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該發酵槽包括:沿縱向延伸的槽體,在槽體內設置有隔離蓖,隔離蓖的邊緣與所述槽體的側壁固定連接;隔離蓖與上方的所述槽體的側壁及端壁圍成用于容置污泥的容置槽,槽體位于所述隔離蓖下方的部分形成獨立的的氣室,隔離蓖上開設有用于使氣室與容置槽之間氣體連通的通氣孔;在氣室內沿橫向設置有N個立板,N個立板將所述氣室分隔為沿縱向排列的、N+1個分氣室;分氣室中設置有導風立板,導風立板將分氣室分隔為互相獨立的渦流室,且分氣室的側壁上還設置有用于為每個所述渦流室供風的送風管。本發酵槽可提高曝氣均勻性,促進固體廢棄物均勻發酵,進而縮短發酵周期,提高處理效率。
【專利說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本文中的固體廢棄物是指,畜禽養殖過程產生的畜禽糞便,以及指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處理后形成的污泥等(是污水處理后的必然產物),量很大,且為了避免其對環境的影響,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無害化處理。
[0003]在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中,需要將畜禽糞便、污泥等放置在發酵槽中、并向發酵槽中通入氧氣,以使其中的微生物與氧作用,即好氧發酵,以生成有利用價值的腐殖質。而由發酵槽向畜禽糞便和/或污泥中送氧的過程即為曝氣。
[0004]現有技術中的發酵槽一般呈條狀延伸,在槽底鋪設多個曝氣管,曝氣管上鋪設鵝卵石等形成用于與污泥分隔開的隔離層;曝氣管壁上開設多個出氣孔,曝氣管與供氣系統連通,使供氣系統提供的 空氣經個出氣孔排出、并經鵝卵石之間的縫隙進入到槽內的污泥中,實現曝氣。
[0005]但是,這種帶狀延伸的發酵槽中,即使將底部的曝氣管均勻排列,并保證出氣孔在曝氣管上的均勻排列,但是,在整個發酵槽中,經隔離層進入到固體廢棄物中的氣體的量(曝氣量)差異較大,曝氣不均勻,導致整個發酵槽中不同部位發酵程度相差很大,直接影響處理效果和處理效率。
【發明內容】
[0006]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提高發酵槽曝氣均勻性,提高固體廢棄物發酵效果,縮短發酵周期,從而提聞固體廢棄物處理效率。
[0007]本發明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工藝用發酵槽,包括:沿縱向延伸的槽體,在所述槽體內設置有隔離蓖,所述隔離蓖的邊緣與所述槽體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隔離蓖與上方的所述槽體的側壁及端壁圍成用于容置固體廢棄物的容置槽,所述槽體位于所述隔離蓖下方的部分形成獨立的氣室,所述隔離蓖上開設有用于使氣室與容置槽之間氣體連通的通氣孔;在所述氣室內沿橫向設置有N個立板,N為自然數;所述N個立板將所述氣室分隔為沿縱向排列的、N+1個分氣室;所述分氣室中設置有導風立板,所述導風立板將所述分氣室分隔為互相獨立的渦流室,且所述分氣室的側壁上還設置有用于為每個所述渦流室供風的送風管。
[0008]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隔離蓖水平設置,所述導風立板垂直設置,所述導風立板的頂端與所述隔離蓖連接,所述導風立板的底端與所述槽體底面連接。
[0009]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所述導風立板包括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所述第一導風立板的和第二導風立板分別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一段相對設置、且形成間隙;所述第一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二段和第二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二段則朝反向伸出、并延伸至相對的兩個立板處;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將所述分氣室分隔為互相獨立的三個渦流室。
[0010]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通過弧形過渡板連接。
[0011]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對應所述分氣室的所述槽體的側壁上穿設有所述送風管,所述送風管的一端形成用于向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一段之間及外側分別送風的送風口。
[0012]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所述送風口呈喇叭狀,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的第一段的起始端分別延伸至所述送風口末端的開口處。
[0013]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在與所述送風口相對的所述槽體的側壁處還設置有輔助導風立板,所述輔助導風立板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與所述隔離蓖和所述槽體底面連接;所述導風立板朝所述送風口中心凸出形成導風棱,所述輔助導風立板位于所述導風棱的兩側分別凹陷形成弧形導風表面。
