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滾筒式除塵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1568閱讀:946來源:國知局
一種滾筒式除塵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除塵領域,特別是一種滾筒式除塵器。



背景技術:

在生產流水線上,衣物、皮具以及床上用品等產品容易沾染灰塵,因此在包裝之前需要對其表面進行除塵。傳統的除塵方式采用人工手持除塵滾筒進行清潔,效率低下,且清潔不到位,膠粘滾筒使用多次后清潔效果變差需要更換,部分自動除塵器的滾筒更換麻煩,費時費力,影響生產進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滾筒式除塵器,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滾筒式除塵器,包括滑行架、左鎖定裝置和右鎖定裝置,所述左鎖定裝置右側面固定設有第一鎖定塊,所述右鎖定裝置左側面固定設有與所述第一鎖定塊相對設置的第二鎖定塊,所述第一鎖定塊和所述第二鎖定塊外表面均回轉配合連接有回轉件,所述第一鎖定塊內設有第一過孔,所述左鎖定裝置內設有第一內腔,所述第一內腔右側的所述左鎖定裝置內設有第二內腔,所述第二內腔左右兩側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內腔和所述第一過孔通連設置的第二過孔,所述第一內腔右側內壁固定設有鎖定套,所述鎖定套內回轉配合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內設有第三過孔,所述第二內腔內設有左右延向設置的轉軸,所述轉軸左側延向部通過左側所述第二過孔以及所述第三過孔后探入所述第一內腔內,所述第一內腔內的所述轉軸左側末梢固定設有推移板,所述推移板與所述轉盤之間的所述轉軸外側設有彈性件,所述轉軸右側延向部通過右側所述第二過孔后探入所述第一過孔內且所述轉軸右側末梢固定設有卡鎖軸,所述第二內腔內的所述轉軸上下兩側面內設有向左側延向設置的導引槽,所述第二內腔內的所述轉軸外表面滑行配合連接齒狀盤,所述齒狀盤內側設有探入所述導引槽內的導引塊,所述齒狀盤頂部契合連接有齒狀輪,所述左右兩個滑行架之間設置有可升降工作臺,所述可升降工作臺表面設置有運輸帶,所述運輸帶上放置除塵對象。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行架頂端面內設有左右延向設置的第一導引槽,所述第一導引槽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有第一動力裝置,所述第一動力裝置左右分別設有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左右兩側的所述第一螺桿上均螺線紋配合連接有向上延向設置的滑行架,左右兩側的所述滑行架分別與所述左鎖定裝置和所述右鎖定裝置底端面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鎖定裝置與所述右鎖定裝置之間配合連接有除塵滾筒,所述除塵滾筒左右兩側均固定設有擋阻板,所述除塵滾筒左右兩側面內均設有用以與左右兩側所述回轉件配合連接的卡鎖槽,左側所述卡鎖槽內側壁內設有內卡鎖槽。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推移板上下兩側均螺線紋配合連接有向左右兩側延向設置的第二螺桿,每個所述第二螺桿左側延向末梢探入所述推移板左側面外且末梢設有限塊,每個所述第二螺桿右側延向末梢與第二動力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二動力裝置外表面設置于所述轉盤左側面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齒狀輪左側與第三動力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三動力裝置外表面設置于所述第二內腔左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轉軸外側的所述齒狀盤左右兩側面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二內腔左右兩側內壁回轉配合連接的回轉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二內腔內設左右延向設置的轉軸,轉軸左側延向部通過左側第二過孔以及第三過孔后探入第一內腔內,第一內腔內的轉軸左側末梢固定設推移板,推移板與轉盤之間的轉軸外側設彈性件,轉軸右側延向部通過右側第二過孔后探入第一過孔內且轉軸右側末梢固定設卡鎖軸,第二內腔內的轉軸上下兩側面內設向左側延向設置的導引槽,第二內腔內的轉軸外表面滑行配合連接齒狀盤,齒狀盤內側設探入導引槽內的導引塊,齒狀盤頂部設契合連接齒狀輪,從而實現轉軸的自動伸縮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實現自動滾動除塵。

