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附著力耐磨耐溫超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26715閱讀:1484來源:國知局
一種高附著力耐磨耐溫超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屬于材料領域,涉及超疏水、超疏油的雙疏材料,具體涉及一種高附著力耐磨耐溫超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低表面能材料的研究是當今新材料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人類對低表面能材料的認識最初都來源于自然界中動植物的特殊能力。荷葉是比較典型的一種植物,其表面與水的接觸角達到161±2.7°,其滾動角只有2°,所以能夠起到自清潔的功能。德國生物學家barthlott等通過觀察植物葉表面的微觀結構發現,這種自清潔特征是由一定粗糙度表面微納米結構的乳突以及蠟狀物共同作用的結果。荷葉表面的超疏水性能正是來自于這兩個方面:荷葉表面的蠟狀物和表面的特殊結構,其表面有序分布有平均直徑為5-9μm的乳突,并且每個乳突表面分布有直徑120nm左右的絨毛。這種多尺度的結構使得荷葉表面具有很高的靜態接觸角與很小的滾動角。荷葉的低表面能特征使荷葉具有杰出的自清潔能力。

具有自清潔功能的超雙疏涂層在日常生活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應用。用做作汽車的表層涂層,可以使汽車免洗;用于雷達、天線的表面能防止由于雨雪的粘連而導致的信號衰弱;用于化工設備及管道的表面,可有效降低化工流體的腐蝕和粘連、降低沿程阻力、降低能源消耗;用于高層建筑的玻璃墻膜或外墻粉刷,則可不需要人工清洗和十數年不需要重新刷涂。如果用于船舶的保護涂層,則可防止海洋中微生物的粘附和有害物質對船舶的腐蝕,降低船舶的燃油消耗,大大延長船舶的維護周期和使用壽命。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從沒有像今天對海洋如此依賴,而海洋開采和航行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海水的腐蝕和防護,環保、節能和長壽命的超雙疏涂層是解決此問題的不二選擇。因此超雙疏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對海洋工業和海洋航行的重要作用是再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的。

現有技術中,中國專利cn104371530a、cn106117573a、cn105646884a、cn105524501a、cn104987520a、cn106702725a、cn105694714a等均報道了超疏水涂層的制備方法,但是對于油性液體的效果均達不到超疏的性能。究其原因在于油性液體的表面張力較低,以通常使用測試超疏油性能的十六烷為例,其表面張力為27.5(mnm-1),所以要使十六烷在這種表面達到超疏的性能,則材料的表面張力要求更低。因而達到超疏水容易,達到超疏油則有一定的難度。盡管這樣,也有文獻報道了超雙疏的成果:中國專利申請號200810183392.4報道了將鋁或者鋁合金片進行兩步電化學處理,然后再在其上用全氟烷基三氯硅烷或者全氟聚甲基丙烯酸酯處理表面得到超雙疏性質的表面。中國專利申請號cn201110090620.5將一種雙疏性含氟可交聯嵌段共聚物在二氧化硅的表面組裝成含氟納米球,然后用于構筑超雙疏表面。申請號cn201110131477.x用含氟雙功能微球構筑超雙疏表面。申請號201110266897.9提出既含有機氟又含有機硅的共聚物和二氧化硅共混后,在含有活性基團的表面進行組裝成膜,構成超雙疏性能。專利公開號cn103436138b將納米粒子與環氧樹脂配成雜化液在基材上構建微-納米表面,再在此基面上噴涂有含氟物質和催化劑的溶液,進而烘箱干燥反應,構成超雙疏涂層。專利cn104911918b提出將納米級硅、含氟聚醚二醇和異氰酸酯及催化劑制成溶液,對紡織品進行噴涂或浸涂,然后烘干制備出具有一定耐久性和耐磨性的超疏水、超疏油紡織品整理劑。美國麻省理工的tuteja(science,2007,318,1618);德國的vollmer(science,2012,335,67);英國的parkin(science,2015,347,1132)等均報道了超疏水、超疏油的涂層材料;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hamedvahabi等制備出可以粘在任何材料表面上超疏液膠帶(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6,8(34),21962)。這些成果都在超雙疏材料的制備方面做出了有效的探索成果。然而,總體而言,上述超雙疏的成果或多或少存在制備工藝復雜、微納米顆粒與基材粘附不牢固、涂層表面的耐摩擦性能不足、成本較高,工業化可能性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附著力耐磨耐溫超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該涂層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超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包括結構基底、結構基面和低表面能涂層;所述結構基底為由納米和微米多孔粉體通過粘結劑粘結而成的凹凸層狀結構;所述結構基面粘結于結構基底表面,由改性納米多孔粉體形成,該改性納米多孔粉體的外表面和孔內表面均修飾有能與環氧基團發生開環反應的活性基團;所述低表面能層由全氟烷基環醚通過其環氧基團與結構基面上的活性基團發生開環反應自組裝于結構基面上形成。

