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燃氣輪機,其具有至少一個內殼體部件和至少一個外殼體部件,在之間至少部分地布置有環形通道,環形通道包圍燃氣渦輪轉子和在燃氣輪機的操作期間盛行的工作流體的有用流動,其中環形通道被設計成引導冷卻流體、尤其是壓氣機空氣。
背景技術:
這樣的燃氣輪機典型被設計為固定式燃氣輪機,但也設計為具有金屬殼體部件的航空發動機,其具有大的熱容量并因此也具有高的熱存儲能力。在殼體部件中,典型地設置了排放開口,其被設計成將來自環形通道的冷卻流體引導至燃氣輪機的進一步的流體地連接的區段,用于附加的冷卻和密封目的。此外,冷卻流體自然也用于熱調節(即用于冷卻)定界環形通道的組成部件。
取決于燃氣輪機的操作條件,有必要僅給環形通道給送比較少量的冷卻流體。這從而導致能夠在環形通道中形成自由對流單元,該對流單元由于溫度差異而形成在環形通道內側。自由對流單元進而對環形通道中的總體流量具有顯著影響,使得有時在環形通道中的冷卻流體分布形成不期望的非對稱性。因此,越來越多地在環形通道內側形成比其他區域熱的局部區域。作為溫度分布方面的溫度不均勻的結果,燃氣輪機的幾何形狀可能由于獨立的局部區域的不同材料膨脹而扭曲。
由于該扭曲,后果會是燃氣輪機的軸向對稱性的損失,作為其結果,燃氣輪機的轉動與固定組成部件之間沿燃氣輪機的縱向方向在橫截面內側圓周上的間隙距離是不同的。所以,已知例如由于在起動過程期間燃氣輪機內側的不均勻的溫度分布,可能會發生整個殼體的橢圓化或翹曲。
此外,冷卻流體在環形通道中的對流分布提供了在環形通道的圓周上的不同的冷卻流體溫度。然而,作為結果,在燃氣輪機那些區段上接出現可變的冷卻流體溫度,這些區段需要由冷卻流體在其上執行附加冷卻功能,像從環形通道給送的渦輪葉片冷卻的情況中一樣。作為后果,可能要求這些區段必須設計為增加冷卻流體消耗,這在技術上有必要避免。
相應地,燃氣輪機中的組成部件總是要針對最不利的幾何情況來設計,作為其結果,增加了效率損失或成本增加。
這樣的問題在大多數燃氣輪機的情況中典型地被忽略,并且容許效率損失或成本增加。尤其容許的是如下事實,內殼體部件與轉動組成部件之間的間隙距離(特別是當燃氣輪機不會經受扭曲或翹曲時)大于它們可能的間隙距離。
用于避免這些問題的一些嘗試已經從現有技術(例如從EP1505261A1)已知,其給予了將環形通道在圓周方向上細分成彼此流體地分離的多個區的教導。
該流體細分使得能夠至少部分防止或者甚至完全防止在整個環形通道上的自由對流單元的形成。相當的技術方案例如從GB2,017,826 A、US 5,219,268 A或US 4,631,913 A已知。然而,環形通道流體細分成多個區的的缺點在于,必須從外側給獨立的環帶扇區昂貴地給送冷卻流體,并且所有扇區在各情況中都要求給送線路。此外,獨立的扇區的流體分離已證明是在如下方面是有問題的,獨立的扇區可能要求不同的冷卻容量。作為后果,每時間單位不同量的冷卻流體要給送至扇區,作為其結果,開環和閉環控制上的開銷也顯著地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在這些情形下,出現了對于避免來自現有技術的這些缺點的技術要求。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以精確的方式做到這一點。尤其要提出的是一種燃氣輪機,其可以使得能夠以簡單且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內殼體部件的并且特別是環形通道的更均勻的冷卻。另外,要避免彌漫環形通道的大區域的自由對流單元的形成,但同時要實現冷卻流體在環形通道中的有利分布。
本發明所基于的這些目的借助于根據權利要求1的燃氣渦輪來實現。
本發明所基于的目的尤其借助于如下一種燃氣輪機來實現,其具有至少一個內殼體部件和至少一個外殼體部件,在內殼體部件和外殼體部件之間至少部分地布置有環形通道,環形通道圓周地包圍燃氣渦輪轉子和在燃氣輪機的操作期間盛行的工作流體的有用流動,其中環形通道被設計成在圓周方向上引導冷卻流體、尤其是壓氣機空氣,并且其中環形通道借助于分隔部在圓周方向上被細分成環帶扇區,其中在環形通道中至少部分地設置管道,管道將獨立的環帶扇區流體地互連,并且其中管道被設計為流體地連接至用于冷卻流體給送的至少一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并具有至少一個出口開口、優選多個出口開口的分配管道,至少一個出口開口被設計用于冷卻流體從管道到環帶扇區內的傳遞。
