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和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181741閱讀:4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和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能動力技術,特別是指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和蓄熱式發電熱力 系統。
背景技術
很多工業裝置都會因為工藝過程中的變化而產生不連續的飽和蒸汽,如圖1所示 的轉爐煉鋼工藝中,轉爐容量的大小和鐵水質量等條件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吹氧期和冶煉 周期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情況下吹氧期為12 18min,冶煉周期觀 38min,在吹氧期爐 氣溫度高達1600°C,爐氣量也處于最高;吹氧期結束后爐氣量總額下降為零。可見轉爐爐 氣量及爐氣溫度具有波動大等特點,爐氣參數呈間歇性、波動性和周期性。轉爐余熱鍋爐是回收轉爐爐氣余熱熱能的重要設備,轉爐余熱鍋爐以水為介質, 將轉爐的爐氣從1400 1600°C冷卻到700 900°C,水在轉爐余熱鍋爐中被加熱成飽和蒸 汽。但是受轉爐冶煉周期的影響,轉爐余熱鍋爐生產出的飽和蒸汽有可能時斷時續,或者雖 然能夠持續提供蒸汽但其壓力波動很大,因此輸出的蒸汽是不連續不穩定的,難以納入鋼 鐵企業的蒸汽系統中,因而大部分蒸汽被放散掉,造成大量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由于工業裝置會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不連 續的飽和蒸汽,導致這些不連續不穩定的飽和蒸汽無法被回收利用而被迫流失掉,造成大 量浪費的缺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輸出蒸汽 壓力值位于第一工作閾值和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蒸汽,包括至少兩個輸送管路,用于連接 裝置中各個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蒸汽;三通連接器,進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輸入外部的 蒸汽,出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壓力調節閥,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 閥以及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閥;用于允許輸送管路中的不同流向的蒸汽通過;蒸 汽蓄熱器,與第一指揮閥和第二指揮閥連接,用于通過第二指揮閥接收并存放蒸汽,通過所 述第一指揮閥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第一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 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 所述蒸汽蓄熱器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和第一壓力調節閥為外部提供蒸汽;當所 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輸出蒸汽;第二指 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于當所述蒸 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入蒸汽;當 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入來自外部的 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來 自所述蒸汽蓄熱器的蒸汽通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 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與位于所述三通連接器的進汽側一側,直接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 小自身閥門,限制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并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 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第一檢測單元,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處輸出的 蒸汽的壓力,并生成所述蒸汽壓力值,將所述蒸汽壓力值反饋到第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 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控制單元,與第一檢測單元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壓力 值,并比較所述蒸汽壓力值與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或所述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大小;當所述 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一控制信號給第一指揮閥、 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 值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二控制信號給第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 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集汽缸,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連接,用 于通過多個輸入口收集來自外部的蒸汽,并通過一個輸出口輸送所述蒸汽到所述第二壓力 調節閥。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第二檢測單元,位于所述集汽缸與第二壓力調節閥之間, 用于檢測所述集汽缸輸出后進入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一種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應用蒸汽壓力值位于第一工作閾值和第二工作閾值之 間的蒸汽進行發電,包括至少兩個輸送管路,用于連接裝置中各個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 蒸汽;三通連接器,進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輸入外部的蒸汽,出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 一壓力調節閥,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閥以及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 閥;用于允許輸送管路中的不同流向的蒸汽通過;蒸汽蓄熱器,與第一指揮閥和第二指揮 閥連接,用于通過第二指揮閥接收并存放蒸汽,通過所述第一指揮閥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 第一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于當 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所述蒸汽蓄熱器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 三通連接器和第一壓力調節閥為外部提供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 閉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輸出蒸汽;第二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 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 閉自身閥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入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 