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級處理也叫預處理,是通過沉淀、浮選、過濾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狀固體物質,或通過凝聚、氧化、中和等化學方法,使污水中的強酸、強堿和過濃的有毒物質,得到初步凈化,為二級處理提供適宜的水質條件。二級處理是在一級處理的基礎上,利用生物化學作用,對污水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三級處理也叫深度處理,三級處理根據進水水質,采用相應處理方法,如凝集沉淀、活性碳過濾、逆滲透、離子交換和電滲析等。廢水經深度處理后可達到工業用水或城市用水所要求的水質標準。
但是現有的污水處理設備占用空間大,成本高。尤其是在空間受限的區域,例如輪船、海上平臺等,由于常規的污水處理設備和方法占地大,無法有效利用,產生一系列污水處理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緊湊,節約空間,處理效率高,速度快,運行安全可靠,經濟實用,運輸方便,處理效果理想,適用范圍廣等特點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化糞池、緩沖調節柜、沉淀池、曝氣池、殺菌池和貯水池。
污水(黑水或灰水)首先進入化糞池處理,上層的液體通過水泵進入緩沖調節柜,沉淀下來的渣滓通過底部的排渣口排出,底部的淤泥通過排泥口排出。緩沖調節柜可以調節后續處理的水量和使得水質均化。從緩沖調節柜里出來的水進入沉淀池進行物理沉淀,淤泥通過底部的排泥口排出,上清液進入曝氣池進行生化處理,以降低污水中的COD,使得水質基本達標。曝氣池分為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三部分,其中緩沖混合池用來將水和活性污泥進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水通過溢流進入一級曝氣池,然后再溢流進入二級曝氣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均和風機相連,風機用來給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提供空氣。根據需要可以通過風機分別調節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中的含氧量,從而控制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中的生物氧化狀態,達到理想的生物處理效果。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的底部具有排污口,用來排出底部積累的淤泥。經過二級曝氣池處理后的水進入殺菌池,在殺菌池里通過紫外燈和臭氧對水進行殺菌,從而減少出水中的細菌含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經過殺菌池殺菌處理后的水即可達到排放標準,并進入貯水池進行再利用。整個設備運行中排出的污泥也可以再次進行濃縮處理再利用,濃縮處理可以在污泥濃縮池內進行,濃縮的方法可以為太陽曝曬。
本發明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為一體化整體結構,包括化糞池、緩沖調節柜、沉淀池、曝氣池、殺菌池和貯水池;曝氣池為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構成的一個整體結構;化糞池由管道連通緩沖調節柜,緩沖調節柜由管道連通沉淀池,沉淀池由管道連通緩沖混合池,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之間為溢流方式結構,二級曝氣池由管道連通殺菌池,殺菌池由管道連通貯水池。
本發明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為一體化整體結構包括臭氧發生器,殺菌池內設有臭氧分布裝置,臭氧發生器連通殺菌池內臭氧分布裝置進行臭氧殺菌。
所述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殺菌池內設有紫外燈,紫外燈均勻排布在殺菌池內,用紫外光進行細菌殺滅。
所述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曝氣池的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的整體結構為整體分隔方式,整體空間物理隔離形成三個獨立結構,緩沖混合池與一級曝氣池間隔板高度大于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間隔板高度。
所述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曝氣池的整體空間為六方體結構,緩沖混合池設置在曝氣池的角落處,一級曝氣池包圍緩沖混合池結構,二級曝氣池占據曝氣池40-60%體積。
所述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由管道連通調節風機,通過風機控制進入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內的空氣量。
所述的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其特點是:貯水池設有液位控制開關,液位控制開關連接控制電動磁閥,通過排水泵將貯水池內清水排出。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由于采用了本發明全新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設備,可以設置成一體化的形式,具有結構緊湊,節約空間,處理效率高,速度快,運行安全可靠,經濟實用,運輸方便,處理效果理想,適用范圍廣等優點。本裝置可以很好的適用于海上平臺等特殊場所使用。例如石油天然氣鉆井平臺或者船只等。
附圖說明
圖1是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體化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化糞池,1.1、第一水泵,2、緩沖調節柜,3、沉淀池,4、曝氣池,4.1、緩沖混合池,4.2、一級曝氣池,4.3、二級曝氣池,4.4、第一風機,4.5、第二風機,5、殺菌池,6、貯水池,6.1、排水泵,7、排泥泵,8、臭氧發生器,9、冷干機,10、手動閥,11、電動磁閥,12、紫外燈,13、電控箱,14、出水泵,15、取樣閥,16、爬梯,17、排氣口,18、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參閱附圖1至圖6。