環形通道的該細分要在流體細分的意義上來理解,流體細分可防止獨立的環帶扇區之間的自由的、也就是說不受阻礙的流體交換。
燃氣輪機的外殼體部件典型地將其朝向環境定界并防止工作流體在所述燃氣輪機的操作期間從燃氣輪機到該環境的逸出。內殼體部件另一方面朝向作為用于熱能量變成機械轉動能量的轉換的工作流體使用的熱氣體流動定界燃氣輪機。內殼體部件在該情況中至少部分地將熱氣體流動并且還有燃氣渦輪轉子圍住。
環形通道典型地被設計為輔助流體增壓室,輔助流體或冷卻流體可以被存儲在其中并且尤其被沿圓周方向引導。冷卻流體優選是壓氣機空氣,但也可以是被相應地壓縮的另一流體。這樣的流體例如是空氣-水混合物抑或空氣-蒸汽混合物。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是,布置在內殼體部件與外殼體部件之間的環形通道被流體地細分,使得形成獨立的環帶扇區。
該流體細分使得能夠抑制或甚至防止在整個環形通道上形成自由對流單元。作為其結果,也可以降低自由對流單元對冷卻流體流動的影響(否則將在環形通道中盛行)。換言之,環形通道中的自由對流單元對環形通道中盛行的流體流動的影響比沒有細分的情況時小。
此外,可以在獨立的環帶扇區中形成局部自由對流單元,其可以確保冷卻流體的快速混合通過。還有,冷卻流體并因此冷卻流體的冷卻容量可以在獨立的環帶扇區的區域中更快地沉積,使得后果是借助于冷卻流體的更高效的冷卻。作為環帶扇區的結果,由自由對流單元限定的熱分層的自然動力學因此被局部限制,這導致在環形通道的圓周上的改善且更均勻的溫度分布。因此可以至少在環形通道的區域中明顯地降低由圓周方向上的不均勻的溫度分布所引起的橢圓化或翹曲。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提供的是,在環形通道中至少部分地設置管道,管道將獨立的環帶扇區流體地互連。該流體連接可以有益于獨立的環帶扇區之間的流體交換。以該方式,冷卻流體并因此是熱例如也可以以定向的方式在獨立的環帶扇區之間交換。這在當燃氣輪機的操作期間單獨的環帶扇區需求比其他的環帶扇區高的冷卻容量時尤其已證明是有利的。在這樣的情況中,一些冷卻流體可以從其他環帶扇區中傳遞到受影響的環帶扇區內。同時,也可以是冷卻流體由于在較熱的環帶扇區中盛行的較高壓力而以在獨立的環帶扇區中的相等的冷卻流體量從較熱的環帶扇區中流出來,到相鄰的環帶扇區內。
根據本發明,此外提供的是,管道被設計為流體地連接至用于給送冷卻流體的至少一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并具有至少一個出口開口、優選多個出口開口的分配管道,至少一個出口開口被設計用于將冷卻流體從管道傳遞到環帶扇區內。管道尤其圍繞環形通道的整個圓周延伸并且將冷卻流體分配到所有環帶扇區內。管道因此使得能夠實現用冷卻流體進行的環帶扇區的均勻分配和給送,并且在這方面進而有助于在環形通道中的獨立的環帶扇區上的溫度分布的均勻化。
環帶扇區的給送因此經由集成的管道來執行,使得獨立的環帶扇區至來自外側的給送線路系統的昂貴連接可以省卻。此外,冷卻流體可以以定向的方式經由管道被引入獨立的環帶扇區內。出于相同原因,通過從管道(具體地在某些區域中)越來越多地流出的冷卻流體(很可能通過在所討論的環帶扇區中每長度設置的更多的出口開口)也可以給獨立的環帶扇區越來越多地供給冷卻流體。
設計為在環形通道中的分配管道的管道被流體地連接至用于給送冷卻流體的至少一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并具有多個出口開口,多個出口開口被設計用于冷卻流體從管道通過流出而傳遞到環形通道內。
冷卻流體是優選壓氣機空氣,但也可以是例如將被壓縮的外部源的流體。這樣的流體例如是空氣-水混合物或者空氣-蒸汽混合物。