開啟自身閥門,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用于當所述蒸 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來自所述蒸汽蓄熱器的蒸汽通過;當所 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處傳輸來的蒸汽 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與位于所述三通連接器的進汽側一側,直接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 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 汽通過;并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外部輸入的所述 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蒸汽除濕裝置,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 一壓力調節閥連接,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的蒸汽并除去其中的水分后,發送 到汽輪發電機組;汽輪發電機組,用于接收蒸汽并以所述蒸汽進行發電。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第一檢測單元,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處輸出的蒸汽的壓力,并生成所述蒸汽壓力值,將所述蒸汽壓力值反饋到第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 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控制單元,與第一檢測單元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壓力 值,并比較所述蒸汽壓力值與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或所述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大小;當所述 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一控制信號給第一指揮閥、 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 值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二控制信號給第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 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集汽缸,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連接,用 于通過多個輸入口收集來自外部的蒸汽,并通過一個輸出口輸送所述蒸汽到所述第二壓力 調節閥。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第二檢測單元,位于所述集汽缸與第二壓力調節閥之間, 用于檢測所述集汽缸輸出后進入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當工業裝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不連續 飽和蒸汽時,如果產生的不連續飽和蒸汽過多,則采用蒸汽蓄熱器存放多余的蒸汽,如果產 生的不連續飽和蒸汽不足,導致影響了其他設備的運行,則將蒸汽蓄熱器原存放的多余的 蒸汽釋放出,如此,則可以為其他設備提供連續的蒸汽使其工作,而且不必被迫流失掉大量 的蒸汽。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轉爐煉鋼生成不連續飽和蒸汽的技術參數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 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本發明中,針對各種工業裝置產生的不連續不穩定飽和蒸汽,采用一個存儲裝置 盛裝過多的不連續不穩定飽和蒸汽并在適當的時間釋放該些不連續不穩定飽和蒸汽。上述 不連續不穩定飽和蒸汽通常被輸入到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中用于發電。如圖3所示,蓄熱 式發電熱力裝置中包含多個輸送管路101,每一個輸送管路101用于連接裝置中的器件和/ 或閥門以傳輸蒸汽;換言之,各個器件和/或閥門之間均通過一段輸送管路101連接。各個 器件和/或閥門通過如下方式連接集汽缸205收集不連續不穩定飽和蒸汽,通過輸送管路101連接第二壓力調節閥 1052,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通過輸送管路101連接三通連接器102的進汽側;該三通連接 器102的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閥1041以及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 閥1042 ;第一指揮閥1041和第二指揮閥1042均連接蒸汽蓄熱器103。三通連接器102的出汽側連接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連接蒸 汽除濕裝置203,該蒸汽除濕裝置203連接汽輪發電機組204。
其中,還包括第一檢測單元201,位于蒸汽除濕裝置203與汽輪發電機組204之 間。第二檢測單元,位于集汽缸205與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之間。以及控制單元202,可以位于任意位置,并與第一檢測單元201、第二檢測單元、第 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第一指揮閥1041、第二指揮閥1042連接。為實現發明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如圖2所示,包 括至少兩個輸送管路101,用于連接裝置中各個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蒸汽;三通連接器102,進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輸入外部的蒸汽,出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 101連接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閥1041以及通過一輸 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閥1042 ;用于允許輸送管路101中的不同流向的蒸汽通過;蒸汽蓄熱器103,與第一指揮閥1041和第二指揮閥1042連接,用于通過第二指揮 閥1042接收并存放蒸汽,通過所述第一指揮閥1041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第一指揮閥1041,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102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 蓄熱器103連接,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所述蒸汽蓄 熱器103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和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為外部提供蒸汽;當 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103輸出蒸汽;第二指揮閥1042,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102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 蓄熱器103連接,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向 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 向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 門,允許來自所述蒸汽蓄熱器103的蒸汽通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 小自身閥門,限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102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與位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的進汽側一側,直接輸入來自 外部的蒸汽;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外部 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并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外 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103。