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風力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73954閱讀:923來源:國知局
一種風力發電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力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蘊量巨大,全球的風能約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風很早就被人們利用--主要是通過風車來抽水、磨面等,而現在,人們感興趣的是如何利用風來發電。風力發電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風力發電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熱潮,因為風力發電沒有燃料問題,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

目前,市場銷售的風力發電機很多,在多風且空曠的國家和地區具有很多風力發電設備,如荷蘭和我國的中西部均設有很多的風力發電廠,然而這些風力發電裝置因為無法調節風葉角度,當遇到強風,會損壞發電裝置,當遇到弱風時風葉運轉較慢,而使產生的電能較少。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風力發電裝置,用以解決上述由于風力發電裝置因為無法調節風葉角度,當遇到強風,會損壞發電裝置,當遇到弱風時風葉運轉較慢,而使產生的電能較少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包括有底板、支柱、發電機和風葉,所述發電機的頂部設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法蘭連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橫向固定有伸縮組件和支桿,所述伸縮桿件和支桿分別通過接頭絞性連接于所述風葉上,且所述伸縮桿件和支桿與風葉關于風葉的邊緣垂直。

優選的,所述伸縮組件包括有第一伸縮桿、第二伸縮桿、限位塊a和限位塊b,且所述限位塊a位于所述第一伸縮桿上端,所述限位塊b位于所述第二伸縮桿上端。

優選的,所述伸縮組件和所述支桿兩個為一個組合,且共同作用于一個風葉。

優選的,所述風葉至少四片,且四片風葉均勻分布在以連接塊中心為圓心的圓周上。

優選的,所述風葉成“弧”型,且“弧”形設于風葉左側。

優選的,所述接頭采用全鋼制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在風力發電裝置設置了伸縮組件,伸縮組件設有限位塊,當遇到強風時,伸縮組件收縮,使風力與風葉接觸面積減小,減小風力對風力發電裝置的破壞,當風力較時伸縮桿件延伸,使風力與風葉接觸面積增大,從而增大風葉轉動的速度,提高發電率,同時將風葉設計為弧形,也是為了在風力較小時,收攏風力而使風葉轉動加快,從而提高發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發電機與連接塊的連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伸縮桿件與風葉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伸縮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支柱;3-發電機;4-轉軸;5-法蘭;6-連接塊;7-伸縮組件;701-第一伸縮桿;702-第二伸縮桿件;703-限位塊a;704-限位塊b;8-支桿;;9-接頭;10-風葉。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若干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設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照圖1-4,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包括有底板1、支柱2、發電機3和風葉10,所述發電機3的頂部設有轉軸4,所述轉軸4通過法蘭5連有連接塊6,所述連接塊6橫向固定有伸縮組件7和支桿8,所述伸縮桿件7和支桿8分別通過接頭9絞性連接于所述風葉10上,且所述伸縮桿件7和支桿8與風葉10關于風葉10的邊緣垂直。

本發明用連接塊6通過法蘭5與發電機3的轉軸4連接,同時通過連接塊6固定有伸縮組件7與支桿8,伸縮組件7和支桿8與風葉10絞性連接,可通過控制伸縮組件7的伸縮狀態,使風葉10以風葉10左端為中心軸,做圓弧運動,從而調節風葉10的角度。

具體的,所述伸縮組件7包括有第一伸縮桿701、第二伸縮桿702、限位塊a703和限位塊b704,且所述限位塊a703位于所述第一伸縮桿701上端,所述限位塊b704位于所述第二伸縮桿702上端。

本發明的伸縮組件通過在第一伸縮桿701固定有限位塊a703、第二伸縮桿702固定有限位塊b704,從而使風葉10在調節角度時,可限定風葉10調節角度的范圍。

具體的,所述伸縮組件7和所述支桿8兩個為一個組合,且共同作用于一個風葉10。

本發明將伸縮組件7和支桿8設為一個組合,對于風葉調控后的角度具有穩定的效果。

具體的,所述風葉10至少四片,且四片風葉10均勻分布在以連接塊5中心為圓心的圓周上。

本發明將風葉10均勻分布在以連接塊5中心為圓心的圓周上,能夠使裝置受力平衡。

具體的,所述風葉10成“弧”型,且“弧”形設型結構,于風葉10左側。

本發明風葉10采用“弧”型結構是為了能夠使風力聚攏而加快風葉10的轉動速度,從而加快發電機3轉動而提高發電率。

所述接頭9采用全鋼制材料,是為了能夠使接頭9穩固,且不會因為長時間工作而損壞。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某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包括有底板、支柱、發電機和風葉,所述發電機的頂部設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法蘭連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橫向固定有伸縮組件和支桿,當遇到強風時,伸縮組件收縮,使風力與風葉接觸面積減小,減小風力對風力發電裝置的破壞,當風力較時伸縮桿件延伸,使風力與風葉接觸面積增大,從而增大風葉轉動的速度,提高發電率,增大了能源的利用。

技術研發人員:魏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孝感澤毅傳媒創意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06
技術公布日:2017.10.0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