本發明的基本構思在于管道的到借助于環帶扇區被細分的環形通道內的集成,該管道流體地連接至用于給送冷卻流體的至少一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并且所以可以被給送冷卻流體。代替用冷卻流體進行的環形通道的扇區的直接給送,因此首先給集成到環形通道內的管道給送冷卻流體,其中借助于在管道中或上的多個出口開口來實現冷卻流體從管道到環形通道的扇區內的傳遞。
因此,雖說用冷卻流體進行的環形通道的給送有時形成對于形成局部均勻的冷卻流體分布來說不利的流動,但通過設置形成為分配管道的管道,冷卻流體可以被以很大程度上受控且定向的方式導向到環形通道的環帶扇區內,并優選地至具有增加的冷卻空氣要求的那些殼體部件。出于相同原因,利用管道中的出口開口的均勻分配,可以實現用冷卻流體進行的環形通道的很大程度上均勻的給送,而不必擔心例如對流擾動。以該方式,可以實現環形通道的相關殼體部件的很大程度上均勻的給送,使得可以基本上避免燃氣輪機的獨立的殼體部件的翹曲或不均勻的熱膨脹。這進而具有如下有利后果,燃氣輪機中的所描述的間隙距離比較均勻地形成,并且可以進行在殼體部件的整個圓周形狀上的間隙優化。此外,作為結果燃氣輪機的特別高效的操作成為可能。
本發明允許冷卻流體在冷卻流體與燃氣輪機的環形通道的金屬組成部件直接熱接觸之前首先沿圓周分布在整個環形通道上。由于從殼體部件到冷卻流體的熱量的更均勻的傳遞,諸如整個殼體的橢圓化或翹曲等的現象可以被避免。
在這點上要注意的是,設計為分配管道的管道要在如下的意義上來理解,其允許形成定向的和圍住的流動的流動導向。為此,管道具有用作流動邊界的管道壁。作為結果,也可以限定確定冷卻流體的流動的管道橫截面。在該情況中,管道橫截面的幾何形狀不必是圓形設計,然而只是在優選實施例中是這樣。管道橫截面也可以例如是矩形的或橢圓形的,或者局部不同,使得管道可以例如適于環形通道的局部要求。出于相同原因,可想到的是管道被設計為波紋管。管道典型地包括熱固性金屬合金。
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管道主要在環形通道的整個圓周上延伸并且出口開口優選在圓周方向上等距地間隔開。出口開口典型地彼此相距幾厘米的距離。類似地,設置了在管道的或環形通道的圓周上分布的獨立的成組出口開口。歸因于出口開口的該分布,可以實現用冷卻空氣進行的環形通道的比較均勻的給送,其中在沒有設置管道的情況下將經受更強烈的熱性加熱的那些殼體部件可以也可以優選地被冷卻。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管道的流動橫截面是可變的設計,其中特別地,管道的靠近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布置的區域的流動橫截面大于比較遠離所述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布置的那些區域。從而,管道中的冷卻流體的流動速度可以可變地適配使得冷卻流體的駐留時間和流動速率或者局部靜態壓力可以相應地適配。作為結果,可以實現如下效果:例如,在管道的比較遠離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布置的區域中仍然有充分量的冷卻流體,而不管經由出口開口的冷卻流體的連續損失。
根據按照本發明的燃氣輪機的進一步的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管道設置有尤其是在圓周方向上等距地間隔開的多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根據該實施例,因此可以實現用冷卻流體進行的管道的給送的進一步的均勻化。此外,所要求的管道直徑可以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出口開口被設計為在其橫截面上的直徑上尤其具有不大于30mm的測得尺寸的孔。優選地,橫截面具有也不小于0.5mm的測得尺寸。出口開口的作為孔的設計使得能夠實現包括出口開口的管道的特別簡單的制造。如果孔的測得尺寸在關于其橫截面的直徑上不大于30mm,則也可以實現朝向環形通道的殼體組成部件的定向冷卻動氣流動,作為其結果,可以實現借助于沖擊冷卻的附加冷卻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方面,提供的是,管道具有直徑不大于40cm、尤其不大于25cm的垂直于圓周方向的橫截面。