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相變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5030901閱讀:4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相變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相變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相變微膠囊由于能夠在相變溫度范圍吸收、儲存、散發大量的潛熱,達到控制周圍環境溫度和節能的目的,因而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制冷空調、建筑節能、太陽能利用、熱能回收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相變微膠囊一般可分為兩個部分,固體囊殼和相轉變內核,相轉變內核包裹于固體囊殼內。一系列聚合物已經被用來制備相變微膠囊殼,例如蜜胺-甲醛樹脂、脲醛樹脂、聚氨酯、明膠-甲醛樹脂等等,但通常以這些聚合物為囊殼的微膠囊只能耐較低的溫度,限制了其應用領域。
制備含有固體殼、液/固體核的微膠囊有很多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界面逐步聚合將一種單體溶解于分散相,與連續相中的另一種單體在分散相/連續相兩相的界面發生反應,從而形成聚合物殼。但是,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反應單體濃度減小,反應速率下降,因此形成的殼較薄,而且少量單體將不可避免的殘留在微膠囊核內。將乙烯基單體在乳液液滴中聚合形成微膠囊壁材時,單體殘留在核內的情況也同樣存在。另一種方法是將聚合物溶于乳液連續相(一般為水相),通過進一步反應使聚合物圍繞分散相液滴沉淀,形成微膠囊。這種方法形成的微膠囊殼厚不均勻,聚合物易獨立成核,而且一般僅限于殼聚合物為水溶性聚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熱性能好的相變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相變微膠囊,包括固體囊殼和相轉變內核,相轉變內核包裹于固體囊殼內,其中,固體囊殼為熱固性酚醛樹脂;相轉變內核為一種或幾種碳原子數為14-20的烷烴。
在本發明相變微膠囊中,為保證膠囊殼具有一定的強度,殼核材料的質量比要大于0.4。本發明相變微膠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圖中1為固體囊殼——熱固性酚醛樹脂殼,2為相轉變內核——烷烴核。形成的相變微膠囊粒徑在1~20微米,膠囊壁厚度與加入的壁材料質量成正比。
本發明相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熱固性酚醛樹脂與一種或幾種碳原子數為14-20的烷烴溶于沸點低于水的有機溶劑中,形成有機溶液;2)將上述有機溶液分散于加有表面活性劑的水中,攪拌形成乳液;3)將乳液加水稀釋,減壓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形成壁材未固化的微膠囊乳液;4)將所得微膠囊乳液加熱固化,經洗滌、干燥得到所述相變微膠囊。
其中,步驟1)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或者,二氯甲烷、乙酸甲酯、乙酸乙酯與丙酮的混合物;熱固性酚醛樹脂與烷烴的質量比為1∶0.5~5,優選為1∶0.8~3。
步驟2)有機溶液與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2,優選為1∶1~1.5;乳化過程的溫度為20-40℃,優選為30℃;表面活性劑優選為阿拉伯樹膠,用量為水溶液重量的1~5重量%,優選為1~3重量%。
步驟4)中的固化溫度為130-180℃,固化時間為4-8小時。優選的,固化溫度為150℃,固化時間為6小時。
本發明制備相變微膠囊的方法,包括將酚醛樹脂和長鏈烷烴溶于共同的溶劑當中,其中酚醛樹脂作為壁材,長鏈烷烴作為相變材料,有機溶劑為沸點低于水的低沸點溶劑。將得到的有機溶液乳化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中,形成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為連續相、有機溶液液滴為分散相的乳液。得到穩定的乳液之后,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減壓蒸餾,緩慢除掉低沸點溶劑,使析出的酚醛樹脂包覆在長鏈烷烴周圍。將壁材未固化的微膠囊進行固化,然后通過分離得到相變微膠囊。
本發明制備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殼、核兩種材料與水的界面張力不同,酚醛樹脂相對于烷烴更加親水,在蒸發溶劑的過程中,酚醛樹脂與烷烴發生相分離,相對親水的酚醛樹脂向分散相與連續相的界面擴散,最終形成酚醛樹脂為殼,烷烴為核的微膠囊。由于乳化形成的每一個液滴的組成與初始有機溶液的組成相同,即每一個液滴中酚醛樹脂與烷烴的比例是相同的,這就使形成的微膠囊壁厚與直徑的比例是相同的,因此,微膠囊的粒徑分散性越小,則微膠囊的壁厚越接近。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酚醛樹脂為熱固性酚醛樹脂,通過加熱可以進行交聯固化;所使用的相變材料一般為長鏈烷烴,鏈長在14~20個碳左右;所使用的有機溶劑要滿足沸點低于水,但不溶于水,能夠同時溶解酚醛樹脂和長鏈烷烴,一般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二氯甲烷等,也可加入丙酮、乙醇等幫助溶解。微膠囊壁材的固化是通過高溫熱固化來實現的。固化過程是通過將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之中,在130~180℃進行的。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突出性效果制備方法簡單,得到的微膠囊殼/核比例與投料比相同,壁厚可控;該微膠囊球形度好,表面光滑,不團聚,具有明確的殼核結構;熔點范圍寬,相變過程膠囊不破損,使用壽命長;酚醛樹脂由于交聯后主鏈具有較剛性芳環結構,耐熱性好,以酚醛樹脂為壁材,膠囊殼致密性好,耐熱溫度高,除一般應用外,可用于對耐熱要求高的應用領域。


圖1為本發明微膠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微膠囊的SEM照片;圖3為本發明微膠囊的TGA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將1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30g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1g十六烷,形成有機溶液。在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20g去離子水和0.4g阿拉伯樹膠,攪拌溶解后,在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15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2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發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50℃固化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乙酸乙酯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即得到微膠囊。
所得微膠囊的SEM照片如圖2所示,圖中插圖為微膠囊在液氮中破壞之后的SEM照片,表明所得確為一種具有囊殼和內核結構的微膠囊。
所得微膠囊以及芯材和壁材的TGA(熱失重)曲線如圖3所示,圖中,a十六烷;b微膠囊;c酚醛樹脂。由圖3可見,微膠囊的5%失重溫度為355℃;而且在300℃條件下熱處理30分鐘后,微膠囊的相變性能不受影響,相變潛熱為96.5J/g。
實施例2將2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30g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1g十六烷,形成有機溶液。在250ml的三口瓶中,加入50g去離子水和1g阿拉伯樹膠,攪拌溶解后,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30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5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50℃固化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乙酸乙酯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得到微膠囊。
