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垃圾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醫療垃圾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醫療垃圾指的是醫院等醫療單位中排出的醫療廢物,尤其是手術室,醫療廢物是在為人或動物提供診斷、治療和免疫等醫療服務、醫療研究、生物實驗和生物制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醫療廢物成分復雜,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和藥物性以及化學性廢物等,涉及塑料、玻璃、金屬和人體組織等不同材質,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是實施環境無害化管理的關鍵環節,然而醫療廢物垃圾分類水平卻令人擔憂,在手術室中產生的醫療垃圾中含有病毒、細菌和化學藥劑,對其進行隨意的排放或不恰當的處理,會給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還會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在病房中常有棉簽隨處丟放,與部分患者垃圾分類觀念不強、醫用垃圾裝置使用不方便及放置不合理有關。而傳統醫用分類垃圾桶則數量過多、占用空間過大、蓋口開關投放不方便以及封閉不嚴密;醫用銳器盒經常放在治療車下層或地上,處理輸液器的針頭時需彎腰或下蹲,由于不能高效率的按要求開關隔離門及處理銳器,致使銳器經常外漏,分類準確率較低,處理耗時費力,將帶來安全隱患,增加處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方案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醫療垃圾處理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快捷,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加快了對醫療垃圾處理的效率,避免了醫療垃圾污染環境以及傳播疾病的問題,提高了醫院環境的整體質量,為病人和醫護人員創造了安全健康的醫療條件,實現了醫療垃圾分類處置的功能,減小了醫療垃圾中的銳器等對醫護人員帶來傷害的可能性,值得推廣。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醫療垃圾處理裝置,包括支撐板、回收裝置、處理裝置、冷卻裝置和存儲裝置,所述回收裝置、處理裝置、冷卻裝置和存儲裝置均設置在支撐板的上方,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真空泵,所述支撐板的左端設置有固定桿,所述回收裝置包括第一回收桶和第二回收桶,所述第二回收桶設置在第一回收桶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回收桶設置在固定桿的右側,所述第一回收桶的左側外表面上設置有兩個空心環,兩個所述的空心環上均設置有螺紋孔,兩個所述的空心環套在固定桿上并通過緊固螺絲與固定桿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回收桶的外部設置有儲水室,所述第二回收桶通過支架設置在儲水室內腔的底部,所述儲水室與第二回收桶之間設置有空腔,所述儲水室的左右兩側面的上端分別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回收桶的頂端設置有抽吸管口,抽吸管口通過抽吸管道與真空泵連接;所述回收口和抽吸管口向外延伸并從儲水室的頂部穿出;所述處理裝置包括蒸汽發生器,所述蒸汽發生器通過蒸汽管道與第二回收桶頂端連接在一起;所述冷卻裝置包括冷水箱,所述冷水箱內部設置有水泵,所述冷水箱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半導體制冷片,所述冷水箱通過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分別與儲水室左右兩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連接在一起;所述存儲裝置包括廢水箱和廢渣箱,所述廢水箱通過廢液排放管與第二回收桶連接在一起,所述廢水箱的一側設置有排污管。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排污管遠離廢水箱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閥門,所述進水管道、出水管道、蒸汽管道和廢液排放管的一端均設置有第二閥門。