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屬于電解鋁廢棄物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解鋁廢渣主要為電解鋁廠廢槽襯,主要包括陰極碳塊、耐火磚、扎糊、保溫磚、耐火粉、耐火灰漿、絕熱板、滲透的金屬和電解質以及少量的氮化鋁和氰化物鹽類。一般的,大修渣指除去鋼棒與陰極碳塊后的的剩余部分,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氟化物和少量的氰化物。廢炭渣為電解鋁生產過程中從陽極剝落的碳塊掉入熔融電解質中并漂浮在其表面產生的廢渣,主要成分為碳和電解質,其中電解質主要為冰晶石。陰極碳塊為電解過程中作為陰極使用的碳在電解槽大修時產生的廢舊物質,主要成分為碳和氟化鈉,其中碳主要為石墨,石墨和氟化物均具有較高的回收利用價值。
由于廢渣中含有較多的有害物質,對進行廢渣處理的操作人員及環境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而且電解鋁廢渣中的有害物質種類也較多,因此,在處理時將廢渣原料進行分揀分類可以對不同的廢渣種類采用不同的方式處理,而分揀時如果能對各種原料的存放區域進行合理化布局,則可以提高處理效率,將有害廢渣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電解鋁廢渣進行集中分揀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以減少廢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包括用來對電解鋁廢渣進行分類的分揀區,所述分揀區包括沿縱向并列布置的混料區和分料區,所述分料區包括橫向并列布置的碳塊區和大修渣區;所述分料區在縱向方向上遠離混料區的一側設置有原料輸送帶,原料輸送帶沿橫向延伸并連接碳塊區、大修渣區;還包括與分揀區橫向并列布置用來對分揀后的原料進行處理的處理區,所述處理區包括橫向依次布置的輸料區和綜合處理區,所述輸料區設置有縱向依次布置的球磨機、塊料倉、破碎機。
在碳塊區分為廢碳渣區和陰極碳塊區時,原料輸送帶橫向貫穿廢碳渣區、陰極碳塊區和大修渣區。
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還包括分離區,所述分離區包括橫向依次布置的固液分離裝置、烘干裝置、打包裝置。
所述固液分離裝置包括橫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固液分離裝置和第二固液分離裝置。
所述綜合處理區設置有縱向依次布置的浸出反應區、浮選區、緩沖區。所述浸出反應區設置有橫向依次布置的浸出倉、反應倉單元。
所述浮選區設置有橫向依次布置的兩個以上的浮選機構。所述緩沖區設置有橫向依次布置的儲酸罐、循環水池、緩沖裝置。所述輸料區還設置有粉料倉,粉料倉、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沿橫向依次布置。
所述綜合處理區還包括藥劑區,所述藥劑區、浸出反應區、浮選區、緩沖區沿縱向依次布置。
所述球磨機包括第一球磨機和第二球磨機,塊料倉包括第一塊料倉和第二塊料倉,所述第一塊料倉和第一球磨機構成了第一輸料機構,第二塊料倉和第二球磨機構成了第二輸料機構,第一輸料機構和第二輸料機構沿縱向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設置分揀區,對電解鋁廢渣進行分揀,并設置混料區和分料區,分別用來存放原始廢渣和分揀后的各種原料,便于儲存,也便于實時調整處理對象,針對不同的原料進行不同的處理方式,而且分別存放也有利于提高原料處理的效率。另外,在分揀區內設置混料區和分料區,便于控制分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粉塵。避免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也避免這些粉塵對后續處理工序產生影響。