優選地,所述全氟烷基環醚選自如下化學結構式所示環醚中的一種:

其中,p為1或2;n為0或1;m為4-11中任意一個自然數。

優選地,所述粘結劑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及其固化劑,環氧樹脂優選雙酚a型e44、e51、e20環氧樹脂之一,固化劑優選聚酰胺650、聚酰胺651、三乙烯四胺之一;或為硅酸。

優選地,所述納米和微米多孔粉體為納米多孔二氧化硅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微米多孔二氧化硅的粒徑為0.4-5μm,納米多孔二氧化硅的粒徑為100-300nm,二者質量比為1:1-3。

優選地,改性納米多孔粉體由粒徑50-300nm的多孔二氧化硅經硅烷偶聯劑kh550改性而成,外表面和孔內表面修飾有氨基。

一種在基材表面制備超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結構基底的制備:將納米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與粘結劑制成混懸液,滴涂或噴涂在基材上,表干后烘干形成厚度為20-60μm的干膜,得到結構基底;

步驟s2,結構基面的制備:在乙醇中用硅烷偶聯劑kh550對納米多孔二氧化硅進行改性使其表面修飾接上氨基,得到改性納米多孔二氧化硅的乙醇懸液,再將該乙醇懸液滴涂或噴涂在結構基底上,表干后烘干,得到結構基面;

步驟s3,低表面能涂層的制備:將全氟烷基環醚溶解在醋酸丁酯或環己酮中,加入有機錫催化劑、叔胺催化劑或者羧酸鉍催化,形成低表面能溶液a,再將步驟s2制得的表面含有結構基底、結構基面的基材置于低表面能溶液a中反應,取出沖洗未反應的全氟烷基環醚,在結構基面上即形成低表面能涂層;或將全氟烷基環醚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加入有機錫催化劑、叔胺催化劑或者羧酸鉍催化,形成低表面能溶液b,再將低表面能溶液b噴涂在結構基面上,表干后烘干,用乙酸乙酯洗去表面未反應的全氟烷基環醚,即形成低表面能涂層。

優選地,步驟s1中的粘結劑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及其固化劑,用丙酮、乙醇、甲醇或者乙酸乙酯溶解制成環氧樹脂質量濃度為4-18%的溶液,環氧樹脂與固化劑的質量配比以環氧基與伯胺氫的摩爾比為1:1.2-1.6而定;再與納米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制成混懸液,納米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質量為環氧樹脂質量的20-80%,表干后于115-125℃烘0.5-2小時;或粘結劑為硅酸,用乙醇溶解制成質量濃度為1-3%的溶液,再與納米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制成混懸液,納米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質量為硅酸質量的100-400%,表干后于115-125℃烘0.5-2小時,再于240-260℃烘1.5-2.5小時。

優選地,步驟s2中,納米多孔二氧化硅質量為乙醇質量的0.8-1.5%,表干后于115-125℃烘0.5-2小時。

優選地,步驟s3中,基材置于低表面能溶液a中75-85℃反應2-4小時;或低表面能溶液b噴涂在結構基面上表干后115-125℃烘0.5-2小時;全氟烷基環醚在低表面能溶液a或低表面能溶液b中的質量濃度為3-10%。

優選地,所述基材包括玻璃、金屬或者陶瓷。

本發明的優點:

1、本發明涂層的結構基底由納米和微米多孔粉體粘結而成,使得結構基底形成粗糙的微結構,這種粗糙的微結構是制備超雙疏涂層達到超雙疏效果的必要條件,同時,這種粗糙的微結構可以增強結構基面在結構基底上的結合面和結合力;

2、本發明涂層的結構基面由改性納米多孔粉體形成,粉體的外表面和孔內表面均修飾有能與環氧基團發生開環反應的活性基團,使得粉體的外表面和孔內表面均可被全氟烷基修飾,這種結構和修飾方式一方面使孔內蓄積一定量的空氣不被水或油性液體所潤濕,有助于超疏水和超疏油;另一方面,如果在受到外力的摩擦,最表層改性二氧化硅及修飾的全氟烷基被磨蝕后,孔內表面的全氟烷基能迅速的遷移到表面,自修復低表面能面;

3、本發明通過全氟烷基環醚的環醚基團與結構基面上的活性基團之間的點對點反應實現了“點擊化學”式的自組裝效果,在結構基面上形成由低表面能全氟烷基組成的低表面能涂層,這不僅比使用全氟烷基硅氧烷等低表面能物質更加經濟,而且能實現全氟烷基的單分子層式高效組裝,成本低,利用率高;

4、本發明制備的涂層附作力高、耐磨、耐高溫、超雙疏,具有自清潔作用;

5、本發明在基材表面制備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的方法相對簡單,可充分利用全氟烷基環醚,節約成本,可產業化制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水、二碘甲烷、乙二醇、亞麻籽油和十六烷在涂層樣品d上的接觸角和滾動角;

圖2-5為涂層樣品d表面經過專用膠帶粘勞-撕開多次后超疏水、超疏油測試結果;

圖6為水、二碘甲烷、乙二醇、亞麻籽油和十六烷在涂層樣品c上的接觸角和滾動角;

圖7為涂層樣品c表面耐磨試驗測試結果;

圖8-9為涂層樣品d和涂層樣品c上的水滴相皮球觸地后的彈性測試結果;

圖10-11為涂層樣品d和涂層樣品c耐高溫試驗測試結果;

圖12-13為涂層c和涂層d的原子力顯微鏡下的微觀結構;

圖14為涂層c的掃描電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具體介紹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驗中未詳述的試驗操作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試驗操作。

實施例1: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制備實驗

在固含量為2%(wt/wt)的正硅酸乙醇溶液中,加入微米級別和納米級別的兩種多孔二氧化硅,微米級別粒徑為3μm與納米級別粒徑300nm質量比為1/3,兩種多孔型二氧化硅共占正硅酸的質量比為250%,得到微米-納米級別多孔二氧化硅的硅酸懸浮液。在先用丙酮清洗再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清洗烘干后的鋁板上滴涂多次微米-納米級別多孔二氧化硅的硅酸懸浮液,滴涂的次數依馬弗爐烘干后微納米厚度控制在20-60μm而定,表干后于120度烘干1.5小時,再在250度馬弗路中干燥2小時,得到微納米結構的基底。

稱取1g粒徑300nm的多孔性二氧化硅和100克無水乙醇于250ml的單口燒瓶中攪拌,加入0.05克硅烷偶聯劑kh550,升溫到78度反應2小時,得到氨基修飾的3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在基底上滴涂氨基修飾的多孔二氧化硅懸浮液,溶劑揮發完后再次滴涂一遍,表干后于120度干燥30分鐘,得到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

低表面能溶液的配置。將十三氟辛基甲基取代的環氧丙烷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加入少量羧酸鉍作為催化劑,配成質量濃度6%乙酸乙酯溶液,此溶液成為低表面能溶液b。在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上噴涂兩次低表面能溶液b,表干后于120度干燥2小時,取出用乙酸乙酯洗去未反應的十三氟辛基甲基取代的環氧丙烷。得到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低表面能溶液b噴涂在結構基面上表干后115-125℃烘0.5-2小時均可;全氟烷基環醚在低表面能溶液a或低表面能溶液b中的質量濃度為3-10%均可。