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回收桶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箱門,所述儲水室表面對應第一箱門的位置設置有第二箱門,且所述第一箱門的左端與第二回收桶對應位置、所述第二箱門的左端與儲水室對應位置均鉸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箱門和第二箱門上均設置有扶手,且所述第一箱門與第二回收桶的交界處、第二箱門與儲水室的交界處均設置有密封墊。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廢渣箱的底部設置有墊腳塊。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半導體制冷片通過導線和外部的電源連接進行供電,且所述冷水箱的外壁設置有氣凝膠氈隔熱層。
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蒸汽管道的外表面設置有隔熱棉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設置第一回收桶、第二回收桶和豎直隔板,實現了該醫療垃圾處理裝置的組合式功能,可根據醫療垃圾的種類不同,實現對醫療垃圾的分類放置,使得醫療垃圾的處理更加高效環保,設置萬向滑輪,方便了該垃圾處理裝置位置的改變,一個醫護人員就能完成整個垃圾處理的操作,節省了人力,節約了時間,通過設置緊固螺絲和空心環,可根據操作者身高的不同通過松緊緊固螺絲,將第一回收桶進行上下高度位置的改變,可使不同身高的人無需費力就可以使用第一回收桶,方便操作,整體上來看,該高效醫療垃圾處理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快捷,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加快了對醫療垃圾處理的效率,避免了醫療垃圾污染環境以及傳播疾病的問題,提高了醫院環境的整體質量,為病人和醫護人員創造了安全健康的醫療條件,實現了醫療垃圾分類處置的功能,減小了醫療垃圾中的銳器等對醫護人員帶來傷害的可能性,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冷卻裝置和處理裝置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剎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箱門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箱門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板;2-回收裝置;3-處理裝置;4-冷卻裝置;5-存儲裝置;6-回收口;7-萬向滑輪;8-剎車裝置;9-固定桿;10-螺紋孔;11-第一回收桶;12-第二回收桶;13-空心環;14-緊固螺絲;15-豎直隔板;16-儲水室;17-支架;18-空腔;19-進水口;20-出水口;21-真空泵;22-抽吸管口;23-紫外線燈;24-活性炭吸附層;25-蒸汽發生器;26-冷水箱;27-水泵;28-半導體制冷片;29-進水管道;30-出水管道;31-廢水箱;32-廢渣箱;33-廢液排放管;34-排污管;35-耐磨橡膠層;36-第一閥門;37-第二閥門;38-第一箱門;39-第二箱門;40-扶手;41-密封墊;42-剎車盤;43-剎車片;44-剎車踏板;45-剎車卡鉗;46-剎車總泵;47-剎車分泵;48-第一活塞;49-第二活塞;50-減震墊片;51-防滑橡膠墊;52-凸起;53-橡膠扣;54-橡膠保護層;55-墊腳塊;56-氣凝膠氈隔熱層;57-底板;58-蒸汽管道;59-蒸汽出口;60-隔熱棉層;61-桶蓋;62-把手;63-口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醫療垃圾處理裝置,包括支撐板1、回收裝置2、處理裝置3、冷卻裝置4和存儲裝置5,所述支撐板1的下方設置有萬向滑輪7,所述萬向滑輪7上設置有剎車裝置8,所述回收裝置2、處理裝置3、冷卻裝置4和存儲裝置5均設置在支撐板1的上方,支撐板1上還設置有真空泵21,支撐板1的左端設置有固定桿9,所述回收裝置2包括第一回收桶11和第二回收桶12,第一回收桶11用于回收如棉簽、針頭以及包裝盒類型的醫療垃圾,第一回收桶11的頂部設置有桶蓋61,所述桶蓋61上表面中心位置設置有把手62,所述第二回收桶12用于收集液體類型的醫療垃圾,第二回收桶12頂部設置有回收口6,所述回收口6上設置有口蓋63;所述第二回收桶12設置在第一回收桶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回收桶11設置在固定桿9的右側,所述第一回收桶11的左側外表面上設置有兩個空心環13,兩個所述的空心環13上均設置有螺紋孔10,兩個所述空心環13的距離與相鄰兩個螺紋孔10的距離相同,兩個所述的空心環13套在固定桿9上并通過緊固螺絲14與固定桿9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