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潤滑油組合物,詳細而言,涉及內燃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特別是增壓汽油發動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內燃機提出了小型高輸出化、省油耗化、排氣限制應對等各種各樣的要求,對以省油耗性為目的的內燃機用潤滑油組合物進行了各種研究(專利文獻1和2)。另外,為了提高汽油發動機車輛的燃料效率,正在進行增壓直接噴射式發動機的導入。通過增壓直接噴射式發動機的導入,能夠在提高更低速旋轉下的扭矩,維持同等的輸出的同時降低排氣量。因此,能夠提高燃料效率,另外也能夠降低機械損失的比例。但是,另一方面,在增壓直接噴射式發動機中,如果在低旋轉范圍下提高扭矩,則存在這樣的問題:出現作為突發的異常燃燒的低速提前點火(LowSpeedPre-Ignition,以下稱為LSPI)。LSPI的發生成為燃料效率提高的制約條件,成為增加機械損失的原因。為了滿足各種各樣的性能,在發動機油中配合例如抗磨劑、金屬清凈劑、無灰分散劑、抗氧化劑等各種添加劑。非專利文獻1~3記載了作為LSPI發生的一個原因,這些添加劑產生影響。例如,非專利文獻1記載了添加劑中的鈣促進LSPI,鉬和磷抑制LSPI。非專利文獻2記載了LSPI發生頻率因基油的種類和金屬清凈劑的有無而不同。非專利文獻3記載了添加劑中的鈣、磷、鉬和因磨耗而溶出的鐵、銅對LSPI發生頻率的影響、伴有發動機油的劣化的LSPI發生頻率的增加。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84566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99594號公報非專利文獻非專利文獻1:竹內一雄等“發動機油著火性對增壓直接噴射式汽油發動機中的異常燃燒的影響調查(第1報)-發動機油添加劑引起的低速提前點火抑制/促進效果-”公益社團法人汽車技術會學術演講會前刷集No.70-12,p.1-4(2012年5月25日汽車技術會春季學術演講會)非專利文獻2:藤本公介等“發動機油著火性對增壓直接噴射式汽油發動機中的異常燃燒的影響調查(第2報)-油的自著火溫度和低速提前點火頻率-”公益社團法人汽車技術會學術演講會前刷集No.70-12,p.5-8(2012年5月25日汽車技術會春季學術演講會)非專利文獻3:平野聰伺等“發動機油著火性對增壓直接噴射式汽油發動機中的異常燃燒的影響調查(第3報)”公益社團法人汽車技術會學術演講會前刷集No.12-13,p.11-14(2013年5月22日汽車技術會春季學術演講會)技術實現要素: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對于作為上述的發動機油必需的性能,有清凈性、防銹性、分散性、抗氧化性、耐磨性等。為了得到這些性能,需要設計合適的添加劑。例如,為了得到清凈性、防銹性,可配合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如上所述,為了減少LSPI發生頻率,減少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的量時,存在不能確保發動機油的清凈性、防銹性的問題。另外,作為含有鉬、磷的添加劑,有具有鉬的摩擦調節劑、具有磷的抗磨劑,但它們有可能在高溫下分解而形成沉積。因此,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為了減少LSPI發生頻率而增加具有鉬的摩擦調節劑、具有磷的抗磨劑的量,則高溫清凈性降低。即,防止LSPI的技術和確保發動機油所必需的性能(特別是清凈性和防銹性)的技術有時相違背,謀求同時實現它們的技術。本發明鑒于上述情況,第一,以提供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清凈性的潤滑油組合物為目的。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第一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鎂、鉬和磷的量滿足特定的關系式,且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和鎂的量以及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量滿足特定的關系式,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清凈性,直至形成本發明。即,第一,本發明涉及潤滑油組合物,其含有潤滑油基油、具有選自鈣和鎂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其中,由下述式(1)求出的X滿足X≤-0.85,X=([Ca]+0.5[Mg])×8-[Mo]×8-[P]×30(1)(在上述式(1)中,[Ca]、[Mg]、[Mo]和[P]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鉬和磷的濃度(質量%)),由下述式(2)求出的Y滿足Y≥0.18,Y=[Ca]+1.65[Mg]+[N](2)(在上述式(2)中,[Ca]、[Mg]和[N]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濃度(質量%))。另外,如上所述,如果為了降低LSPI發生頻率而減少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系金屬清凈劑的量,則不能充分確保潤滑油組合物的防銹性。因此,第二,本發明以提供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確保防銹性的潤滑油組合物為目的。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第二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鎂和鈣的量滿足特定的關系式,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防銹性。即,第二,本發明涉及潤滑油組合物,其含有潤滑油基油、至少1種具有鎂的化合物,以及任意地含有至少1種具有鈣的化合物,其中,由下述式(4)求出的Q滿足Q≤0.15,Q=[Ca]+0.05[Mg](4)(在上述式(4)中,[Ca]、[Mg]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的濃度(質量%)),由下述式(5)求出的W滿足0.14≤W≤1.0,W=[Ca]+1.65[Mg](5)(在上述式(5)中,[Ca]、[Mg]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的濃度(質量%))。進而,上述第二發明涉及潤滑油組合物,其含有潤滑油基油、至少1種具有鎂的化合物和至少1種具有鈣的化合物,其中,由上述式(4)求出的Q滿足Q≤0.15,且由上述式(5)求出的W滿足0.14≤W≤1.0。另外,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油組合物,其含有潤滑油基油、至少1種具有鎂的化合物、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及任意地含有至少1種具有鈣的化合物,其中,由下述式(1)求出的X滿足X≤-0.85,X=([Ca]+0.5[Mg])×8-[Mo]×8-[P]×30(1)(在上述式(1)中,[Ca]、[Mg]、[Mo]和[P]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鉬和磷的濃度(質量%)),由下述式(2)求出的Y滿足Y≥0.18,Y=[Ca]+1.65[Mg]+[N](2)(在上述式(2)中,[Ca]、[Mg]和[N]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濃度(質量%)),由下述式(4)求出的Q滿足Q≤0.15,Q=[Ca]+0.05[Mg](4)(在上述式(4)中,[Ca]、[Mg]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的濃度(質量%)),且由下述式(5)求出的W滿足0.14≤W≤1.0,W=[Ca]+1.65[Mg](5)(在上述式(5)中,[Ca]、[Mg]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的濃度(質量%))。