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學實驗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化學反應容器。
背景技術:
在化學實驗中經常需要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液體進行混合,傳統方法是將不同化學藥液依次倒入反應器內,再進行攪拌,此過程十分繁瑣,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例如申請號為201120326722.8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盛液體的筒體、活塞,活塞下端面上通過螺紋連接一個有孔的筐式裝料器,活塞內設有導氣管,導氣管出口處設有開關,該專利雖然使固體反應物與液體反應物脫離接觸而停止發生化學反應,但在實際工作時,進入內部的化學液體混合時較為繁瑣,并沒有方便化學實驗的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學反應容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化學反應容器,包括反應器,所述反應器的頂端從左到右依次設有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三入液口和第四入液口,所述反應器的內部頂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螺旋混合器和第二螺旋混合器,所述第一入液口和第二入液口分別通過第一下液管和第二下液管與第一螺旋混合器相連,所述第三入液口和第四入液口分別通過第三下液管和第四下液管與第二螺旋混合器相連,所述反應器的內部中心處設有第三螺旋混合器,所述第一螺旋混合器和第二螺旋混合器均通過混合下液管與第三螺旋混合器相連,所述第一螺旋混合器、第二螺旋混合器和第三螺旋混合器的外側均設有穩定套,所述穩定套通過穩定架與反應器相連,所述反應器的右側底端設有出液口。
優選的,所述反應器的內壁右側底端設有溫度探測金屬板,所述反應器的右側安裝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內部底端設有溫度檢測金屬板,所述溫度探測金屬板通過溫度傳遞金屬板與溫度檢測金屬板相連,所述溫度檢測金屬板的頂端設有溫度計。
優選的,所述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三入液口和第四入液口的頂端均設有扣蓋,所述扣蓋通過鉸鏈分別與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三入液口和第四入液口相連。
優選的,所述反應器的內部左側底端設有噴氣管,所述噴氣管與反應器的連接處設有加氣嘴,所述加氣嘴的外側設有活動密封帽。
優選的,所述反應器的底端緊密包裹有橡膠底墊,所述橡膠底墊的內側設有空心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化學反應容器,通過第一螺旋混合器、第二螺旋混合器和第三螺旋混合器的配合,第一入液口和第二入液口內的化學藥液進入第一螺旋混合器內進行螺旋下落同時進行混合,第三入液口和第四入液口內的藥液落入第二螺旋混合器內進行螺旋下落的同時進行混合,第一螺旋混合器和第二螺旋混合器內初步混合后的藥液通過混合下液管進入第三螺旋混合器內進行徹底混合,使多種化學藥液在落入反應器的同時便已徹底混合完畢,方便了化學實驗的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溫度檢測金屬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入液口,2、第二入液口,3、扣蓋,4、第三入液口,5、第四入液口,6、鉸鏈,7、第一下液管,8、第二下液管,9、第一螺旋混合器,10、穩定套,11、混合下液管,12、活動密封帽,13、加氣嘴,14、噴氣管,15、空心槽,16、第三下液管,17、第四下液管,18、第二螺旋混合器,19、穩定架,20、第三螺旋混合器,21、反應器,22、溫度探測金屬板,23、橡膠底墊,24、溫度計,25、固定槽,26、溫度檢測金屬板,27、溫度傳遞金屬板,28、出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化學反應容器,包括反應器21,反應器21的底端緊密包裹有橡膠底墊23,橡膠底墊23的內側設有空心槽15,通過在橡膠底墊23的底端設置空心槽15,提高了反應器21放置時的穩定效果,反應器21的頂端從左到右依次設有第一入液口1、第二入液口2、第三入液口4和第四入液口5,化學液體倒入4個不同入液口內,第一入液口1、第二入液口2、第三入液口4和第四入液口5的頂端均設有扣蓋3,通過扣蓋3對4個入液口進行密封,提高反應器21的密封性能,提高化學液體反應效果,扣蓋3通過鉸鏈6分別與第一入液口1、第二入液口2、第三入液口4和第四入液口5相連,反應器21的內部頂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螺旋混合器9和第二螺旋混合器18,第一入液口1和第二入液口2分別通過第一下液管7和第二下液管8與第一螺旋混合器9相連,第一入液口1和第二入液口2內的化學藥液通過第一下液管7和第二下液管8進入第一螺旋混合器9內進行螺旋下落,在螺旋下落的同時進行混合,第三入液口4和第四入液口5分別通過第三下液管16和第四下液管17與第二螺旋混合器18相連,第三入液口4和第四入液口5內的藥液通過第三下液管16和第四下液管17落入第二螺旋混合器18內進行螺旋下落,在螺旋下落的同時進行混合,反應器21的內部中心處設有第三螺旋混合器20,第一螺旋混合器9和第二螺旋混合器18均通過混合下液管11與第三螺旋混合器20相連,第一螺旋混合器9和第二螺旋混合器18內初步混合后的藥液通過混合下液管11進入第三螺旋混合器20內進行徹底混合,第一螺旋混合器9、第二螺旋混合器18和第三螺旋混合器20的外側均設有穩定套10,穩定套10通過穩定架19與反應器21相連,反應器21的內壁右側底端設有溫度探測金屬板22,反應器21的右側安裝有固定槽25,固定槽25的內部底端設有溫度檢測金屬板26,溫度探測金屬板22通過溫度傳遞金屬板27與溫度檢測金屬板26相連,溫度檢測金屬板26的頂端設有溫度計24,溫度探測金屬板22將探測到液體的溫度通過溫度傳遞金屬板27傳遞至溫度檢測金屬板26處,并由溫度計24進行檢測并顯示溫度,反應器21的內部左側底端設有噴氣管14,噴氣管14與反應器21的連接處設有加氣嘴13,當需要進一步混合時,打開活動密封帽12,在加氣嘴13上連接外接氣泵,使氣泵工作產生的氣體進入噴氣管14內并噴出,對藥液進行進一步混合,加氣嘴13的外側設有活動密封帽12,反應器21的右側底端設有出液口28。
第一入液口1和第二入液口2內的化學藥液通過第一下液管7和第二下液管8進入第一螺旋混合器9內進行螺旋下落,在螺旋下落的同時進行混合,第三入液口4和第四入液口5內的藥液通過第三下液管16和第四下液管17落入第二螺旋混合器18內進行螺旋下落,在螺旋下落的同時進行混合,第一螺旋混合器9和第二螺旋混合器18內初步混合后的藥液通過混合下液管11進入第三螺旋混合器20內進行徹底混合,徹底混合后的化學藥液落入反應器21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 、 “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 “連接”、“固定”、“旋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能夠是固定連接,也能夠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能夠是機械連接,也能夠是電連接;能夠是直接相連,也能夠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能夠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能夠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能夠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能夠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