進一步的,在分料區遠離混料區的一側設置橫向貫穿各分料區的原料輸送帶,便于將各分料區的原料通過原料輸送帶輸送至處理設備。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設置有處理區,處理區又設置為輸料區和綜合處理區,輸料區和綜合處理區橫向依次布置,輸料區包括縱向依次布置的球磨機、塊料倉、破碎機,綜合處理區中的浸出反應區包括橫向依次布置的浸出倉、反應倉單元。將輸料區中的各設備沿縱向設置,同時將浸出反應區中的設備沿橫向設置,使輸料線路和浸出反應線路呈折角關系設置,便于充分利用橫向和縱向上的空間,而且這兩條線路圍成的空間能夠填充其他設備,提高了空間利用率。
進一步的,綜合處理區設置有浮選區和緩沖區,并將浮選區和緩沖區設置在輸料線路和浸出反應線路圍成的空間內,提高了系統整體的結構緊湊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包括橫向依次布置的用來對電解鋁廢渣進行分類的分揀區3、處理區1、分離區2,該橫向方向可以為水平方向的任意一個方向,本實施例中定義左右方向為橫向,相應的前后方向為縱向。
分揀區3包括混料區31以及設置在混料區后方的分料區,分料區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鋼棒區32、碳塊區33、大修渣區34,碳塊區包括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廢碳渣區和陰極碳塊區,混料區31用來儲存分揀前的電解鋁廢渣料,鋼棒區用來儲存分揀出來的鋼棒,廢碳渣區用來儲存分揀出來的廢碳渣,陰極碳塊區用來儲存分揀出來的陰極碳塊,大修渣區用來儲存分揀出來的大修渣,碳塊區包括左右布置的廢碳渣區和陰極碳塊區混料區分揀出來的各中料分別通過轉載車或人工使用推車送至鋼棒區、廢碳渣區、陰極碳塊區。分料區后側邊緣處設置有原料輸送帶,原料輸送帶沿左右方向設置,并在廢碳渣區、陰極碳塊區、大修渣區分別設置有原料加入口,原料輸送帶的出料口設置在原料輸送帶的右側,并與設置在分揀區右側的振動輸送機相連。
處理區1包括從左到右橫向依次布置的輸料區11和綜合處理區12,綜合處理區包括從前到后縱向依次布置的藥劑區121、浸出反應區122、浮選區123、緩沖區124,浸出反應區包括從左到右橫向依次布置的浸出倉101、反應倉單元,反應倉單元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反應倉102以及第二反應倉103,第一反應倉與浸出倉相連,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從左到右呈一字布置。反應倉單元的前方的藥劑區設置有加藥裝置,加藥裝置包括從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第一拆包機、第二拆包機。浮選區設置有浮選裝置,浮選裝置包括從左到右橫向依次布置的兩個以上的浮選機構,本實施例中,兩個以上的浮選機構為四臺依次相連的浮選機,分別為第一浮選機104、第二浮選機105、第三浮選機106、第四浮選機107,第一浮選機的加料口與浸出倉的出料口相連。緩沖區包括從左到右橫向依次布置的儲酸罐、循環水池及緩沖裝置,循環水池包括從左到右依次布置的第一循環水池801和第二循環水池802,緩沖裝置包括從前到后依次布置的第一緩沖池401、第二緩沖池402、第三緩沖池403,第一緩沖池設置在浮選裝置的前方,第二緩沖池和第三緩沖池均設置在浮選裝置的后方并位于循環水池的右側,這樣緩沖區與浮選區形成了部分交叉。
