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滾刷組件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光伏市場上所運用的清掃機器人、家用掃地機、商用掃地機等清潔產品,所用的清掃機構—“滾刷組件”幾乎都是采用一體式結構(滾體+植毛或者PVC橡膠條,二者通過工藝連接、固定在一起,不可拆卸)。一體式清掃機構通常因局部植毛破壞,需清潔面會出現間斷性的灰塵,致使需清潔面不能得到合理、全方位覆蓋。如果想實現全方位清掃:1)需更換整個滾刷組件,造成更換、維修成本過高;2)需人刻意的局部清掃(相當于二次重復清理),造成耗電高、能量損失大、資源浪費,此方案一般不可取。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該可拆卸式、便攜式方案可有效解決需清潔面的全面覆蓋問題,不僅具有安裝、維護的便利性,還使的維護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其中,具體結構為:
包括一插條體,所述插條體由多個插條組成且呈圓形分布,每個插條上帶有毛條,所述由插條組成的圓形內部安裝滾體,所述滾體通過一毛刷架與插條固定;所述毛刷架為圓形,所述滾體的兩端套入毛刷架之內,所述毛刷架安裝在插條體之內。
上述的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其中:所述毛刷架設置在插條體的內部,所述滾體的兩端安裝軸承外套,所述滾體與軸承外套之間通過螺絲固定。
上述的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其中:所述由插條組成的圓形內部直徑與毛刷架的外部直徑相同。
上述的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其中:所述滾體由PVC管制成。
上述的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其中:所述滾體受減速箱機構的驅動產生動力開始轉動,此時由主程序釋放一個信號源給收放線機構,收放線機構接收到信息后下達釋放的命令,從而使滾刷組件運行。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方便更換整個滾刷組件,更換、維修成本過低;
2)滾刷組件可實現局部清掃,可有效解決需清潔面的全面覆蓋;
3)維護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的使用狀態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的組成示意圖。
圖3為邊刷組件另一方案的組成示意圖。
圖中:
1邊刷組件 11插條 12滾體 13軸承外套 14螺絲 15毛刷架 2太陽能電池板 3導軌 4釋放線 5收線放線機構 6吸塵機構 7絨布8滾筒 9魔術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伏機器人滾刷組件結構;
1.產品中滾刷組件的方案:
方案一:滾刷組件1采用多根帶有植毛的插條11和滾體12(PVC管)便捷裝配。局部的毛條損壞可根據現狀更換此處的物件,無需整根滾刷一起更換,起到降低成本的亮點。
方案二:滾刷組件1采用粘貼式機構—由一塊帶有絨毛的布條通過魔術貼裹在滾體(PVC管)表面。1)絨布過臟可輕松拆卸清洗,使資源得到了再次的利用,達到了綠色、環保。2)絨布損壞便于拆卸更換。
2.產品中滾刷組件的局部構成:
方案一:滾刷組件1由插條11、滾體12、軸承外套13、毛刷架15、螺絲14組件(如圖1所示)。
方案二:滾刷組件1由滾體、絨布組件(帶魔術貼)組成(如圖2所示)。
方案一中,具體結構為:
包括一插條體,所述插條體由多個插條11組成且呈圓形分布,每個插條11上帶有毛條,所述由插條11組成的圓形內部安裝滾體12,所述滾體12通過一毛刷架15與插條11固定;所述毛刷架15為圓形,所述滾體12的兩端套入毛刷架15之內,所述毛刷架15安裝在插條體之內。
所述毛刷架15設置在插條體的內部,所述滾體12的兩端安裝軸承外套13,所述滾體12與軸承外套13之間通過螺絲14固定。所述由插條11組成的圓形內部直徑與毛刷架15的外部直徑相同;所述滾體12由PVC管制成。
3.產品中滾刷組件1的工作原理:
①吸塵機構6:滾刷組件1受減速箱機構的驅動產生動力開始轉動,此時由主程序釋放一個信號源給收線放線機構5,收線放線機構5接收到信息后下達釋放的命令,從而使吸塵機構6在太陽能電池板2上自由、合理、有規律的運行,最終達到清潔太陽能電池板2的目的(如圖1所示)。
②邊刷組件1機構:局部的大輪都自帶獨立的驅動系統,產品通電后獨自的電機驅動此處的減速箱,通過同步帶帶動邊刷組1進行正常﹑有效的清掃太陽能電池板2(如圖1所示)。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