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66841閱讀:1517來源:國知局
一種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氣處理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廢氣凈化主要是指針對工業場所產生的工業廢氣諸如粉塵顆粒物、煙氣煙塵、異味氣體、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治理的工作。如果將這些帶有粉塵的廢氣直接排放而未進行粉塵處理,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不利于場內工作人員的健康,所以需要對含有粉塵的廢氣進行除塵處理。濾袋除塵是常見的除塵方法,它是一種干式高效除塵器,是利用纖維編制物制作的袋式過濾元件來捕集含塵氣體中固體顆粒物的除塵裝置。其作用原理是塵粒在繞過濾布纖維時因慣性力作用與纖維碰撞而被攔截。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能有效去除廢氣中的粉塵并對粉塵進行收集,防止粉塵的二次污染。

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包括除塵箱,所述除塵箱的頂部設有排氣管,所述除塵箱的底部設有進氣管,所述除塵箱的頂部設有旋轉電機,所述除塵箱內設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設有若干出氣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為凈氣腔,所述排氣管與凈氣腔相通,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為集塵腔,所述進氣管位于集塵腔的側壁上,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為過濾腔,所述過濾腔內設有筒狀的濾袋,所述濾袋的一端通過壓環固定在第二隔板上使其端部密封、另一端通過壓環壓于第一隔板的出氣孔外圍,使濾袋內腔與凈氣腔相通;所述濾袋內設有圓柱彈簧形的撐袋架,所述撐袋架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上,另一端與旋轉電機的電機軸相連,所述旋轉電機驅動撐袋架扭轉使其直徑變大進而撐開濾袋。

上述結構中,廢氣從位于除塵箱底部的進氣管進入,通過帶通孔的第二隔板進入過濾腔,通過過濾腔內的濾袋進行除塵,濾袋端部均通過壓環實現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密封,保證了廢氣不會通過濾袋與隔板的縫隙進入濾袋腔體內,干凈的氣體進入濾袋腔體通過凈氣腔排出,粉塵等物質留在濾袋外部,當粉塵到達一定的量時,會堵塞濾袋的過濾孔,甚至一些粉塵由于氣壓作用進入濾袋的過濾孔內,旋轉電機以撐袋架的螺旋升角方向反向旋轉,扭轉撐袋架,使撐袋架直徑發生擴張,從而撐開濾袋,易于清除濾袋過濾孔內的粉塵。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還包括位于集塵腔且與空壓機相連的空氣運輸管,所述空氣運輸管上設有運輸支管,所述運輸支管延伸至濾袋內,所述運輸支管的外圓周壁上設有若干噴嘴,所述噴嘴沿運輸支管的周向方向均布設置的同時沿其軸向方向等距設置。

上述結構中,通過空氣運輸管將空壓機內的氣體運送至噴嘴處,再由噴嘴吹向濾袋,進一步清除濾袋外部的粉塵。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運輸支管與濾袋呈同軸設置。

上述結構中,運輸支管與濾袋同軸設置保證濾袋各部分受壓力大小相同。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集塵腔的底部設有用于排出粉塵顆粒的螺堵。

上述結構中,螺堵的設置能將集塵腔內的粉塵顆粒及時排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對比現有的粉塵廢氣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粉塵廢氣處理裝置能對濾袋外部的粉塵進行及時清理,提高布袋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示意:1-除塵箱;11-排氣管;12-進氣管;13-第一隔板;131-出氣孔;14-第二隔板;141-通孔;15-凈氣腔;16-集塵腔;161-空氣運輸管;162-運輸支管;163-噴嘴;164-螺堵;17-過濾腔;171-濾袋;172-壓環;173-撐袋架;2-旋轉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至圖2所示的一種防止粉塵吸附的廢氣處理裝置,包括除塵箱1,所述除塵箱1的頂部設有排氣管11,所述除塵箱1的底部設有進氣管12,所述除塵箱1的頂部設有旋轉電機2,所述除塵箱1內設有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3上設有若干出氣孔131,所述第二隔板14上設有若干通孔141,所述第一隔板13的上方為凈氣腔15,所述排氣管12與凈氣腔15相通,所述第二隔板14的下方為集塵腔16,所述進氣管12位于集塵腔16的側壁上,所述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之間為過濾腔17,所述過濾腔17內設有筒狀的濾袋171,所述濾袋171的一端通過壓環172固定在第二隔板14上使其端部密封、另一端通過壓環172壓于第一隔板13的出氣孔131外圍,使濾袋171內腔與凈氣腔15相通;所述濾袋171內設有圓柱彈簧形的撐袋架173,所述撐袋架17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4上,另一端與旋轉電機2的電機軸相連,所述旋轉電機2驅動撐袋架173扭轉使其直徑變大進而撐開濾袋171。

廢氣從位于除塵箱1底部的進氣管12進入,通過帶通孔141的第二隔板14進入過濾腔17,通過過濾腔17內的濾袋171進行除塵,濾袋171端部均通過壓環172實現與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的密封,保證了廢氣不會通過濾袋171與隔板的縫隙進入濾袋171腔體內,干凈的氣體進入濾袋171腔體通過凈氣腔15排出,粉塵等物質留在濾袋171外部,當粉塵到達一定的量時,會堵塞濾袋171的過濾孔,甚至一些粉塵由于氣壓作用進入濾袋171的過濾孔內,旋轉電機2以撐袋架173的螺旋升角方向反向旋轉,扭轉撐袋架173,使撐袋架173直徑發生擴張,從而撐開濾袋171,易于清除濾袋171過濾孔內的粉塵。

還包括位于集塵腔16且與空壓機相連的空氣運輸管161,所述空氣運輸管161上設有運輸支管162,所述運輸支管162延伸至濾袋171內,所述運輸支管162的外圓周壁上設有若干噴嘴163,所述噴嘴163沿運輸支管162的周向方向均布設置的同時沿其軸向方向等距設置。通過空氣運輸161管將空壓機內的氣體運送至噴嘴163處,再由噴嘴163吹向濾袋171,進一步清除濾袋171外部的粉塵。

所述運輸支管162與濾袋171呈同軸設置。運輸支管162與濾袋171同軸設置保證濾袋171各部分受壓力大小相同。

所述集塵腔16的底部設有用于排出粉塵顆粒的螺堵164。螺堵164的設置能將集塵腔16內的粉塵顆粒及時排除。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上述假設的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