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油發動機零部件,具體地講,涉及一種用于汽油發動機缸套上的活塞結構。
背景技術:
圖1所示為現有的汽油發動機缸套活塞,在活塞的外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和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和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用于安裝活塞環實現氣密封;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用于安裝活塞環實現油密封,活塞在缸套內壁往下運動時,通過油密封活塞環將缸套壁上的機油刮下排出。
該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為直槽,加工不方便,刮油效果不理想,機油容易被擠入燃燒室引起燒機油。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加工方便,刮油效果理想的汽油發動機缸套活塞。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油發動機缸套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和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所述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下端的 外側倒角呈第一斜面。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斜面的寬度不得超過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深度的1/3,第一斜面相對水平面的夾角為α,且45°<α≤60°。第一斜面的寬度不宜過大,以免造成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松動;第一斜面的夾角α過小,刮油效果不理想,第一斜面的夾角α過大,同樣會影響油密封活塞環安裝的穩固性。通過限定第一斜面的寬度及夾角,保證密封活塞環油密封效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刮油效果。
進一步,所述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的厚度相等,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的厚度大于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的厚度;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的深度相等,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的深度大于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的深度。通過限定各活塞環安裝槽的厚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更進一步,所述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下端的外側倒角呈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的內側端比第一斜面的內側端靠外,在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上增設第一斜面,實現預刮油,刮油效果更顯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帶第一斜面的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加工更加方便,油密封活塞環安裝在此槽內,活塞往下運動時,將缸套壁上的機油刮下,斜角有利于將刮下的油排出,以免機油被擠入燃燒室引起燒機油。
附圖說明
圖1為改進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結合圖2、圖3所示,一種汽油發動機缸套活塞,活塞的外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和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三道密封活塞環安裝槽均用于安裝活塞環。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用于安裝活塞環實現氣密封,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用于安裝活塞環實現油密封。
為方便加工,提高刮油效果,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下端的外側倒角呈第一斜面3a。
最好是,第一斜面3a的寬度不得超過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深度的1/3,第一斜面3a相對水平面的夾角為α,且45°<α≤60°。
最好是,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的厚度相等,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的厚度大于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的厚度;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的深度相等,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的深度大于第一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1、油密封活塞環安裝槽3的深度。
最好是,第二道氣密封活塞環安裝槽2下端的外側倒角呈第二斜面2a,且第二斜面2a的內側端比第一斜面3a的內側端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