回收桶11可通過松緊緊固螺絲14沿著固定桿9上下移動,實現對第一回收桶11的高度調整,所述第一回收桶11的內部被豎直隔板15分為左右兩部分;所述第二回收桶12的外部設置有儲水室16,所述第二回收桶12通過支架17設置在儲水室16內腔的底部,所述儲水室16與第二回收桶12之間設置有空腔18,所述儲水室16的左右兩側面的上端分別設置有進水口19和出水口20,所述第二回收桶12的頂端設置有抽吸管口22,抽吸管口22通過抽吸管道與真空泵21連接;回收口6和抽吸管口22均向外延伸并從儲水室16的頂部穿出,回收口6、抽吸管口22與第二回收桶12一體成型,儲水室16內的水不會流入第二回收桶12內,且回收口6、抽吸管口22與儲水室16接觸的位置均設置有防水墊圈,防止儲水室16內水向外溢出;抽吸管口22內部設置有紫外線燈23,紫外線燈23通過外接電源進行供電,抽吸管口22遠離第二回收桶12的一端通過螺絲設置有活性炭吸附層24,使得活性炭吸附層24的安裝拆卸更加方便;所述處理裝置3包括蒸汽發生器25,所述蒸汽發生器25通過蒸汽管道58與第二回收桶12頂端連接在一起;蒸汽發生器25通過底板57設置在支撐板1上,底板57的設置對蒸汽發生器25起到了保護的作用,避免蒸汽發生器25直接接觸支撐板1;蒸汽管道58一端與蒸汽發生器25的蒸汽出口59連接在一起,另一端穿過儲水室16與第二回收桶12的頂端連通,蒸汽管道58與儲水室16、第二回收桶12接觸的位置均設置有防水墊圈;蒸汽管道58的外表面設置有隔熱棉層60,隔熱棉層60對經過蒸汽管道58內的蒸汽起到了隔熱的作用,減少了蒸汽熱量的散失,使得蒸汽對醫療垃圾的殺菌效果更佳,避免了能量的浪費,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所述冷卻裝置4包括冷水箱26,所述冷水箱26內部設置有水泵27,所述冷水箱26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半導體制冷片28,所述半導體制冷片28通過導線和外部的電源連接進行供電,且所述冷水箱26的外壁設置有氣凝膠氈隔熱層56,氣凝膠氈隔熱層56的設置對冷水箱26起到了隔熱的效果,氣凝膠氈材料具有隔熱效果好,厚度薄的優點,可大大減少冷水箱26內部能量的散失,使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所述冷水箱26通過進水管道29和出水管道30分別與儲水室16左右兩側的進水口19和出水口20連接在一起;所述存儲裝置5包括廢水箱31和廢渣箱32,所述廢水箱31通過廢液排放管33與第二回收桶12連接在一起,所述廢水箱31的一側設置有排污管34,所述排污管34外側表面設置有耐磨橡膠層35,所述排污管34遠離廢水箱31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閥門36,所述第一閥門36用來夾住排污管34遠離廢水箱31的一端,所述進水管道29、出水管道30、蒸汽管道58和廢液排放管33的一端均設置有第二閥門37。
醫療垃圾處理過程:首先根據操作者的身高,對第一回收桶11的高度進行調節,找到適合該操作者的位置,然后根據醫療垃圾的類型將醫療垃圾放進回收裝置2中,如果是棉簽、針頭以及包裝盒類型的固體醫療垃圾,則通過把手62打開桶蓋61,將固體醫療垃圾放置在第一回收桶11中,如果是液體類型的醫療垃圾,則打開口蓋63將液體類型的醫療垃圾從回收口6放置到第二回收桶12中去,進入到第二回收桶12內的醫療垃圾,經過處理裝置3進行處理,處理裝置3包括預真空階段和高溫滅菌階段,其中預真空階段是將醫療垃圾倒入第二回收桶12內部后,關閉口蓋63,利用真空泵21將第二回收桶12內部抽吸至真空度不低于-0.09mpa(表壓),預真空階段通過抽吸管口22從第二回收桶12內部抽出的空氣中含有醫療垃圾所攜帶的致病菌,通過抽吸管口22內部的紫外線燈23和設置在抽吸管口22遠離第二回收桶12一端的活性炭吸附層24對其進行殺菌消毒;預真空階段完成以后,開始使用蒸汽發生器25通過蒸汽管道58將蒸汽充入第二回收桶12內部,當第二回收桶12內溫度和壓力值達到蒸汽管道58工況后,開始進入高溫蒸汽滅菌階段,此階段持續時間不少于45min,蒸汽滅菌階段溫度不低于134攝氏度,高溫滅菌階段完成后,進行冷卻裝置4的冷卻階段,通過水泵27將冷水箱26內部的冷水經進水口19和進水管道29抽進儲水室16內部,對第二回收桶12的外壁進行水冷卻,然后通過出水口20和出水管道30對使用過的冷水進行循環回收再利用,冷卻階段第二回收桶12內會產生冷凝廢水,主要包括:(1)進入第二回收桶12的蒸汽冷凝后產生的廢水;(2)醫療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受熱蒸發再冷凝;當溫度降至45攝氏度時,可將上述冷凝廢水排出,廢水經過廢液排放管33排至廢水箱31內,廢水排放的同時,對第二回收桶12內部進行冷卻,利用真空泵21對第二回收桶12抽氣,使空氣從抽吸管口22進入,對醫療垃圾中的廢渣起到了冷卻和干燥的作用,此操作完成后,對第二回收桶12內部的廢渣進行處理,清理至廢渣箱32的內部統一排放即可。