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00744閱讀:6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屬于石油開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用于稠油生產的注、抽兩用泵中,液力反饋抽油泵因具有下行反饋力且能克服抽油桿柱下行阻力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液力反饋抽油泵自身不具備排氣功能,常因“氣鎖”而導致工作失效,影響油井正常的連續生產。“氣鎖”發生后,只能靠人工地面操作“碰泵”解鎖,延長抽油時間,增加人工勞動強度,還會因頻繁“碰泵”而損壞抽油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其能解決常規反饋抽油泵的“氣鎖”問題,提高抽油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泵筒接箍I內上部為油管腔,下部連接上泵筒;上泵筒下端連接中空管上端面中心孔,中空管下端面中心孔連接下泵筒;下泵筒外壁底部連接泵筒接箍II,下泵筒接箍內壁底部連接泵筒,泵筒外壁底部連接泵筒接箍III。內設出油閥球和出油閥座的出油閥罩設在上泵筒內,閥罩側壁上設有徑向通孔,閥罩底孔連接貫穿中空管中心孔和下泵筒內的大柱塞筒,中空管內壁與大柱塞筒之間形成氣液置換腔;大柱塞筒外壁底端連接內設進油閥球和進油閥座的進油閥罩,閥罩側壁上設有徑向通孔,閥罩底孔連接貫穿泵筒筒內的小柱塞筒,下泵筒內壁與進油閥罩和小柱塞筒之間形成泵腔。本抽油泵為進入泵內的氣體提供了上升和排出的通道,從而可降低泵內的氣液t匕,防止抽油泵氣鎖,提高抽油泵效,減輕工人頻繁“碰泵”的勞動強度,減少因“碰泵”而損壞抽油泵。

圖1為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本抽油泵由泵筒接箍I 1、出油閥罩2、出油閥球3、出油閥座4、上泵筒5、大柱塞筒
6、中空管7、下泵筒8、進油閥罩9、進油閥球10、進油閥座11、小柱塞筒12、泵筒接箍II 13、泵筒14和泵筒接箍III 15組成:泵筒接箍I I內上部為油管腔A,下部螺紋連接上泵筒5 ;上泵筒5下端螺紋連接中空管7上端面中心孔,中空管7下端面中心孔螺紋連接下泵筒8 ;下泵筒8外壁底部螺紋連接泵筒接箍II 13,下泵筒接箍13內壁底部螺紋連接泵筒14,泵筒14外壁底部螺紋連接泵筒接箍III 15。內設出油閥球3和出油閥座4的出油閥罩2設在上泵筒5內,閥罩側壁上設有徑向通孔,閥罩底孔螺紋連接貫穿中空管7中心孔和下泵筒8內的大柱塞筒6,中空管7內壁與大柱塞筒6之間形成氣液置換腔B ;大柱塞筒6外壁底端螺紋連接內設進油閥球10和進油閥座11的進油閥罩9,閥罩側壁上設有徑向通孔,閥罩底孔螺紋連接貫穿泵筒14筒內的小柱塞筒12,下泵筒8內壁與進油閥罩9和小柱塞筒12之間形成泵腔C。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如下:抽油原理:上沖程時,大柱塞筒6上行,泵腔C體積變大,壓力減小,井內油液頂開進油閥球10,經進油閥罩9徑向通孔進入泵腔C ;下沖程時,大柱塞筒6下行,泵腔C體積變小,壓力增大,泵腔C內的油液經進油閥罩9徑向通孔進入大柱塞筒6內,頂開出油閥球3,再經出油閥罩2徑向通孔進入油管腔A。防氣鎖原理:在上沖程接近上死點時,泵腔C與氣液置換腔B相通,泵腔C內的氣體進入氣液置換腔B ;下沖程接近下死點時,氣液置換腔B與油管腔A相通,油管內油液進入氣液置換腔B,同時氣液置換腔B內的氣體排入油管腔A,每沖程一次都排出部分氣體,使抽油泵就不會被“氣鎖”。
權利要求1.一種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 泵筒接箍I (I)內上部為油管腔(A),下部連接上泵筒(5);上泵筒(5)下端連接中空管(7)上端面中心孔,中空管(7)下端面中心孔連接下泵筒(8);下泵筒(8)外壁底部連接泵筒接箍II (13),下泵筒接箍(13)內壁底部連接泵筒(14),泵筒(14)外壁底部連接泵筒接箍III (15); 內設出油閥球(3)和出油閥座(4)的出油閥罩(2)設在上泵筒(5)內,閥罩側壁上設有徑向通孔,閥罩底孔連接貫穿中空管(7)中心孔和下泵筒(8)內的大柱塞筒(6),中空管(7)內壁與大柱塞筒(6)之間形成氣液置換腔⑶;大柱塞筒(6)外壁底端連接內設進油閥球(10)和進油閥座(11)的進油閥罩(9),閥罩側壁上設有徑向通孔,閥罩底孔連接貫穿泵筒(14)筒內的小柱塞筒(12), 下泵筒⑶內壁與進油閥罩(9)和小柱塞筒(12)之間形成泵腔(C)。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氣鎖液力反饋抽油泵,是為解決抽油泵的氣鎖問題和提高抽油效率而設計的。在泵體內上、下部分別設有連接大、小柱塞筒的出油閥組和進油閥組,柱塞筒與泵體之間形成氣液置換腔和泵腔。本抽油泵柱塞筒通過上、下沖程,將氣體帶入氣液置換腔內與油進行置換,然后,氣體被排入油管腔,每沖程一次都排出部分氣體,使抽油泵就不會被“氣鎖”。本抽油泵為進入泵內的氣體提供了上升和排出的通道,從而可降低泵內的氣液比,防止抽油泵氣鎖,提高抽油泵效,減輕工人頻繁“碰泵”的勞動強度,減少因“碰泵”而損壞抽油泵。
文檔編號F04B53/16GK203081734SQ20122064753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趙天錄, 黃梓皓, 胡中英, 唐琴, 王獻濤, 張奇文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