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屬于信函分揀輸送【技術領域】。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4),所述面板(4)上設有供信帶(2),分離機構(1),推板機構,所述供信帶(2)與所述分離機構(1)的工作面垂直且對應;所述推板機構包括推板導軌和推板(3),所述推板導軌與供信帶(2)平行,推板(3)的前端面與供信帶(2)垂直;所述供信帶(2)上沿輸送方向設有推板插入孔(201),所述推板(3)部分插入所述推板插入孔(201)中,推板(3)與供信帶(2)前后方向形成固定;所述供信帶(2)承載信函的部位上設有吹氣孔(202),所述吹氣孔(202)下方與壓縮氣源連接。
【專利說明】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屬于信函分揀輸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供信模塊用于信函的自動分揀設備,用于將信函一封封的單封分離,并由一對皮帶夾緊繼續向后進行輸送。
[0003]現有的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一疊信函直立在供信皮帶上,在供信推板和供信皮帶的雙重作用下沿供信皮帶向前移動,其中供信推板和供信皮帶分別有各自的驅動系統,通常是采用兩套伺服電機進行驅動。這種兩套驅動系統的驅動方式結構比較復雜,供信模塊的成本較高,能源也比較浪費;而且兩套驅動系統發送故障的概率較高,維修不便。
[0004]現有的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信函在被推送時,容易造成相鄰信函間距過小,即信函被壓的太緊,從而導致經分離機構分離時出現單封分離困難,甚至出現卡死的情況。
[0005]此外,現有的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供信皮帶隨輪系轉動一段時間后,容易偏離原始位置,即皮帶跑偏,不得不停機,重新調整供信皮帶的位置,才能繼續工作。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供信模塊的供信帶和推板機構需要各自采用一套驅動系統,結構比較復雜,較耗能,而且成本也較高,故障概率較大,維修不便;信函隨供信帶和推板推送時,容易造成相鄰信函間距過小,信函被壓的太緊,從而導致經分離機構分離時出現單封分離困難,甚至卡死;供信帶隨輪系轉動一段時間后,容易偏離原始位置,即皮帶跑偏,不得不停機,重新調整供信皮帶的位置,才能繼續工作。
[0007]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包括面板4,所述面板4上設有供信帶2,分離機構I,推板機構,所述供信帶2與所述分離機構I的工作面垂直且對應;所述推板機構包括推板導軌和推板3,所述推板導軌與供信帶2平行,推板3的前端面與供信帶2垂直;所述供信帶2上沿輸送方向設有推板插入孔201,所述推板3部分插入所述推板插入孔201中,推板3與供信帶2前后方向形成固定;所述供信帶2承載信函的部位上設有吹氣孔202,所述吹氣孔202下方與壓縮氣源連接。
[0009]本技術方案的特點是:通過在供信帶2上開設推板插入孔201,再在推板上設置與之匹配的凸起結構,如此,供信帶2可以帶動推板3 —起運動,推板3省去了其自身的驅動系統,大大簡化了供信模塊的結構;供信帶2上放置信函的位置開設多個吹氣孔202,推板3將信函壓在分離機構I的工作面上時,由于信函被壓緊,信函與信函相互之間容易產生粘連,容易導致信函單封分離失敗,通過對吹起孔202進行吹氣,來使信函之間稍微疏松一些,防止粘連,提高了單封分離的成功率,提升了分揀的質量。
[0010]進一步的,所述供信帶2內側還設有導向凸條203,所述導向凸條203嵌在供信帶帶輪的凹槽內,起到導向作用,防止供信帶跑偏。[0011]進一步的,所述吹氣孔202下方設有輸氣管路,輸氣管路端部設有氣源連接口 6,所述氣源連接口 6與進氣管54連通,所述進氣管54與過濾裝置51連通,所述過濾裝置51再與渦旋風機53連通,所述渦旋風機再與吹起管55連通,所述吸氣管54與排氣管55各自設有旁通泄壓管,所述旁通泄壓管通過節流閥50調節吸氣和吹起流量。本技術方案是對吹氣孔202提供壓縮氣源的具體方案,克服了諸多困難,首先,吹氣流量需要形成可調節的模式,但普通風機或氣泵對氣流的流量調節十分困難,通過氣泵轉速的調節往往難以達到準確的流量大小,除非采取精密的氣泵,配合精密的變頻控制器,達到調節氣泵風量的目的,但是這套裝置成本較高,電控系統比較復雜,而且容易出錯。通過在吸氣管54和排氣管55處各設置一個旁通泄壓管,通過節流閥50調節泄壓的大小,通過配置合理管徑的旁通泄壓管和適當精度的節流閥50,實現了對吸氣流量和排氣流量的調節。此外,旁通泄壓管還起到保護渦旋風機53的作用,因為當吸氣管54或排氣管55堵死時,旁通泄壓管還能分別起到吸氣和排氣的作用,防止渦旋風機53損壞。
[0012]更進一步的,所述過濾裝置51是旋風分離器,出去氣流中的灰塵等固體雜質,起到凈化氣體的作用。
[0013]更進一步的,所述過濾裝置51與渦旋風機53之間設有兩個串聯的消音器53,所述渦旋風機53的排風口設有一個消音器52,供信模塊在工作時希望得到相對安靜的工作環境,而渦旋風機的聲音較響,三個消音器52起到了良好的降噪的效果。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結構簡化,推板推動信函的功能達到了現有技術同樣的效果,而且更節能,成本降低,故障率降低,維修方便;
[0016]2)解決了信函被壓緊時產生粘連的問題,提高了單封分離的成功率;
[0017]3)解決了供信帶跑偏的問題,無需停機調整供信帶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供信模塊的主視圖。
[0019]圖2是本發明供信模塊的俯視圖。
[0020]圖3是本發明供信模塊的左視圖。
[0021]圖4是一疊信函豎立放置在供信模塊上,被推板和分離機構壓緊時的示意圖。
[0022]圖5是供信帶及其傳動機構的主視圖。
[0023]圖6是供信帶及其傳動機構的俯視圖,其中左側曲線所圍成的部分結構是上層供信帶下方的結構示意。
