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良好支撐的發動機箱體及其發動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變頻發電機組通常使用發動機作為動力源,并且發電機的定子和轉子集成到發動機動力上,其中,發電機磁電機轉子整合在飛輪上,磁電機定子線圈安裝在飛輪下方,這種安裝方式勢必會造成發動機整體重心向發動機的飛輪側偏移。但是,由于變頻發電機的發動機曲軸通常不需要獨立的用于接終端設備的功率輸出端,功率輸出端是指曲軸相對飛輪端的另一端,在實際安裝時,便可將發動機的消聲器布置在位于發動機曲軸功率輸出端側的發動機曲軸箱蓋方向上,這樣便可使發動機的整機重心平衡到發動機曲軸箱體(即發動機曲軸箱)的正下方,以便能夠很好的直接在發動機曲軸箱體底部布置發動機支撐。所以目前的變頻發電機要么在發動機底部增加一個支架,使整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重心重合,要么采用鋁合金風扇罩,將其中兩個支撐點放到風扇罩上,使整機的支撐重心與發動機重心重合。但上述兩種方案均有一定缺陷,在發動機底部增加一個或者兩個支架,勢必會增加成本,并且這種支架受力重心不平衡,會大大降低支架壽命,而將發動機的風扇罩改為整體鋁合金結構,同樣會大大增加成本,且整機重量也會大大增加,不利于發電機組的輕量化要求。
因此,需要對現有的發動機支撐結構進行改進,不僅能夠大大的節約成本減少裝配以及減輕整機的重量,而且能夠很好的將發動機側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重合,在發動機安裝時形成良好的安裝支撐,減少發動機工作時的震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箱體及其發動機,不僅能夠大大的節 約成本減少裝配以及減輕整機的重量,而且能夠很好的將發動機整機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重合,在發動機安裝時形成良好的安裝支撐,減少發動機工作時的震動。
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箱體,包括曲軸箱體和與所述曲軸箱體相適配的曲軸箱蓋,曲軸箱蓋設有用于發動機支撐的第一支撐機構,曲軸箱體設有與第一支撐機構配合對發動機整機形成支撐的第二支撐機構;曲軸箱體是指曲軸曲軸箱體,曲軸箱蓋是根據曲軸曲軸箱體的輪廓形狀鑄造后經過精加工而成,形狀如盤,曲軸箱蓋裝配在曲軸箱體的曲軸箱蓋安裝側,與曲軸箱蓋安裝側相對的另一側為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發動機的風扇罩安裝在曲軸箱體上以產生冷卻風,另外,曲軸箱蓋安裝后,發動機的散熱器安裝在曲軸箱蓋上,形成整體發動機的裝配,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分別設置于曲軸箱蓋和曲軸箱體,用于發動機整體安裝后具體使用狀態下對發動機整機形成支撐,可很好的將發動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相重合,從而可使得發動機裝配到發電機組或其它通用機械設備上后具有較高的平衡性,工作穩定,大大降低因發動機不穩而造成的震動;本發動機曲軸箱可適用于通機領域,此時曲軸箱的曲軸箱體與通機的汽缸頭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第一支撐機構設置于曲軸箱蓋底部,第二支撐機構設置于曲軸箱體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即第一支撐機構位于曲軸箱蓋的底部位置,第二支撐機構位于曲軸箱體位于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一側,相當于位于曲軸箱沿曲軸安裝孔的軸向兩側,這種布置可將發動機的整機重心平衡到曲軸箱的正下方,能夠很好的直接在發動機曲軸箱的底部形成支撐,使得發動機整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重心重合,平衡支撐性較好。
進一步,第一支撐機構包括一體成型設置于曲軸箱蓋底部的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機構包括一體成型設置于曲軸箱體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的支撐板和設置于支撐板底部的第二支撐件;即第一支撐機構與曲軸箱蓋一體成型,第二支撐機構與曲軸箱體一體成型,其中,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用于與發動機外部安裝點連接,相較于現有技術,無需再為了在發動機底部增加支撐支架,也 無需采用鋁合金風扇罩并將支撐點設置在風扇罩上,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的設置具有較好的對稱性,與發動機曲軸箱形成整體的支撐效果,支撐強度高,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證了受力重心平衡,并降低了整機重量。