上述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均特別涉及內燃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進而特別涉及增壓汽油發動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發明效果滿足上述第一發明的要件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高溫清凈性。另外,滿足上述第二發明的要件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防銹性。進而,同時滿足上述第一發明的要件和第二發明的要件的潤滑油組合物也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確保清凈性,并確保防銹性。上述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均能夠適合用作特別是內燃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進而特別是增壓汽油發動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另外,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均作為低粘度等級用的潤滑油是適合的。具體而言,作為0W-20/5W-20或0W-16/5W-16的低等級或進一步低粘度化的潤滑油是適合的。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由式(1)求出的X的值和LSPI發生頻率的關系的圖。具體實施方式第一,本發明提供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清凈性的潤滑油組合物。該第一發明為潤滑油組合物,其含有:潤滑油基油、具有選自鈣和鎂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在該第一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的特征在于,關于組合物中包含的鈣、鎂、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鉬和磷的濃度,由上述式(1)表示的X和由上述式(2)表示的Y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以下,對式(1)和式(2)進行詳細說明。上述式(1)為表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鉬和磷的濃度的關系的式子。在上述式(1)中,[Ca]、[Mg]、[Mo]和[P]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鉬和磷的濃度(質量%)。通過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鎂、鉬和磷的濃度為由上述式(1)表示的X滿足X≤-0.85的范圍,能夠有效抑制LSPI的發生。上述式(1)為從LSPI的發生頻率與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鎂、鉬和磷的濃度的相關關系求出的式子。式(1)意味著鈣和鎂對LSPI防止性具有負的作用,鉬和磷對LSPI防止性具有正的作用。在式(1)中,8、8、30這樣的系數是將各個元素的貢獻度定量化而得到的。X的優選的范圍為小于-0.85,更優選為-1以下,進一步優選為小于-1,更進一步優選為-1.2以下,最優選為-1.68以下。X的下限值沒有限定,但優選為-5.0以上,更優選為-3.0以上,最優選為-2.4以上。如果X低于上述下限值,則有時發生高溫清凈性劣化、或對排氣后處理裝置帶來不良影響的問題。另外,在式(1)中,[Mg]的系數為0.5。其因每個元素的LSPI防止效果不同而被設定的。將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和LSPI發生頻率的關系示于圖1。如圖1中記載的那樣,如果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能夠有效抑制LSPI的發生。在潤滑油組合物不含有鈣而含有鎂的情況下,上述式(1)成為以下的式(1'):X’=0.5[Mg]×8-[Mo]×8-[P]×30(1')(在上述式(1')中,[Mg]、[Mo]、[P]分別表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鎂、鉬、磷的濃度(質量%))。通過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滿足X’≤-0.85,能夠有效抑制LSPI的發生。另外,在潤滑油組合物不含有鎂而含有鈣的情況下,上述式(1)成為以下的式(1”):X”=[Ca]×8-[Mo]×8-[P]×30(1″)(在上述式(1″)中,[Ca]、[Mo]、[P]分別表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鉬、磷的濃度(質量%))。通過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滿足X”≤-0.85,能夠有效抑制LSPI的發生。上述式(2)表示在潤滑油組合物中具有選自鈣和鎂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合計需要為特定量以上。在上述式(2)中,[Ca]和[Mg]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和鎂的含量(質量%),[N]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含量(質量%)。在本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和鎂的含量(質量%)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含量(質量%)為由上述式(2)表示的Y滿足Y≥0.18的量。優選Y為0.19以上,更優選為0.21以上。如果Y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能夠在降低LSPI發生頻率的同時確保潤滑油組合物的清凈性。如果Y小于上述下限值,則清凈性變得不夠。Y的上限值沒有限定,但優選為1.0以下,更優選為0.8以下,最優選為0.5以下。如果Y超過上述上限值,則雖然清凈性改善,但得不到與添加量相應的清凈效果,另外,有時發生因添加劑的增量而引起粘度特性的劣化,對燃料效率帶來不良影響的問題。在上述式(2)中,[Mg]的系數為1.65。其因具有鈣或鎂的金屬清凈劑的清凈性改進效果與其元素的原子數(即摩爾數)成比例而被設定的。由于鎂的原子量相對于鈣的原子量為1/1.65,因此意味著每相同的質量顯示1.65倍的清凈性改進效果。在潤滑油組合物不含有鈣而含有鎂的情況下,上述式(2)成為以下的式(2'):Y’=1.65[Mg]+[N](2')(在上述式(2')中,[Mg]和[N]分別表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鎂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濃度(質量%))。通過由上述式(2’)求出的Y’的值滿足Y’≥0.18,能夠在降低LSPI發生頻率的同時確保潤滑油組合物的清凈性。另外,在潤滑油組合物不含有鎂而含有鈣的情況下,上述式(2)成為以下的式(2″):Y”=[Ca]+[N](2″)(在上述式(2″)中,[Ca]和[N]分別表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濃度(質量%))。通過由上述式(2”)求出的Y”的值滿足Y”≥0.18,能夠在降低LSPI發生頻率的同時確保潤滑油組合物的清凈性。在上述第一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優選除上述式(1)和式(2)之外,由下述式(3)表示的Z滿足Z=0.3~1.5。Z=[N]/([Ca]+[Mg])(3)Z優選為0.35~1.3以下。在上述式中,[Ca]、[Mg]和[N]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含量(質量%)。