2.通過滑行架頂端面內設左右延向設置的第一導引槽,第一導引槽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第一動力裝置,第一動力裝置左右分別設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左右兩側的第一螺桿上均螺線紋配合連接向上延向設置的滑行架,左右兩側的滑行架分別與左鎖定裝置和右鎖定裝置底端面固定連接,通過第一動力裝置左右分別設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從而實現左鎖定裝置與右鎖定裝置的相對移動以及向背移動的自動控制,方便左鎖定裝置與右鎖定裝置之間的除塵滾筒的拆裝,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推移板上下兩側均螺線紋配合連接向左右兩側延向設置的第二螺桿,每個第二螺桿左側延向末梢探入推移板左側面外且末梢設限塊,每個第二螺桿右側延向末梢與第二動力裝置配合連接,第二動力裝置外表面設置于轉盤左側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轉軸的左右伸縮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筒軸的自動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同時,除塵滾筒的拆裝工序方便,減少拆裝時間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滾筒式除塵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除塵滾筒與左鎖定裝置和右鎖定裝置配合連接時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左鎖定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除塵滾筒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滾筒式除塵器,包括滑行架4、左鎖定裝置5和右鎖定裝置6,所述左鎖定裝置5右側面固定設有第一鎖定塊51,所述右鎖定裝置6左側面固定設有與所述第一鎖定塊51相對設置的第二鎖定塊61,所述第一鎖定塊51和所述第二鎖定塊61外表面均回轉配合連接有回轉件52,所述第一鎖定塊51內設有第一過孔510,所述左鎖定裝置5內設有第一內腔53,所述第一內腔53右側的所述左鎖定裝置5內設有第二內腔54,所述第二內腔54左右兩側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內腔53和所述第一過孔510通連設置的第二過孔55,所述第一內腔53右側內壁固定設有鎖定套531,所述鎖定套531內回轉配合連接有轉盤532,所述轉盤532內設有第三過孔5321,所述第二內腔54內設有左右延向設置的轉軸543,所述轉軸543左側延向部通過左側所述第二過孔55以及所述第三過孔5321后探入所述第一內腔53內,所述第一內腔53內的所述轉軸543左側末梢固定設有推移板533,所述推移板533與所述轉盤532之間的所述轉軸543外側設有彈性件534,所述轉軸543右側延向部通過右側所述第二過孔55后探入所述第一過孔510內且所述轉軸543右側末梢固定設有卡鎖軸5432,所述第二內腔54內的所述轉軸543上下兩側面內設有向左側延向設置的導引槽5431,所述第二內腔54內的所述轉軸543外表面滑行配合連接齒狀盤542,所述齒狀盤542內側設有探入所述導引槽5431內的導引塊5421,所述齒狀盤542頂部契合連接有齒狀輪544,所述左右兩個滑行架45之間設置有可升降工作臺451,所述可升降工作臺表面設置有運輸帶452,所述運輸帶452上放置除塵對象453。

其中,所述滑行架4頂端面內設有左右延向設置的第一導引槽43,所述第一導引槽43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有第一動力裝置41,所述第一動力裝置41左右分別設有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42,左右兩側的所述第一螺桿42上均螺線紋配合連接有向上延向設置的滑行架45,左右兩側的所述滑行架45分別與所述左鎖定裝置5和所述右鎖定裝置6底端面固定連接,通過第一動力裝置41左右分別設有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42,從而實現左鎖定裝置5與右鎖定裝置6的相對移動以及向背移動的自動控制,方便左鎖定裝置5與右鎖定裝置6之間的除塵滾筒7的拆裝,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鎖定裝置5與所述右鎖定裝置6之間配合連接有除塵滾筒7,所述除塵滾筒7左右兩側均固定設有擋阻板72,所述除塵滾筒7左右兩側面內均設有用以與左右兩側所述回轉件52配合連接的卡鎖槽71,左側所述卡鎖槽71內側壁內設有內卡鎖槽710,通過除塵滾筒7左右兩側的卡鎖槽71,從而實現快速與左右兩側的回轉件52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推移板533上下兩側均螺線紋配合連接有向左右兩側延向設置的第二螺桿535,每個所述第二螺桿535左側延向末梢探入所述推移板533左側面外且末梢設有限塊536,每個所述第二螺桿535右側延向末梢與第二動力裝置537配合連接,所述第二動力裝置537外表面設置于所述轉盤532左側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轉軸543的左右伸縮工作。

