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41260171發布日期:2025-03-14 12:30閱讀:8來源:國知局
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1、對于在玻璃或屏幕等平面上的特定位置設有突出型器件的特殊形狀組合產品,如附圖12中展示的產品10,為了確保突出型器件101擺放位置和角度的精準,需要對該類產品進行檢測后使用,傳統的檢測方法主要是用操作員手動將產品搬運到對照模具下比照檢測或直尺測量,目前的檢測方法上操作員將產品搬運到檢測設備中逐個檢測,上料、檢測、下料整個過程需要人工全程跟進,填料、擺料、卸料,整個過程效率不高,出錯率高,操作人員勞動強度較大,品質容易發生紊亂,良品和不良品難以進行區分,無法滿足流水線批量作業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以上,本發明提供一種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及方法,能極大提高產品檢測效率和檢測精度,滿足自動化生產線的成本控制和效率需求。

2、本發明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產品輸送模組,在所述產品輸送模組上順次設有上料盤工位、待上料位、空盤緩存工位、待取料位、合格產品下料工位,所述上料盤工位和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設于產品輸送模組的兩端,在所述上料盤工位、所述空盤緩存工位和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均設有堆疊機構;

4、上料移栽機構,橫跨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上方,包括上料移栽模組和第一吸附組件;

5、產品接駁運動模組,位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一側,所述產品接駁運動模組包括雙動子直線模組、設于所述雙動子直線模組的載臺上的上料校正載臺和接料載臺;

6、掃碼機構,設于所述產品接駁運動模組的一側,用于掃描所述上料校正載臺上承載產品的標碼;

7、換位機構,設于所述產品接駁運動模組的一側,位于所述掃碼機構的下一工位,用于轉移所述上料校正載臺上掃碼完成的產品;

8、測量機構,設于所述產品接駁運動模組的一側,位于所述換位機構的下一工位,包括第一激光模組和第二激光模組,用于測量產品的距離和角度,所述第一激光模組與產品平面平行,所述第二激光模組與所述產品平面形成傾斜夾角;

9、下料移栽機構,橫跨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和所述產品接駁運動模組上方,包括下料移栽模組和第三吸附組件,用于轉移所述接料載臺上的產品;

10、不合格產品輸送線,位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一側,用于傳送檢測不合格產品。

11、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在所述上料盤工位、待上料位、所述空盤緩存工位、所述待取料位、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處沿料盤傳送方向一端均設有阻擋機構。

12、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上料校正載臺包括第一方向校正機構、第二方向校正機構、固定平臺和支撐平臺,所述第一方向校正機構、所述第二方向校正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平臺上,所述第一方向校正機構包括第一同步驅動組件、多個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二方向校正機構包括第二同步驅動組件、多個第二定位柱,所述固定平臺上開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條形槽,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三定位柱沿所述固定平臺的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柱由所述第一同步驅動組件驅動在所述固定平臺的邊緣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固定平臺的運動,所述第三定位柱穿過所述條形槽,在所述條形槽內平移運動,所述第二定位柱沿所述固定平臺的第二方向分布,由所述第二同步驅動組件驅動在所述固定平臺的邊緣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固定平臺的運動,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為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

13、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同步驅動組件包括第一同步帶、第一同步輪、第一同步電機、兩個第一連接塊,兩個所述第一連接塊通過第一滑軌對稱的設置在所述支撐平臺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塊通過第一夾頭夾持在所述第一同步帶上,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塊上,所述第二同步驅動組件包括第二同步帶、第二同步輪、第二同步電機、兩個第二連接塊,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通過第二滑軌對稱的設置所述支撐平臺的另外兩端,所述第二連接塊通過第二夾頭夾持在所述第二同步帶上,所述第二定位柱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塊上。

14、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柱設有一組,所述第三定位柱平行的設有兩組。

15、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接料載臺包括載框、設于載框上的多個料位,所述料位表面成矩陣排列設置有多個凸點,所述凸點為彈性材料,所述料位的邊緣設有凸起限位框。

16、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掃碼機構包括第二固定架、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可調節連桿、設置在所述可調節連桿上的多個掃碼槍。

17、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換位機構包括第三固定架,設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的第二升降模組,設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模組上的第二吸附組件,所述第二吸附組件與所述第一吸附組件、所述第三吸附組件分別包含連接板和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上的多排吸盤,每排所述吸盤設兩個或兩個以上。

18、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堆疊機構包括多個框柱、承托機構和抬升平臺機構,所述抬升平臺機構活動的設置在機臺上,位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的傳送平面下方,用于在底部承托料盤,所述框柱和所述承托機構設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的側板上,所述承托機構用于在兩側面卡托疊放的料盤。

19、作為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框柱包括角柱和直柱,設于所述空盤緩存工位的所述堆疊機構中的所述框柱均為角柱,設于所述上料盤工位和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的所述堆疊機構中的所述框柱包括兩個所述直柱和兩個所述角柱,且在所述上料盤工位中所述直柱位于上料方向,在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中所述直柱位于下料方向,在所述直柱上還對稱的設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過伸縮件活動的設置在所述直柱上。