由上述式(3)求出的Z表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金屬清凈劑的量和無灰分散劑的量的合適比率,鈣和鎂的量是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金屬清凈劑的量,氮的量是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無灰分散劑的量。通過Z滿足上述范圍,潤滑油組合物能夠獲得氧化穩定性和污泥分散性兩者的功能。如果Z的值小于上述下限值,則有可能不能降低LSPI發生頻率,或污泥分散性降低而清凈性變得不夠。另外,如果Z的值超過上述上限值,則有可能不能確保氧化穩定性,或清凈性劣化。本發明的第一潤滑劑組合物只要由上述式(1)表示的X和由式(2)表示的Y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即可,但進而通過由上述式(3)表示的Z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能夠更可靠地兼顧防止LSPI的發生和確保清凈性。在潤滑油組合物不含有鈣而含有鎂的情況下,上述式(3)成為以下的式(3'):Z’=[N]/[Mg](3’)。優選由上述式(3’)求出的Z’滿足0.3~1.5。在潤滑油組合物不含有鎂而含有鈣的情況下,上述式(3)成為以下的式(3”):Z”=[N]/[Ca](3”)。優選由上述式(3”)求出的Z”滿足0.3~1.5。進而,在上述第一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鉬的量(質量%)[Mo]為[Mo]≤0.1質量%,更優選為[Mo]≤0.08質量%,最優選為[Mo]≤0.06質量%,進一步可以為[Mo]≤0.02質量%。如果鉬的量超過上述上限值,則有可能清凈性劣化。鉬量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如果式(1)的X滿足X≤-0.85,則鉬量可以為0質量%。進而,在上述第一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磷的量(質量%)[P]為[P]≤0.12質量%,優選為[P]≤0.10質量%,最優選為[P]≤0.09質量%即可。如果磷的量超過上述上限值,則有可能高溫清凈性變差,另外,對排氣后處理裝置帶來不良影響,因而不優選。磷量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P]≥0.02質量%,更優選為[P]≥0.04質量%,最優選為[P]≥0.06質量%。在磷量小于上述下限值的情況下,有可能耐磨性劣化。在上述第一發明中,只要由上述式(1)表示的X和由上述式(2)表示的Y、優選進而由上述式(3)表示的Z滿足上述范圍,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和鎂的含量就不特別限定。優選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的量(質量%)[Ca]和鎂的量(質量%)[Mg]為[Ca]+1.65[Mg]≥0.08質量%,更優選為[Ca]+1.65[Mg]≥0.1質量%,最優選為[Ca]+1.65[Mg]≥0.12質量%。在[Ca]+1.65[Mg]的值小于上述下限值的情況下,有可能高溫清凈性劣化。[Ca]+1.65[Mg]的上限優選為[Ca]+1.65[Mg]≤0.5質量%,更優選為[Ca]+1.65[Mg]≤0.3質量%,最優選為[Ca]+1.65[Mg]≤0.25質量%。如果[Ca]+1.65[Mg]的值超過上述上限值,則硫酸灰分量變多,對排氣后處理裝帶來不良影響。第二,本發明提供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防銹性的潤滑油組合物。在該第二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含有潤滑油基油和至少1種具有鎂的化合物。該潤滑油組合物任意地含有至少1種具有鈣的化合物。該第二發明的特征在于,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鎂和鈣的濃度(質量%)滿足特定的關系式。即,為這樣的潤滑液組合物,其中,由下述式(4)求出的Q滿足Q≤0.15,Q=[Ca]+0.05[Mg](4)(在上述式(4)中,[Ca]、[Mg]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的濃度(質量%)),由下述式(5)求出的W滿足0.14≤W≤1.0,W=[Ca]+1.65[Mg](5)(在上述式(5)中,[Ca]、[Mg]分別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的濃度(質量%))。以下,對式(4)和式(5)進行詳細說明。上述式(4)為從LSPI的發生頻率與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鎂的濃度和鈣的濃度的相關關系求出的式子。在上述式(4)中,[Ca]和[Mg]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鎂和鈣的含量(質量%)。Q的優選的范圍為小于0.15,更優選為0.14以下,最優選為0.13以下。如果Q的值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能夠有效抑制LSPI的發生。Q的下限值沒有限定,但優選為0.003以上,更優選為0.005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01以上,最優選為0.06以上。如果Q小于上述下限值,則有時防銹性劣化,另外,有時清凈性也劣化。在式(4)中,[Mg]的系數為0.05。該系數是指對LSPI的發生頻率的、與鈣比較的鎂的貢獻度。上述式(5)為從防銹性與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和鎂的濃度的相關關系求出的式子,由式(5)求出的W的下限值是指為了確保防銹性的鈣和鎂的量的下限值。W的下限值優選為0.15以上,更優選為0.16以上。如果鈣和鎂的量多,則能夠確保防銹性,但如果過多,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硫酸灰分量變多,對排氣處理裝置產生影響。由上述式(5)求出的W的上限值是指為了硫酸灰分量不超過規定值的鈣和鎂的量的上限值。W的上限值優選為0.95以下,更優選為0.9以下,最優選為0.65以下,特別優選為0.25以下。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硫酸灰分的量根據JISK-2272進行測定即可。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硫酸灰分的量優選為3質量%以下,更優選為2質量%以下,特別優選為1.5質量%以下,最優選為1.0質量%以下。在上述式(5)中,[Mg]的系數為1.65。該系數是指與防銹性有關的、與鈣比較的鎂的貢獻度。金屬清凈劑的防銹效果與其元素的原子數(即摩爾數)成比例。由于鎂的原子量相對于鈣的原子量為1/1.65,因此,每相同的質量顯示1.65倍的防銹效果。在上述第二發明中,特別優選的范圍是由上述式(4)表示的Q的值為0.06≤Q≤0.13且由上述式(5)表示的W的值滿足0.15≤W≤0.24的范圍。在上述第二發明中,只要由上述式(4)求出的Q和由上述式(5)求出的W滿足上述范圍,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和鎂的量就沒有限定。特別是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的量為0~0.15質量%,優選為0.02~0.14質量%,更優選為0.05~0.13質量%,最優選為0.06~0.12質量%。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鎂的量為0.01~0.6質量%,優選為0.02~0.5質量%,更優選為0.05~0.3質量份,最優選為0.09~0.2質量%。在上述第二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也可以不含有具有鈣的化合物。在不含有具有鈣的化合物的情況下,上述式(4)成為以下的式(4’):Q’=0.05[Mg](4’)。上述式(5)成為以下的式(5’):W’=1.65[Mg](5’)。