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廢水調節池與四效蒸發器、綜合廢水調節池、高效厭氧反應器、第一集水池、厭氧沉淀池、第二集水池、CASS池、儲水池、砂濾罐和臭氧氧化池依次相連,四效蒸發器分別與離心機和車間洗滌系統相連,離心機與鹽外運系統相連;高效厭氧反應器與沼氣發電系統相連;厭氧沉淀池和CASS池均與污泥濃縮池相連,污泥濃縮池與隔膜板框壓濾機和干泥外運系統依次相連;儲水池還與綜合廢水調節池相連;臭氧氧化池與臭氧發生器相連。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的達標排放,同時減少了外排廢水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節能又環保。
【專利說明】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 域。
【背景技術】
[0002]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氯化鈉、異丙醇、半纖維素衍生物、損失 的纖維素醚產品等,生產廢水COM重鉻酸鹽需氧量)最高可達到60000mg/l,含鹽量最高 達80000mg/l,質量濃度高達7%?8%,屬于高濃度含鹽、難降解廢水。
[0003] 由于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的高滲透壓及其高濃度鹽離子本身對微生物具有毒 性,因此如果采用常規處理工藝,比如"厭氧+好氧"工藝處理該種廢水,厭氧污泥或好氧污 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會降低甚至失去活性或死亡,為維持系統運行,須不斷的投加污泥,以維 持系統的污泥量。傳統處理工藝污水處理效果差,且系統運行不穩定,處理出水很難達標排 放,根本達不到回用水水質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羥丙基 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實現了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的達標排放,同時減少了 外排廢水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節能又環保。
[0005]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 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廢水調節池與四效蒸 發器、綜合廢水調節池、高效厭氧反應器、第一集水池、厭氧沉淀池、第二集水池、CASS池、儲 水池、砂濾罐、臭氧氧化池和廢水排放系統依次相連,四效蒸發器分別與離心機和車間洗滌 系統相連,離心機與鹽外運系統相連;高效厭氧反應器與沼氣發電系統相連;厭氧沉淀池 和CASS池均與污泥濃縮池相連,污泥濃縮池與隔膜板框壓濾機和干泥外運系統依次相連; 儲水池還與綜合廢水調節池相連;臭氧氧化池與臭氧發生器相連。
[0007] 所述第一集水池還與高效厭氧反應器相連。
[0008] 所述厭氧沉淀池還與第一集水池相連。
[0009] 所述污泥濃縮池和隔膜板框壓濾機通過共同的管線與綜合廢水調節池相連。
[0010] 所述砂濾罐還與綜合廢水調節池相連。
[0011] 所述第一集水池底部設置回流泵;第二集水池底部設置提升泵。
[0012] 所述CASS池外部連接鼓風機。
[0013] 所述四效蒸發器,相比單效、雙效或三效蒸發器,由于蒸發溫差損失小,蒸汽消耗 量低,約0. 38?0. 4噸蒸汽/噸水,相對運行成本較低。
[0014] 高效厭氧反應器(1C),作為目前最先進的高效厭氧反應器,使COD (化學需氧量) 的去除率大大提高,同時產生的沼氣進入沼氣發電系統,產生的電能再回到污水處理裝置, 降低整個污水處理裝置的運行費用。
[0015] 儲水池主要作為CASS池排水池和出水回用水池,通過調節儲水池出水回流水量, 調配綜合調節池內水的C0D。
[0016] 砂濾罐主要去除CASS池排水中帶出的少量懸浮物及有機物,保證臭氧的運行效 率。
[0017] 臭氧氧化池通過臭氧進一步去除水中殘余的不可生化的有機物,保證系統能夠達 到排放標準。
[0018] 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生產的廢水經收集后排至廢水處理回用裝置的廢水調節池,由 泵提升進入四效蒸發器。經四效蒸發器蒸發后的濃縮液經結晶、離心機離心分離后,進入鹽 外運系統進行回用或做其他處置;經四效蒸發器蒸發后的冷凝液50%直接回用至車間洗 滌系統,剩余50%冷凝液直接排至綜合廢水調節池,50%冷凝液和污泥濃縮池上清液、隔膜 板框壓濾機濾液、儲水池出水回流水及砂濾罐的反洗排水混合,通過調節儲水池出水回流 水量,將綜合廢水調節池內水的CODcr調配至11000?12000mg/l,再由水泵提升進入高效 厭氧反應器,在厭氧顆粒污泥的作用下,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大部分被分解為CH 4、C02等,CH4、 C02通過三相分離器從水中分離出來形成沼氣,沼氣收集后送至沼氣發電系統進行發電,產 生的電能可送至廢水處理回用裝置,降低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費用。