應用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當工業裝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不連續飽和蒸汽時,如 果產生的不連續飽和蒸汽過多,則采用蒸汽蓄熱器103存放多余的蒸汽,如果由于產生的 不連續不穩定飽和蒸汽不足影響了其他設備的運行,則將蒸汽蓄熱器103原存放的多余的 蒸汽釋放出,如此則可以為其他設備提供連續穩定的蒸汽使其工作,而且不必被迫流失掉 大量的蒸汽。其中,第一指揮閥1041和第二指揮閥1042為單向閥門,第一指揮閥1041僅允許 開啟后自蒸汽蓄熱器103向外部輸出的蒸汽通過,第二指揮閥1042開啟后僅允許輸入蒸汽 蓄熱器103的蒸汽通過。第一指揮閥1041,還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 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103輸出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還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102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如圖3所示,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還包括第一檢測單元201,用于測量所述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輸出的蒸汽的壓力,并生成 所述蒸汽壓力值,將所述蒸汽壓力值反饋到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 壓力調節閥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當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與汽輪發電機組204連接,并為汽輪發電機組204實現發 電功能提供蒸汽時,還需要在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的外側連接一個蒸汽除濕裝置203,并 通過該蒸汽除濕裝置203連接汽輪發電機組204,如圖3所示,整個蓄熱式發電設備包括 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100,以及蒸汽除濕裝置203,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連接,用于接收 來自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的蒸汽并除去其中的水分后,發送到汽輪發電機組204;控制單元202需要采集第一檢測單元201和第二檢測單元分別對應的蒸汽壓力值 和輸入蒸汽壓力值。并且與第一檢測單元201、第二檢測單元、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 壓力調節閥1052、第一指揮閥1041、第二指揮閥1042連接,并對應的輸出控制信號,用以調 節各個閥門的開啟/關閉,以及閥門開度的大小。包括比較蒸汽壓力值與所述第一工作 閾值或所述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大小;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一控 制信號,發送該第一控制信號給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力調節閥 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 ;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 發送該第二控制信號給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和/ 或第二指揮閥1042。當需要將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應用到一種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中以控制其進行 發電時,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還需要接收來自集汽缸205的蒸汽,并通過輸送管路連接汽 輪發電機組204。其中汽輪發電機組204,用于接收蒸汽并以所述蒸汽進行發電。汽輪發電機組204運行 過程中所能夠承受的正常工作壓力位于第一工作閾值和第二工作閾值之間,其中,第一工 作閾值是工作壓力下限值,第二工作閾值則是工作壓力上限值。集汽缸205,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連接,用于通過多個輸 入口收集來自外部的蒸汽,并通過一個輸出口輸送所述蒸汽到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第二檢測單元,位于集汽缸205與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之間,用于檢測輸入蓄熱 式發電調節裝置100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需要能夠在各種工作條件下工作,為此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 需要在不同的工作狀況下工作,包括工作狀況1,汽輪發電機組204停止工作,此時不同的器件和/或閥門需要進行如 下動作或處于如下狀態Al,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關閉;Bi,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開度任意,只需保證來自外部的蒸汽能夠通過,且蒸 汽傳輸過程中不會損壞其他器件即可。Cl,第一指揮閥1041關閉;D1,第二指揮閥1042開啟,允許來自外部的蒸汽進入蒸汽蓄熱器103。
工作狀況1下,蒸汽通過集汽缸205、輸送管路101、第二指揮閥1042、三通連接器 102和第二指揮閥1042,直接進入蒸汽蓄熱器103。工作狀況2,汽輪發電機組204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需要連續穩定的蒸汽流,并且第 一檢測單元201通過檢測得知蒸汽壓力值位于第一工作閾值和第二工作閾值之間,滿足汽 輪發電機組204正常工作的要求。此時裝置的各個器件和/或閥門需要進行如下動作或處 于如下狀態A2,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開啟且處于適度的開度;B2,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開啟且處于適度的開度;C2,第一指揮閥1041關閉;D2,第二指揮閥1042關閉。工作狀況2下,表明從集汽缸205處輸入的蒸汽能夠保證汽輪發電機組204處 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不再需要向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并存放來自外部的蒸汽,也不需要 蒸汽蓄熱器103向外輸出之前存放的蒸汽,此時關閉與蒸汽蓄熱器103連接的第一指揮閥 1041和第二指揮閥1042。蒸汽通過集汽缸205、輸送管路101、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三通連接器102、第一 壓力調節閥1051,以及蒸汽除濕裝置203,進入汽輪發電機組204,供汽輪發電機組204發電需要。工作狀況3,汽輪發電機組204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需要連續穩定的蒸汽流,并且第 一檢測單元201通過檢測得知蒸汽壓力值位于第一工作閾值以下,表明外部輸入的蒸汽流 量較小,無法滿足汽輪發電機組204發電所需。此時不同的器件和/或閥門需要進行如下 動作或處于如下狀態A3,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開啟且處于較大的開度;B3,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開啟且處于較小的開度;以此在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與 三通連接器102之間形成一個調節壓力區,該調節壓力區的蒸汽壓力足以保證來自蒸汽蓄 熱器103的蒸汽經過第一指揮閥1041在三通連接器102處能夠向汽輪發電機組204方向 傳輸。