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5094309閱讀:455來源:國知局
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屬于收集裝置結構【技術領域】。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包括第一沉降罐和第二沉降罐,第一沉降罐、第二沉降罐內分別設有第一、第二輸液管,沉降罐側壁上方設有第一、第二溢流口,沉降罐通過輸液管連接,沉降罐底部均設有出料口,其下方安裝有收集裝置,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該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微粉沉降空間大,沉降速度快。通過多級沉降罐層層沉降,有效提純鐵質粉,污水排放量極大減少,有利于環保的實現。此外,沉降罐下的收集裝置,通過控制閥自動收取鐵質粉,省時省力,有效解決人力成本,同時,該裝置工序節約,無需采用多個沉淀池,綜合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屬于收集裝置結構技術。
[0002]

【背景技術】
[0003]碳化硅微粉生產中對微粉的分級有特殊要求,微粉中不能有大顆粒出現,故一般生產都需要對其進行多次分級,尤其是對微粉中的它金屬雜質具有較高的篩分要求。而現有技術中對碳化硅微粉生產中產生的廢鐵水提純采用除鐵器,該工序需要大量的沉淀池,生產成本極高,且回收鐵粉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鐵質粉收取,故該工序費時費力,成本很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種省時省力,成本較低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特殊之處在于包括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均由圓柱段和圓錐段構成,第一沉降罐I內設有與原料口相通的第一輸液管3,第一沉降罐I側壁上方設有第一溢流口 4 ;第二沉降罐2內設有第二輸液管5,第二輸液管5通過第一溢流口 4與第一沉降罐I連通,第二沉降罐2另一側壁上方設有第二溢流口 6 ;第一輸液管3、第二輸液管5均延伸至圓柱段的底面處,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的圓錐段底部均設有出料口 7,出料口 7下方安裝有收集裝置8,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9。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是,所述圓柱段底面直徑、圓柱段高度和圓錐段高度尺寸相等,該尺寸結構設計形成的收集空間更大,有利于鐵質粉的沉降回收。
[0008]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種改進方案是,所述第一溢流口 4設于距罐口 1/3-2/5處,又一種改進方式是,第二溢流口 6設于距罐口 1/2-3/5處,以保證沉降出的液體能最大量地流出沉降罐,且又能避免沉降的鐵質粉堵住溢流口,使液體無法排除的現象。
[0009]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改進方案是,所述第二沉降罐2后連接有1-3個的沉降罐,對原料進行更多層次的分級,提高分級純度。
[0010]該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微粉沉降空間大,沉降速度快。通過多級沉降罐層層沉降,有效提純鐵質粉,污水排放量極大減少,有利于環保的實現。此外,沉降罐下的收集裝置,通過控制閥自動收取鐵質粉,省時省力,有效解決人力成本,同時,該裝置工序節約,無需采用多個沉淀池,綜合生產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第一沉降罐;2:第二沉降罐;3:第一輸液管;4:第一溢流口 ;5:第二輸液管;6:第二溢流口 ;7:出料口 ;8:收集裝置;9: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參照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來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4]實施例1
[0015]本實施例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參照附圖1,包括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均由圓柱段和圓錐段構成,第一沉降罐I內設有與原料口相通的第一輸液管3,第一沉降罐I側壁上方設有第一溢流口 4,第一溢流口 4設于距罐口 1/3處,第一沉降罐I的圓柱段底面直徑、圓柱段高度和圓錐段高度均為1.Sm。
[0016]第二沉降罐2內設有第二輸液管5,第二輸液管5通過第一溢流口 4與第一沉降罐I連通,第二沉降罐2另一側壁上方設有第二溢流口 6,第二溢流口 6設于距罐口 1/2處,第二沉降罐2的圓柱段底面直徑、圓柱段高度和圓錐段高度均為2m。
[0017]第一輸液管3、第二輸液管5均延伸至圓柱段的底面處,即輸液管末端位于沉降罐罐高的中間處,便于加入絮凝劑的廢鐵水在沉降罐中的沉降,不會過早堵塞輸液管,又有利于混合物的穩定,避免高度差造成混合物震蕩,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的圓錐段底部均設有出料口 7,出料口 7下方安裝有收集裝置8,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9,沉降一段時間后,打開控制閥,收取沉降的鐵質粉即可。
[0018]加入絮凝劑的廢鐵水經第一輸液管3進入第一沉降罐1,隨著原料的增加,鐵質粉沉降量增加,上層液體高度到達第一溢流口 4處,液體通過第一溢流口 4處的第二輸液管5進入第二沉降罐2,開始二次沉降提純,隨著進入第二沉降罐2內的二次混合液的增加,上層水液到達第二溢流口 6處,經第二溢流口 6回收。沉降一段時間后,打開出料口 7處的控制閥9,由收集裝置8收集沉降的鐵質粉。
[0019]實施例2
[0020]本實施例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結構與實施例1基本一致,其區別在于所述第二沉降罐2的另一側側壁上方連接有第三沉降罐,在對原料進行二次沉降收集后,對其進行第三次沉降收集,實現對原料更多層次的分級,提高分級純度,減少污水量。
[0021]以上實施例不是窮舉,其保護范圍不限于所給出的實施例,如第二沉降罐后還可連接有2個沉降罐,輔助板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攪拌軸上,第一溢流口設于距罐口 2/5處,第二溢流口設于距罐口 3/5處等。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思路所能實現的所有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均由圓柱段和圓錐段構成,第一沉降罐(I)內設有與原料口相通的第一輸液管(3),第一沉降罐(I)側壁上方設有第一溢流口(4);第二沉降罐(2 )內設有第二輸液管(5 ),第二輸液管(5 )通過第一溢流口( 4 )與第一沉降罐(I)連通,第二沉降罐(2)另一側壁上方設有第二溢流口(6);第一輸液管(3)、第二輸液管(5)均延伸至圓柱段的底面處,第一沉降罐(I)和第二沉降罐(2)的圓錐段底部均設有出料口(7),出料口 (7)下方安裝有收集裝置(8),出料口處設有控制閥(9)。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段底面直徑、圓柱段高度和圓錐段高度尺寸相等。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口(4)設于距罐口 1/3-2/5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溢流口(6)設于距罐口 1/2-3/5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降罐(2)后連接有1-3個的沉降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生產中鐵質粉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降罐(2)后連接有1-3個的沉降罐。
【文檔編號】B03D3/06GK204074274SQ201420470819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劉煥新 申請人:煙臺華銳微粉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