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鎂的量[Mg](質量%)只要是上述Q’的值滿足Q’≤0.15且上述W’的值滿足0.14≤W’≤1.0的量即可。即,為0.08≤[Mg]≤0.6的量。優選為0.1≤[Mg]≤0.25。在上述第二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也可以含有具有鉬的化合物、具有磷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磷、鉬和氮的量沒有特別限制。在上述第二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鉬的量(質量%)[Mo]沒有限定,但優選為[Mo]≤0.1質量%,更優選為[Mo]≤0.08質量%,最優選為[Mo]≤0.06質量%,進一步為[Mo]≤0.02質量%即可。鉬量的下限值也可以為0質量%。在上述第二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磷的量(質量%)[P]優選為[P]≤0.12質量%,優選為[P]≤0.10質量%,最優選為[P]≤0.09質量%即可,下限沒有限定,但優選為[P]≥0.02質量%,更優選為[P]≥0.04質量%,最優選為[P]≥0.06質量%。特別優選為0.06質量%≤[P]≤0.08質量%。上述第二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為含有潤滑油基油、具有鎂的化合物和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任意地含有具有鈣的化合物的組合物,可以為在由上述式(4)求出的Q的值滿足Q≤0.15、且由上述式(5)求出的W的值滿足0.14≤W≤1.0、進而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滿足X≤-0.85的范圍的潤滑油組合物。Q、W和X的優選范圍如上所述。另外,上述第二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為含有潤滑油基油、具有鎂的化合物和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任意地含有具有鈣的化合物的組合物,可以為由上述式(4)求出的Q的值滿足Q≤0.15、且由上述式(5)求出的W的值滿足0.14≤W≤1.0、進而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為X>-0.85的潤滑油組合物。Q、W和X的優選范圍如上所述。在上述第二發明中,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氮的量沒有特別限制。在此,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氮的量是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無灰分散劑的量。特別優選由上述式(3):Z=[N]/([Ca]+[Mg])表示的Z的值為滿足Z=0.3~1.5、優選0.35~1.3以下的量。在上述式中,[Ca]、[Mg]和[N]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鎂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的含量(質量%)。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潤滑油組合物,其為含有潤滑油基油、至少1種具有鎂的化合物、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以及任意地含有至少1種具有鈣的化合物的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求出的X的值滿足X≤-0.85,由上述式(2)求出的Y的值滿足Y≥0.18,由上述式(4)求出的Q的值滿足Q≤0.15,且由上述式(5)求出的W的值滿足0.14≤W≤1.0。這樣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確保清凈性并能夠確保防銹性。[潤滑油基油]在上述本發明中,潤滑油基油可以為礦物油和合成油的任一種,如果也能夠將它們單獨使用,則也能夠將它們混合而使用。作為礦物油,可舉出例如將常壓蒸餾原油所得到的常壓殘油進行減壓蒸餾而得到的潤滑油餾分進行溶劑脫瀝青、溶劑提取、加氫裂解、溶劑脫蠟、加氫精制等的處理的1個以上而精制成的礦物油,或蠟異性化礦物油、GTL(GastoLiquid)基油、ATL(AsphalttoLiquid)基油、植物油系基油或它們的混合基油。作為合成油,可例示例如:聚丁烯或其氫化物;1-辛烯低聚物、1-癸烯低聚物等聚-α-烯烴或其氫化物;月桂酸2-乙基己酯、棕櫚酸2-乙基己酯、硬脂酸2-乙基己酯等單酯;戊二酸二(十三烷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異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等二酯;新戊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新戊二醇二-正辛酸酯、新戊二醇二-正癸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正辛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正癸酸酯、季戊四醇四-正戊酸酯、季戊四醇四-正己酸酯、季戊四醇四-2-乙基己酸酯等多元醇酯;烷基萘、烷基苯、芳香族酯等芳香族系合成油或它們的混合物等。潤滑油基油的100℃下的運動粘度(mm2/s)沒有限定,但優選為2~15mm2/s,更優選為3~10mm2/s,最優選為3~6mm2/s。由此,能夠得到油膜形成充分、潤滑性優異且蒸發損失更小的組合物。潤滑油基油的粘度指數(VI)沒有限定,但優選為100以上,更優選為120以上,最優選為130以上。由此,能夠在確保高溫下的油膜的同時降低低溫下的粘度。潤滑油基油的40℃下的運動粘度(mm2/s)只要是能夠從上述的100℃下的運動粘度和上述的粘度指數VI決定的值即可。上述第一本發明為含有上述潤滑油基油、具有選自鈣和鎂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的潤滑油組合物。上述第二本發明為含有上述潤滑油基油和至少1種具有鎂的化合物、以及任意地含有至少1種具有鈣的化合物的潤滑油組合物。這些化合物通過配合下述說明的各種添加劑來得到。[添加劑]添加劑可使用潤滑油組合物中所添加的公知的添加劑。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包含具有選自鈣和鎂中的至少1種的添加劑的至少1種、具有選自鉬和磷中的至少1種的添加劑的至少1種。作為該添加劑,可列舉:金屬清凈劑、抗磨劑、摩擦調節劑。另外,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含有具有氮的無灰分散劑。以下,對這些添加劑進行詳細說明。[A]金屬清凈劑金屬清凈劑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具有選自鈣和鎂中的至少1種的金屬清凈劑的1種以上。作為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優選磺酸鈣、苯酚鈣、水楊酸鈣。另外,也可以使用含有硼的鈣系清凈劑。這些金屬清凈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混合使用2種以上。通過含有這些金屬清凈劑,能夠確保作為潤滑油所需的高溫清凈性和防銹性。特別地,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優選含有過堿性的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由此,能夠確保潤滑油所需的酸中和性。予以說明,在使用過堿性的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也可以并用中性的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的總堿值沒有限定,但優選為20~500mgKOH/g,更優選為50~400mgKOH/g,最優選為100~350mgKOH/g。