實施例2: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制備實驗

按照粒徑為1.3μm多孔二氧化硅與300nm多孔二氧化硅的質量比為1/1加入到雙酚a型e51和固化劑聚酰胺651的乙醇溶液中,e51和聚酰胺651的質量按照環氧基團與伯氨氫的摩爾比為1/1.4配比加入,兩種多孔性二氧化硅占環氧樹脂的質量比為40%,環氧樹脂的乙醇溶液質量濃度控制為10%(wt/wt),攪拌并超聲40分鐘,得到二氧化硅環氧樹脂的懸浮液。

將載玻片先用丙酮清洗,再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清洗,烘干。將制得的二氧化硅環氧樹脂的懸浮液噴涂或滴涂到清洗過的載玻片上,表干后于120度烘干1小時得到微米復合納米結構的環氧樹脂基底,控制涂膜厚度為20-60μm。

稱取1g粒徑100nm的多孔性二氧化硅和100克無水乙醇于250ml的單口燒瓶中攪拌,加入0.05克硅烷偶聯劑kh550,升溫到78度反應2小時,得到氨基修飾的1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在微米復合納米結構的環氧樹脂基底滴涂氨基修飾過1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溶劑揮發完后再次滴涂一遍,表干后于120度干燥30分鐘,得到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

低表面能溶液的配置。將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溶解在醋酸正丁酯中,再加入少量的1%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控制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質量濃度為3%,得到低表面能溶液a。將制得的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的載玻片放置在低表面能溶液a中于80度反應3小時,取出載玻片用醋酸正丁酯溶劑沖洗載玻片的表面,洗去未反應的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再在120度烘去載玻片上的溶劑,得到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基材置于低表面能溶液a中75-85℃反應2-4小時均可。

實施例3: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超疏水、超疏油性能實驗

分別用水、二碘甲烷、乙二醇、亞麻籽油和十六烷測試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的超疏水和超疏油性能。接觸角(ca)、滾動角(sa)的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涂層樣品d具有優異的超疏水和超疏油性能,超雙疏性能優異。

實施例4: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表面粘結力實驗

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表面粘結力實驗,選擇專用膠帶3m600粘牢-撕開,多次重復實驗,每次試驗后再次測量低表面的涂層樣品d表面與水、二碘甲烷、乙二醇、亞麻籽油和十六烷接觸角(ca)、滾動角(sa)的實驗結果如圖2-圖5所示。由圖2-圖5所可見,涂層樣品d具有優異的粘結力,重復粘牢-撕開對其超雙疏效果沒有影響。

實施例5: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超疏水、超疏油性能實驗

分別用水、二碘甲烷、乙二醇、亞麻籽油和十六烷測試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的超疏水和超疏油性能。接觸角(ca)、滾動角(sa)的實驗結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涂層樣品c具有優異的超疏水和超疏油性能,超雙疏性能優異。

實施例6: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高耐磨實驗

將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的涂層面與120目金剛砂紙面上平放,其上放置一個100克的砝碼,然后推動樣品涂層10cm,再將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的涂層與先前放置的角度成90度,再在其上放置一個100克砝碼,然后再推動樣品涂層10cm,以這樣兩種互成90度方向分別推動摩擦一次為一個周期。測試多個周期,然后測量摩擦后的低表面的涂層樣品c與水接觸角和滾動角。實驗結果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涂層樣品c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能。

實施例7:以涂層樣品d和涂層樣品c上的水滴相皮球觸地后的彈性彈起實驗

將低表面能的涂層樣品d放置在桌面上,用吸管吸取水,在距離樣品d的上方10-15cm的高度滴下水滴,觀察到水滴像皮球撞擊水泥地面后的狀態,完全不粘附低表面能的涂層直接彈起多次,最后滾落到桌面上鋪展,此過程如圖8所示。將低表面能的涂層樣品c放置在桌面上,用吸管吸取十六烷,在距離樣品c的上方10-15cm的高度滴下十六烷液滴,觀察到十六烷液滴像皮球撞擊水泥地面后的狀態,完全不粘附低表面能的涂層直接彈起多次,最后像皮球一樣落在低表面能的涂層樣品c。此過程如圖9所示。