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第二回收桶1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箱門38,所述儲水室16表面對應第一箱門38的位置設置有第二箱門39,且所述第一箱門38的左端與第二回收桶12對應位置、所述第二箱門39的左端與儲水室16對應位置均鉸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箱門38和第二箱門39上均設置有扶手40,且所述第一箱門38與第二回收桶12的交界處、第二箱門39與儲水室16的交界處均設置有密封墊41,通過設置第一箱門38和第二箱門39,便于對第二回收桶12內部的醫療垃圾進行處理,在清理垃圾廢渣之前,先使用水泵27將儲水室16內的水抽干,然后打開第一箱門38和第二箱門39,通過鏟子將第二回收桶12內的垃圾廢渣取出,然后放置在廢渣箱32內部,設置扶手40,方便了第一箱門38和第二箱門39的打開和關閉,使得操作更加簡單,通過設置密封墊41,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如圖3所示,所述剎車裝置8包括剎車盤42、剎車片43、剎車踏板44、剎車卡鉗45、剎車總泵46和剎車分泵47,所述剎車盤42設置在萬向滑輪7的外側周圍,且所述剎車盤42會隨著萬向滑輪7的轉動而轉動,所述剎車片43設置在剎車盤42的兩側,且所述剎車片43用來夾住剎車盤42,所述剎車踏板44設置在剎車總泵46的外側,所述剎車總泵46和剎車分泵47內分別設置有第一活塞48和第二活塞49,所述剎車分泵47設置在剎車卡鉗45上,所述剎車總泵46的內部設置有液壓油,剎車裝置8的工作原理:盤式剎車以靜止的剎車片43夾住隨著萬向滑輪7轉動的剎車盤42以產生摩擦力,使得萬向滑輪7轉動速度降低的剎車裝置,當踩下剎車踏板44時,剎車總泵46內的第一活塞48會被推動,而在剎車油路中建立壓力,壓力經剎車油傳送到剎車分泵47上的第二活塞49,剎車分泵47的第二活塞49在受到壓力后,會向外移動并推動剎車片43去夾緊剎車盤42,使得剎車片43與剎車盤42發生摩擦,從而降低萬向滑輪7的轉速,好讓萬向滑輪7減速或者是停止運動,剎車裝置8的設置起到了剎車的效果,增強了該萬向滑輪7的安全性能。采用盤式剎車,剎車效果好,剎車反應迅速,在連續踩踏剎車時比較不會造成剎車衰退而使剎車失靈的現象,剎車盤42的排水性較好,可以降低因為水或泥沙造成剎車不良的情形,而且該剎車裝置構造簡單,容易維修;
所述支撐板1的上表面設置有減震墊片50,所述減震墊片50的上方設置有防滑橡膠墊51,且所述防滑橡膠墊51表面設置有若干凸起52,所述減震墊片50與防滑橡膠墊51之間通過橡膠扣53連接在一起,減震墊片50的設置起到了減震的作用,防滑橡膠墊51的設置增大了摩擦力,實現了防滑的功能,凸起52的設置使得防滑橡膠墊51的防滑效果更佳,通過橡膠扣53將防滑橡膠墊51和減震墊片50扣在一起,一方面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拆卸;所述進水管道29與進水口19之間、出水管道30與出水口20之間的連接均采用螺紋連接方式,且所述進水管道29和出水管道30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橡膠保護層54,采用螺紋連接方式,安裝和拆卸都很方便,使得整體構造更加簡單,通過設置橡膠保護層54對進水管道29和出水管道30起到了保護的作用,增加了進水管道29和出水管道30的使用壽命;所述廢渣箱32的底部設置有墊腳塊55,墊腳塊55的設置起到了穩固廢渣箱32的作用,避免了廢渣箱32底部直接接觸支撐板1,增強了廢渣箱32底部的耐腐蝕性能,所述廢渣箱32放置在支撐板1上與支撐板1采用不固定連接方式,不固定的連接方式便于取下廢渣箱32進行廢渣的清除,且所述廢渣箱32采用304不銹鋼材料制成,304不銹鋼材料具有耐腐蝕性能好,質地輕便,經久耐用的優點。
本發明的主要特點在于,通過設置第一回收桶、第二回收桶和豎直隔板,實現了該醫療垃圾處理裝置的組合式功能,可根據醫療垃圾的種類不同,實現對醫療垃圾的分類放置,使得醫療垃圾的處理更加高效環保,設置萬向滑輪,方便了該垃圾處理裝置位置的改變,一個醫護人員就能完成整個垃圾處理的操作,節省了人力,節約了時間,通過設置緊固螺絲和空心環,可根據操作者身高的不同通過松緊緊固螺絲,將第一回收桶進行上下高度位置的改變,可使不同身高的人無需費力就可以使用第一回收桶,方便操作,整體上來看,該高效醫療垃圾處理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快捷,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加快了對醫療垃圾處理的效率,避免了醫療垃圾污染環境以及傳播疾病的問題,提高了醫院環境的整體質量,為病人和醫護人員創造了安全健康的醫療條件,實現了醫療垃圾分類處置的功能,減小了醫療垃圾中的銳器等對醫護人員帶來傷害的可能性,值得推廣。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