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特別是指一種全自動反應罐。
背景技術:
反應釜為物理或化學反應的不銹鋼容器,根據不同的工藝條件需求進行容器的結構設計與參數配置,設計條件、過程、檢驗及制造、驗收需依據相關技術標準,以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反應功能。
現有的反應釜將多種反應物混進一個反應倉內,反應物的質量控制粗略,混合反應效果差,需設置單獨的加熱裝置和制冷裝置,造成熱量的利用率不高,能源損失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全自動反應罐,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反應釜的混合效果差、熱量的利用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全自動反應罐,包括釜體,所述的釜體內設有兩個反應倉,兩個反應倉通過連通倉連通,反應倉和連通倉形成“8”字形,每個反應倉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設有葉片,攪拌軸與動力組連接,動力組設在釜體上部,連通倉內設有倉板軸,倉板軸上設有倉板,倉板與連通倉配合,倉板軸與動力組連接,反應倉的上部與進料口連通,反應倉的下部與出料口連通,動力組與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釜體的上部設有冷盤管,釜體的下部設有熱盤管,冷盤管與渦流管連通,熱盤管與渦流管連通,渦流管與壓縮機連通,壓縮機與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反應倉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顯示屏連接。
所述的攪拌軸上設有若干層的葉片,每層葉片包括四個“十”字形布置的葉片,兩個攪拌軸上的葉片相互配合,倉板為“S”形。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反應釜分為兩個倉,可單獨計量后預熱,提高反應效果;熱盤管為底部反應提供熱量,冷盤管吸收上部反應放出熱量,結合加熱裝置和制冷裝置,更好的控制反應,提高熱能利用率;攪拌葉片同向旋轉,相互配合,倉板為反應物倒流,提高反應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盤管圖。
圖4為圖1的A-A向視圖。
其中:1.釜體,2.反應倉,3.連通倉,4.動力組,5.溫度傳感器,6.顯示屏,7.攪拌軸,8.葉片,9.倉板軸,10.倉板,11.壓縮機,12.渦流管,13.冷盤管,14.熱盤管,15.進料口,16.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4所示,一種全自動反應罐,包括釜體1,所述的釜體1內設有兩個反應倉2,兩個反應倉2通過連通倉3連通,反應倉2和連通倉3形成“8”字形,每個反應倉2內設有攪拌軸7,攪拌軸7上設有葉片8,攪拌軸7與動力組4連接,動力組4設在釜體1上部,連通倉3內設有倉板軸9,倉板軸9上設有倉板10,倉板10與連通倉3配合,倉板軸9與動力組4連接,反應倉2的上部與進料口15連通,反應倉2的下部與出料口16連通,動力組4與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釜體1的上部設有冷盤管13,釜體1的下部設有熱盤管14,冷盤管13與渦流管12連通,熱盤管14與渦流管12連通,渦流管12與壓縮機11連通,壓縮機11與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反應倉2內設有溫度傳感器5,溫度傳感器5與顯示屏6連接。
所述的攪拌軸7上設有若干層的葉片8,每層葉片8包括四個“十”字形布置的葉片8,兩個攪拌軸7上的葉片8相互配合,倉板10為“S”形。
本實用新型使用說明:反應物通過進料口15進入反應倉2,兩個反應倉2通過倉板10隔開,各自進行進料,進料后對反應物進行預熱,控制系統控制電機組4,電機組4帶動倉板軸9轉動,倉板10打開,同時電機組4帶動攪拌軸7轉動,攪拌軸7帶動葉片8對反應物進行攪拌,反應倉2和連通倉3形成“8”字形,兩個攪拌軸7同向旋轉,倉板10對反應物進行導流,倉板10為“S”形,反應物能夠很好的進行混合,提高反應物的反應效果,反應物反應完全后,通過出料口16排出。
釜體1內設有加熱裝置和制冷裝置,反應時,加熱裝置在反應釜底部為反應物提供反應溫度,制冷裝置在反應釜上部控制反應程度,壓縮機11壓縮后的氣體在渦流管12內經過渦旋,冷空氣進入冷盤管13為反應釜上部補充冷量,輔助控制反應程度,熱空氣進入熱盤管14為反應釜下部補充熱量,輔助加熱,提高熱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熱能的損失。
溫度傳感器5實時檢測反應倉2內的溫度,并在顯示屏6上顯示,從而監控反應罐的反應程度。
兩個攪拌軸7上的葉片8相互配合,即一個攪拌軸7的一個葉片8旋轉至連通倉3位置時,剛好位于另一個攪拌軸7的兩個葉片8之間,反應物從一個反應倉2通過倉板10導流,剛好推至另一個反應倉2內,反應物得到很好的混合,反應效果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