壤成為球狀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通氣性。使得根系發達。植株茁壯成長。本發明可用于有機種植或者生態養殖,用途廣。還可以實現對鹽分的降解。發酵前水溶氯含量為8960mg/kg,水溶鈉含量小于7000mg/kg,采用本發明微生物劑發酵后水溶氯含量為340mg/kg,水溶鈉含量小于300mg/kg。本發明提高了對土壤藥殘的降解,經實驗,現有的微生物菌種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P比蟲啉大于0.9mg/kg,殘留的辛硫磷大于1.2mg/kg,本發明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口比蟲啉小于0.7mg/kg,殘留的辛硫磷小于1.lmg/kg。
[0008]所述芽孢桿菌包括解淀粉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中的至少一種。
[0009]所述微生物菌種中含有菌種的總的質量百分比為30%_60%。便于保證菌種對土壤的作用強度。
[0010]所述微生物菌種還包括質量百分數為45%-50%的有機碳。實現自攜高能,作用穩定的效果。
[0011]所述微生物菌種還包括8 X 105cfu/g-l X 107cfu/g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本發明通過加入適量的放線菌,用于土壤中的留體轉化、烴類發酵、石油脫蠟和污水處理等方面。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微生物菌種包括3.3X106cfu/g酵母菌、9X 105cfu/g放線菌、1 X 107cfu/g光合細菌、3.7 X 106cfu/g固氮菌、5 X 106cfu/g解有機磷細菌、3 X 106cfu/g解無機磷細菌、6 X 106cfu/g鉀細菌、5 X 106cfu/g乳酸菌、8 X 106cfu/g芽孢桿菌以及質量百分數為45 % -50 %的有機碳。
[0013]經實驗上述微生物菌種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吡蟲啉等于0.64mg/kg,殘留的辛硫磷等于1.02mg/kg。還可以實現對鹽分的降解。發酵前水溶氯含量為8960mg/kg,水溶鈉含量為6430mg/kg,采用本發明微生物劑發酵后水溶氯含量為340mg/kg,水溶鈉含量為258mg/kg0
[OOM]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微生物菌種包括3.8X 106cfu/g酵母菌、8.5X 105cfu/g放線菌、1.1 X 107cfu/g光合細菌、3X 106cfu/g固氮菌、4.5X 106cfu/g解有機磷細菌、2.5 X106cfu/g解無機磷細菌、6X106cfu/g鉀細菌、4X106cfu/g乳酸菌、7X106cfu/g芽孢桿菌以及質量百分數為45 % -50 %的有機碳。
[0015]經實驗上述微生物菌種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吡蟲啉等于0.68mg/kg,殘留的辛硫磷等于1.09mg/kg。
[0016]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微生物菌種由3X 106cfu/g酵母菌、1 X 107cfu/g光合細菌、3.4X 106cfu/g固氮菌、4.5 X 106cfu/g解有機磷細菌、3.5 X 106cfu/g解無機磷細菌、6 X106cfu/g鉀細菌、5 X 106cfu/g乳酸菌、8 X 106cfu/g芽孢桿菌構成。
[0017]經實驗上述微生物菌種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吡蟲啉等于0.69mg/kg,殘留的辛硫磷等于1.09mg/kg。
[0018]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微生物菌種由3.3X106cfu/g酵母菌、9X 105cfu/g放線菌、1 X 107cfu/g光合細菌、3.7 X 106cfu/g固氮菌、5 X 106cfu/g解有機磷細菌、3 X 106cfu/g解無機磷細菌、6 X 106cfu/g鉀細菌、5 X 106cfu/g乳酸菌、8 X 106cfu/g芽孢桿菌構成。
[0019]經實驗上述微生物菌種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吡蟲啉等于0.67mg/kg,殘留的辛硫磷等于1.05mg/kg。
[0020]所述微生物菌種對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中任意一種蔬菜施肥。結果顯示平均增產30%以上,農民增收600元/畝。其中綠寶石小番茄增產達41.6%。而且味道純正。