優選地,直徑也不小于1cm。管道橫截面限定了如下管道體積:其適合于冷卻空氣要在不同壓力下被接收并流動至出口開口,以便接著允許冷卻流體從出口開口流出來到環形通道內。管道的橫截面是充分小的尺寸,使得即使在低壓力情況下,由于管道中的壓力差異也形成定向流動。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別優選的實施例,提供的是,管道具有垂直于圓周方向的不大于8mm的壁。優選地,壁不小于0.5mm。如果管道具體由金屬材料制成,則如通常的情況那樣,管道自身僅具有低的熱容量,并且基本上不會導致從出口開口排放的冷卻流體的溫度分布的扭曲。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管道被設計為雙壁管道。在這方面,管道的內體積可以與管道的外區域熱解耦,作為其結果進而可以執行從管道排放的工作流體的關于其溫度的更大均勻化。
此外,管道還設置有隔熱層是可能的。隔熱層可以在內部和外部兩者上施加。該隔熱層進而還用于在管道上的溫度分布的均勻化,以便因此很大程度上避免經過管道自身的冷卻流體的不同的加熱速率。
根據本發明的特別優選的實施例,提供的是,分隔部將至少獨立的相鄰環帶扇區、尤其是所有的相鄰環帶扇區以流體密封的方式彼此分離。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作為可能散布在超過一個環帶扇區中的自由對流單元的結果的溫度傳遞。在這方面,再次可以更好地定位獨立的環形通道中的溫度分層或溫度分布。取決于環帶扇區的設計、即環帶扇區的大小和幾何形狀的設計,因此可以以特別有利的方式影響圓周方向上的跟著發生的溫度分布。
可選地,或者甚至在該構思的延續上,提供的是,環帶扇區中的至少一些、尤其是所有的環帶扇區中設置有單獨的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尤其是,如果獨立的環帶扇區以流體密封的方式彼此分離,則每環帶扇區的這樣的獨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是非常有利的或者甚至是必要的,以便給環帶扇區供給充分的冷卻流體。作為獨立冷卻流體給送線路的結果,甚至可以獨立于其他環帶扇區給各環帶扇區供給冷卻流體,其中當環帶扇區布置在燃氣輪機的操作期間需求特定量的冷卻容量的區域中時,尤其可以給這些環帶扇區供給特定量的冷卻流體。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非常有利的實施例,提供的是,至少獨立的分隔部、尤其是所有分隔部在各情況中具有有著橫截面Q的通道。橫截面的尺寸在該情況中是可以例如計算為平均直徑的平均尺寸。然而,該尺寸也可以尤其與橫截面平面中的最大尺寸、例如最大直徑有關。通過分隔部中的通道的設置,冷卻流體可以在環帶扇區之間部分地交換。取決于獨立通道的橫截面的大小,因此可以實現獨立的環帶扇區之間的冷卻流體的特定傳遞。在該情況中,環帶扇區的獨立的分隔部不要求在各情況中具有相等橫截面大小的通道。而是,獨立的分隔部可以具有不同大小的通道,使得取決于環帶扇區在環形通道中的定位,可以與相鄰的環帶扇區交換較大或較小的流體交換量。
根據本發明的特別優選的實施例,提供的是,至少一部分的獨立的分隔部、優選所有的分隔部被設計為分離板。分離板典型地也稱作分隔板。因為在環形通道內側典型不盛行大的壓力差,或者在獨立的環帶扇區之間也不會建立這樣的壓力差異,所以分隔部可以是比較薄的薄壁設計。這進而允許在簡單且廉價的組成部件的幫助下的環形通道變成環帶扇區的細分。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實施例,提供的是,環帶扇區在環形通道的圓周方向上具有基本上相等的長度尺寸。根據該實施例,相對而言相當地執行獨立環帶扇區中的冷卻流體分布。此外,正常情況下不必關于其冷卻流體給送線路專門地適配獨立的環帶扇區。在相對高的流體流動的情況中,也可以因此實現在環形通道上的冷卻流體分布的快速均勻化。