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塵凈化裝置,特別是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除塵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煤巖巷及錨噴作業面噴漿機、采掘工作面等粉塵比較集中的產塵作業點,氣體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導致作業環境惡劣,工人飽受塵毒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除塵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煤礦綜掘工作面除塵凈化裝置,在箱體內垂直安裝有若干根振鉉絲,箱體內安裝有噴霧送水管,噴霧送水管上安裝有若干個噴霧頭,噴霧送水管在箱體外側設有控水閥,箱體底部設有排污口。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噴霧送水管的進水端安裝有過濾網。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過濾網為500目濾網。
本實用新型煤礦綜掘工作面除塵凈化裝置,利用風流壓差原理,在除塵風機葉輪高速旋轉下,由此產生的負壓將含塵空氣經抽出式風筒吸入旋風導流體,含塵氣體螺旋狀前進。粉塵在風壓作用下進入“除塵凈化裝置”時,與不規則運動的霧化水幕充分接觸,使粉塵濕潤增重或凝并,滯留在振鉉絲上,霧化水幕沖刷振鉉絲后,滯留粉塵、塵團經污水口流出,凈化后的氣體通過振鉉絲后從排風口排出。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1、體積小,重量輕,安裝簡單。通過“除塵凈化裝置”風速可提高到10~18m/s,使單位處理風量所占據的空間最小。
2、工作阻力低,耗能少。工作阻力1000~1200Pa,單位處理風量的能耗為同類產品的30%左右。
3、除塵效率高,適用粉塵濃度范圍廣,實測粉塵濃度26000mg/m3時,仍能正常工作不會堵塞,對低濃度含塵氣體的凈化效果同樣令人滿意。能捕集的粉塵粒度范圍廣,對粗粒粉塵和呼吸性粉塵都有很高的捕塵效率 。
4、除塵器為金屬材料制造,無任何不安全因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振鉉絲1、噴霧頭2、噴霧送水管3、過濾網4、控水閥5、排污口6、箱體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煤礦綜掘工作面除塵凈化裝置,在鐵制的箱體7內垂直安裝有若干根振鉉絲1,振鉉絲1為0.2mm鋼絲,霧化水幕將粉塵凝并、增重后,可以經振鉉絲滑下,經排污口排出。
箱體7內安裝有噴霧送水管3,噴霧送水管3為直徑16mm鍍鋅管,噴霧送水管3上安裝有若干個噴霧頭2,噴霧頭2為直徑16mm銅閥噴霧頭,共計14個;噴霧送水管3在箱體7外側設有控水閥5,控水閥5為直徑16mm銅閥,箱體7底部設有直徑20mm的排污口6。該裝置在箱體內部充分霧化,可以將粉塵凝并、增重,使得在箱體內由于自重而落下。
所述的噴霧送水管3的進水端安裝有過濾網4,所述的過濾網4為500目濾網,500目過濾網可以粒徑25微米雜質過濾。
開啟程序:打開控水閥4,使噴霧系統工作,開啟除塵風機,啟動運行2分鐘后注意觀察脫水是否正常,出風口應無明顯水霧,排污口應水流暢通。
關閉順序:關閉除塵風機, b、關閉控水閥4,停止噴霧系統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