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雙輥石碾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36401閱讀:777來源:國知局
一種雙輥石碾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機械設備配件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雙輥石碾。



背景技術:

現代電碾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加工時的溫升損壞了植物的內部組織,電碾采用砂輪碾米,摩擦力太大碾掉了小米、高粱等谷物外層最有營養的物質,磨掉了胚芽,胚芽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E具有益智、健腦、增強記憶力的功效,對青少年學生有很大益處。

我國傳統使用的石碾雖然工作效率偏低,但可以完整的保存了谷物所應有的營養。專利名稱為:新型雙輥石碾,專利號為:ZL201420046017.6,專利權人提出了一種雙輥石碾,可以提高石碾的加工效率,但其設計的石碾仍存在加工效率偏低的問題,且其還存在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輥石碾,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雙輥石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兩個碾砣、碾盤以及底座,減速電機設置在底座內,通過傳動裝置穿過碾盤與兩個碾砣的碾砣架連接,傳動裝置的主軸上端固定設置有進料斗,其特點是,碾砣的內側面直徑大于外側面直徑,兩直徑形成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8~1.5度;底座上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與進料斗之間設置有循環上料器。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碾砣的內側面直徑為580mm,外側面直徑為550mm,兩直徑形成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度。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翻料耙,通過支架與傳動裝置固定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翻料耙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兩個碾砣的兩側。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牽引架,與傳動裝置的主軸固定連接,位于碾砣運動方向前側,并通過牽引索與碾砣架的外側固定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循環上料器上設置篩面出口,與外部的篩面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雙輥石碾,將碾砣設計形狀為內側面直徑大于外側面直徑,且兩直徑形成的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8~1.5度,此設計可使得雙輥石碾在工作時,可將碾盤上的谷物不斷的碾下碾盤,由此進料斗可不停的添加谷物,而碾砣不斷的將碾壓過的谷物碾下碾盤,進而實現雙輥石碾自動化加工,進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另外,出料口與進料斗之間設置有循環上料器,可實現谷物自動化多次碾壓,不僅提高加工效率,還可提高谷物的出產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碾砣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碾盤;3、碾砣;31、碾砣架;32、內側面;33、外側面;34、斜面;4、傳動裝置;41、主軸;5、翻料耙;51、支架;6、牽引架;61、牽引索;7、進料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輥石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兩個碾砣3、碾盤2以及底座1,減速電機設置在底座1內,通過傳動裝置4穿過碾盤2與兩個碾砣3的碾砣架31連接,傳動裝置4的主軸41上端固定設置有進料斗7,其特點是,碾砣3的內側面32直徑大于外側面33直徑,兩直徑形成的斜面34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8~1.5度;底座1上設置有出料口(未示出),出料口與進料斗7之間設置有循環上料器(未示出)。

碾盤2設置在底座1上,兩個碾砣3對稱設置在碾盤2,減速電機設置在底座1內,減速電機通過傳動裝置4穿過碾盤2與兩個碾砣3的碾砣架31連接,傳動裝置4的主軸41位于碾盤2的中心軸上,傳動裝置4的主軸41上端固定設置有進料斗7,碾砣3設計形狀為內側面32直徑大于外側面33直徑,且兩直徑形成的斜面34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8~1.5度,此設計方案,使谷物在被碾砣3碾壓時受力有向外側的力,因而雙輥石碾在工作時,可將碾盤2上的谷物不斷的碾下碾盤2,由此進料斗7可不停的添加谷物,而碾砣3不斷的將碾壓過的谷物碾下碾盤2,進而實現雙輥石碾自動化加工;由碾盤2落下的谷物經出料口被收集,在出料口與進料斗7設置循環上料器,被收集谷物可通過循環上料器重新輸送回進料斗7,進而實現谷物自動化多次碾壓,不僅提高加工效率,還可提高谷物的出產量;另外循環上料器上還設置有篩面出口(未示出),篩面出口與外部的篩面機(未示出)連接,進而可以使雙輥石碾實現自動化加工。

根據現有碾盤2直徑以及碾砣3重量研究,經實驗設計碾砣3直徑的內側面32直徑為580mm,外側面33直徑為550mm,兩直徑形成的斜面34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度,使谷物在碾盤2上受到向下的碾壓力以及向外側面33移動的力達到最佳,進而使加工效率達到最佳。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碾砣3的內側面32直徑為580mm,外側面33直徑為550mm,兩直徑形成的斜面34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度。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翻料耙5,通過支架51與傳動裝置4固定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翻料耙5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兩個碾砣3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中還加設有翻料耙5,翻料耙5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兩個碾砣3的兩側,在加工過程中,輔助翻動谷物,可提高谷物的出產量。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牽引架6,與傳動裝置4的主軸41固定連接,位于碾砣3運動方向前側,并通過牽引索61與碾砣架31的外側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還加設置有牽引架6,由于碾砣3不是圓柱形,在轉動時會使傳動裝置4受力加大,通過牽引架6與碾砣架31的外側固定連接,可以減少傳動裝置4受力,增加雙輥石碾的使用壽命。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循環上料器上設置篩面出口,與外部的篩面機連接。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