此時,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實際上起到了調節壓力的作用。C3,第一指揮閥1041開啟;D3,第二指揮閥1042關閉。工作狀況3下,第一指揮閥1041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 身閥門,允許所述蒸汽蓄熱器103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和第一壓力調節閥 1051為外部提供蒸汽;第二指揮閥1042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 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 門,允許來自所述蒸汽蓄熱器103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 閥門,限制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具體而言,如果第一工作閾值為IMPa,第二工作閾值為1. 2MPa。那么,此時蒸汽壓力值小于IMPa,不失一般性,設定當前的蒸汽壓力值在0. SMPa上下浮動,無法滿足汽輪發 電機組204正常工作所需。這表明從集汽缸205輸入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100的蒸汽的輸 入蒸汽壓力值也較小,通常也是小于IMPa。將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開度調小,則在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與三通連接器102 之間形成一個調節壓力區;調節壓力區中的蒸汽根據氣體壓力形成原理,其蒸汽壓力不斷 升高,直至升到IMI^a 1. 之間。此時,蒸汽蓄熱器103中的蒸汽通過第一指揮閥1041 到達三通連接器102,并與調節壓力區中的蒸汽接觸,兩者相互作用,直至兩者的蒸汽壓力 達到平衡狀態且位于IMPa 1. 之間,保證了來自蒸汽蓄熱器103的蒸汽能夠滿足汽 輪發電機組204正常工作所需。換言之,根據第一檢測單元201檢測到的蒸汽壓力值調節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 開度,以此保證能夠為汽輪發電機組204提供連續穩定的蒸汽流。工作狀況4,汽輪發電機組204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需要連續穩定的蒸汽流,并且第 一檢測單元201通過檢測得知蒸汽壓力值位于第二工作閾值以上,表明外部輸入的蒸汽流 量很大,超過了汽輪發電機組204發電所需。此時不同的器件和/或閥門需要進行如下動 作或處于如下狀態A4,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開啟且處于較小的開度;B4,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開啟且處于較大的開度;C4,第一指揮閥1041關閉;D4,第二指揮閥1042開啟。工作狀況4下,第一指揮閥1041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閉 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103輸出蒸汽;第二指揮閥1042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向 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 門,限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102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 門,允許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103。將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開度調大,不限制蒸汽的輸入流量,以此保證集汽缸 205中不存在過多的蒸汽,且第二指揮閥1042處于開啟狀態,輸入的過多的蒸汽通過第二 指揮閥1042進入了蒸汽蓄熱器103中。具體而言,如果第一工作閾值為IMPa,第二工作閾值 為1. 2MPa。那么此時蒸汽壓力值大于1. 2MPa,不失一般性,設定當前的蒸汽壓力值在2Mpa 上下浮動,無法滿足汽輪發電機組204正常工作所需。這表明從集汽缸205輸入蓄熱式發 電調節裝置100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也較大,通常也是大于1. 2MPa。則由于過多的蒸 汽進入了蒸汽蓄熱器103,則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100中的蒸汽壓力下降,如此則第一檢測 單元201檢測到的蒸汽壓力值不斷下降,直至位于IMPa 1. 2ΜΙ^之間。換言之,根據第一檢測單元201檢測到的蒸汽壓力值調節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 開度,以此保證能夠為汽輪發電機組204提供連續穩定的蒸汽流。可以知道,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的作用是調節和關斷,關斷時汽輪發電機組204 不工作,蒸汽均進入了蒸汽蓄熱器103。汽輪發電機組204工作的時候,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才起到調節作用。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作用則主要是調節來自集汽缸205的蒸汽 的流量和在三通連接器102的進汽側所形成的輸入蒸汽壓力值。在上述的各個工作狀況中,控制單元202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 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第一控制信號到達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力 調節閥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處用于完成如下功能1 4 :1,控制第一指揮閥1041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 所述蒸汽蓄熱器103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和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為外部 提供蒸汽。2,控制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 門,允許從所述三通連接器102處傳輸來的來自所述蒸汽蓄熱器103的蒸汽通過。3,控制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 身閥門,限制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4,控制第二指揮閥1042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 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蒸汽。在上述的各個工作狀況中,控制單元202還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 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該第二控制信號到達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 壓力調節閥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處用于完成如下功能5 8 :5,控制第一指揮閥1041當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 所述蒸汽蓄熱器103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和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為外部 提供蒸汽。6,控制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當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 限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7,控制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當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 允許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103。