實施例1
一種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為一體化整體結構,包括化糞池、緩沖調節柜、沉淀池、曝氣池、殺菌池、貯水池和臭氧發生器;曝氣池為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構成的一個整體結構;化糞池由管道連通緩沖調節柜,緩沖調節柜由管道連通沉淀池,沉淀池由管道連通緩沖混合池,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之間為溢流方式結構,二級曝氣池由管道連通殺菌池,殺菌池由管道連通貯水池。
緊湊型高效生化-臭氧氧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殺菌池內設有紫外燈和臭氧分布裝置,臭氧發生器連通殺菌池內臭氧分布裝置,通過紫外光和臭氧進行細菌殺滅。曝氣池的緩沖混合池、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的整體結構為整體分隔方式,整體空間物理隔離形成三個獨立結構,緩沖混合池與一級曝氣池間隔板高度大于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間隔板高度。曝氣池的整體空間為六方體結構,緩沖混合池設置在曝氣池的角落處,一級曝氣池包圍緩沖混合池結構,二級曝氣池占據曝氣池一半體積。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由管道連通調節風機,通過風機控制進入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內的空氣量。貯水池設有液位控制開關,液位控制開關連接控制電動磁閥,通過排水泵將貯水池內清水排出。
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及其實施過程:
本發明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化糞池1、緩沖調節柜2、沉淀池3、曝氣池4、殺菌池5和貯水池6。
其中,化糞池1與緩沖調節柜2通過管道相連,在所述管道上可以設置第一水泵1.1,用以將化糞池1內的上層液體泵入緩沖調節柜2。化糞池1的底部可以設置排渣口和排泥口(未圖示),分別用來排出沉淀下來的渣滓和淤泥。
緩沖調節柜2用以暫存來自化糞池1內的液體,同時還可以調節后續處理的污水量以及使得水質均化。緩沖調節柜2的底部可以設置排渣口和排泥口,分別用來排出沉淀下來的渣滓和淤泥。
沉淀池3通過管道與緩沖調節柜2相連,用以對來自緩沖調節柜2的污水進行物理沉淀,沉淀下來的污泥通過設置在沉淀池3底部的排泥口排出,上清液通過管道進入曝氣池4。
曝氣池4包括緩沖混合池4.1、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曝氣池4優選為一個整體,并用隔板分割成緩沖混合池4.1、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緩沖混合池4.1、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之間均通過溢流的方式連接(即:緩沖混合池4.1內的液體滿后會漫過與一級曝氣池4.2之間的隔板進入一級曝氣池4.2;同理,一級曝氣池4.2內的液體滿后會漫過與二級曝氣池4.3之間的隔板進入二級曝氣池4.3),溢流的連接方式可以盡量減少對液體的擾動,大大減少了前面設備中底部沉淀的污泥和渣滓進入后續裝置的可能性,有利于凈水,而且溢流的連接方式可以使得裝置結構緊湊,減少了裝置的體積。緩沖混合池4.1通過管道與沉淀池3連接,用以將來自沉淀池3的上清液與活性污泥進行充分的混合。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提供了活性污泥處理污水的場所(即:生化處理場所),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均可以和風機相連,從而通過風機向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內通入空氣,并且可以通過調節風機,分別控制進入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內的空氣的量,從而控制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內的微生物氧化狀態(微生物的氧化狀態可以分為:厭氧、間氧和好氧),進一步達到最優的污水處理效果。如圖1所示,一級曝氣池4.2與第一風機4.4相連,二級曝氣池4.3與第二風機4.5相連,通過調節第一風機4.4,控制一級曝氣池4.2內的微生物氧化狀態,以及通過調節第二風機4.5控制,二級曝氣池4.3內的微生物氧化狀態。優選地,如圖1所示,緩沖混合池4.1設置在曝氣池4的角落處,一級曝氣池4.2包圍緩沖混合池4.1設置,這樣可以提高緩沖混合池4.1內的污水溢流進入一級曝氣池4.2的效率;進一步優選地,二級曝氣池4.3占據曝氣池4至少一半的體積。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的底部均可以設置排泥口,用來排出淤泥。
殺菌池5通過管道與二級曝氣池4.3相連,用來對經過二級曝氣池4.3處理過的污水進行殺菌處理,減少出水中的細菌含量,從而減少有害病菌對環境的污染。殺菌池5內設置有紫外燈和臭氧分布裝置,紫外燈用來發出紫外光對細菌進行殺滅,臭氧分布裝置的一端優選設置在殺菌池底部,另一端與臭氧提供裝置(例如臭氧發生器或者臭氧罐)相連,用來將臭氧均勻地分布到水中,從而利用臭氧對水中的細菌進行殺滅。
貯水池6通過管道與殺菌池5相連,用來暫存經殺菌處理后獲得的符合排放標準的清水。貯水池6的底部可以通過管道與排水泵6.1相連,排水泵6.1用來將貯水池6的清水泵出。
為了便于淤泥的排出,優選地,本發明的裝置還包括排泥泵7。緩沖調節柜2、沉淀池3、一級曝氣池4.2和二級曝氣池4.3的底部的排泥口均可以通過管道與排泥泵7相連。
此外,本實施例的各個管道上均可以設置閥門,用來控制流體在管道內的流動。
本發明的設備可以為一體化的設備,也即,可以將各個裝置均設置在一個整體的大箱體內,各個裝置之間通過管道或者溢流的方式連接,從而節約了空間,方便了運輸和使用。
本實施例具有所述的結構緊湊,節約空間,處理效率高,速度快,運行安全可靠,經濟實用,運輸方便,處理效果理想,適用范圍廣等積極效果。本實施例可以很好的適用于海上平臺等特殊場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