由此,能夠確保潤滑油所需的酸中和性、高溫清凈性、防銹性。予以說明,在混合使用2種以上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優選混合得到的堿值成為所述范圍內。金屬清凈劑中的鈣含量優選為0.5~20質量%,更優選為1~16質量%,最優選為2~14質量%。由此,能夠以適當的添加量得到所期望的效果。作為具有鎂的金屬清凈劑,優選磺酸鎂、苯酚鎂、水楊酸鎂。這些金屬清凈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混合使用2種以上。通過含有這些金屬清凈劑,能夠確保作為潤滑油所需的高溫清凈性、防銹性。另外,上述具有鎂的金屬清凈劑也可以與上述的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混合使用。特別優選含有過堿性的具有鎂的金屬清凈劑。由此,能夠確保潤滑油所需的酸中和性。予以說明,在使用過堿性的具有鎂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也可以混合中性的具有鎂或鈣的金屬清凈劑。具有鎂的金屬清凈劑的總堿值沒有限定,但優選為20~600mgKOH/g,更優選為50~500mgKOH/g,最優選為100~450mgKOH/g。由此,能夠確保潤滑油所需的酸中和性、高溫清凈性、防銹性。予以說明,在混合使用2種以上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優選混合得到的堿值成為所述的范圍。金屬清凈劑中的鎂含量優選為0.5~20質量%,更優選為1~16質量%,最優選為2~14質量%。由此,能夠以適當的添加量得到所期望的效果。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金屬清凈劑的量只要是組合物中包含的鈣和鎂的量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的量即可。予以說明,在本發明中,可以在不改變發明的主旨的范圍內使用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作為任意成分。作為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優選磺酸鈉、苯酚鈉、水楊酸鈉。這些金屬清凈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混合使用2種以上。通過這些金屬清凈劑,能夠確保作為潤滑油所需的高溫清凈性、防銹性。該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可以與上述的具有鈣的金屬清凈劑和/或具有鎂的金屬清凈劑混合使用。特別優選含有過堿性的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由此,能夠確保潤滑油所需的酸中和性。予以說明,在使用過堿性的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也可以混合中性的具有鈉或鈣或鎂的金屬清凈劑。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的總堿值沒有限定,但優選為20~500mgKOH/g,更優選為50~400mgKOH/g,最優選為100~350mgKOH/g。由此,能夠確保潤滑油所需的酸中和性、高溫清凈性、防銹性。予以說明,在混合使用2種以上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優選混合得到的堿值成為所述的范圍。金屬清凈劑中的鈉的含量優選為0.5~20質量%,更優選為1~16質量%,最優選為2~14質量%。由此,能夠以適當的添加量得到所期望的效果。在使用具有鈉的金屬清凈劑的情況下,其量在潤滑油組合物中為5質量%以下,優選為3質量%以下。[B]抗磨劑抗磨劑可使用以往公知的抗磨劑。其中,優選具有磷的抗磨劑,特別優選由下述式表示的二硫代磷酸鋅(ZnDTP(也稱為ZDDP))。[化學式1]上述式中,R1和R2各自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為氫原子或碳數1~26的一價烴基。作為一價烴基,為碳數1~26的伯(初級)或仲(次級)烷基;碳數2~26的鏈烯基;碳數6~26的環烷基;碳數6~26的芳基、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或含有酯鍵、醚鍵、醇基或羧基的烴基。R1和R2優選為碳數2~12的伯或仲烷基、碳數8~18的環烷基、碳數8~18的烷基芳基,各自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特別優選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伯烷基優選具有碳數3~12,更優選為碳數4~10。仲烷基優選具有碳數3~12,更優選為碳數3~10。上述二硫代磷酸鋅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混合使用2種以上。另外,可以組合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鋅(ZnDTC)。另外,也可以使用選自由下述式(6)和(7)表示的磷酸酯、亞磷酸酯系的磷化合物以及它們的金屬鹽和胺鹽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化學式2]上述通式(6)中,R3為碳數1~30的一價烴基,R4和R5相互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碳數1~30的一價烴基,m為0或1。[化學式3]上述通式(7)中,R6為碳數1~30的一價烴基,R7和R8相互獨立地為氫原子或碳數1~30的一價烴基,n為0或1。在上述通式(6)和(7)中,作為由R3~R8表示的碳數1~30的一價烴基,可列舉例如:烷基、環烷基、鏈烯基、烷基取代環烷基、芳基、烷基取代芳基和芳基烷基。特別地,優選為碳數1~30的烷基或碳數6~24的芳基,更優選為碳數3~18的烷基,最優選為碳數4~15的烷基。作為由上述通式(6)表示的磷化合物,可列舉例如:具有1個上述碳數1~30的烴基的亞磷酸單酯和(烴基)亞膦酸;具有2個上述碳數1~30的烴基的亞磷酸二酯、單硫代亞磷酸二酯和(烴基)亞膦酸單酯;具有3個上述碳數1~30的烴基的亞磷酸三酯和(烴基)亞膦酸二酯;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等。由上述通式(6)或(7)表示的磷化合物的金屬鹽或胺鹽可以通過使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金屬碳酸鹽、金屬氯化物等金屬堿、氨、分子中僅具有碳數1~30的烴基或含羥基的烴基的胺化合物等氮化合物等與由通式(6)或(7)表示的磷化合物作用、將殘存的酸性氫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中和來得到。作為上述金屬堿中的金屬,可列舉例如:鋰、鈉、鉀、銫等堿金屬、鈣、鎂、鋇等堿土金屬、鋅、銅、鐵、鉛、鎳、銀、錳等重金屬(但不包括鉬)等。其中,優選鈣、鎂等堿土金屬和鋅,特別優選鋅。潤滑油組合物中的抗磨劑的量只要是組合物中包含的磷的量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的量即可。在使用不含磷的抗磨劑、例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鋅(ZnDTC)的情況下,在潤滑油組合物中為0.1~5.0質量%、優選0.2~3.0質量%即可。[C]摩擦調節劑摩擦調節劑可使用以往公知的摩擦調節劑。可列舉例如:二硫代磷酸鉬(MoDTP)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鉬(MoDTC)等含硫的有機鉬化合物,鉬化合物與含硫的有機化合物或其它有機化合物的絡合物等,或硫化鉬、硫化鉬酸等含硫的鉬化合物與鏈烯基琥珀酸酰亞胺的絡合物等。作為上述鉬化合物,可列舉例如:二氧化鉬、三氧化鉬等氧化鉬,原鉬酸、對鉬酸、(多)硫化鉬酸等鉬酸,這些鉬酸的金屬鹽、銨鹽等鉬酸鹽,二硫化鉬、三硫化鉬、五硫化鉬、多硫化鉬等硫化鉬,硫化鉬酸、硫化鉬酸的金屬鹽或胺鹽,氯化鉬等鹵化鉬等。作為含硫的有機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烷基(硫代)黃原酸酯、噻二唑、巰基噻二唑、硫代碳酸酯、四烴基秋蘭姆二硫醚、雙(二(硫代)烴基二硫代膦酸酯)二硫醚、有機(聚)硫醚、硫化酯等。