分離區2包括從左到右橫向依次布置的固液分離裝置、烘干機、噸包機,固液分離裝置包括從前到后縱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固液分離裝置和第二固液分離裝置,第一固液分離裝置包括縱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板式壓濾機201,和第二板式壓濾機202,第二固液分離裝置為臥式固液分離機203設置在第一固液分離裝置的后面。
分揀區3、處理區1、分離區2的前側設置有運輸通道35,便于將原料運輸至混料 區,將藥劑運送至加藥裝置,將產物或者料渣等從分離區運走。在分揀區3中,大修渣區和混料區之間的位置設置有停車區36,該區域與第二塊料倉的位置對應,能夠停放車輛,將塊料倉中的部分原料運走。在停車區前方設置有配電區,用以對分揀區、處理區、分離區的用電進行控制。在分離區中,靠近運輸通道的位置設置有辦公區37,該區域遠離原料處理區域并靠近分離設備,相對危害較小。
浸出倉的出料口通過管道連接有渣漿泵,渣漿泵通過管道與第一反應倉的加料口連接,第一反應倉的出料口通過管道連接有渣漿泵,渣漿泵通過管道與第二反應倉的加料口連接。浸出倉的出料口與第一緩沖池的加料口及第一板式壓濾機的加料口相連;第一緩沖池的出料口通過渣漿泵及管道與第一反應倉的加料口、第二反應倉的加料口均相連,第一緩沖池的出料口還通過皮帶輸送機與臥式離心分離機的加料口相連;第一板式壓濾機的液體出口通過渣漿泵及管道與第一反應倉的加料口相連,第一板式壓濾機的固體出口通過皮帶輸送機與第一緩沖池的加料口相連。
第一反應倉的出料口通過管道與第三緩沖池的加料口、臥式離心分離機的加料口均相連,第三緩沖池的出料口通過管道與臥式離心分離機的加料口相連,臥式離心分離機的液體出口通過渣漿泵及管道與第一反應倉的加料口相連,臥式離心分離機的液體出口還通過管道與第一緩沖池的加料口相連,臥式離心分離機的固體出口通過皮帶輸送機與烘干機5相連,烘干機通過第三提升機3063與噸包機6相連。
第二反應倉的出料口通過管道與第一板式壓濾機的加料口相連。第二緩沖池的出料口與第二板式壓濾機的加料口通過渣漿泵及管道相連。
相鄰兩個浮選機之間設置有渣漿泵,渣漿泵通過管道與浮選機相連,每一個浮選機均包括四個浮選槽,浸出倉的出料口與第一浮選機的加料口相連,第一反應倉的加料口與第四浮選機的出料口相連。四個浮選機上均設置有泡沫漿料出口,用以將浮選后的上層泡沫漿料排出。第二緩沖池的加料口分別通過渣漿泵與四個浮選機的泡沫漿料出口相連,第一板式壓濾機的加料口與第四浮選機的出料口通過管道相連。從第四浮選機出料口出來的下層漿料進入第一板式壓濾機,脫水后的料渣送入第一緩沖池,加3-5倍質量的水配成料漿,送入第一反應倉,加酸攪拌除雜后送入第三緩沖池,經臥式離心分離機分離后進行烘干、打包得冰晶石。
第一緩沖池的出料口還通過管道與第一板式壓濾機的加料口相連,能夠將壓濾機壓濾之后進入緩沖池的濾渣進行再次壓濾,濾渣進入第一緩沖池中制漿后送入第一板式壓濾機繼續壓濾,并可以重復多次,提高脫水效果。臥式離心分離機的固體出口還與臥式離心分離 機的加料口通過皮帶輸送機相連,便于將臥式離心分離機中出來的固體分離物進行多次重復分離,提高脫水效果。
第一循環水池的入水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板式壓濾機的液體出口及臥式離心分離機的液體出口相連,第二循環水池的入水口通過管道與第二板式壓濾機的液體出口相連,第一循環水池的出水口及第二循環水池的出水口均通過水泵及管道與浸出倉、第一緩沖池、第二緩沖池、第三緩沖池的加料口相連,以將循環水池中收集到的濾液等循環水進行循環利用。當然,也可以在浸出倉上單獨設置加水口與循環水池相連。儲酸罐9通過管道與加酸口相連。
