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陶瓷纖維粉塵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陶瓷纖維及其制品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纖維粉塵,顆粒直徑<10um,無色無味,易造成人體傷害和環境污染。目前陶瓷纖維粉塵處理大多采用布袋除塵或靜電除塵。布袋除塵器:濾袋采用紡織的濾布或非紡織的氈制成,利用纖維織物的過濾作用對含塵氣體進行過濾,當含塵氣體進入布袋除塵器,顆粒大、比重大的粉塵,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來落入灰斗,含有較細小粉塵的氣體在通過濾料時,粉塵被阻留,使氣體得到凈化。布袋除塵器是一種干式除塵裝置,它適用于捕集細小、干燥非纖維性粉塵。但目前陶瓷纖維粉塵處理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布袋除塵,除塵效率不高于80%,仍會造成人體傷害和環境污染;有極少部分用戶對布袋進行了改造,改造后除塵效率不高于90%,且粉塵易粘袋堵袋,造成布袋清灰困難、阻力升高,布袋過早失效損壞。在粉塵回收利用方面,采用布袋除塵器收集不同的纖維時,由于布袋較難完全清理干凈,所以需要更換不同布袋來進行分類收集,耗時耗力。靜電除塵器:含有粉塵顆粒的氣體,在接有高壓直流電源的陰極線(又稱電暈極)和接地的陽極板之間所形成的高壓電場通過時,由于陰極發生電暈放電、氣體被電離,此時,帶負電的氣體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陽極運動,在運動中與粉塵顆粒相碰,則使塵粒荷以負電,荷電后的塵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亦向陽極運動,到達陽極后,放出所帶的電子,塵粒則沉積于陽極板上,而得到凈化的氣體排出防塵器外。靜電除塵器一般設備龐大,投資較大,設備結構較復雜,制造、安裝的精度要求很高。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適應陶瓷纖維及其制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纖維粉塵的除塵,可以處理多臺設備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克服現有陶瓷纖維除塵方法和除塵設備存在的缺陷;并使其具有除塵效率高,設備結構簡單,投資較低的特點。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除塵系統包括有除塵工作臺、吸塵罩、淋水箱、引風機和沉降池;所述除塵工作臺和吸塵罩均為多個并通過吸塵管道與吸塵主管相連,并使所述吸塵主管與所述淋水箱連通;所述淋水箱的上部設置有噴淋水管;所述引風機與所述淋水箱連通并通過所述淋水箱與所述吸塵主管連通;所述引風機的出風管口與所述淋水箱之間設置用以防止粉塵和噴淋水被直接抽入引風機的隔離元件;在淋水箱內與所述噴淋水管對應的下部設置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為斜面結構且導流板的最低點與沉降池相通;所述沉降池的側面分別設置入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入水口通過水位調節閥與自來水管相連,用以對系統進行補水;所述出水口與水泵相連,所述水泵與循環水管相連,所述循環水管與噴淋水管相連。[0011]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吸塵主管與所述淋水箱的側面連通。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淋水箱的上部通過風管與所述引風機相連,所述風管的位于淋水箱一端的管口設置除濕填料層。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引風機與所述淋水箱之間設置的隔離元件為擋水板。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吸塵主管上具有用以連接其它吸塵設備的預留口。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沉降池底部具有回收沉降的纖維的排污閥。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為三級沉降池并在每一級沉降池的底部具有回收沉降的纖維的排污閥。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所述吸塵管道分別安裝插板式閘板截流閥。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除塵效率達到99% ;纖維粉塵濕法回收,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纖維粉塵容易實現分類收集;設備投資較低,制造方法簡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除塵工作臺,2、吸塵罩,3、吸塵管道,4、吸塵主管,5、預留口,6、閘板截流閥,7、淋水箱,8、噴淋水管、9、擋水板,10、除濕填料層,11、管口,12、風管,13、引風機,14、導流板,15、沉降池,16、入水口,17、出水口,18、水位調節閥,19、水泵,20、循環水管,21、排污閥,22、空心桌面,23、收料斗。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該除塵系統設備的材質主要采用聚氯乙烯(PVC)塑料。