8,控制第二指揮閥1042當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向所 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從所述三通連接器102輸入的來自外部的蒸汽。對應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如圖3所示,包括至少兩個輸送管路101,用于連接裝置中不同的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蒸汽;三通連接器102,進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輸入外部的蒸汽,出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 101連接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閥1041以及通過一輸 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閥1042 ;用于允許輸送管路101中的不同流向的蒸汽通過;蒸汽蓄熱器103,與第一指揮閥1041和第二指揮閥1042連接,用于通過第二指揮 閥1042接收并存放蒸汽,通過所述第一指揮閥1041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第一指揮閥1041,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102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 蓄熱器103連接,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所述蒸汽蓄 熱器103存放的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和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為外部提供蒸汽;當 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103輸出蒸汽;第二指揮閥1042,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102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 蓄熱器103連接,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 向所述蒸汽蓄熱器103中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 門,允許來自所述蒸汽蓄熱器103的蒸汽通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 小自身閥門,限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102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與位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的進汽側一側,直接輸入來自 外部的蒸汽;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外部 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并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外 部輸入的所述蒸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102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103 ;蒸汽除濕裝置203,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連接,用于接收 來自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的蒸汽并除去其中的水分后,發送到汽輪發電機組;汽輪發電機組204,用于接收蒸汽并以所述蒸汽進行發電。如圖3所示,為完善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在各種工作條件下的功能,蓄熱式發電 調節裝置中還可以包括第一檢測單元201,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處輸出的蒸汽的壓力,并生成所 述蒸汽壓力值,將所述蒸汽壓力值反饋到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 力調節閥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控制單元202,與第一檢測單元201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壓力值,并比較所述 蒸汽壓力值與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或所述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大小;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一控制信號 給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 ;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二控制信號 給第一指揮閥1041、第一壓力調節閥1051、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和/或第二指揮閥1042。集汽缸205,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連接,用于通過多個輸 入口收集來自外部的蒸汽,并通過一個輸出口輸送所述蒸汽到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第二檢測單元,位于所述集汽缸與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之間,用于檢測所述集汽 缸輸出后進入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1052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應用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當工業裝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不連續飽和蒸汽時,如 果產生的不連續飽和蒸汽過多,則采用蒸汽蓄熱器存放多余的蒸汽,如果產生的不連續飽 和蒸汽不足,導致影響了其他設備的運行,則將蒸汽蓄熱器原存放的多余的蒸汽釋放出,如 此,則可以為其他設備提供連續的蒸汽使其工作,而且不必被迫流失掉大量的蒸汽。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 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1權利要求
1.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輸出蒸汽壓力值位于第一工作閾值和第二 工作閾值之間的蒸汽,包括至少兩個輸送管路,用于連接裝置中各個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蒸汽; 三通連接器,進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輸入外部的蒸汽,出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 一壓力調節閥,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閥以及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 閥;用于允許輸送管路中的不同流向的蒸汽通過;蒸汽蓄熱器,與第一指揮閥和第二指揮閥連接,用于通過第二指揮閥接收并存放蒸汽, 通過所述第一指揮閥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第一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 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所述蒸汽蓄熱器存放的蒸汽通過 所述三通連接器和第一壓力調節閥為外部提供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 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輸出蒸汽;第二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 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 