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餐飲油污分離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高效餐飲污水油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餐飲污水是一種含有油、餐飲殘渣等大量有機物的污水,對市政排水而言是一種高濃度的污染源,將這種污水進行油水分離、達標排放對于城市環保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傳統的餐飲油水分離的方式是采用隔油池的方式,這種方式存在著分離效果差、異味嚴重、清理不方便等嚴重問題。
近幾年來,國內出現了隔油池的替代產品:餐飲污水專用油水分離器。這種設備目前有兩種結構形式:液壓式和刮板式。液壓式具有全封閉無異味的特點,但排油出口由于自身結構形式造成容易堵塞。刮板式的排油效果較好,但由于是開放式結構,存在異味嚴重的問題,同時由于刮板是采用齒輪鏈條結構,所以在有異物卡住時經常出現鏈條脫落或斷裂的情況。
基于上述問題,對于餐飲污水油水分離而言,特別需要一種操作簡單、無異味的高效可靠的油水分離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餐飲污水油水分離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餐飲污水油水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分離箱體內部的除渣器、多級沉淀槽、旋轉刮板式刮油器、儲油槽、油水分離器、儲水箱以及設置在分離箱體外側的排水泵組,所述除渣器設置在分離箱體內部的一側上方,所述多級沉淀槽連接在除渣器的下端,所述油水分離器設置在多級沉淀槽的頂端,所述儲油槽連接在油水分離器的一側下方,所述儲油槽連接在多級沉淀槽和儲水箱之間,所述排水泵組通過管道連接儲水箱;
所述除渣器包括除渣箱體和除渣過濾網,所述除渣箱體固定安裝在分離箱體內部的頂端一側,所述除渣過濾網設置在除渣箱體內,除渣箱體的側壁上連接有穿過分離箱體的污水進管,除渣箱體的下端安裝有除渣排放閥;
所述多級沉淀槽固定在分離箱體的中部,所述多級沉淀槽包括第一級沉淀槽、第二級沉淀槽、第三級沉淀槽和第四級沉淀槽,所述第一級沉淀槽設置在除渣器的下端,所述的第一級沉淀槽下端安裝有一級排泥閥,所述第二級沉淀槽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微氣泡發生器,所述微氣泡發生器上連接有伸入第二級沉淀槽底部的曝氣管,所述第二級沉淀槽的下端安裝有二級排泥閥;
所述油水分離器包括殼體、刮油電機、旋轉式刮油板、集油槽和排油導流器,所述殼體固定安裝在第二級沉淀槽的頂端一側,且殼體靠近第三級沉淀槽設置,所述殼體的頂端安裝有頂板,所述刮油電機固定安裝在頂板的下端,頂板的下端還安裝有支架,所述旋轉式刮油板安裝在主軸上,主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架上,所述刮油電機通過減速機帶動主軸旋轉;所述集油槽設置在旋轉式刮油板的下方,且集油槽固定在殼體的內部側壁上,所述集油槽的一端還安裝有排油閥,所述排油導流器設置在旋轉式刮油板和集油槽之間;
所述儲油槽設置在第三級沉淀槽的上方,所述第四級沉淀槽的上方設置有乳化油過濾器,所述分離箱體的頂端設置有排風口,分離箱體的頂端下方安裝有與排風口連通的排風機。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級排泥閥、二級排泥閥連接同一根排泥管,且排泥管穿過分離箱體的側壁伸至分離箱體外側。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級沉淀槽和第二級沉淀槽采用上、下兩個不對稱的倒扣錐斗構成的密閉沉淀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級沉淀槽和第二級沉淀槽之間設置有一級出水口,第二級沉淀槽和第三級沉淀槽之間設置有二級出水口,所述第三級沉淀槽和第四級沉淀槽的底部連通。