[0021]所述微生物菌種用于草莓的種植。經實驗,草莓優果率提高11.2%,糖度提高了1 一 1.5度,果質硬度明顯提高,貨架期延長5天;同時土壤微生物明顯增加,對重茬、連作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0022]所述微生物菌種用于蘋果的種植。單果平均增重7.3%;優等果率平均提高5.81%;差等果率平均降低5.52%;畝產增產400斤,增幅7.25 %以上。以4元/公斤為計算口徑,農民增收805元(未考慮由于品質改善帶來的價格增長)。經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對土質進行測定,局部土壤有機質從14g/kg提高到了 18.7g/kg0
[0023]所述微生物菌種用于楊桃的種植。經實驗,楊桃中的總酸含量為0.098%,維生素含量為6.56mg/100g,優果率為90 %,畝產2700kg。
[0024]所述微生物菌種用于葡萄的種植。經實驗平均單果重提高14.5%,糖度提高1度,同時霜霉病害降低35 %。
[0025]將菌種分別單獨經過斜面培養、搖床擴大培養、種子罐發酵和發酵罐發酵,每個菌種發酵液的活菌數大于30億個/ml,用水解渣進行吸附后的單一菌劑按照酵母菌:光合細菌:固氮菌:解有機磷細菌:解無機磷細菌:鉀細菌:乳酸菌:芽孢桿菌= 2:5:1:2:1:4:1:4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混合后進行粉碎,使細度達到60-80目。
[0026]所述微生物菌種用于降解有機垃圾,所述有機垃圾可以是餐余垃圾。所述餐余垃圾是蔬菜、魚皮、骨頭、米、面類、肉類、畜禽下腳料、茶葉、花、草、雞蛋殼、雞小骨、小貝殼中的任意一種。所述餐余垃圾是蔬菜、魚皮、骨頭、米、面類、肉類、畜禽下腳料、茶葉、花、草、雞蛋殼、雞小骨、小貝殼中的至少兩種的混合物。利用餐余垃圾中的高蛋白等細菌需要的富營養成份,使微生物菌種保持旺盛的繁殖力,使其分別產生蛋白酶、淀粉酶、甲殼素酶(兒丁質酶)、纖維素酶、氧化酶、水解酶等,從而使大分子物質(有機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解成能被微生物利用的低分子物質,達到快速降解和轉化,并經密封高溫霧化快速發酵后徹底的生化成有機肥料。
[0027]所述微生物菌種還包括質量分數為2.5%的離子鈣。本發明通過含有離子鈣,用于作物種植時,經實驗產率增加5%。也可以用于動物的養殖。
[0028]所述微生物菌種還包括質量分數為0.03%-0.05%的銀杏葉粉。使微生物菌種更適合作物的生長,生長出的作物含有的黃甙、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成分含量豐富。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30]微生物菌種,包括以下菌種:3X 106cfu/g-4 X 106cfu/g酵母菌、9 X 106cfu/g_l.1X 107cfu/g光合細菌、3 X 106cfu/g-4 X 106cfu/g固氮菌、4 X 106cfu/g-6 X 106cfu/g解有機磷細菌、2 X 106cfu/g-3 X 106cfu/g解無機磷細菌、5X 106cfu/g-7 X 106cfu/g鉀細菌、4 X106cfu/g-6 X 106cfu/g乳酸菌、7 X 106cfu/g-9 X 106cfu/g芽孢桿菌。本發明不僅含大量有益微生物,而且微生物代謝產物中富含多種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微生物菌種分泌吲哚乙酸等抗生素,可以防治立枯病、黃萎病、黑斑病等三十多種病害,對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具有促生長作用。代謝產物中含有細胞激動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等。能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有利于作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分解土壤中固化的氮、磷、鉀、有機質和農藥殘留,將大分子結構分解成為小分子結構,更利于養分的吸收。從而提高土壤肥力,降解農藥殘留。處于中熟狀態,在土壤中快速增殖,從106到109cfu/g。實現自身的增殖,使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菌增殖,腐殖性能充分發揮,土壤成為球狀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通氣性。使得根系發達。植株茁壯成長。本發明提高了對土壤藥殘的降解,經實驗,現有的微生物菌種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卩比蟲啉大于0.9mg/kg,殘留的辛硫磷大于1.2mg/kg,本發明對土壤進行處理后,殘留的吡蟲啉小于0.7mg/kg,殘留的辛硫磷小于1.lmg/kg。還可以實現對鹽分的降解。發酵前水溶氯含量為8960mg/kg,水溶鈉含量小于7000mg/kg,采用本發明微生物劑發酵后水溶氯含量為340mg/kg,水溶鈉含量小于3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