入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入 來自外部的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來 自所述蒸汽蓄熱器的蒸汽通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 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與位于所述三通連接器的進汽側一側,直接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用 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 通過;并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 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檢測單元,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處輸出的蒸汽的壓力,并生成所述蒸汽 壓力值,將所述蒸汽壓力值反饋到第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 二指揮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單元,與第一檢測單元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壓力值,并比較所述蒸汽壓力值與 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或所述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大小;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一控制信號給第 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二控制信號給第 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集汽缸,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連接,用于通過多個輸入口收集來自 外部的蒸汽,并通過一個輸出口輸送所述蒸汽到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檢測單元,位于所述集汽缸與第二壓力調節閥之間,用于檢測所述集汽缸輸出后進入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
6.一種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應用蒸汽壓力值位于第一工作閾值和第二 工作閾值之間的蒸汽進行發電,包括至少兩個輸送管路,用于連接裝置中各個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蒸汽; 三通連接器,進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輸入外部的蒸汽,出汽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 一壓力調節閥,蓄熱側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一指揮閥以及通過一輸送管路連接第二指揮 閥;用于允許輸送管路中的不同流向的蒸汽通過;蒸汽蓄熱器,與第一指揮閥和第二指揮閥連接,用于通過第二指揮閥接收并存放蒸汽, 通過所述第一指揮閥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第一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 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所述蒸汽蓄熱器存放的蒸汽通過 所述三通連接器和第一壓力調節閥為外部提供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 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所述蒸汽蓄熱器輸出蒸汽;第二指揮閥,一端與所述三通連接器的蓄熱側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蒸汽蓄熱器連接,用 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閉自身閥門,禁止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 入蒸汽;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向所述蒸汽蓄熱器中輸入 來自外部的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用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來 自所述蒸汽蓄熱器的蒸汽通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 制從所述三通連接器處傳輸來的蒸汽通過;第二壓力調節閥,與位于所述三通連接器的進汽側一側,直接輸入來自外部的蒸汽;用 于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時關小自身閥門,限制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汽 通過;并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外部輸入的所述蒸 汽通過所述三通連接器到達所述蒸汽蓄熱器;蒸汽除濕裝置,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連接,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第一 壓力調節閥的蒸汽并除去其中的水分后,發送到汽輪發電機組; 汽輪發電機組,用于接收蒸汽并以所述蒸汽進行發電。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檢測單元,用于測量所述第一壓力調節閥處輸出的蒸汽的壓力,并生成所述蒸汽 壓力值,將所述蒸汽壓力值反饋到第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 二指揮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單元,與第一檢測單元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壓力值,并比較所述蒸汽壓力值與 所述第一工作閾值或所述第二工作閾值之間的大小;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一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一控制信號給第 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當所述蒸汽壓力值大于第二工作閾值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發送該第二控制信號給第 一指揮閥、第一壓力調節閥、第二壓力調節閥和/或第二指揮閥。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集汽缸,通過一輸送管路與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連接,用于通過多個輸入口收集來自 外部的蒸汽,并通過一個輸出口輸送所述蒸汽到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檢測單元,位于所述集汽缸與第二壓力調節閥之間,用于檢測所述集汽缸輸出后 進入所述第二壓力調節閥的蒸汽的輸入蒸汽壓力值。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蓄熱式發電調節裝置和蓄熱式發電熱力裝置,至少兩個輸送管路,用于連接裝置中不同的器件和/或閥門以傳輸蒸汽;蒸汽蓄熱器,用于通過一輸送管路接收并存放蒸汽,并通過第一指揮閥向外提供存放的蒸汽;第一指揮閥,與蒸汽蓄熱器連接,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啟自身閥門,允許蒸汽蓄熱器存放的蒸汽通過三通連接器和第一壓力調節閥為外部提供蒸汽;第一壓力調節閥,用于當蒸汽壓力值小于第一工作閾值時開大自身閥門,允許從三通連接器處傳輸來的來自蒸汽蓄熱器的蒸汽通過。采用蒸汽蓄熱器在不同的時刻調節輸出的蒸汽,可以為其他設備提供連續的蒸汽使其工作,而且不必被迫流失掉大量的蒸汽。
文檔編號F01K13/02GK102052108SQ20101050832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明者任冬, 史慶璽, 胡帆 申請人:天壕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