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渣器內還安裝有射頻導納式物料位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合液壓式油水分離器和刮板式油水分離器的優點,即采用全封閉的液壓式集油結構,同時在排油口采用旋轉刮板式除油器,而非齒輪鏈條式刮油器,這樣即無異味又保證的高效可靠地排油,可將餐飲污水分離為殘渣、油及達到排放標準的廢水,同時引入了微氣泡發生器,進一步提高了油水分離的效果。刮油板采用旋轉刮板式結構,取消了傳統的齒輪鏈條結構,運行更加可靠。
本發明采用射頻導納式物位開關檢測殘渣的物位,可以在殘渣堆積過多時發出報警,適合嚴重污染、腐蝕及粘稠的工況,解決了傳統的電極或浮球傳感器無法可靠檢測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高效餐飲污水油水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裝置中除渣器的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裝置中油水分離的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的設備電氣結構圖。
圖中:100-除渣箱體;101-除渣過濾網;102-污水進管;103-除渣排放閥;104-第一級沉淀槽;105-一級出水口;106-一級排泥閥;107-曝氣管;108-二級排泥閥;109-排泥管;110-第三級沉淀槽;111-二級出水口;112-儲油槽;113-第四級沉淀槽;114-排水泵組;115-儲水箱;116-乳化油過濾器;117-排風機;118-排風口;119-旋轉式刮油板;120-第二級沉淀槽;121-微氣泡發生器;122-射頻導納式物料位計;301-頂板;302-刮油電機;303-減速機;304-集油槽;305-排油閥;306-排油導流器;307-主軸;308-軸承;309-支架;401-可編程控制器CPU;402-模擬量輸入模塊;403-開關量輸入模塊;404-開關量輸出模塊;405-射頻導納液位傳感器;406-射頻導納物位開關;407-繼電執行控制機構;408-聲光報警器;409-觸摸操作屏;410-分離控制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發明實施例中,高效餐飲污水油水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分離箱體內部的除渣器、多級沉淀槽、旋轉刮板式刮油器、儲油槽112、油水分離器、儲水箱115以及設置在分離箱體外側的排水泵組114,除渣器設置在分離箱體內部的一側上方,多級沉淀槽連接在除渣器的下端,油水分離器設置在多級沉淀槽的頂端,儲油槽112連接在油水分離器的一側下方,儲油槽112連接在多級沉淀槽和儲水箱115之間,排水泵組114通過管道連接儲水箱115。
除渣器包括除渣箱體100和除渣過濾網101,除渣箱體100固定安裝在分離箱體內部的頂端一側,除渣過濾網101設置在除渣箱體100內,除渣箱體100的側壁上連接有穿過分離箱體的污水進管102,除渣箱體100的下端安裝有除渣排放閥103。除渣器內還安裝有射頻導納式物料位計122。
多級沉淀槽固定在分離箱體的中部,多級沉淀槽包括第一級沉淀槽104、第二級沉淀槽120、第三級沉淀槽110和第四級沉淀槽113,第一級沉淀槽104設置在除渣器的下端,第一級沉淀槽104下端安裝有一級排泥閥106,第二級沉淀槽120的頂端固定安裝有微氣泡發生器121,微氣泡發生器121上連接有伸入第二級沉淀槽120底部的曝氣管107,第二級沉淀槽120的下端安裝有二級排泥閥108;一級排泥閥106、二級排泥閥108連接同一根排泥管,且排泥管穿過分離箱體的側壁伸至分離箱體外側。