高效厭氧反應器 出水進入第一集水池和厭氧沉淀池,污泥經沉淀后部分回流至第一集水池,第一集水池的 出水通過設置在第一集水池底部的回流泵回流至高效厭氧反應器,厭氧沉淀池中剩余的污 泥則排至污泥濃縮池,污泥經過隔膜板框壓濾機加工后送至干泥外運系統。厭氧沉淀池出 水進入第二集水池,再通過第二集水池底部設置的提升泵進入CASS池。通過鼓風機向CASS 池內持續通入空氣,CASS池內水中的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 被分解代謝成C02和H 20,水質進一步得到凈化。CASS池中剩余的污泥也被輸送至污泥濃縮 池,與厭氧沉淀池中剩余的污泥按照同樣的流程進行處理。CASS池出水進入儲水池,除部 分作為稀釋水回流至綜合廢水調節池外,其余CASS池出水由泵提升進入砂濾罐過濾,過濾 后的水進入臭氧氧化池,水中殘留的部分有機污染物被臭氧發生器產生的強氧化劑臭氧氧 化、分解,水中CODcr進一步降低,臭氧氧化池出水達到排放水水質標準后排至廢水排放系 統。
[0019]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0] 本實用新型中的四效蒸發器,蒸汽消耗量低,運行成本降低,經蒸發后處理的50% 廢水回用到生產洗滌工序,這樣不僅減少了整個廢水處理工程的外排廢水量,達到了節水 的目的,同時也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污染;高效厭氧反應器通過外加底部回流及投加厭氧 顆粒污泥,使C0D的去除率大大提高,解決了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的污染問題,實現達標 排放,C0D去除率達到99. 82?99. 87%,全鹽量去除率達到99. 5?99. 63% ;同時高效厭 氧反應器產生的沼氣進入沼氣發電系統,產生的電能再回到污水處理系統,降低整個污水 處理系統的運行費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2] 圖中:1、廢水調節池;2、四效蒸發器;3、綜合廢水調節池;4、高效厭氧反應器;5、 第一集水池;6、厭氧沉淀池;7、第二集水池;8、CASS池;9、儲水池;10、砂濾罐;11、臭氧氧 化池;12、廢水排放系統;13、臭氧發生器;14、鼓風機;15、污泥濃縮池;16、隔膜板框壓濾 機;17、干泥外運系統;18、沼氣發電系統;19、離心機;20、鹽外運系統;21、車間洗滌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0024] 所用單臺裝置均為市購設備。
[0025] 實施例1
[0026] 為某纖維素企業年產10000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項目配套的400m3/d羥丙基甲基 纖維素廢水處理及回用裝置。待處理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堿化工 藝真空泵廢水、洗滌離心工藝廢水、降解工藝真空泵廢水,共計400m 3/d。處理后回用水量 200m3/d,干泥外運10m3/d。進水水質見表1。
[0027] 表1進水水質
[0028]
【權利要求】
1. 一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廢水調節池(1)與四效蒸 發器(2)、綜合廢水調節池(3)、高效厭氧反應器(4)、第一集水池(5)、厭氧沉淀池(6)、第二 集水池(7)、CASS池(8)、儲水池(9)、砂濾罐(10)、臭氧氧化池(11)和廢水排放系統(12) 依次相連,四效蒸發器(2)分別與離心機(19)和車間洗滌系統(21)相連,離心機(19)與 鹽外運系統(20)相連;高效厭氧反應器(4)與沼氣發電系統(18)相連;厭氧沉淀池(6)和 CASS池(8)均與污泥濃縮池(15)相連,污泥濃縮池(15)與隔膜板框壓濾機(16)和干泥外 運系統(17)依次相連;儲水池(9)還與綜合廢水調節池(3)相連;臭氧氧化池(11)與臭氧 發生器(13)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集 水池(5)還與高效厭氧反應器(4)相連。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厭氧沉 淀池(6)還與第一集水池(5)相連。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濃 縮池(15)和隔膜板框壓濾機(16)通過共同的管線與綜合廢水調節池(3)相連。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砂濾罐 (10)還與綜合廢水調節池(3)相連。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第 一集水池(5)底部設置回流泵;第二集水池(7)底部設置提升泵。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廢水處理回用裝置,其特征在于:CASS池 (8)外部連接鼓風機(14)。
【文檔編號】C02F9/14GK203999281SQ20142046343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馮雷, 張守健, 石寶明, 葉曉, 孫繼龍 申請人:山東中科恒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