[0014]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所述導風立板呈“十字”狀,所述導風立板將所述分氣室分隔為四個互相獨立的渦流室;對應每個所述渦流室的所述槽體的側壁上均設置有所述送風管。
[0015]如上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優選地,所述隔離蓖上的通氣孔均勻設置,所述通氣孔的直徑小于或等于6_。
[0016]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污泥處理工藝用發酵槽。
[0017]本發明提供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通過設置各分氣室、并在分氣室內設置導風立板,使得氣體先充滿各渦流室后、通過篦子分別進入上方的容置槽中,與現有技術中,氣體在發酵槽下方自由流動、僅部分進入上方固體廢棄物的曝氣方式相比,可使整個容置槽各處的曝氣量趨于一致,有效提高曝氣均勻性;另外,由于氣體先充滿各渦流室后可使渦流室壓力有所上升,從而在氣體經由通氣孔進入容置槽時,可使隔離蓖與固體廢棄物之間形成一個氣體隔離區,有效避免固體廢棄物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固體顆粒附著到隔離蓖上而引發通氣孔堵塞,從而也有效避免了因通氣孔堵塞引發的曝氣不均勻,可縮短發酵周期,提高固體廢棄物處理效率,方便維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0019]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
[0020]圖3為圖2中隔離蓖的俯視圖;
[0021]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一個分氣室的俯視圖;
[0022]圖5為本發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另一實施例中一個分氣室的俯視圖;
[0023]圖6為本發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又一實施例中一個分氣室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圖1為本發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圖3為圖2中隔離蓖的俯視圖;請參照圖1-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例如污泥、畜禽糞便等)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包括:沿縱向延伸的槽體10,在槽體10內設置有隔離蓖12,隔離蓖12的邊緣與槽體10的側壁固定連接;隔離蓖12與上方的槽體10側壁及端壁圍成用于容置固體廢棄物的容置槽11,槽體10位于隔離蓖12下方的部分形成獨立的氣室2,隔離蓖2上開設有用于使氣室2與容置槽11之間氣體連通的通氣孔201 ;在氣室2內沿橫向設置有N個立板3,N個立板3將氣室2分隔為沿縱向排列的、N+1個分氣室21,N為自然數;分氣室21中設置有導風立板4,導風立板4將分氣室21分隔為互相獨立的渦流室210,且分氣室21的側壁上還設置有用于為每個渦流室210供風的送風管5。
[0025]具體地,槽體10可以呈直線帶狀延伸,其延伸方向即為所述“縱向”。槽體10可以為由兩側槽體的側壁101和前、后兩端的端壁102圍成的、頂部開口的長方體狀;隔離蓖12可以水平固定設置在所槽體10內、距離槽體底面第一距離處,以將槽體內部空腔分隔為上部的容置槽11和下部的氣室2,則固體廢棄物可以方便地由轉運設備置入到容置槽11內。其中,隔離蓖12邊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固定在槽體的側壁101上,例如,可以使槽體的側壁101底部形成凸臺,隔離蓖12則可以可拆卸地置于該凸臺上。且隔離蓖上的通氣孔可以根據所需曝氣量等具體參數設置,一般而言,通氣孔可以呈圓形孔,且直徑小于或等于6mm,通氣孔可均勻設置在隔離蓖12上,相鄰通氣孔的間距在5-lOcm,。
[0026]立板3可豎直固定設置在隔離蓖12下方的氣室21內,其頂端和底端可分別與隔離蓖和槽體底面固定連接;N個立板3尺寸與氣室21橫截面相匹配,均沿橫向設置,以將縱向延伸的氣室2分隔為N+1個縱向排列的分氣室21。當然,各立板3之間的間距可以相等,以使各分氣室21具有同樣的儲器空間。即容置槽11為縱向延伸的一體通槽,而其下方的氣室2則包括了多個分氣室21 ;當然,本實施例對隔離蓖12的具體形式不作特別限定,隔離蓖12可以為與整個槽體10匹配的一體形式,也可以為`由多個分板拼接形成;但可以理解的是,當采用多個與分氣室21形狀匹配的分板拼接形成時,可以更方便地拆下隔離蓖12,便于清洗,放置通氣孔201堵塞。
[0027]每個分氣室21僅通過隔離蓖12與容置槽11相通,各分氣室21之間相對密封。每個分氣室21中還設置有導風立板4,導風立板4可垂直設置,導風立板4的頂端與隔離蓖12連接,導風立板4的底端與槽體10底面連接,且導風立板4的起始端側部和末端側部還與槽體的側壁101或立板3接合,從而將整個分氣室21分隔為互相獨立的渦流室210 ;其中互相獨立是指,每個渦流室210僅通過隔離蓖12與容置槽11連通,各渦流室210之間并不相通;但是,每個渦流室210可以與送風管5連通,以使外界供風系統的風同時進入各渦流室210。