該實驗證明,涂層樣品d和涂層樣品c具有優異的超疏水性和超疏油性。

實施例8:裁紙刀劃后疏水性實驗

將低表面能的涂層樣品c和低表面能涂層樣品d分別用裁紙刀在上面垂直劃多次,然后觀察水滴在劃后的超雙疏涂層層上的粘附性和滾動性,結果顯示,盡管低表面涂層有多處劃痕,但是水滴在上面仍然具有非常好的疏水性和良好的滾動性能,接觸角和滾動角與劃傷前無明顯區別。

實施例9:自清潔性實驗

在低表面能的涂層樣品c或低表面能涂層樣品d上放置一些粉體性污垢,用水淋洗,水流到之處,污垢全部沖洗干凈,自清潔性優異。

實施例10:耐溫實驗

將環氧樹脂為粘結劑的低表面能涂層樣品c放置在馬弗爐中200度保持一小時,取出后測試其超疏水和超疏油實驗。實驗測試結果如圖10所示。

將硅酸為粘結劑的低表面能涂層樣品d放置在馬弗爐中200度保持溫度3個小時,取出后測試其超疏水和超疏油實驗。結果表明在200度保溫3個小時后,低表面能涂層樣品d對水、二碘甲烷和乙二醇仍然達到超疏的性能。實驗測試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2-13為涂層c和涂層d的原子力顯微鏡下的微觀結構;

圖14為涂層c的掃描電鏡圖。

實施例11:低表面的涂層樣品b制備實驗

按照粒徑為0.4μm多孔二氧化硅與100nm多孔二氧化硅的質量比為1:1加入到雙酚a型e51和固化劑聚酰胺651的乙醇溶液中,e51和聚酰胺651的質量按照環氧基團與伯氨氫的摩爾比為1:1.2配比加入,兩種多孔性二氧化硅占環氧樹脂的質量比為20%,環氧樹脂的乙醇溶液質量濃度控制為4%(wt/wt),攪拌并超聲40分鐘,得到二氧化硅環氧樹脂的懸浮液。

將載玻片先用丙酮清洗,再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清洗,烘干。將制得的二氧化硅環氧樹脂的懸浮液噴涂或滴涂到清洗過的載玻片上,表干后于120度烘干1小時得到微米復合納米結構的環氧樹脂基底,控制涂膜厚度為20-60μm。

稱取1g粒徑100nm的多孔性二氧化硅和100克無水乙醇于250ml的單口燒瓶中攪拌,加入0.05克硅烷偶聯劑kh550,升溫到78度反應2小時,得到氨基修飾的1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在微米復合納米結構的環氧樹脂基底滴涂氨基修飾過1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溶劑揮發完后再次滴涂一遍,表干后于120度干燥30分鐘,得到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

低表面能溶液的配置。將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溶解在醋酸正丁酯中,再加入少量的1%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控制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質量濃度為3%,得到低表面能溶液a。將制得的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的載玻片放置在低表面能溶液a中于80度反應3小時,取出載玻片用醋酸正丁酯溶劑沖洗載玻片的表面,洗去未反應的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再在120度烘去載玻片上的溶劑,得到低表面的涂層樣品b。

涂層樣品b具有和涂層樣品d、c類似的高附作力、耐磨、耐溫、超雙疏、自清潔性能。

實施例11:低表面的涂層樣品a制備實驗

按照粒徑為5μm多孔二氧化硅與300nm多孔二氧化硅的質量比為1:3加入到雙酚a型e51和固化劑聚酰胺651的乙醇溶液中,e51和聚酰胺651的質量按照環氧基團與伯氨氫的摩爾比為1:1.6配比加入,兩種多孔性二氧化硅占環氧樹脂的質量比為80%,環氧樹脂的乙醇溶液質量濃度控制為18%(wt/wt),攪拌并超聲40分鐘,得到二氧化硅環氧樹脂的懸浮液。

將載玻片先用丙酮清洗,再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清洗,烘干。將制得的二氧化硅環氧樹脂的懸浮液噴涂或滴涂到清洗過的載玻片上,表干后于120度烘干1小時得到微米復合納米結構的環氧樹脂基底,控制涂膜厚度為20-60μm。

