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極箔生產設備,尤其涉及電極箔表面電解腐蝕的饋電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中高壓鋁箔腐蝕裝置如圖1所示,鋁箔1’經過銅或銀等材質的導電輥2’進入電解槽3’,電解槽3’內置有石墨電極4’和電解液5’,導電輥2’連接直流電源的正極,石墨電極4’連接直流電源的負極,電解槽3’為塑料材質。
這樣的導電方式由于鋁箔1’與導電輥2’長時間接觸,導電輥2’表面會積有鋁粉或空氣、沖洗水中的各種雜質或者兩者接觸不好導致打火現象頻繁發生。另外,導電輥2’內部需要不斷通冷卻水冷卻,導電輥2’表面溫度如果控制不好,鋁箔表面會產生各種條紋導致產品不合格。導電輥2’表面如果附有細小的顆粒物也會導致鋁箔表面形成各種斑點不合格,這就需要定時研磨或者酸洗導電輥,又會導致導電輥2’的磨損和電解液的污染。以上諸多因素造成產品合格率降低,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大,而且導電輥2’的載流能力的限制導致生產線的產能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中高壓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腐蝕饋電裝置,杜絕了采用傳統導電輥導電時經常出現的打火、斑點、條紋、導電輥被腐蝕從而影響電解液等不良現象,提高了鋁箔質量。
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中高壓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腐蝕饋電裝置,包括用于盛裝電解液的饋電槽和電解槽,以及傳動輥、鈦板電極、石墨電極和直流電源,所述鈦板電極浸于饋電槽的電解液中并與直流電源的正極電連接,所述石墨電極浸于電解槽的電解液中并與直流電源的負極電連接;所述傳動輥分別設在饋電槽和電解槽的槽內和槽外,所述鋁箔繞在傳動輥上,并能沿傳動輥從饋電槽連續進入電解槽。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傳動輥包括設在饋電槽上方入口處的饋電槽輸入輥、設在饋電槽電解液中的第一饋電槽過渡輥和第二饋電槽過渡輥、設在饋電槽上方出口處的饋電槽輸出輥、設在電解槽入口處的電解槽輸入輥、設在電解槽電解液中的第一電解槽過渡輥和第二電解槽過渡輥,以及設在電解槽上方出口處的電解槽輸出輥,所述鋁箔依次纏繞在饋電槽輸入輥、第一饋電槽過渡輥、第二饋電槽過渡輥、饋電槽輸出輥、電解槽輸入輥、第一電解槽過渡輥、第二電解槽過渡輥、電解槽輸出輥上,并能繞傳動輥連續輸送;所述鈦板電極為三塊并豎直設在電解液中,并能使浸入電解液中鋁箔處于相鄰鈦板電極之間,所述石墨電極包括第一石墨電極和第二石墨電極并分別豎直設在電解槽的電解液中,所述第一石墨電極和第二石墨電極設在進入電解槽的鋁箔的兩側。
作為優選,所述饋電槽和電解槽均為塑料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傳動輥為硬質橡膠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電解槽中鋁箔包括進入段和輸出段,且進入段和輸出段設有隔離板。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鈦板液體饋電方式取代傳統的導電輥導電方式,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特別是產品的外觀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杜絕了采用傳統導電輥導電時經常出現的打火、斑點、條紋、導電輥被腐蝕從而影響電解液等不良現象,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中高壓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腐蝕饋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饋電槽1、電解槽2、鋁箔3、傳動輥4、鈦板電極5、石墨電極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中高壓鋁電解電容器用鋁箔腐蝕饋電裝置,主要包括饋電槽、電解槽、鈦板電極和石墨電極,以及饋電槽輸入輥、第一饋電槽過渡輥、第二饋電槽過渡輥、饋電槽輸出輥、電解槽輸入輥、第一電解槽過渡輥、第二電解槽過渡輥、電解槽輸出輥。饋電槽和電解槽中盛裝電解液。如圖2所示,饋電槽輸入輥和饋電槽輸出輥設在電解液上方,第一饋電槽過渡輥和第二饋電槽過渡輥設在電解液內,鋁箔依次纏繞在傳動輥上使得鋁箔能隨傳動輥轉動而前進,從電解液進入再出水,電解槽也是如此。在饋電槽中,設置三塊鈦板電極分別處于鋁箔的兩側,鈦板電極通過電纜線與直流電源連接從而能對鋁箔均勻持續的送電。電解槽中,優選只在鋁箔進入段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一石墨電極和第二石墨電極,同時在鋁箔進入段和輸出段之間設置隔離板(圖中未顯示),從而確保電解腐蝕的均勻性和可控性,避免鋁箔的過腐蝕或腐蝕不到,也避免了更多塊石墨電極可能由于接觸不良導致的供電不均從而產生的俯視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