所得到的微膠囊的相變潛熱為86.3J/g,熱循環50次之后相變潛熱為85.3J/g。
實施例3將0.4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30g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1g十六烷,形成有機溶液。在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20g去離子水和0.4g阿拉伯樹膠,攪拌溶解后,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15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2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50℃固化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乙酸乙酯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得到微膠囊。
所得到的微膠囊由于壁薄,大部分膠囊殼破裂,相變潛熱僅為7.45J/g實施例4將1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30g乙酸甲酯中,然后加入1g十六烷,形成有機溶液。在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20g去離子水和0.2g阿拉伯樹膠,機械攪拌條件下,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15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2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50℃固化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乙酸乙酯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得到微膠囊。
所得到的微膠囊的相變潛熱為97.3J/g實施例5將1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30g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1g十六烷,形成有機溶液。在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20g去離子水和0.6g阿拉伯樹膠,攪拌溶解后,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15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2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80℃固化4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乙酸乙酯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得到微膠囊。
所得到的微膠囊的相變潛熱為94.3J/g實施例6將1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30g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1g混合烷烴(十四烷和十八烷各0.5g),形成有機溶液。在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20g去離子水和0.4g阿拉伯樹膠,攪拌溶解后,在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15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2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發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30℃固化8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乙酸乙酯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得到微膠囊。
所得到的微膠囊的相變潛熱為99.5J/g實施例7將2g熱固性酚醛樹脂溶于22g二氯甲烷和8g丙酮的混合溶劑中,然后加入1g十六烷,形成有機溶液。在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20g去離子水和0.4g阿拉伯樹膠,攪拌溶解后,在3000rpm的轉速下,在30℃將上述有機溶液15g在其中乳化,乳化一小時后,加入20g去離子水稀釋,得到的稀乳液在30℃減壓蒸發溶劑40分鐘。
將蒸發掉溶劑的上述乳液轉移至高壓反應器,在烘箱中150℃固化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將得到的微膠囊分散液進行離心分離,用去離子水洗三遍,乙醇、二氯甲烷各洗一遍,最后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小時,得到微膠囊。
所得到的微膠囊的相變潛熱為91.7J/g。
權利要求
1.一種相變微膠囊,包括固體囊殼和相轉變內核,相轉變內核包裹于固體囊殼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囊殼為熱固性酚醛樹脂;所述相轉變內核為一種或幾種碳原子數為14-20的烷烴。
2.權利要求1所述相變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熱固性酚醛樹脂與一種或幾種碳原子數為14-20的烷烴溶于沸點低于水的有機溶劑中,形成有機溶液;2)將上述有機溶液分散于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中,攪拌乳化形成乳液;3)將乳液加水稀釋,減壓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形成壁材未固化的微膠囊乳液;4)將所得微膠囊乳液加熱固化,經洗滌、干燥得到所述相變微膠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或者,二氯甲烷、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種或幾種與丙酮的混合物;熱固性酚醛樹脂與烷烴的質量比為1∶0.5~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熱固性酚醛樹脂與烷烴的質量比為1∶0.8~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中有機溶液與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2;乳化過程的溫度為20-40℃;表面活性劑為阿拉伯樹膠,用量為水溶液重量的1~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中有機溶液與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1.5,乳化過程的溫度為30℃;表面活性劑用量為水溶液重量的1~3%。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4)中的固化溫度為130-180℃,固化時間為4-8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4)中的固化溫度為150℃,固化時間為6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相轉變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相變微膠囊,包括固體囊殼和相轉變內核,相轉變內核包裹于固體囊殼內,其中,固體囊殼為熱固性酚醛樹脂;相轉變內核為一種或幾種碳原子數為14-20的烷烴。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突出性效果制備方法簡單,得到的微膠囊殼/核比例與投料比相同,壁厚可控;該微膠囊球形度好,表面光滑,不團聚,具有明確的殼核結構;熔點范圍寬,相變過程膠囊不破損,使用壽命長;酚醛樹脂由于交聯后主鏈具有較剛性芳環結構,耐熱性好,以酚醛樹脂為壁材,膠囊殼致密性好,耐熱溫度高,除一般應用外,可用于對耐熱要求高的應用領域。
文檔編號B01J13/02GK101073761SQ200610078268
公開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8日
發明者趙彤, 姜言彬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