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蒸發結晶設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換熱管內壁結垢的的蒸發結晶系統。
背景技術:
蒸發器結垢是指濃鹽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雜質鹽,在不斷蒸發濃縮后形成晶核。晶核附著于換熱管內表面而結垢,不僅影響換熱器效率,還會使換熱管堵塞,嚴重影響蒸發結晶裝置正常運行。因此,對蒸發器做防垢處理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在線防垢蒸發結晶系統,在不影響系統連續運行的前提下防止加熱器換熱管內壁形成致密垢層。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在線防垢蒸發結晶系統,包括結晶器、循環泵、加熱器,所述加熱器由下往上依次為
物料進口A:與循環泵連接,物料經過循環泵由此進入加熱器內部;
分布室B:與物料進口A之間設置有分布孔板,用于重新匯集防垢球體,在流動物料的推動下均勻分布并保持一定的堆積密度;
換熱室C:防垢球體隨物料向上通過換熱管,期間防垢球體摩擦換熱管內壁,實現對換熱管內壁的在線防垢;
沉降分離區D:在額定流速下,防垢球體到達一定高度后上升動力小于重力作用,在此區域內沉降與上升的物料分離,呈流化狀態;
物料出口E:與結晶器連接,物料與防垢球體分離后由此離開加熱器而進入結晶器內閃蒸。
加熱器一側配置有分離器,所述分離器由上往下依次為
回球段F:與加熱器的沉降分離區D對接,對沉降累積下來的防垢球體實現收集,防垢球體由管理進入回球段F完成回收;
反沖洗室G:與加熱器的分布室B通過回球管路對接,回球段F內的防垢球體逐漸累積于此,在反沖洗水的作用下防垢球體沿回球管路重新進入分布室B,實現防垢球體的循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是機械防垢技術,防垢球體介質在循環過程中不斷摩擦換熱管內壁,可以有效防止換熱管內壁致密垢層的形成,使管內壁保持光滑,保證換熱性能的最大化。
2、防垢介質控制在局部進行循環,不影響系統泵等動部件的運行。防垢球體介質只在物料升溫的加熱段進行局部循環,且通過有效的分離設計,不會讓防垢球體進入循環泵等動部件。
3、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球體介質具有耐腐蝕耐磨損的特點,長期運行過程中不會對物料造成污染,且損耗小,維護成本低。
4、本實用新型中的防垢技術為在線連續式,避免了傳統除垢方式的完全停機及物料置換工作,且無需消耗其他化學藥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蒸發結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在線防垢循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在線防垢蒸發結晶系統,包括結晶器2、循環泵4、加熱器3,所述加熱器3由下往上依次為
物料進口A:與循環泵連接,物料經過循環泵由此進入加熱器內部;
分布室B:與物料進口A之間設置有分布孔板,用于重新匯集防垢球體,在流動物料的推動下均勻分布并保持一定的堆積密度;
換熱室C:防垢球體隨物料向上通過換熱管,期間防垢球體摩擦換熱管內壁,實現對換熱管內壁的在線防垢;
沉降分離區D:在額定流速下,防垢球體到達一定高度后上升動力小于重力作用,在此區域內沉降與上升的物料分離,呈流化狀態;
物料出口E:與結晶器連接,物料與防垢球體分離后由此離開加熱器而進入結晶器內閃蒸。
加熱器3一側配置有分離器1,所述分離器1由上往下依次為
回球段F:與加熱器的沉降分離區D對接,對沉降累積下來的防垢球體實現收集,防垢球體由管理進入回球段F完成回收;
反沖洗室G:與加熱器的分布室B通過回球管路對接,回球段F內的防垢球體逐漸累積于此,在反沖洗水的作用下防垢球體沿回球管路重新進入分布室B,實現防垢球體的循環。
根據物料條件,選擇滿足耐腐蝕要求材質的防垢球體介質,通過直接投加的方式使其在系統內跟隨物料進行循環,期間防垢球體與換熱管內壁摩擦,阻止垢層在管內壁的形成。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方式形成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