油水分離器包括殼體、刮油電機302、旋轉式刮油板119、集油槽304和排油導流器306,殼體固定安裝在第二級沉淀槽120的頂端一側,且殼體靠近第三級沉淀槽11設置,殼體的頂端安裝有頂板301,刮油電機302固定安裝在頂板301的下端,頂板301的下端還安裝有支架309,旋轉式刮油板119安裝在主軸307上,主軸307通過軸承308安裝在支架309上,刮油電機302通過減速機303帶動主軸307旋轉;集油槽304設置在旋轉式刮油板119的下方,且集油槽304固定在殼體的內部側壁上,集油槽304的一端還安裝有排油閥305,排油導流器306設置在旋轉式刮油板119和集油槽304之間。
儲油槽112設置在第三級沉淀槽110的上方,第四級沉淀槽113的上方設置有乳化油過濾器116,分離箱體的頂端設置有排風口118,分離箱體的頂端下方安裝有與排風口118連通的排風機117。
第一級沉淀槽104和第二級沉淀槽120采用上、下兩個不對稱的倒扣錐斗構成的密閉沉淀槽,第一級沉淀槽104和第二級沉淀槽120之間設置有一級出水口105,第二級沉淀槽120和第三級沉淀槽110之間設置有二級出水口111,第三級沉淀槽110和第四級沉淀槽113的底部連通。
本設備工作原理如下:當餐飲污水從污水進管102進入除渣器時,由于重力及除渣過濾網101的作用,大顆粒的殘渣沉淀在除渣排放閥103上方,污水通過除渣過濾網101進入第一級沉淀槽104,沉淀下來的污泥可以通過一級排泥閥106排出,沉淀后的污水進入第二級沉淀槽120。
進入第二級沉淀槽120的污水在微氣泡發生器121及曝氣管107產生的微氣的作用下,密度較小的油顆粒匯聚在第二級沉淀槽120頂部的錐斗位置,污泥沉淀在二級排泥閥108上方,沉淀下來的污泥可以通過二級排泥閥108排出。沉淀后的水可以通過二級出水口111進入第三級沉淀槽110。第二級沉淀槽120是由上、下兩個不對稱的倒扣錐斗構成的密閉油水分離器,其中上錐斗側邊與分離器側邊相平,并在上錐斗上設置旋轉刮板式119。
旋轉式刮油板119在刮油電機302帶動下,將匯聚在第二級沉淀槽120頂部的錐斗位置的油刮入儲油槽112。
一級排泥閥106及二級排泥閥108排放出來的污泥可以通過排泥管109進入儲水箱115,通過排水泵組114排入市政管網,也可以單獨進行收集。
進入第三級沉淀槽110的水如果還殘留有少量的油顆粒,由于密度比水輕,所以可以通過第三級沉淀槽110頂部的斜坡返回第二級沉淀槽120排出,經過沉淀的水進入第四級沉淀槽113。
進入第四級沉淀槽113的水中還會殘留有小量小顆粒的乳化油,在經過乳化油過濾器116時被過濾出來,過濾后的水即為達到排放標準的廢水,該廢水進入儲水箱115。
排風機117可對整個封閉容器產生負壓,將容器內的異味通過排風口118排至建筑排氣通道。
射頻導納式物料位計122,當除渣裝置內的殘渣堆積過多,超過設定值時,該開關閉合,電控箱內的聲光報警器發出報警。
其中除渣過濾網204僅安裝在除渣箱體203的上部,下部為密封容器,以便殘渣及污泥沉淀。
頂板301將油匯聚在刮油裝置底部,刮油電機302通過減速機303帶動主軸307及刮油板310旋轉,將底部的油通過排油導流器306刮入集油槽304,集油槽304中的油達到一定油位時,通過排油閥305排出。
射頻導納液位傳感器405通過模擬量輸入模塊402檢測儲水箱115的液位,由于設備整體為聯通器結構,所以除儲水箱115外,頂部液面相同,所以檢測儲水箱115的液位的變化情況就相當于檢測污水進管102的進水量。當污水進管102的進水量達到設定值時,可編程控制器CPU401發出指令,通過開關量輸出模塊404啟動執行機構407中的排水泵、排油電機、微氣泡發生器、電加熱器、排風機等。
射頻導納物位開關406當除渣裝置內的殘渣堆積過多,超過設定值時,該開關閉合,通過開關量輸入模塊403,將報警信號輸入至可編程控制器CPU401,分離控制柜410內的聲光報警器發出報警。
各單元的運行參數及報警參數、記錄可以通過409觸摸操作屏進行瀏覽及修改。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