[0028]具體地,渦流室210的數量和形狀由導風立板4決定。例如,導風立板4可以為位于渦流室中間的平板,從而將矩形分氣室21分隔為兩半;或者,導風立板4可以呈特定的幾何形狀,即從俯視方向看,呈三角形、“L”形等,以將分氣室21分隔成既定數量和形狀的渦流室210。例如,當導風立板4 “十”字形狀(即,如圖4所示,從俯視方向看呈十字形)時,導風立板4可將分氣室21分隔為四個互相獨立的渦流室210,此時,對應每個渦流室210的槽體的側壁10上可分別設置有送風管5,實現同時向各渦流室210送氣。當然,為了滿足送氣量可以根據每個渦流室210的容積確定,以保證各個渦流室210經隔離蓖12拍向容置槽11的氣體量區域一致;例如,當四個渦流室210體積相同時,向各個渦流室210送入的氣體量也相同。
[0029]本實施例提供的發酵槽在使用時,可以將固體廢棄物由頂部開口置入到容置槽11中,同時將送風管連接至外部供風系統,使得含有氧氣的氣體(可以是空氣)經送風管5進入到各分氣室的各渦流室210中,從而氣體在各渦流內形成渦流,且由于渦流室210僅通過隔離蓖12與容置槽11連通,因此氣體迅速充滿整個渦流210后壓力上升、只能由頂部隔離蓖12上的通氣孔201流出,從而均勻地進入上方的容置槽11。
[0030]本實施例提供的發酵槽,通過設置各分氣室、并在分氣室內設置導風立板,使得氣體先充滿各渦流室后、分別進入上方的容置槽中,與現有技術中,氣體在發酵槽下方自由流動、僅部分進入上方固體廢棄物的曝氣方式相比,可使整個容置槽各處的曝氣量趨于一致,有效提高曝氣均勻性;另外,由于氣體先充滿各渦流室后可使渦流室壓力有所上升,從而在氣體經由通氣孔進入容置槽時,可使隔離蓖與固體廢棄物之間形成一個氣體隔離區,有效避免固體廢棄物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固體顆粒附著到隔離蓖上而引發通氣孔堵塞,從而也有效避免了因通氣孔堵塞引發的曝氣不均勻,可縮短發酵周期,提高固體廢棄物處理效率,方便維護。
[0031]圖5為本發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另一實施例中一個分氣室的俯視圖;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通過進一步優化導風立板的結構進一步提高曝氣均勻性。請參照圖2和圖5,在本實施例中,導風立板4包括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 ;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分別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22,該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22形成一個“L”狀;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的第一段411相對設置、且形成間隙,以使氣體可以經該間隙進入到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之間;第一導風立板41的第二段422和第二導風立板的第二段422則朝反向伸出、并延伸至相對的兩個立板3處;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將分氣室21分隔為互相獨立的三個渦流室210 ;所述三個渦流室210包括:立板3、槽體的側壁101和第一導風立板41圍成的渦流室210,槽體的側壁101、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圍成的渦流室210,以及立板3、槽體的側壁101和第二導風立板42圍成的渦流室210。
[0032]優選地,第一段411和第二段422之間還可通過弧形過渡板433連接;即“1/’形的拐角處呈形成導圓角,以進一步促進渦流的迅速形成。
[0033]對應地,可以在每個渦流210對應的槽體的側壁101上穿設一個送氣管,以分別送入所需量的氣體。
[0034]或者,也可以通過一個送氣管同時為各渦流室210送氣。具體地,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采用具有多個出口的送風口,即同一送風管5連接多個送風口,即對應分氣室210的槽體的側壁101上可穿設一個送風管5,送風管5的一端形成用于向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的第一段411之間及外側分別送風的送風口(圖未示);另一種是采用僅具有一個出口的送風口 50 (如圖6所不),此時需要利用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與送風口 50的配合,實現將`同一送風口排出的氣體分流;8卩,送風口 50可以呈喇叭狀,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的第一段411的起始端分別延伸至送風口 50末端的開口處,且可以根據各渦流室210的容積確定第一導風立板41和第二導風立板42將送風口 50末端開口分隔出的各部分的面積,以保證進入個渦流室的氣體流量趨于一致,從而進一步保證曝氣均勻性。
[0035]圖6為本發明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又一實施例中一個分氣室的俯視圖;本實施例在圖5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輔助導風立板。具體地,如圖6所示,在與送風口 50相對的槽體的側壁101處還設置有輔助導風立板44,輔助導風立板11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與隔離蓖12和槽體底面連接;導風立板4朝送風口 50中心凸出形成導風棱441,輔助導風立板44位于導風棱441的兩側分別凹陷形成弧形導風表面442,兩弧形導風表面442關于導風棱441和送風口 50中心確定的平面對稱。其中,輔助導風立板44可以為一體結構,或者,也可以通過兩個弧形板的起始端側邊對齊、末端側邊相對遠離的方式設置拼接形成輔助導風立板44。