進一步,支撐板為由曲軸箱體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用于與風扇罩配合的棱邊沿曲軸箱體的曲軸安裝孔軸向向外延伸成型;曲軸箱的曲軸箱體上設置有曲軸安裝孔,且曲軸箱體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設有用于與風扇罩配合的棱邊,沿曲軸安裝孔軸向向外延伸即是指向發動機風扇罩方向延伸,通過將曲軸箱體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的棱邊向外延伸一段形成支撐板,并使得發動機整機的重心支撐點設置在延伸的支撐板上,成功的避免了使用安裝支架或者整體式鋁合金風扇罩,能很好的將發動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重合,結構合理,制造容易,且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支撐板為與發動機風扇罩相適配并對風扇罩形成定位支撐的弧形板結構;即支撐板可與風扇罩底部形成適配,從而保證風扇罩內腔風腔的密封性,并且支撐板可對風扇罩形成快速的定位安裝,并對風扇罩安裝后形成支撐作用,保證風扇罩裝配后的穩定。
進一步,曲軸箱體底部設有加強筋形成用于冷卻曲軸箱體的下冷卻風道,支撐板與曲軸箱體之間設有用于下冷卻風道與發動機風扇罩的內腔連通的風道入口;即下冷卻風道通過風道入口與發動機風扇罩的內腔連通,可用于葉輪產生的冷卻風進入下冷卻風道,為發動機下冷卻風道留出了更多的空間,可以更好的布置風道降低發動機運行機油溫度。
進一步,所述第一支撐件為分設于曲軸箱蓋底部橫向兩側并相背設置的兩個;所述第二支撐件為分設于支撐板長度方向兩端底部并相背設置的兩個;即在曲軸箱蓋底部橫向兩側各設置有一個第一支撐件,且兩第一支撐件相背設置是指第一支撐件上的連接孔朝向相反,在支撐板長度方向兩端底部各設置有一個第二支撐件,兩第二支撐件相背設置是指兩第二支撐件上設置的連接孔朝向相反。
進一步,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均為支撐柱;如圖所示,第一支撐件和第 二支撐件上均設置有連接孔;四個支撐件以相等高度位置設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位于同一側的第一支撐件的連接孔與第二支撐件的連接孔的孔中心連線與曲軸箱體的曲軸軸孔中心線平行,可大大提高發動機安裝后支撐的平衡性,從而工作震動,保證工作穩定性。
進一步,支撐板由鋁合金材料制成;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同時降低支撐板重量,從而降低發動機整體重量;支撐板底部對應每一第二支撐件還設有連接曲軸箱體和第二支撐件的加強板,提高第二支撐件的支撐強度,且整體連接性較好。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利用發動機箱體的發動機,發動機安裝有發動機箱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箱體及其發動機,通過在曲軸箱蓋上設置第一支撐機構,并在曲軸箱體上設置第二支撐機構,第二支撐機構和第一支撐機構共同作用將發動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相重合,對發動機整機形成平衡支撐,確保發動機安裝后及工作過程中的穩定平衡,從而可使得發動機裝配到發電機組或其它通用機械設備上后具有較高的平衡性和工作穩定性,降低發動機工作中產生的震動,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再為了在發動機底部增加支撐支架,也無需采用鋁合金風扇罩并將支撐點設置在風扇罩上,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的設置具有較好的對稱性,與發動機曲軸箱形成整體的支撐效果,支撐強度高,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證了受力重心平衡,并降低了整機重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整體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整體裝配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發動機曲軸箱1,包括曲 軸箱體1-1和與曲軸箱體1-1相適配的曲軸箱蓋1-2,曲軸箱蓋1-2設有用于發動機支撐的第一支撐機構,曲軸箱體1-1設有與第一支撐機構配合對發動機整機形成支撐的第二支撐機構2;曲軸箱蓋1-2是根據曲軸曲軸箱體1-1的輪廓形狀鑄造后經過精加工而成,形狀如盤,曲軸箱蓋1-2裝配在曲軸箱體1-1的曲軸箱蓋1-2安裝側,與曲軸箱蓋1-2安裝側相對的另一側為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發動機的風扇罩4安裝在曲軸箱體1-1上以產生冷卻風,另外,曲軸箱蓋1-2安裝后,發動機的散熱器5安裝在曲軸箱蓋1-2上,形成整體發動機的裝配,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2分別設置于曲軸箱蓋1-2和曲軸箱體1-1,用于發動機整體安裝后具體使用狀態下對發動機整機形成支撐,可很好的將發動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相重合,從而可使得發動機裝配到發電機組或其它通用機械設備上后具有較高的平衡性,工作穩定,大大降低因發動機不穩而造成的震動。