20、一種產品定位檢測方法,使用本申請技術方案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對產品進行上料、校正、測量、分類下料。

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2、本發明設備集批量上料、校正定位、角度檢測、距離檢測、自動批量分類下料等功能于一體,各部分相互融合協調工作,實現產品的自動化檢測,做到產品檢測全過程追蹤且可溯源。在產品輸送模組設堆疊機構,可以批量上、下料盤,而且在產品輸送模組上設空盤緩存工位,在設備內部自動實現料盤的流水線緩存和補給,無需人工額外在上料端收走以空的料盤和在下料端擺放用于接收產品的料盤,只需上料時填加一次料盤即可實現料盤的自動化供給,讓料盤自動在設備內利用起來,節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更提高效率。

23、本發明設備的產品接駁運動模組使用雙動子直線模組作為驅動,在兩個動子載臺上分別設上料校正載臺和接料載臺,分工接替工作。上料校正載臺采用兩組同步驅動機構驅動橫向、縱向的多組定位柱對其上的產品進行校正對位,確保對準掃碼位,同時更為換位機構提供精確位置保障,以便保證將產品從上料校正載臺轉移到接料載臺上時位置的準確性,從而確保檢測的準確性,提高設備整體檢測精度和效率。



技術特征:

1.一種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盤工位、待上料位、所述空盤緩存工位、所述待取料位、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處沿料盤傳送方向一端均設有阻擋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校正載臺包括第一方向校正機構、第二方向校正機構、固定平臺和支撐平臺,所述第一方向校正機構、所述第二方向校正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撐平臺上,所述第一方向校正機構包括第一同步驅動組件、多個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二方向校正機構包括第二同步驅動組件、多個第二定位柱,所述固定平臺上開設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條形槽,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三定位柱沿所述固定平臺的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定位柱由所述第一同步驅動組件驅動在所述固定平臺的邊緣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固定平臺的運動,所述第三定位柱穿過所述條形槽,在所述條形槽內平移運動,所述第二定位柱沿所述固定平臺的第二方向分布,由所述第二同步驅動組件驅動在所述固定平臺的邊緣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固定平臺的運動,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為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驅動組件包括第一同步帶、第一同步輪、第一同步電機、兩個第一連接塊,兩個所述第一連接塊通過第一滑軌對稱的設置在所述支撐平臺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塊通過第一夾頭夾持在所述第一同步帶上,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塊上,所述第一定位柱設有一組,所述第三定位柱平行的設有兩組;所述第二同步驅動組件包括第二同步帶、第二同步輪、第二同步電機、兩個第二連接塊,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通過第二滑軌對稱的設置所述支撐平臺的另外兩端,所述第二連接塊通過第二夾頭夾持在所述第二同步帶上,所述第二定位柱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塊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載臺包括載框、設于載框上的多個料位,所述料位表面成矩陣排列設置有多個凸點,所述凸點為彈性材料,所述料位的邊緣設有凸起限位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掃碼機構包括第二固定架、設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可調節連桿、設置在所述可調節連桿上的多個掃碼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位機構包括第三固定架,設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的第二升降模組,設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模組上的第二吸附組件,所述第二吸附組件與所述第一吸附組件、所述第三吸附組件分別包含連接板和設置在所述連接板上的多排吸盤,每排所述吸盤設兩個或兩個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機構包括多個框柱、承托機構和抬升平臺機構,所述抬升平臺機構活動的設置在機臺上,位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的傳送平面下方,用于在底部承托料盤,所述框柱和所述承托機構設于所述產品輸送模組的側板上,所述承托機構用于在兩側面卡托疊放的料盤。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柱包括角柱和直柱,設于所述空盤緩存工位的所述堆疊機構中的所述框柱均為角柱,設于所述上料盤工位和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的所述堆疊機構中的所述框柱包括兩個所述直柱和兩個所述角柱,且在所述上料盤工位中所述直柱位于上料方向,在所述合格產品下料工位中所述直柱位于下料方向,在所述直柱上還對稱的設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過伸縮件活動的設置在所述直柱上。

10.一種產品定位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對產品進行上料、校正、測量、分類下料。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供一種產品定位檢測裝置及方法,包括產品輸送模組,其上順次設有上料盤工位、待上料位、空盤緩存工位、待取料位、合格產品下料工位,在上料盤工位、空盤緩存工位和合格產品下料工位均設有堆疊機構;上料移栽機構包括上料移栽模組和第一吸附組件;產品接駁運動模組包括雙動子直線模組、上料校正載臺和接料載臺;掃碼機構;換位機構;測量機構,包括第一激光模組和第二激光模組,用于測量產品的距離和角度,第一激光模組與產品平面平行,第二激光模組與產品平面形成傾斜夾角;下料移栽機構,用于轉移接料載臺上的產品;不合格產品輸送線。本申請方案能極大提高產品檢測效率和檢測精度,滿足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

技術研發人員:魯華龍,顧勇強,高康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精創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
技術公布日:2025/3/1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