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在環形通道的圓周方向上設置偶數個環帶扇區。特別是有兩個、四個、六個或八個環帶扇區。該細分允許環形通道細分成可以彼此對稱地布置的環帶扇區。這進而允許四個或八個環帶扇區內側的溫度分布的改善的均勻化。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實施例,提供的是,在環形通道的上極端的區域中設置至少一個分隔部和/或在環形通道的下極端的區域中設置至少一個分隔部。在燃氣輪機安裝的狀態下,上極端在該情況中是指環形通道的局部最高點,其中下極端是指最低點。由于根據實施例的細分,自由對流單元到相應的另一對稱區域內的擴散被防止。由于分隔部的對稱布置,可以以很大程度上均勻的方式給環帶扇區給送冷卻流體,其中對流單元或冷卻流體流動的形成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相當,假設所提及的分隔部是唯一的那些。
根據類似的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是,設置至少兩個分隔部,其在環形通道的圓周方向上彼此相對地布置,并且尤其是相對于環形通道的上極端以85°至95°(也就是說近似以π/2)的量以轉動的方式布置。上和下極端的限定要依照前述實施例來理解。
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實施例,提供的是,分隔部被設計為保持板,管道借助于該保持板被緊固在環形通道中。
作為結果,分隔部除了其流體功能之外還具有機械功能。此外,這樣的板要制造廉價并且非常輕。
下面將參照獨立的附圖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在該情況中,要參考如下事實:應純粹示意性地理解附圖,并且未提供由于該表示的可行性的限制。
還要參考具有相同命名的所有技術特征具有相同技術效果的事實。
此外,可以參考如下事實:當前要求保護隨后示出的技術特征的所有任選的組合,只要這些組合能夠實現根據本發明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在該情況中,在附圖中:
圖1示出從側面觀察的在縱向方向上穿過根據現有技術的燃氣輪機的截面圖;
圖2示出在縱向方向上沿著如從現有技術已知的燃氣輪機穿過的環形通道的橫截面圖;
圖3示出從側面觀察的在縱向方向上穿過如從現有技術已知的燃氣輪機的實施例的截面圖;
圖4示出在縱向方向上沿著如從現有技術已知的燃氣輪機穿過的環形通道的橫截面圖;
圖5示出在縱向方向上沿著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燃氣輪機穿過的環形通道的橫截面圖;
圖6示出從側面觀察的在縱向方向上穿過燃氣輪機的實施例的截面圖,其中沒有管道并且本情況未要求保護。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從側面觀察的在縱向方向上穿過如從現有技術已知的燃氣輪機的實施例的截面圖。這里,燃氣輪機具有壓氣機11,其在操作期間吸入并壓縮工作流體5,在本情況中也就是空氣。壓縮的工作流體5大部分而言被給送至燃燒室12,用于燃燒,然而其中,小比例的壓縮工作流體5(用作冷卻流體8)被給送至未另外提供附圖標記的增壓室,該冷卻流體8從增壓室出來經由輔助流體線路14被給送至環形通道4。環形通道4借助于外殼體部件3而朝向環境定界,并且在內側借助于內殼體部件2而朝向燃氣渦輪轉子6定界。在燃氣輪機的縱向方向上,還設置了形成流體地定界的環形通道4的附加組成部件。
在燃氣輪機的操作期間,工作流體隨后被引入環形通道4內,并且取決于操作狀態,可以在環形通道中形成較大或較小的流動。冷卻流體被從環形通道提取,例如用于進一步的冷卻或密封的目的。然而,取決于燃氣輪機1的操作狀態,定界環形通道4的組成部件或多或少被加熱。類似地,借助于被供給從環形通道4排放的冷卻流體8和被從環形通道4排放的冷卻流體8冷卻的那些組成部件可以或多或少被加熱。在兩個情況中,要擔憂不均勻的冷卻效果以及燃氣輪機的翹曲或橢圓化,作為其結果,如已經進一步解釋的,喪失了效率。