進一步,第一支撐機構設置于曲軸箱蓋1-2底部,第二支撐機構2設置于曲軸箱體1-1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即第一支撐機構位于曲軸箱蓋1-2的底部位置,第二支撐機構2位于曲軸箱體1-1位于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一側,相當于位于曲軸箱沿曲軸安裝孔的軸向兩側,這種布置可將發動機的整機重心平衡到曲軸箱的正下方,能夠很好的直接在發動機曲軸箱的底部形成支撐,使得發動機整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重心重合,平衡支撐性較好。
進一步,第一支撐機構包括一體成型設置于曲軸箱蓋1-2底部的第一支撐件(圖中為第一支撐件3和第一支撐件3a);第二支撐機構2包括一體成型設置于曲軸箱體1-1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的支撐板2-1和設置于支撐板2-1底部的第二支撐件(圖中為第二支撐件2-2和第二支撐件2-3);即第一支撐機構與曲軸箱蓋1-2一體成型,第二支撐機構2與曲軸箱體1-1一體成型,其中,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用于與發動機外部安裝點連接,相較于現有技術,無需再為了在發動機底部增加支撐支架,也無需采用鋁合金風扇罩并將支撐點設置在風扇罩上,第一支撐機構和第二支撐機構2的設置具有較好的對稱性,與發動機曲軸箱形成整體的支撐效果,支撐強度高,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保證了受力重心平 衡,并降低了整機重量。
進一步,支撐板2-1為由曲軸箱體1-1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用于與風扇罩配合的棱邊沿曲軸箱體1-1的曲軸安裝孔軸向向外延伸成型;曲軸箱的曲軸箱體1-1上設置有曲軸安裝孔,且曲軸箱體1-1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設有用于與風扇罩配合的棱邊,沿曲軸安裝孔軸向向外延伸即是指向發動機風扇罩方向延伸,通過將曲軸箱體1-1的發動機風扇罩安裝側下部的棱邊向外延伸一段形成支撐板2-1,并使得發動機整機的重心支撐點設置在延伸的支撐板2-1上,成功的避免了使用安裝支架或者整體式鋁合金風扇罩,能很好的將發動機的支撐中心與發動機整機重心重合,結構合理,制造容易,且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
進一步,支撐板2-1為與發動機風扇罩相適配并對風扇罩形成定位支撐的弧形板結構;即支撐板2-1可與風扇罩底部形成適配,從而保證風扇罩內腔風腔的密封性,并且支撐板2-1可對風扇罩形成快速的定位安裝,并對風扇罩安裝后形成支撐作用,保證風扇罩裝配后的穩定。
進一步,曲軸箱體1-1底部設有加強筋6形成用于冷卻曲軸箱體1-1的下冷卻風道,支撐板2-1與曲軸箱體1-1之間設有用于下冷卻風道與發動機風扇罩的內腔連通的風道入口7;即下冷卻風道通過風道入口與發動機風扇罩的內腔連通,可用于葉輪產生的冷卻風進入下冷卻風道,為發動機下冷卻風道留出了更多的空間,可以更好的布置風道降低發動機運行機油溫度。
進一步,所述第一支撐件(圖中為第一支撐件3和第一支撐件3a)為分設于曲軸箱蓋1-2底部橫向兩側并相背設置的兩個;所述第二支撐件(圖中為第二支撐件2-2和第二支撐件2-3)為分設于支撐板2-1長度方向兩端底部并相背設置的兩個;即在曲軸箱蓋1-2底部橫向兩側各設置有一個第一支撐件,且兩第一支撐件相背設置是指第一支撐件上的連接孔朝向相反,在支撐板2-1長度方向兩端底部各設置有一個第二支撐件,兩第二支撐件(圖中為第二支撐件2-2和第二支撐件2-3)相背設置是指兩第二支撐件上設置的連接孔朝向相反。
進一步,第一支撐件(圖中為第一支撐件3和第一支撐件3a)和第二支撐 件(圖中為第二支撐件2-2和第二支撐件2-3)均為支撐柱;如圖所示,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上均設置有連接孔;四個支撐件以相等高度位置設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位于同一側的第一支撐件的連接孔與第二支撐件的連接孔的孔中心連線與曲軸箱體1-1的曲軸軸孔中心線平行,可大大提高發動機安裝后支撐的平衡性,從而工作震動,保證工作穩定性。
進一步,支撐板2-1由鋁合金材料制成;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同時降低支撐板2-1重量,從而降低發動機整體重量;支撐板2-1底部對應每一第二支撐件還設有連接曲軸箱體1-1和第二支撐件的加強板2-4,提高第二支撐件的支撐強度,且整體連接性較好。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利用發動機曲軸箱的發動機,發動機安裝有發動機曲軸箱。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