第一反應倉上除了加料口和出料口,還設置有加酸口、氟化鈣回收劑加入口和除氰劑加入口,第二反應倉上除了加料口和出料口,還設置有除氰劑加入口和除氟劑加入口,加酸口通過管道與儲酸罐相連,第一反應倉上的氟化鈣回收劑加入口和第二反應倉上的除氟劑加入口上均通過螺旋輸送機連接第一拆包機108,第一反應倉和第二反應倉上的除氰劑加入口均通過螺旋輸送機與第二拆包機109相連。將袋裝的氟化鈣回收劑、除氰劑或者除氟劑放上對應的拆包機,即可實現自動拆包并向反應倉中加入氟化鈣回收劑或者除氰劑或者除氟劑。
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第一緩沖池、第二緩沖池、第三緩沖池上均設置有攪拌裝置,能夠對反應倉或者緩沖池中的物料進行攪拌,提高制漿、浸出或者反應的效率。
輸料區包括輸料裝置,輸料裝置包括從前到后縱向依次布置的球磨機、給料機、塊料倉、破碎機301,塊料倉包括第一塊料倉3021和第二塊料倉3022,給料機包括第一給料機3031和第二給料機3032,球磨機包括第一球磨機3041和第二球磨機3042。破碎機上連接有振動輸送機3011,振動輸送機上連接原料輸送帶3012,原料經原料輸送帶送至振動輸送機,由振動輸送機送入破碎機,振動輸送機設置在破碎機的后方,原料輸送帶設置在振動輸送機的后方,原料輸送從右向左延伸至分揀區。振動輸送機上設置有除鐵裝置3013,用來除去原料中的鐵塊,破碎機為箱式破碎機,破碎機下部設置有皮帶輸送機3014和滾動篩選機3015,滾動篩選機用于輸送和篩分破碎后的塊料并能夠將雜物除去,對塊料的篩分是將混雜在原料中的其他廢物如編織袋、玻璃瓶等從塊料中篩分分離開來,滾動篩選機上通過第一提升機3061分別與第一塊料倉和第二塊料倉相連,用以將滾動篩選機篩分后的小塊塊料輸送至對應的塊料倉,其中第一塊料倉用來盛放大修渣塊料,第二塊料倉用來盛放廢碳渣和廢陰極碳塊的塊料。輸料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球磨機右側的粉料倉,粉料倉包括第一粉料倉 3051和第二粉料倉3052。
第一塊料倉3021下部設置有第一給料機3031,第一給料機的出料端與第一球磨機3041的進料口相連,用以將第一塊料倉中的小塊塊料輸送至第一球磨機進行制粉;第一球磨機上設置有篩分裝置,用以將磨成的粉料中的鋁塊、鐵塊篩分出去;第一球磨機上連接有第三螺旋輸送機3073,第三螺旋輸送機上連接有第三提升機3063,第三提升機與第一粉料倉3051相連,第一粉料倉通過第四提升機3064與浸出倉相連用以將第一粉料倉中的大修渣粉料輸送至浸出倉;第二塊料倉3022下部設置有第二給料機3032,第二給料機的出料端與第二球磨機3042的進料口相連,用以將第二塊料倉中的小塊塊料輸送至第二球磨機進行制粉;第二球磨機上設置有篩分裝置,用以將磨成的粉料中的鋁塊、鐵塊篩分出去;第二球磨機上連接有第四螺旋輸送機3074,第四螺旋輸送機上連接有二級篩分裝置,二級篩分裝置上連接有第五螺旋輸送機3075,第五螺旋輸送機上連接有第五提升機3065,第五提升機與第二粉料倉3052相連,第二粉料倉通過第四提升機320與浸出倉相連用以將第二粉料倉中的廢碳渣或者廢陰極碳塊粉料輸送至浸出倉。第一塊料倉、第一球磨機及第一粉料倉依次相連構成了第一輸料機構,第二塊料倉、第二球磨機及第二粉料倉依次相連構成了第二輸料機構,第一輸料機構與相應的破碎機、給料機、螺旋輸送機、提升機等連接形成了第一輸料線路,專門用來輸送大修渣;第二輸料機構與相應的破碎機、給料機、螺旋輸送機、提升機等連接形成了第二輸料線路,專門用來輸送廢碳渣和廢陰極碳塊。第一輸料機構和第二輸料機構構成了沿前后方向平行布置的輸料線,第一輸料機構設置在第二輸料機構的右側。