[0036]由于設置了該輔助導風立板44,當氣體進入第一導風立板41、第二導風立板42、槽體的側壁101及立板3圍成的渦流室210后,氣體流至導風棱441處時,便分別沿弧形導風表面442朝反向流動、形成兩個渦流,即通過輔助導風立板44的設置將一個渦流室210內進一步劃分成兩個渦流區域,可進一步促進氣體流動、并充滿整個渦流室210。本實施例通過增設輔助導風立板,可以進一步提高曝氣均勻性,將發酵周期縮短至3-5天,顯著提高固體廢棄物處理效率。
[0037]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包括:下料裝置,以及如上任一實施例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下料裝置可以包括混料機及傳輸設備,處理過程中,可以將畜禽糞便和/或污泥、連同輔料等裝入到混料機中混合均勻輸出至傳輸設備,再由傳輸設備將混合好的固體廢棄物轉移至發酵槽中的容置槽內進行發酵。
[0038]本實施例提供的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通過在發酵槽內設置各分氣室、并在分氣室內設置導風立板,可使整個容置槽各處的曝氣量趨于一致,有效提高曝氣均勻性;另外,還可使隔離蓖與固體廢棄物之間形成一個氣體隔離區,有效避免固體廢棄物發酵過程中形成的固體顆粒附著到隔離蓖上而引發通氣孔堵塞,從而也有效避免了因通氣孔堵塞引發的曝氣不均勻,可縮短發酵周期,提高固體廢棄物處理效率,能方便了維護。
[0039]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縱向延伸的槽體,在所述槽體內設置有隔離蓖,所述隔離蓖的邊緣與所述槽體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隔離蓖與上方的所述槽體的側壁及端壁圍成用于容置污泥的容置槽,所述槽體位于所述隔離蓖下方的部分形成獨立的氣室,所述隔離蓖上開設有用于使氣室與容置槽之間氣體連通的通氣孔;在所述氣室內沿橫向設置有N個立板,N為自然數;所述N個立板將所述氣室分隔為沿縱向排列的、N+1個分氣室;所述分氣室中設置有導風立板,所述導風立板將所述分氣室分隔為互相獨立的渦流室,且所述分氣室的側壁上還設置有用于為每個所述渦流室供風的送風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隔離蓖水平設置,所述導風立板垂直設置,所述導風立板的頂端與所述隔離蓖連接,所述導風立板的底端與所述槽體底面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立板包括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所述第一導風立板的和第二導風立板分別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一段相對設置、且形成間隙;所述第一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二段和第二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二段朝反向伸出、并延伸至相對的兩個立板處;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將所述分氣室分隔為互相獨立的三個渦流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通過弧形過渡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對應所述分氣室的所述槽體的側壁上穿設有所述送風管,所述送風管的一端形成用于向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的所述第一段之間及外側分別送風的送風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口呈喇叭狀,所述第一導風立板和第二導風立板的第一段的起始端分別延伸至所述送風口末端的開口處。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送風口相對的所述槽體的側壁處還設置有輔助導風立板,所述輔助導風立板的頂端和底端分別與所述隔離蓖和所述槽體底面連接;所述導風立板朝所述送風口中心凸出形成導風棱,所述輔助導風立板位于所述導風棱的兩側分別凹陷形成弧形導風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立板呈“十字”狀,所述導風立板將所述分氣室分隔為四個互相獨立的渦流室;對應每個所述渦流室的所述槽體的側壁上均設置有所述送風管。
9.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蓖上的通氣孔均勻設置,所述通氣孔的直徑小于或等于6_。
10.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及如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用發酵槽。
【文檔編號】C02F11/02GK103755115SQ20141004036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7日
【發明者】黃蘇一, 袁建偉, 姚民仆, 王捷, 周宇光, 林貞, 韓福生, 彭圣和 申請人:南通天淳電機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