特別優選二硫代磷酸鉬(MoDTP)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鉬(MoDTC)等有機鉬化合物。它們也可以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不同的碳數和/或不同的結構的烴基的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鉬(MoDTC)為由下述式[I]表示的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鉬(MoDTP)為由下述[II]表示的化合物。[化學式4][化學式5]在上述通式[I]和[II]中,R1~R8各自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為碳數1~30的一價烴基。烴基可以為直鏈狀,也可以為支鏈狀。作為該一價烴基,可列舉:碳數1~30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碳數2~30的鏈烯基;碳數4~30的環烷基;碳數6~30的芳基、烷基芳基或芳基烷基等。在芳基烷基中,烷基的鍵合位置為任意的。更詳細而言,作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等以及它們的支鏈狀烷基,特別優選碳數3~8的烷基。另外,X1和X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Y1和Y2為氧原子或硫原子。作為本發明的摩擦調節劑,也可以使用不含硫的有機鉬化合物。作為該有機鉬化合物,可列舉例如:鉬-胺絡合物、鉬-琥珀酸酰亞胺絡合物、有機酸的鉬鹽、醇的鉬鹽等。其中,優選鉬-胺絡合物、有機酸的鉬鹽和醇的鉬鹽。作為構成上述鉬-胺絡合物的鉬化合物,可列舉:三氧化鉬或其水合物(MoO3·nH2O)、鉬酸(H2MoO4)、鉬酸堿金屬鹽(M2MoO4;M表示堿金屬)、鉬酸銨((NH4)2MoO4或(NH4)6[Mo7O24]·4H2O)、MoCl5、MoOCl4、MoO2Cl2、MoO2Br2、Mo2O3Cl6等不含硫的鉬化合物。在這些鉬化合物中,從鉬-胺絡合物的收率方面考慮,優選6價的鉬化合物。進而,從獲得性方面考慮,在6價的鉬化合物中,優選三氧化鉬或其水合物、鉬酸、鉬酸堿金屬鹽和鉬酸銨。構成上述鉬-胺絡合物的胺化合物沒有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單胺、二胺、多胺和烷醇胺。更詳細而言,可例示:具有碳數1~30的烷基(這些烷基可以為直鏈狀,也可以為支鏈狀)的烷基胺和具有碳數2~30的鏈烯基(這些鏈烯基可以為直鏈狀,也可以為支鏈狀)的鏈烯基胺、具有碳數1~30的烷醇基(這些烷醇基可以為直鏈狀,也可以為支鏈狀)的烷醇胺、具有碳數1~30的亞烷基的亞烷基二胺、以及二亞乙基三胺、三亞乙基四胺、四亞乙基五胺、五亞乙基六胺等多胺、在上述單胺、二胺、多胺上具有碳數8~20的烷基或鏈烯基的化合物、咪唑啉等雜環化合物、以及這些化合物的環氧化物加成物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等。在這些胺化合物中,優選伯胺、仲胺和烷醇胺。構成上述鉬-胺絡合物的胺化合物具有的烴基的碳數優選為4以上,更優選為4~30,最優選為8~18。如果胺化合物的烴基的碳數小于4,則存在溶解性劣化的傾向。另外,通過將胺化合物的碳數設為30以下,可以相對提高鉬-胺絡合物中的鉬含量,可以以少量的配合進一步提高本發明的效果。作為鉬-琥珀酸酰亞胺絡合物,可列舉在上述鉬-胺絡合物的說明中例示的不含硫的鉬化合物與具有碳數4以上的烷基或鏈烯基的琥珀酸酰亞胺的絡合物。作為琥珀酸酰亞胺,可列舉后述的無灰分散劑的項中敘述的在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碳數40~400的烷基或鏈烯基的琥珀酸酰亞胺或其衍生物、具有碳數4~39、優選碳數8~18的烷基或鏈烯基的琥珀酸酰亞胺等。如果琥珀酸酰亞胺中的烷基或鏈烯基的碳數小于4,則存在溶解性變差的傾向。另外,也可以使用具有碳數超過30且400以下的烷基或鏈烯基的琥珀酸酰亞胺,但通過將該烷基或鏈烯基的碳數設為30以下,可以相對提高鉬-琥珀酸酰亞胺絡合物中的鉬含量,可以以少量的配合進一步提高本發明的效果。作為有機酸的鉬鹽,可列舉在上述鉬-胺絡合物的說明中例示的鉬氧化物或鉬氫氧化物、鉬碳酸鹽或鉬氯化物等鉬堿與有機酸的鹽。作為有機酸,優選由上述通式(6)或(7)表示的磷化合物和羧酸。另外,作為構成羧酸的鉬鹽的羧酸,可以為一元酸或多元酸中的任一者。作為一元酸,可使用碳數為通常2~30、優選4~24的脂肪酸,該脂肪酸可以為直鏈的脂肪酸,也可以為支鏈的脂肪酸,另外,可以為飽和的脂肪酸,也可以為不飽和的脂肪酸,可列舉飽和脂肪酸和它們的混合物等。另外,作為一元酸,除上述脂肪酸之外,可以使用單環或多環羧酸(可以具有羥基),其碳數優選為4~30,更優選為7~30。作為單環或多環羧酸,可列舉具有0~3個、優選1~2個碳數1~30、優選碳數1~20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烷基的芳香族羧酸或環烷基羧酸等。作為多元酸,可列舉二元酸、三元酸、四元酸等。多元酸可以為鏈狀多元酸、環狀多元酸中的任一者。另外,在鏈狀多元酸的情況下,可以為直鏈狀、支鏈狀中的任一者,另外,可以為飽和、不飽和中的任一者。作為鏈狀多元酸,優選列舉碳數2~16的鏈狀二元酸。作為醇的鉬鹽,可列舉在上述鉬-胺絡合物的說明中例示的不含硫的鉬化合物和醇的鹽,醇可以為1元醇、多元醇、多元醇的部分酯或部分醚化合物、具有羥基的氮化合物(烷醇胺等)等中的任一者。予以說明,鉬酸為強酸,通過與醇的反應形成酯,但該鉬酸和醇的酯也包含在本發明中所說的醇的鉬鹽中。作為具有羥基的氮化合物,可列舉在上述鉬-胺絡合物的說明中例示的烷醇胺以及該烷醇的氨基經酰胺化的烷醇酰胺(二乙醇酰胺等)等,其中,優選硬脂酰二乙醇胺、聚乙二醇硬脂酰胺、聚乙二醇二油酰胺、羥基乙基月桂酰胺、油酸二乙醇酰胺等。進而,作為本發明的摩擦調節劑,也可以使用美國專利第5,906,968號中所記載的三核鉬化合物。潤滑油組合物中的摩擦調節劑的量只要是組合物中包含的鉬的量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的量即可。另外,在使用鉬二硫代磷酸酯(MoDTP)的情況下,設為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磷量的合計滿足上述的特定范圍的量。[D]無灰分散劑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可通過含有無灰分散劑來確保清凈性。作為無灰分散劑,可列舉: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碳數40~500、優選60~350的直鏈或支鏈狀的烷基或鏈烯基的含氮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曼尼希系分散劑、或者單或雙琥珀酸酰亞胺(例如鏈烯基琥珀酸酰亞胺)、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碳數40~500的烷基或鏈烯基的芐基胺、或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碳數40~400的烷基或鏈烯基的多胺、或它們的硼化合物、羧酸、磷酸等的改性品等。可以配合從這些中任意地選擇的1種或2種以上。特別地,在本發明中,優選含有鏈烯基琥珀酸酰亞胺。上述琥珀酸酰亞胺的制作方法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通過使烷基琥珀酸或鏈烯基琥珀酸與多胺反應來得到,該烷基琥珀酸或鏈烯基琥珀酸是使具有碳數40~500的烷基或鏈烯基的化合物與馬來酸酐在100~200℃下反應而得到的。在此,作為多胺,可例示二亞乙基三胺、三亞乙基四胺、四亞乙基五胺、五亞乙基六胺。作為上述無灰分散劑例示的含氮化合物的衍生物,可列舉例如:使碳數1~30的脂肪酸等單羧酸、草酸、苯甲酸、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等碳數2~30的多羧酸或它們的酐、或酯化合物、碳數2~6的環氧化物、羥基(多)氧亞烷基碳酸酯與上述的含氮化合物作用,將殘存的氨基和/或亞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了中和,或進行了酰胺化的所謂的基于含氧有機化合物的改性化合物;使硼酸與上述的含氮化合物作用,將殘存的氨基和/或亞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了中和,或進行了酰胺化的所謂的硼改性化合物;使磷酸與上述的含氮化合物作用,將殘存的氨基和/或亞氨基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了中和,或進行了酰胺化的所謂的磷酸改性化合物;使硫化合物與上述的含氮化合物作用得到的硫改性化合物;以及在上述的含氮化合物中組合有選自基于含氧有機化合物的改性、硼改性、磷酸改性、硫改性中的2種以上的改性的改性化合物。