第一提升機3061上連接有第一螺旋輸送機3071,第一螺旋輸送機上連接有第一除塵器3081,第一除塵器收集的粉塵經螺旋輸送機送入第一提升機3061;第三螺旋輸送機3073上連接有第二螺旋輸送機3072,第二螺旋輸送機上連接有第二除塵器3082,第二除塵器收集的粉塵經第二螺旋輸送機3072送入第三螺旋輸送機3073。本實施例的綜合處理系統還包括除塵管道,振動輸送機、破碎機、皮帶輸送機、給料機、球磨機、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均與除塵管道相連,第一除塵器、第二除塵器也與除塵管道3083相連,經過除塵器處理后的無塵空氣經風機3084送入煙囪排放至大氣。除塵管道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主管道設置在分揀區、處理區和分離區的外圍,支管道連接主管道及相應的除塵器。
以地平面為基準,破碎機、球磨機、浮選機、循環水池、緩沖池都設置在地平面以下,塊料倉、粉料倉、浸出倉、反應倉設置在地平面上并靠近地平面的位置。
上述給料機、篩分裝置、提升機、除塵器均可以為現有技術中的設備,本實施例中,給料機均為電磁給料機;篩分裝置均為磨頭篩;提升機均為斗式提升機;第一除塵器、 第二除塵器均為脈沖除塵器。
塊料倉和粉料倉頂部均設置有漫反射測距儀,用以檢測倉內的物料高度,并通過監測控制系統換算為倉內的物料質量。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循環水池、緩沖池、破碎機、塊料倉、球磨機、拆包機、儲酸罐、壓濾機、離心分離機、烘干機、噸包機、皮帶輸送機、滾動篩選機、螺旋輸送機、除塵器、提升機、給料機的進出口及其之間的連接管道上均設置有電動閥,電動閥與監測控制系統相連,用以控制各個電動閥的開啟和關閉。浸出倉與循環水池之間的電動閥為單向閥。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的側壁上以及粉料倉的底部均設置有取樣口,用以取樣檢測。
本實施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可以用來進行大修渣無害化工藝、大修渣回收氟化鈣工藝、大修渣無害化聯產氟化鈣工藝、廢碳渣回收冰晶石工藝、廢陰極碳塊回收石墨工藝、廢陰極碳塊回收石墨和氟化鈣再利用工藝的運行。
大修渣無害化工藝:將大修渣原料經原料輸送帶輸送至振動輸送機,經過振動輸送機上的除鐵裝置除去原料中的鐵塊,由振動輸送機送入破碎機進行破碎,將破碎后的原料塊進行篩選,小塊原料經提升機送入第一塊料倉,大塊原料送回破碎機繼續破碎;第一塊料倉中的小塊原料經第一給料機送入第一球磨機進行球磨制成原料細粉,篩分,篩出鋁塊、鐵塊等雜質后的原料細粉經第三螺旋輸送機輸送至第三提升機,由第三提升機提升送入第一粉料倉;在浸出倉中加入水,將第一粉料倉中的原料細粉送入浸出倉中,制成漿料,攪拌浸出得浸出漿料,使其中的可溶性氟化物和氰化物充分溶出;將浸出漿料送入第一反應倉中,然后通過第二拆包機向第一反應倉中加入除氰劑,攪拌反應,除去其中的氰化物;將除去氰化物后的漿料送入第二反應倉中,通過第一拆包機向第二反應倉中加入除氟劑,攪拌反應,除去其中的氟化物;將除去氟化物后的漿料送入第一板式壓濾機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濾渣即為無害化后的大修渣,濾液送入第一循環水池收集,并通入浸出倉或者第一緩沖池中進行循環利用。上述工藝中也可以先向第一反應倉中加入除氟劑進行除氟處理,然后再向第二反應倉中加入除氰劑進行除氰處理。
