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包括支架、罐體、內加熱盤管、軸向注氣管,軸向注氣管進氣口、軸向出氣口和出渣閥;所述罐體內設置有注氣管,所述注氣管的切向注氣管進氣口伸出罐體外,所述注氣管下端設置有以注氣管對稱的兩個切向注氣支管。本發明增加了切向注氣管,大大降低了產品在加熱過程中局部過熱等加熱不均衡情況,也大大降低因酸在產品中的分散度在相對短的加工周期內不夠高,導致局部多環芳烴縮合至膠質而產生酸渣量增大,并提高了酸洗工序中的產品的質量。
【專利說明】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石油化工的中潤滑油精制領域的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
【背景技術】
[0002]潤滑油精制中,酸堿法精制法仍然在特殊原料的潤滑油加工中采用,酸洗工序是酸堿法精制中的核心技術之一,所涉及的設備裝置需按照特殊原料特性所涉及的工藝要求進行設計和改進,滿足合格產品的生產要求,同時,不能以增加能耗和三廢的排放為代價,因此,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產品質量要求,對設備設計和改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0003]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采取酸堿精制法生產潤滑油的企業均為小型企業,缺乏技術和改進能力,特別是對酸洗加工工序機理缺乏認識,因而,設備簡單粗放,缺乏工藝控制手段,最終導致的是能耗高,三廢高,產品收率低,產品質量低的結果。目前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存在一些缺陷:
[0004]1、傳統的酸洗槽采用單一外部(或者內部)加熱方式
[0005]2、傳統的酸洗槽攪拌采用單一軸向流動方式,
[0006]采用酸堿法工藝加工潤滑油,酸洗槽的體積一般都比較大,從幾噸到2、30噸,在加入酸后,就靠直管通氣攪拌進行加熱攪拌,罐內原料在氣體的帶動下僅僅沿罐體軸向進行翻動,加熱效率和酸的分散效率低,由此帶來的是熱聚集和酸集中,導致原料中的少環芳烴在高熱和強酸的作用下縮合成膠質甚至浙青質,使得酸洗洗掉的物質比例越來越大,降低了產品收率,罐體越大,混合周期越長,而周期越長,負面反應越深,帶來的負面效應越大,產品收率越低;酸分散度不夠還導致殘留,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如色澤和抗氧化性能等。
[0007]因此,傳統的酸洗槽存在加熱不均勻,硫酸分散度不好,酸洗時間過長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及偏見,提供了一種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
[0009]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了一種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包括支架、罐體、內加熱盤管、軸向注氣管,軸向注氣管進氣口、軸向出氣口和出渣閥;所述罐體內設置有注氣管,所述注氣管的切向注氣管進氣口伸出罐體外,所述注氣管下端設置有以注氣管對稱的兩個切向注氣支管。
[0010]進一步地,所述罐體底部的外壁上設置有保溫層,保溫層內部設有外加熱盤管。
[0011]進一步地,所述切向注氣支管末端彎曲,彎曲的角度為60-90度。
[0012]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0013]1、本發明增加了切向注氣管,大大降低了產品在加熱過程中局部過熱等加熱不均衡情況,也大大降低因酸在產品中的分散度在相對短的加工周期內不夠高,導致局部多環芳烴縮合至膠質而產生酸渣量增大,并提高了酸洗工序中的產品的質量。[0014]2、本發明增加了外部加熱盤管,采取酸洗槽內外部盤管共同加熱,盤管的布置和熱量傳導均按照產品加工工藝要求進行計算,并經過實際生產操作進行驗證,達到了本工序的產品加工工藝要求,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產效率;外部盤管加熱解決了沉降后大粘度組分物質的收集效率。
[0015]3、本發明滿足了加工工藝的要求和產品質量要求,減少了能耗和三廢排放,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收率和和產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橫向截面視圖;
[0017]圖中,1.支架,2.罐體,3.內加熱盤管,4.軸向注氣管,5.軸向注氣管進氣口,
6.軸向出氣口,7.出渣閥,8.注氣管,9.切向注氣管進氣口,
[0018]10.切向注氣支管,11.外加熱盤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
[0020]圖中所示一種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包括支架1、罐體2、內加熱盤管3、軸向注氣管4,軸向注氣管進氣口 5、軸向出氣口 6和出渣閥7 ;罐體2內設置有注氣管8,注氣管8的切向注氣管進氣口 9伸出罐體2外,注氣管8下端上設置有以注氣管8對稱的兩個切向注氣支管10。
[0021]罐體2底部的外壁上設置有保溫層12,保溫層內部設有外加熱盤管11。切向注氣支管10末端彎曲,彎曲的角度為60-90度。
[0022]工作過程,
[0023]工作時,一個切向注氣支管10吹氣,并與軸向出氣口 6吹氣相互配合,在罐體2內形成一個沿切向旋轉的切向力,降低了產品在加熱過程中局部過熱等加熱不均衡情況,同時增加了外部加熱盤管,采取酸洗槽內外部盤管共同加熱,提高生產效率。
[0024]吹氣的切向注氣支管10的選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0025]盡管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出了詳盡的描述,但它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人們還可以根據本實施例在不經創造性前提下獲得其他實施例,這些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包括支架(1)、罐體(2)、內加熱盤管(3)、軸向注氣管(4),軸向注氣管進氣口(5)、軸向出氣口(6)和出渣閥(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2)內設置有注氣管(8),所述注氣管(8)的切向注氣管進氣口(9)伸出罐體(2)外,所述注氣管(8)下端設置有以注氣管(8)對稱的兩個切向注氣支管(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2底部的外壁上設置有保溫層(12),保溫層內部設有外加熱盤管(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潤滑油酸堿精制工藝的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向注氣支管(10)末端彎曲,彎 曲的角度為60-90度。
【文檔編號】C10G17/00GK103897724SQ201210581014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傅正美, 戢鑫鵬 申請人:武漢保華石化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