在這些衍生物中,鏈烯基琥珀酸酰亞胺的硼酸改性化合物、特別是雙型的鏈烯基琥珀酸酰亞胺的硼酸改性化合物可通過與上述的基油并用來使耐熱性進一步提高。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中的上述無灰分散劑的含有比例以組合物總量基準計,作為氮量通常為0.005~0.4質量%、優選為0.01~0.3質量%、更優選為0.01~0.2質量%、最優選為0.02~0.15質量%即可。另外,作為無灰分散劑,也可以混合使用含硼的無灰分散劑和不含硼的無灰分散劑。另外,在使用含硼的無灰分散劑的情況下,其含有比例沒有特別限制,但組合物中包含的硼量以組合物總量基準計優選為0.001~0.1質量%、更優選為0.003~0.05質量%、最優選為0.005~0.04質量%即可。無灰分散劑的數均分子量(Mn)優選為2000以上,更優選為2500以上,更進一步優選為3000以上,最優選為5000以上,并且優選為15000以下。如果無灰分散劑的數均分子量小于上述下限值,則有可能分散性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無灰分散劑的數均分子量超過上述上限值,則成為粘度過高、流動性變得不充分、沉積增加的原因。[E]粘度指數改進劑作為可以在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中含有的上述以外的添加劑,可列舉粘度指數改進劑。作為該粘度指數改進劑,可列舉例如含有聚甲基丙烯酸酯、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烯烴共聚物(聚異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分散型烯烴共聚物、聚烷基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氫化共聚物、苯乙烯-馬來酸酐酯共聚物、星狀異戊二烯等物質。粘度指數改進劑通常由上述聚合物和稀釋油構成。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中的粘度指數改進劑的含量以組合物總量基準計,作為聚合物量優選為0.01~20質量%,更優選為0.02~10質量%,最優選為0.05~5質量%。如果粘度指數改進劑的含量少于上述下限值,則有可能粘度溫度特性、低溫粘度特性劣化。另一方面,如果多于上述上限值,則有可能粘度溫度特性、低溫粘度特性劣化,進而制品成本大幅上升。其它添加劑為了提高其性能,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可以根據目的進一步含有其它添加劑。作為其它添加劑,可使用通常在潤滑油組合物中所使用的添加劑,可列舉例如:抗氧化劑、上述[B]成分以外的抗磨劑(或極壓劑)、防蝕劑、防銹劑、流點降低劑、抗乳化劑、金屬鈍化劑、消泡劑等添加劑等。作為抗氧化劑,可列舉:酚系、胺系等無灰抗氧化劑、銅系、鉬系等金屬系抗氧化劑。例如,作為酚系無灰抗氧化劑,可列舉4,4’-亞甲基雙(2,6-二-叔丁基苯酚)、4,4’-雙(2,6-二-叔丁基苯酚)、異辛基-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等,作為胺系無灰抗氧化劑,可列舉苯基-α-萘胺、烷基苯基-α-萘胺、二烷基二苯基胺等。抗氧化劑通常以0.1~5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作為上述[B]成分以外的抗磨劑(或極壓劑),能夠使用可在潤滑油組合物中使用的任意的抗磨劑、極壓劑。可以使用例如硫系、硫-磷系的極壓劑等。具體而言,可列舉:亞磷酸酯類、硫代亞磷酸酯類、二硫代亞磷酸酯類、三硫代亞磷酸酯類、磷酸酯類、硫代磷酸酯類、二硫代磷酸酯類、三硫代磷酸酯類、它們的胺鹽、它們的金屬鹽、它們的衍生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二硫代氨基甲酸鋅、二硫代氨基甲酸鉬、二硫醚類、聚硫醚類、硫化烯烴類、硫化油脂類等。該抗磨劑通常以0.1~5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作為防蝕劑,可列舉例如:苯并三唑系、甲苯基三唑系、噻二唑系、咪唑系化合物等。作為上述防銹劑,可列舉例如:石油磺酸酯、烷基苯磺酸酯、二壬基萘磺酸酯、鏈烯基琥珀酸酯、多元醇酯等。防蝕劑通常以0.01~5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作為流點降低劑,可以使用例如適合于使用的潤滑油基油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的聚合物等。流點降低劑通常以0.01~3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作為抗乳化劑,可列舉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萘基醚等聚亞烷基二醇系非離子系表面活性劑等。抗乳化劑通常以0.01~5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作為金屬鈍化劑,可列舉例如:咪唑啉、嘧啶衍生物、烷基噻二唑、巰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或其衍生物、1,3,4-噻二唑聚硫醚、1,3,4-噻二唑基-2,5-雙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2-(烷基二硫代)苯并咪唑、β-(鄰羧基芐基硫代)丙腈等。金屬鈍化劑通常以0.01~3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作為消泡劑,可列舉例如25℃下的運動粘度為1000~10萬mm2/s的硅油、鏈烯基琥珀酸衍生物、多羥基脂肪族醇和長鏈脂肪酸的酯、水楊酸甲酯和鄰羥基芐基醇等。消泡劑通常以0.001~1質量%配合于潤滑油組合物中。實施例以下,示出實施例和比較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并不受限制于下述的實施例。潤滑油組合物的制備通過將以下所示的各成分以表1~3中記載的組成(相對于全部成分的合計質量(100質量%)的質量%)進行混合,制備潤滑油組合物No.1~29。[潤滑油基油]基油的量為將利用該基油的潤滑油組合物的總量設為100質量%的量(余量)。·基油1:加氫裂解基油(礦物油),粘度指數:125,100℃運動粘度:4mm2/s·基油2:加氫裂解基油(礦物油),粘度指數:135,100℃運動粘度:4mm2/s·基油3:加氫裂解基油(礦物油)和聚-α-烯烴的混合物,粘度指數:125,100℃運動粘度:4mm2/s[添加劑][A]金屬清凈劑金屬清凈劑以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和鎂的量成為表1~3中記載的量的方式配合。·金屬清凈劑1:磺酸鈣(總堿值300mgKOH/g、鈣含量12質量%)·金屬清凈劑2:水楊酸鈣(總堿值350mgKOH/g、鈣含量13質量%)·金屬清凈劑3:水楊酸鈣(總堿值60mgKOH/g、鈣含量2質量%)·金屬清凈劑4:磺酸鎂(總堿值400mgKOH/g、鎂含量9質量%)·金屬清凈劑5:苯酚鈣(總堿值260mgKOH/g、鈣含量9質量%)·金屬清凈劑6:水楊酸鎂(總堿值340mgKOH/g、鎂含量8質量%)[B]抗磨劑抗磨劑以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磷的量成為表1~3中記載的量的方式配合。·抗磨劑1:sec-ZnDTP(仲烷基型,C3、C6,P含量8質量%)·抗磨劑2:pri-ZnDTP(伯烷基型,C8)和sec-ZnDTP(仲烷基型、C3、C6)的混合物(P含量8質量%)[C]摩擦調節劑摩擦調節劑以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鉬的量成為表1~3中記載的量的方式配合。