大修渣回收氟化鈣工藝或者大修渣無害化聯產氟化鈣工藝:按照上述相同的方式制成浸出漿料,使其中的可溶性氟化物和氰化物充分溶出;將浸出漿料送入第一板式壓濾機進行脫水,得第一濾液和第一濾渣,第一濾液送入第一反應倉,第一濾渣通過皮帶輸送機送至第一緩沖池中,緩沖池中加入水,開啟緩沖池攪拌器,攪拌制漿,將漿料送入第一板式壓濾機進行脫水,得第二濾液和第二濾渣,第二濾液送入第一反應倉與第一濾液合并,向第一反應倉中加入酸,反應,然后向第一反應倉中加入氟化鈣回收劑,反應,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送 入臥式離心分離機中進行離心分離,得第三濾液和第三濾渣,第三濾液送入第一緩沖池,第三濾渣送入烘干機烘干后經噸包機打包得氟化鈣產品。將第一緩沖池中收集的第三濾液與第二濾渣攪拌制成除氰除氟漿料,將除氰除氟漿料通過渣漿泵抽入第二反應倉,加入除氰劑反應,再加入除氟劑,反應,得無害化漿料;無害化漿料經管道送入第一壓濾機進行脫水,脫水后的濾渣即為無害化處理后的大修渣,濾液送入第一循環水池中重復利用。上述工藝中,回收氟化鈣之后的料漿不再進行除氰除氟處理,即為大修渣回收氟化鈣工藝。
廢碳渣回收冰晶石工藝:在浸出倉中加入水,將第二粉料倉中的粉料送入浸出倉中制得待浮選漿料;加入浮選機中并向其中加入浮選劑進行浮選,將最后得到的下層漿料經第一板式壓濾機壓濾后,加水攪拌配成漿料,送入第一反應倉中,加入酸,攪拌浸出,將混合漿料送入臥式離心分離機進行脫水,脫水后的固體送入烘干機進行干燥后經噸包機打包得到冰晶石產品;合并所有浮選機中的上層泡沫漿料,送入第二緩沖池,經第二板式壓濾機壓濾后得到碳泥。在對冰晶石產品的純度要求不高時,浮選最終得到的下層漿料送入第三緩沖池,經臥式離心分離機直接脫水后干燥打包即得冰晶石產品。臥式離心分離機和壓濾機中產生的濾液均送入第二循環水池中作為循環水重復利用。
廢陰極碳塊回收石墨工藝或者廢陰極碳塊回收石墨和氟化鈣再利用工藝:在浸出倉中浸出得浸出漿料,使其中的可溶性氟化物充分溶出;將上述浸出漿料送入第一板式壓濾機進行脫水,得第一濾液和第一濾渣,第一濾液送入第一反應倉,第一濾渣通過皮帶輸送機送至第一緩沖池中,第一緩沖池中加入水,攪拌制漿,將漿料送入第一板式壓濾機進行脫水,得第二濾液和第二濾渣,第二濾液送入第一反應倉;第二濾渣送入第一緩沖池中,第一緩沖池中加水,攪拌制漿,將漿料送入臥式離心分離機中脫水,濾液均送入第一反應倉,最后所得濾渣送入烘干機干燥并經噸包機打包得回收石墨產品;向第一反應倉中加入酸,反應,通過第一拆包機加入氟化鈣回收劑,反應,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送入臥式離心分離機中進行離心分離,濾液送入第一循環水池,濾渣送入烘干機烘干后經噸包機打包得氟化鈣產品;第一循環水池中的濾液送入浸出倉重復利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電解鋁廢渣綜合處理站的其他實施例中,分揀區僅設置混料區,分揀好的大修渣、廢碳渣或者陰極碳塊直接輸送至原料輸送帶。在其他實施例中,不設置分揀區,直接使用分揀好的大修渣、廢碳渣或者陰極碳塊。
在其他實施例中,分離區設置在處理區的前方或者后方。在其他實施例中,不再單獨設置分離區,固液分離裝置及烘干機、噸包機設置在處理區。
在其他實施例中,緩沖區設置在浸出反應區的右側,或者緩沖區設置在分離區內。
在其他實施例中,浮選區設置在浸出反應區的右側,或者浮選區設置在分離區內。
在其他實施例中,浸出反應區的浸出倉、第一反應倉、第二反應倉在縱向方向上呈一字布置。
在其他實施例中,粉料倉設置在球磨機的前方,使粉料倉與球磨機、塊料倉、破碎機都處于一條直線上。
在其他實施例中,破碎機設置在塊料倉的左側,相應的,振動輸送機及原料輸送帶也設置在破碎機的左側。
