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屬于機動車增壓器類制造技
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機動車的引擎發動機是靠燃料在汽缸內燃燒作功來產生功率的,由 于輸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內空氣量的限制,因此發動機所產生的功率也會 受到限制。如果發動機的運行性能已處于最佳狀態,再增加輸出功率只能通過 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來增加燃料量,從而提高燃燒作功能力。因此在目前 的技術條件下,渦輪增壓器是能使發動機在工作效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輸出功 率的機械裝置。
在引擎機件維持原有形式,不用額外制造高單價精密機件的情形下,機械
渦輪增壓系統可以讓引擎動力輸出增進2 0-40%,又不至于造成維修體系的負擔, 因此各大車廠在近年都有開發機械渦輪增壓引擎的計劃,例如BENZ、 Jaugar、 Aston Martin..等歐洲高級車廠都采用機械渦輪增壓系統來延長現有引擎的生 產壽命,但現有之機械增壓器如圖1示,渦輪(104)設置在前導流罩內,前導 流罩(101)與后導流罩(103)扣合為一體,空氣增壓室(102)設置在前導流 罩(101)之表面,這樣的構造使機械增壓器在安裝時,占用空間較大,而引擎 周圍的空間較小,使二者在安裝時受到限制,且現有的增壓器構件復雜,生產 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增壓器構件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體積 小、安裝空間較不受限制的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前導流罩,系其一側有吸風口,且與后導流罩一起組成 增壓器之殼體;
渦輪葉片,系一體成型者,固設于前導流罩內的中心軸上; 其中所述的前導流罩之內壁面與后導流罩之前壁面結合形成空氣流道, 且該空氣流道之增壓室設置在渦輪葉片之一側。所述的前導流罩之內壁面系依渦輪葉片之形狀成型,以使內壁面與渦輪葉 片間保持一定距離,又于前導流罩之外圍后側設有數個貫穿之螺紋孔,以利用 螺栓與后導流罩栓合。
所述中心軸之前導流罩端安裝在軸承座上,中心軸向里穿過前導流罩、渦 輪葉片、后導流罩及棘輪。
渦輪葉片,用以對進氣加壓,我們稱之為compressor wheel (壓縮葉輪),這 部分外殼也是蝸牛殼形狀,叫compressor housing (壓縮室)。氣流由軸向中央 部份吸入,被帶著弧面放射狀的葉片由內往外甩,這部分氣流速度非常快,但 此時并不具^有,文的 '壓力,,'〖夬速4主夕卜厄的氣力fu,在compressor housing 和compressor wheel之間形成的漸縮區域內逐漸減小體積,壓力升高,再由最 外圍的漸大管道收集起來,最后吐出turbo (渦輪)本體,形成高壓的空氣,準 備灌入引擎的進氣歧管。
如圖2,以compressor housing (壓縮室)來說,A/R就描述了壓縮空氣在蝸 牛殼內'擴張,的情形,A大/R小,就表示蝸牛殼繞的短,管徑擴張的快,所 以A/R值大的compressor housing,吸入的空氣在相對較短的管道內就被'甩, 出來,加上管道截面積相對較大,也表示高流量的傾向,因此A/R大的 compressor housing就適于高流量的用途,如高轉大馬力的引擎,或者,相同 的引擎,4吏用大A/R Compressor housing的turbo, 1"更卡頁向高壽爭馬力,{旦中寸氐 轉速的反應較差。反過來說,A/R較小的,就表示蝸牛殼繞的長,擴張的慢,這 就變成壓力較容易蓄積,在低流量時就能產出大壓力,適于著重中低轉實用性 的引擎。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1. 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壓室設置在渦輪葉片的右側,大大減小了增壓器之體 積,使安裝空間較不愛限制,由此可適用多種車型;
2. 構件簡單,仍能實現高增壓效率。
圖l是現有增壓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增壓器的增壓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l中,101前導流罩,102增壓室,103后導流罩,104渦輪。 圖3中,301前導流罩,302吸風口, 303渦輪葉片,304增壓室,305后導 流罩,306中心軸,307凈束專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結構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前導流罩(301),系其一 側有吸風口 ( 302 ),且與后導流罩(305 ) —起組成增壓器之殼體;渦輪葉片 (303 ),系一體成型者,固設于前導流罩內的中心軸(306 )上;所述的前導 流罩(301)之內壁面與后導流罩(305 )之前壁面結合形成空氣流道,且該空 氣流道之增壓室(304 )設置在渦輪葉片之一側。前導流罩(301)之內壁面系 依渦輪葉片(303 )之形狀成型,以使內壁面與渦輪葉片間保持一定距離,又于 前導流罩之外圍后側設有數個貫穿之螺紋孔,以利用螺栓與后導流罩栓合。
上述的渦輪葉片(303 ),系一體成型者,固設于前導流罩內的中心軸(306 ) 上,且其系具有一軸孔,該軸孔系具鍵槽,以為中心軸穿置,且利用一長鍵固 設,使由中心軸帶動轉動;另于該中心軸前后各設外螺紋部,其中一外螺紋部 可與螺帽栓合,而利用墊片固定渦輪葉片,而使渦輪葉片被定位者。所述的中 心軸(306 )貫穿于前導流罩(301)和后導流罩(305 )組成的殼體,且在伸出 后導流罩的中心軸一端安裝有棘輪(307 ),上述中心軸之前導流罩端安裝在軸 承座上,該軸承座系具有一向內之軸承槽,以為滾珠軸承及一軸封置設;中心 軸向里穿過前導流罩(301)、渦輪葉片(303 )、后導流罩(305 )及棘輪(307 ), 其中中心軸與后導流罩間設有二滾珠軸承及軸封,中心軸末端穿設軸套、墊片 及螺帽栓合,即可達到本實用新型應有之實用功效。
權利要求1、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系包括有前導流罩,系其一側有吸風口,且與后導流罩一起組成增壓器之殼體;渦輪葉片,系一體成型者,固設于前導流罩內的中心軸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導流罩之內壁面與后導流罩之前壁面結合形成空氣流道,且該空氣流道之增壓室設置在渦輪葉片之一側。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導 流罩之內壁面系依渦輪葉片之形狀成型,以使內壁面與渦輪葉片間保持一定距 離,又于前導流罩之外圍后側設有數個貫穿之螺紋孔,以利用螺栓與后導流罩 栓合。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軸 之前導流罩端安裝在軸承座上,中心軸向里穿過前導流罩、渦輪葉片、后導流 罩及棘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側增壓室之機械增壓器,屬于機動車增壓器類制造技術領域。包括有前導流罩,系其一側有吸風口,且與后導流罩一起組成增壓器之殼體;渦輪葉片,系一體成型者,固設于前導流罩內的中心軸上;其中,所述的前導流罩之內壁面與后導流罩之前壁面結合形成空氣流道,且該空氣流道之增壓室設置在渦輪葉片之一側。所述的前導流罩之內壁面系依渦輪葉片之形狀成型,以使內壁面與渦輪葉片間保持一定距離,又于前導流罩之外圍后側設有數個貫穿之螺紋孔,以利用螺栓與后導流罩栓合。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安裝空間較不受限制且結構簡單能提供較高增壓效率。
文檔編號F04D29/44GK201221403SQ20082010282
公開日2009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4日
發明者吳疆富 申請人:吳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