稱取1g粒徑100nm的多孔性二氧化硅和100克無水乙醇于250ml的單口燒瓶中攪拌,加入0.05克硅烷偶聯劑kh550,升溫到78度反應2小時,得到氨基修飾的1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在微米復合納米結構的環氧樹脂基底滴涂氨基修飾過100nm多孔性二氧化硅懸浮液,溶劑揮發完后再次滴涂一遍,表干后于120度干燥30分鐘,得到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納米多孔二氧化硅質量為乙醇質量的0.8-1.5%均可。

低表面能溶液的配置。將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溶解在醋酸正丁酯中,再加入少量的1%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控制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質量濃度為10%,得到低表面能溶液a。將制得的復合有氨基修飾的微納米結構基面的載玻片放置在低表面能溶液a中于80度反應3小時,取出載玻片用醋酸正丁酯溶劑沖洗載玻片的表面,洗去未反應的十七氟辛基乙基縮水甘油醚,再在120度烘去載玻片上的溶劑,得到低表面的涂層樣品a。

涂層樣品a具有和涂層樣品d、c類似的高附作力、耐磨、耐溫、超雙疏、自清潔性能。

上述實施例中,雙酚a型環氧樹脂可以使用雙酚a型e44、e51、e20環氧樹脂之一,固化劑可以使用聚酰胺650、聚酰胺651、三乙烯四胺之一;改性納米多孔粉體采用的多孔二氧化硅的粒徑在50-300nm均可;溶解環氧樹脂的溶劑使用丙酮、乙醇、甲醇或者乙酸乙酯均可;表干后于115-125℃烘0.5-2小時均可;粘結劑采用硅酸時,硅酸在乙醇溶液中的質量濃度在1-3%均可,納米和微米多孔二氧化硅質量為硅酸質量的100-400%,表干后于115-125℃烘0.5-2小時,再于240-260℃烘1.5-2.5小時。

本發明提供的涂層可以使用于玻璃、金屬或者陶瓷基材上,在這些基材上制備本發明涂層時,需要先對基材進行處理,如上述實施例中先后使用丙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清洗烘干,這有助于提高涂層在基材上的粘附力。基材表面用丙酮、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水溶液清洗后,若再噴涂一層鈦酸異丁酯,可進一步提高涂層在基材上的粘附力,可將上述涂層樣品c、d在粘牢-撕開實驗中的承受周期(接觸角降至120°)由六十至八十提高到兩百至三百。

本發明涂層的結構基底由納米和微米多孔粉體粘結而成,使得結構基底形成粗糙的微結構,這種粗糙的微結構是制備超雙疏涂層達到超雙疏效果的必要條件,同時,這種粗糙的微結構可以增強結構基面在結構基底上的結合面和結合力;本發明涂層的結構基面由改性納米多孔粉體形成,粉體的外表面和孔內表面均修飾有能與環氧基團發生開環反應的活性基團,使得粉體的外表面和孔內表面均可被全氟烷基修飾,這種結構和修飾方式一方面使孔內蓄積一定量的空氣不被水或油性液體所潤濕,有助于超疏水和超疏油;另一方面,如果在受到外力的摩擦,最表層改性二氧化硅及修飾的全氟烷基被磨蝕后,孔內表面的全氟烷基能迅速的遷移到表面,自修復低表面能面;本發明通過全氟烷基環醚的環醚基團與結構基面上的活性基團之間的點對點反應實現了“點擊化學”式的自組裝效果,在結構基面上形成由低表面能全氟烷基組成的雙疏層,這不僅比使用全氟烷基硅氧烷等低表面能物質更加經濟,而且能實現全氟烷基的單分子層式高效組裝,成本低,利用率高;本發明制備的涂層附作力高、耐磨、耐高溫、超雙疏,具有自清潔作用。本發明在基材表面制備雙疏自清潔表面涂層的方法相對簡單,可充分利用全氟烷基環醚,節約成本,可產業化制備。

上述實施例的作用在于具體介紹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道,不應將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局限于該具體實施例。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