·摩擦調節劑1:MoDTC(Mo含量10質量%,S含量11質量%)·摩擦調節劑2:烷基硫代碳酰胺鉬絡合物(Mo含量6質量%,S含量10質量%)[D]無灰分散劑無灰分散劑以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氮的量成為表1~3中記載的量的方式配合。·無灰分散劑1:硼改性聚異丁烯基琥珀酸酰亞胺(氮含量1.7質量%,硼含量0.4質量%,無灰分散劑的數均分子量(Mn)6,000)·無灰分散劑2:非硼改性聚異丁烯基琥珀酸酰亞胺(氮含量1.2質量%,無灰分散劑的數均分子量(Mn)6,000)·無灰分散劑3:硼改性聚異丁烯基琥珀酸酰亞胺(氮含量2.1質量%,硼含量0.02質量%,無灰分散劑的數均分子量(Mn)3,000)[E]粘度指數改進劑粘度指數改進劑以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下述聚合物的量成為表1~3中記載的量的方式配合。·粘度指數改進劑1:烯烴共聚物(Mw200,000)的含量為10重量%·粘度指數改進劑2:聚甲基丙烯酸酯(Mw300,000)的含量為20重量%[其它的添加劑]·含有抗氧化劑、消泡劑、流點降低劑的套裝[表1][表2][表3][關于第一發明][實施例1~20和比較例1~9]關于上述中得到的潤滑油組合物No.1~29的每個,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的濃度(質量%)[Ca]、鎂的濃度(質量%)[Mg]、鉬的濃度(質量%)[Mo]、磷的濃度(質量%)[P]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濃度(質量%)[N]應用于下述式(1)~(3)。將得到的X、Y和Z的值記載于表4~6。式(1):X=([Ca]+0.5[Mg])×8-[Mo]×8-[P]×30式(2):Y=[Ca]+1.65[Mg]+[N]式(3):Z=[N]/([Ca]+[Mg])低速提前點火(LSPI)頻率的測定使用潤滑油組合物No.1~29的每個,使用直列4汽缸的增壓汽油直接噴射式發動機,在1800轉、節流全開條件下,使用安裝于各汽缸的燃燒壓傳感器測定1小時內發生的LSPI的次數。將以比較例1的潤滑油組合物(No.21)中發生的LSPI的次數作為1.0(基準)計算出的LSPI發生頻率(相對值)記載于表4~6。將LSPI發生頻率為基準油(比較例1)的發生頻率的三分之一以下的情況設為合格。將結果示于表4~6。熱管測試(高溫清凈性的評價)對潤滑油組合物No.1~29的每個,根據JPI-5S-55-99進行熱管測試。在以下記載試驗方法的詳細情況。在內徑2mm的玻璃管中,一邊將玻璃管的溫度保持在280℃,一邊使潤滑油組合物以0.3毫升/時、使空氣以10毫升/秒連續流動16小時。將附著于玻璃管中的漆和顏色樣本進行比較,透明的情況評分為10分,黑的情況評分為0分。評分越高,表示高溫清凈性越好。將評分為3.5以上的情況視為合格。將結果示于表4~6。[表4][表5][表6]潤滑油組合物No.1~20如表4和5所示,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鎂、磷、鉬和氮的濃度(質量%)滿足上述的第一發明的要件。該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清凈性、特別是高溫清凈性。與此相對,如表6所示,潤滑油組合物No.21~29不滿足上述的第一發明的要件。該潤滑油組合物不能兼備LSPI發生頻率的降低和清凈性的確保。[關于第二發明]潤滑油組合物30~32的制備通過將上述的基油和添加劑以下述表7中記載的組成(相對于全部成分的合計質量(100質量%)的質量%)進行混合,制備潤滑油組合物No.30~32。[表7][實施例21~34、比較例10~18和參考例1~8]關于上述中制備的潤滑油組合物No.1~32的每個,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的濃度(質量%)[Ca]和鎂的濃度(質量%)[Mg]應用于下述式(4)和(5)。將得到的Q和W的值記載于表8~10和表12~13。式(4):Q=[Ca]+0.05[Mg]式(5):W=[Ca]+1.65[Mg]防銹性的評價關于潤滑油組合物No.1~32的每個,根據ASTM-D6557進行BallRusttest(BRT),評價防銹性。通過測定得到的平均灰色值越高,表示銹的形成越少。將得到的值為100以上設為合格。將結果示于表8~10和表12~13。硫酸灰分量的測定關于潤滑油組合物No.1~32的每個,根據JISK2272“原油和石油制品―灰分和硫酸灰分試驗方法”,測定硫酸灰分量(質量%)。將硫酸灰分量的值為3質量%以下設為合格。將結果示于表8~10和表12~13。低速提前點火(LSPI)頻率的測定和熱管測試關于潤滑油組合物No.30~32,通過上述的方法進行低速提前點火(LSPI)頻率的測定和熱管測試。將結果示于表10。[表8][表9][表10]潤滑油組合物No.5~7、11~16、19、20和30~32如表8~10所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鎂和鈣的濃度(質量%)滿足上述的第二發明的要件。該潤滑油組合物的LSPI發生頻率低,且能夠確保防銹性。予以說明,潤滑油組合物No.5~7、11~16、19和20如上述表4和5所示,潤滑油組合物中包含的鈣、鎂、磷、鉬和氮的濃度(質量%)也滿足上述的第一發明的要件。因此,該潤滑油組合物的LSPI發生頻率低,能夠確保清凈性并且也能夠確保防銹性。即,為這樣的潤滑液組合物,其除本發明的第一發明的課題之外,也實現第二發明的課題。另外,關于潤滑油組合物No.30~32,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的濃度(質量%)[Ca]、鎂的濃度(質量%)[Mg]、鉬的濃度(質量%)[Mo]、磷的濃度(質量%)[P]和來自無灰分散劑的氮濃度(質量%)[N]應用于上述式(1)~(3)。將得到的X、Y和Z的值記載于表11。[表11]實施例32實施例33實施例34組合物No.303132式(1):X0.08-0.80-0.56式(2):Y0.980.750.67式(3):Z0.120.170.18如表11中記載的那樣,潤滑油組合物No.30~32為由式(1)求出的X的值為X>-0.85的潤滑油組合物。即,不滿足上述的第一發明的要件。由于潤滑油組合物No.30~32如表10所示,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鎂和鈣的濃度(質量%)滿足上述的第二發明的要件,因此LSPI發生頻率低,且能夠確保防銹性。[表12][表13]潤滑油組合物No.21~29如表12所示,由上述式(4)表示的Q和由上述式(5)表示的W的至少一者不滿足第二發明的要件。該潤滑油組合物不能兼備LSPI發生頻率的降低和防銹性的確保。如表4和5所示,潤滑油組合物No.1、2、4、8~10、17和18滿足第一發明的要件,但如表13所示,不滿足第二發明的要件。該潤滑油組合物的LSPI發生頻率低,且清凈性良好,但防銹性差。即,可實現本發明的第一發明的課題,但不能實現第二發明的課題。[參考例9~11]通過將上述的基油和添加劑以下述表14中記載的組成(質量%)進行混合,制備潤滑油組合物No.33~35。[表14]關于上述潤滑油組合物No.33~35,將潤滑油組合物中的鈣的濃度(質量%)[Ca]、鎂的濃度(質量%)[Mg]、磷的濃度(質量%)[P]、鉬的濃度(質量%)[Mo]和氮的濃度(質量%)[N]應用于上述式(1)~(5)。將得到的X、Y、Z、Q和W的值記載于下述表15。關于這些潤滑油組合物,通過上述的方法進行低速提前點火(LSPI)頻率的測定、熱管測試、防銹性評價和硫酸灰分量測定。將結果記載于下述表15。[表15]潤滑油組合物No.33~35如表15所示,LSPI發生頻率低,清凈性和防銹性良好,但因鎂的量過多而潤滑油組合物中的硫酸灰分的量超過規定量。因此,作為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不優選。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滿足上述的第一發明的要件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清凈性、特別是高溫清凈性。另外,滿足上述的第二發明的要件的潤滑油組合物能夠降低LSPI發生頻率并能夠確保防銹性。這些本發明的潤滑油組合物特別適合作為內燃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進而特別適合作為增壓汽油發動機用的潤滑油組合物使用。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