除塵工作臺I的負壓空心桌面22采用方格網格柵制作;負壓空心桌面22至少三面具有防護玻璃24 ;除塵工作臺I內部設收料斗23,用以收集顆粒較大未能被抽入吸塵管道3的物料;除塵工作臺I底側和吸塵罩2頂端用吸塵管道3連接到吸塵主管4,吸塵主管4與淋水箱7側面連通;吸塵主管4具有預留口 5,用以連接其它吸塵設備,未連接其它設備的情況下,預留口 5封閉;所述除塵工作臺1、吸塵罩2可為多個;吸塵管道3分別安裝插板式閘板截流閥6 ;淋水箱7上方開口通過風管12與引風機13相連,所述引風機13采用塑料材質防止生銹,延長使用壽命;弓丨風機13采用變頻控制;淋水箱7內設置噴淋水管8,所述噴淋水管8可為幾排,排管間距相同,噴淋系統采用無阻賽噴頭,PPR材質,噴淋流量用球閥調節;淋水箱7與引風機13通過風管12相連通,風管12的管口 11位于淋水箱7內;在風管12的管口 11與所述淋水箱7之間設置隔離元件,該實施例中隔離元件為擋水板9,防止粉塵和水直接被抽入引風機;風管12的管口 11內設置除濕填料層10,用于除去待進入引風機13中的空氣中的水分。淋水箱下部與噴淋水管8對應設置有導流板14 ;所述導流板14為斜面結構且導流板14的最低點與沉降池15相通;含粉塵的污水通過斜面結構的導流板14進入沉降池15 ;沉降池15側面一定高度設入水口 16和出水口 17 ;入水口 16通過水位調節閥18與自來水管相連,用以對系統進行補水;出水口 17與水泵19相連,水泵19與循環水管20相連,循環水管20與噴淋水管8相連,將沉降池中經過沉淀處理的水循環使用;所述沉降池15為三級沉降池,在每一級沉降池的底部設排污閥21,用以回收沉降的纖維。除塵系統工作時,將引風機13、水泵19打開,粉塵由負壓空心桌面22上的進塵口或吸塵罩2進入系統;粉塵經吸塵管道3進入淋水箱7,在淋水箱7內粉塵經過噴淋的水幕后與水混合后進入沉降池15。粉塵與水形成的污水經過沉降進行沉淀、固液分離,最后由沉降池15底部的排污閥21排出即可回收利用;沉降池15中經過沉淀處理的水經水泵19、循環水管20與噴淋水管8相連,由噴淋水管8排出繼續進行除塵,實現水的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系統包括有除塵工作臺(I)、吸塵罩(2)、淋水箱(7)、引風機(13)和沉降池(15);所述除塵工作臺(I)和吸塵罩(2)均為多個并通過吸塵管道(3 )與吸塵主管(4 )相連,并使所述吸塵主管(4 )與所述淋水箱(7 )連通;所述淋水箱(7)的上部設置有噴淋水管(8);所述引風機(13)與所述淋水箱(7)連通并通過所述淋水箱(7)與所述吸塵主管(4)連通;所述引風機(13)的出風管口與所述淋水箱(7)之間設置用以防止粉塵和噴淋水被直接抽入引風機的隔離元件;在淋水箱(7)內與所述噴淋水管對應的下部設置有導流板(14);所述導流板(14)為斜面結構且導流板(14)的最低點與沉降池(15)相通;所述沉降池(15)的側面分別設置入水口(16)和出水口(17);所述入水口( 16)通過水位調節閥(18)與自來水管相連,用以進水和對系統進行補水;所述出水口(17)與水泵(19)相連,所述水泵(19)與循環水管(20)相連,所述循環水管(20)與噴淋水管(8)相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主管(4)與所述淋水箱(7)的側面連通。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箱(7)的上部通過風管(12)與所述引風機(13)相連,所述風管(12)的位于淋水箱(7) —端的管口(11)設置除濕填料層(10)。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風機(13)與所述淋水箱(7)之間設置的隔離元件為擋水板(9)。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主管(4)上具有用以連接其它吸塵設備的預留口(5)。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5)底部具有回收沉降的纖維的排污閥(21)。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5)為三級沉降池并在每一級沉降池的底部具有回收沉降的纖維的排污閥(21)。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管道(3)分別安裝插板式閘板截流閥(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屬于陶瓷纖維粉塵處理技術領域。提出的一種陶瓷纖維粉塵的除塵系統,包括有除塵工作臺(1)、吸塵罩(2)、淋水箱(7)、引風機(13)和沉降池(15);除塵工作臺(1)和吸塵罩(2)均為多個并通過吸塵管道(3)與吸塵主管(4)相連,并使吸塵主管(4)與淋水箱(7)連通;淋水箱(7)的上部設置有噴淋水管(8);引風機(13)與淋水箱(7)、吸塵主管(4)連通;在淋水箱(7)內設置的斜面式導流板(14)與沉降池(15)相通。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陶瓷纖維粉塵處理效率低的問題,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纖維粉塵可分類回收,經濟環保。
文檔編號B01D47/06GK202942768SQ2012205640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傅順德, 賈佳, 徐建峰, 寧琳 申請人: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