[0024]圖7是圖5中A-A向的剖視圖。
[0025]圖8是圖7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6]圖9是提供壓縮氣源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其中,1、分離機構,2、供信帶,201、推板插入孔,202、吹氣孔,203、導向凸條,3、推板,4、面板,5、機架,6、氣源連接口,7、氣嘴,8、信函,50、節流閥,51、過濾裝置,52、消音器,53、潤旋風機,54、吸氣管,55、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002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9]參見圖1-圖6,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包括面板4,所述面板4上設有供信帶2,分離機構1,推板機構,所述供信帶2與所述分離機構I的工作面垂直且對應;所述推板機構包括推板導軌和推板3,所述推板導軌與供信帶2平行,推板3的前端面與供信帶2垂直;所述供信帶2上沿輸送方向設有推板插入孔201,所述推板3部分插入所述推板插入孔201中,推板3與供信帶2前后方向形成固定;所述供信帶2承載信函的部位上設有吹氣孔202,所述吹氣孔202下方設有氣嘴7,氣嘴通過輸氣管與氣源連接口 6連通。
[0030]通過在供信帶2上開設推板插入孔201,再在推板上設置與之匹配的凸起結構,如此,供信帶2可以帶動推板3 —起運動,推板3省去了其自身的驅動系統,大大簡化了供信模塊的結構;供信帶2上放置信函的位置開設多個吹氣孔202,推板3將信函壓在分離機構I的工作面上時,由于信函被壓緊,信函與信函相互之間容易產生粘連,容易導致信函單封分離失敗,通過對吹起孔202進行吹氣,來使信函之間稍微疏松一些,防止粘連,提高了單封分離的成功率,提升了分揀的質量。
[0031]所述供信帶2內側還設有導向凸條203,所述導向凸條203嵌在供信帶帶輪的凹槽內,起到導向作用,防止供信帶跑偏。
[0032]參見圖6,所述吸氣口下方設有輸氣管路,輸氣管路前端設有氣嘴7,后端設有氣源連接口 6 ;再結合圖6、9,可以看出,氣源連接口 6與進氣管54連通,所述進氣管54與過濾裝置51連通,所述過濾裝置51再與渦旋風機53連通,所述渦旋風機再與吹起管55連通,所述吸氣管54與排氣管55各自設有旁通泄壓管,所述旁通泄壓管通過節流閥50調節吸氣和吹起流量。本技術方案是對吹氣孔202提供壓縮氣源的具體方案,克服了諸多困難,首先,吹氣流量需要形成可調節的模式,但普通風機或氣泵對氣流的流量調節十分困難,通過氣泵轉速的調節往往難以達到準確的流量大小,除非采取精密的氣泵,配合精密的變頻控制器,達到調節氣泵風量的目的,但是這套裝置成本較高,電控系統比較復雜,而且容易出錯。通過在吸氣管54和排氣管55處各設置一個旁通泄壓管,通過節流閥50調節泄壓的大小,通過配置合理管徑的旁通泄壓管和適當精度的節流閥50,實現了對吸氣流量和排氣流量的調節。此外,旁通泄壓管還起到保護渦旋風機53的作用,因為當吸氣管54或排氣管55堵死時,旁通泄壓管還能分別起到吸氣和排氣的作用,防止渦旋風機53損壞。
[0033]所述過濾裝置51是旋風分離器,出去氣流中的灰塵等固體雜質,起到凈化氣體的作用。
[0034]所述過濾裝置51與渦旋風機53之間設有兩個串聯的消音器53,所述渦旋風機53的排風口設有一個消音器52,供信模塊在工作時希望得到相對安靜的工作環境,而渦旋風機的聲音較響,三個消音器52起到了良好的降噪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信函分離輸送的供信模塊,其特征在于: 包括面板(4),所述面板(4)上設有供信帶(2),分離機構(1),推板機構,所述供信帶(2)與所述分離機構(I)的工作面垂直且對應; 所述推板機構包括推板導軌和推板(3),所述推板導軌與供信帶(2)平行,推板(3)的前端面與供信帶(2)垂直; 所述供信帶(2 )上沿輸送方向設有推板插入孔(201),所述推板(3 )部分插入所述推板插入孔(201)中,推板(3)與供信帶(2)前后方向形成固定; 所述供信帶(2)承載信函的部位上設有吹氣孔(202),所述吹氣孔(202)下方與壓縮氣源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信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供信帶(2)內側還設有導向凸條(203),所述導向凸條(203)嵌在供信帶帶輪的凹槽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信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孔(202)下方設有輸氣管路,輸氣管路端部設有氣源連接口(6),所述氣源連接口(6)與進氣管(54)連通,所述進氣管(54)與過濾裝置(51)連通,所述過濾裝置(51)再與渦旋風機(53)連通,所述渦旋風機再與吹起管(55 )連通,所述吸氣管(54)與排氣管(55 )各自設有旁通泄壓管,所述旁通泄壓管通過節流閥(50)調節吸氣和吹起流量。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供信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51)是旋風分離器。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供信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51)與渦旋風機(53)之間設有兩個串聯的消音器(53),所述渦旋風機(53)的排風口設有一個消音器(52)。
【文檔編號】B07C3/08GK103464379SQ201310342782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7日
【發明者】王家楨, 鄧思誠, 蘇寒剛 申請人: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