由于不均勻的加熱以及有時由于被引入環形通道4內的不充分的大量的冷卻流體8,在環形通道4中的冷卻流體8中可能形成相對大的自由對流單元,如圖2所示。這些對流單元在本情況中用虛線示出。在該情況中,自由對流單元從環形通道4的下極端點US到達直到上極端點OS,并因此損害環形通道4中的冷卻流體8的整體的流體流動。此外,作為形成自由對流單元的后果,在環形通道內側、特別是僅當環形通道4中存在少量的冷卻流體8時會發生不利的溫度分布。由于自由對流單元的結果而招致的對流動影響,有時不是給所有的區域都充分地供給具有相當的熱調節能力的冷卻流體4。出于相同原因,冷卻流體8可以在預定點(本情況中未示出)處被從環形通道中提取出,該冷卻流體的溫度在圓周角上變化。所有這些都需要避免。
這可以例如借助于圖3中示出的實施例來實現。在該情況中,圖3示出在燃氣輪機1的縱向方向上穿過在各情況中借助于分隔部7細分的總共三個環形通道4的詳細截面圖。分隔部7限定了未另外用附圖標記示出的環帶扇區10(一個在各情況中從紙面出來,并且一個在各情況中處于紙面后邊,—還參見圖4),并因此使得能夠在環形通道4中實現中斷大的自由對流單元的形成或防止自由對流單元的形成。該情況中的環帶扇區10尤其是借助于外殼體部件3而朝向環境定界并且借助于內殼體部件2而朝向膨脹渦輪13的轉動組成部件定界。因為內殼體部件2由于在膨脹渦輪13中膨脹的熱氣體流動而更快地升溫,所以這些組成部件也要以增大的量與冷卻流體作用。
圖4在橫截面圖中示出沿著燃氣輪機的縱向方向穿過從現有技術已知的燃氣輪機1的環形通道4的進一步的示例,該環形通道4借助于分隔部7在各情況中被均勻地細分成獨立的環帶扇區10。獨立的環帶扇區10在這里可以看出在各情況中具有單獨的冷卻流體給送線路9,經由冷卻流體給送線路9可以給獨立的環帶扇區供給冷卻流體8。
還是在當前描述的實施例中,在冷卻流體8中形成獨立的自由對流單元,然而其保持限制于獨立的環帶扇區10。作為結果,一方面可以實現環帶扇區10的體積的快速混合通過,此外因為在環帶扇區10中流動處于較小規模,所以可以實現到內殼體部件2的快速熱傳遞。由于分隔部7,環形通道4因此可以被細分,只要可以以比較均勻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給所有區域供給冷卻流體。這要求尤其是內殼體部件2的均勻的溫度分布,作為其結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燃氣輪機1的扭曲或橢圓化。在該情況中,可能有必要在各情況中經由冷卻流體給送線路9給獨立的環帶扇區10供給不同量的冷卻流體8。類似地,可以再次從相應的環帶扇區10中提取不同的量(本情況中未示出)。
圖5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其在以下方面與圖4中示出的不同:為了使引入獨立的環帶扇區10內的冷卻流體均勻化,給設計為分配管道的管道20設置了獨立的環帶扇區10,管道穿過所有環帶扇區延伸并且在各情況中經由出口開口21將冷卻流體從管道的內部傳遞到獨立的環帶扇區10內。經由冷卻流體給送線路9給設計為分配管道的管道20自身給送冷卻流體8。由于管道20比較小的流動橫截面,所以可以在管道20中形成比在環形通道4中更好取向的流動。從而,管道20中的冷卻流體8有時被更好且更快地分布。此外,管道20中的壓力與獨立的環帶扇區10中的壓力相比可以增大,作為其結果,進入獨立的環帶扇區內的冷卻流體8的傳遞在第一實例中通過壓力下降來確定,并且不會出現獨立的環帶扇區10中可能出現的自由對流現象。
根據進一步的實施例,不設置管道20,如圖6所示可想到的是在各情況中為環形通道4的獨立的分隔部7設置穿透部15。穿透部15可以被設計為例如孔,并且在由分隔部7的平面延伸限定的橫截面平面QE中具有橫截面直徑Q。經由獨立的穿透部15,環帶通道10可以在各情況中彼此流體接觸,使得可當需要時可以啟用冷卻流體交換。取決于穿透部15的大小的尺寸形成,較大或較小量的冷卻流體可以在相鄰的環帶扇區10之間交換,并因此可以有助于相應的環形通道4中的溫度分布的均勻化。
進一步的實施例由從屬權利要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