在其他實施例中,塊料倉與振動輸送機之間的破碎機、給料機、及相應的螺旋輸送機和提升機也都設置為兩個,第一輸料線路與第二輸料線路均由單獨的破碎機、給料機、塊料倉、球磨機、粉料倉及相應的螺旋輸送機、提升機構成,從振動輸送機出來的原料分由不同的輸料線路進行處理,第一輸料線路和第二輸料線路沿前后方向縱向平行設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不設置第二輸料線路,所有的原料均通過第一輸料線路進行處理。
在其他實施例中,不設置浮選區及浮選裝置,不再運行廢碳渣回收冰晶石工藝,僅進行大修渣無害化、大修渣回收氟化鈣工藝、大修渣無害化聯產氟化鈣、廢陰極碳塊回收石墨工藝及廢陰極碳塊回收石墨和氟化鈣再利用工藝;相應的,與浮選工藝對應的第二緩沖池、第三緩沖池、第二板式壓濾機及第二循環水池也不再設置。
在其他實施例中,不設置第二反應倉,大修渣無害化工藝中的除氰除氟處理均在第一反應倉中進行,不再進行大修渣無害化聯產氟化鈣工藝。
在其他實施例中,不包括緩沖裝置,所有的制漿和浸出都在反應倉中進行。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反應倉上不設置除氰劑加入口,在進行除氰除氟處理時,僅按照先除氟后除氰的順序處理。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反應倉上也設置加酸口,在廢碳渣回收冰晶石的工藝中,四級浮選后的下層漿料送入第二反應倉中進行加酸提純。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緩沖池的加料口與第四浮選機的出料口相連,在不需要對冰晶石進行進一步加酸除雜時,第四浮選機浮選后的漿料直接進入第三緩沖池,并由臥式離心分離機脫水。
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板式壓濾機的漿料入口與第一緩沖池的出口不相連,第一緩沖池中收集的濾渣不再重復進行制漿、壓濾。
在其他實施例中,多級浮選裝置中的浮選機的數量可以為兩個、三個或者五個以上。
在其他實施例中,固液分離裝置僅為一個臥式離心分離機,所有的固液分離均在該離心分離機中進行。當然也可以設置為更多個板式壓濾機或者多個臥式離心分離機或者多個板式壓濾機與多個臥式離心分離機同時使用。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反應倉的出料口上不連接固液分離裝置,直接將無害化處理后的料漿運走處理即可,此時也不需要設置第一循環水池。
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循環水池的出水口不與浸出倉的加料口相連,最終過濾得到的濾液收集后進行其他方式處理,浸出倉中需要的水通過其他方式加入。
在其他實施例中,循環水池的出水口不與反應倉及緩沖池的加料口相連,最終過濾得到的濾液收集后進行其他方式處理,反應倉和緩沖池中需要的水通過其他方式加入。在其他實施例中,循環水池可以由儲水罐替換。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不設置循環水池,最終固液分離得到的液體直接排放。
在其他實施例中,氟化鈣回收劑、除氟劑和除氰劑通過相應的試劑倉向反應倉中加料,不使用拆包機進行拆包加料。或者通過皮帶輸送機向相應的反應倉中加入試劑。
在其他實施例中,視大修渣原料的顆粒情況,輸料裝置可以不包括破碎機或者球磨機中的一個。在其他實施例中,系統可以不包括除塵器、除塵管道、除鐵裝置。在其他實施例中,不包括烘干機和噸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