其中,所述齒狀輪544左側與第三動力裝置545配合連接,所述第三動力裝置545外表面設置于所述第二內腔54左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轉軸543外側的所述齒狀盤542左右兩側面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二內腔54左右兩側內壁回轉配合連接的回轉筒541,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滾動除塵工作。

初始狀態時,左右兩側的滑行架45分別位于最大程度遠離第一動力裝置41一側的第一導引槽43內,此時,使左右兩側的滑行架45上的左鎖定裝置5最大程度遠離右鎖定裝置6,同時,推移板533左側與限塊536右側相抵壓,此時,轉軸543為最大程度探入第一內腔53內,同時,轉軸543右側末梢的卡鎖軸5432完全位于第一過孔510內,此時,齒狀盤542內側的導引塊5421位于導引槽5431內的最右側位置。

當需要滾動除塵工作時,首先將除塵滾筒7移動到左鎖定裝置5與右鎖定裝置6之間,同時,使除塵滾筒7左右兩側的卡鎖槽71與左鎖定裝置5上的回轉件52以及右鎖定裝置6上的回轉件52處于相對位置,然后通過第一動力裝置41帶動第一螺桿42回轉,由左右兩側的第一螺桿42分別帶動左右兩側的滑行架45逐漸沿第一導引槽43相對移動,直至除塵滾筒7左側的卡鎖槽71與左鎖定裝置5上的回轉件52完全配合連接,同時,除塵滾筒7右側的卡鎖槽71與右鎖定裝置6上的回轉件52完全配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一動力裝置41停止回轉,然后,接著,通過第二動力裝置537控制第二螺桿535回轉,由第二螺桿535帶動推移板533逐漸克服彈性件534的頂壓力向右側移動,此時,由推移板533帶動轉軸543逐漸向右側移動,同時,轉軸543右側末梢的卡鎖軸5432逐漸探入內卡鎖槽710內,同時,齒狀盤542內側的導引塊5421相對于轉軸543向導引槽5431左側延向方向滑行,直至轉軸543右側末梢的卡鎖軸5432完全探入內卡鎖槽710內時,此時,控制第二動力裝置537停止回轉,此時,通過第三動力裝置545帶動齒狀輪544回轉,由齒狀輪544帶動齒狀盤542回轉,由齒狀盤542帶動轉軸543回轉,進而由轉軸543帶動除塵滾筒7實現回轉,在工作臺表面的除塵對象進行滾動除塵,同時,轉軸543的回轉帶動推移板533回轉,由推移板533帶動第二螺桿535右側的轉盤532回轉,從而實現轉軸543的自動伸縮以及回轉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二內腔內設左右延向設置的轉軸,轉軸左側延向部通過左側第二過孔以及第三過孔后探入第一內腔內,第一內腔內的轉軸左側末梢固定設推移板,推移板與轉盤之間的轉軸外側設彈性件,轉軸右側延向部通過右側第二過孔后探入第一過孔內且轉軸右側末梢固定設卡鎖軸,第二內腔內的轉軸上下兩側面內設向左側延向設置的導引槽,第二內腔內的轉軸外表面滑行配合連接齒狀盤,齒狀盤內側設探入導引槽內的導引塊,齒狀盤頂部設契合連接齒狀輪,從而實現轉軸的自動伸縮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實現自動滾動除塵。

2.通過滑行架頂端面內設左右延向設置的第一導引槽,第一導引槽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第一動力裝置,第一動力裝置左右分別設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左右兩側的第一螺桿上均螺線紋配合連接向上延向設置的滑行架,左右兩側的滑行架分別與左鎖定裝置和右鎖定裝置底端面固定連接,通過第一動力裝置左右分別設螺線紋反方向設置的第一螺桿,從而實現左鎖定裝置與右鎖定裝置的相對移動以及向背移動的自動控制,方便左鎖定裝置與右鎖定裝置之間的除塵滾筒的拆裝,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推移板上下兩側均螺線紋配合連接向左右兩側延向設置的第二螺桿,每個第二螺桿左側延向末梢探入推移板左側面外且末梢設限塊,每個第二螺桿右側延向末梢與第二動力裝置配合連接,第二動力裝置外表面設置于轉盤左側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轉軸的左右伸縮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筒軸的自動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同時,除塵滾筒的拆裝工序方便,減少拆裝時間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