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82180閱讀:307來源:國知局
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主要解決現有抽油泵桿柱下行彎曲,造成桿管偏磨的問題。其特征在于:泵筒(1)下端與閥體(3)相連,閥體(3)內有與泵筒(1)內相通的過液通道,閥體(3)下端側壁上有過液通道相通的進液孔(9),柱塞(2)上端連接有游動閥,柱塞(2)下端外徑縮變,并側壁上有與其內相通的過液孔(10),柱塞(2)置于泵筒(1)內,柱塞(2)下端通過連接套(4)和活接(5)與光桿(6)相連接,光桿(6)置于光桿筒(7)內,光桿筒(7)置于閥體(3)下部內,光桿筒(7)上端連接有環形閥(8)。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具有消除桿柱下行時因受壓彎曲而造成桿管偏摩特點。
【專利說明】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采油所用的抽油泵,尤其是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

【背景技術】
:
[0002]在油田采油領域,抽油泵是重要地下舉升設備。現有抽油泵是由柱塞、泵筒、柱塞上端的游動閥和泵筒下端的固定閥組合而成,抽油桿柱下端連接著柱塞,柱塞置于泵筒內,當下沖程柱塞下行時,固定閥關閉,游動閥打開,井液經游動閥到達柱塞上方,上沖程柱塞上行時,游動閥關閉,固定閥打開,泵下液體經固定閥入泵,從而完成一個沖程的進排液過程。由于現有泵結構原因,下沖程時桿柱下端面會受到泵筒內高壓液體的向上推力,同時桿柱也會受到井液的方向向上沿程和大直徑節點阻力,這些力會造成下部桿柱受壓產生彎曲,從而形成桿管偏磨,檢泵周期縮短,井筒生產維護工作量和費用增加,影響采油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抽油泵桿柱下行彎曲,造成桿管偏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具有消除桿柱下行時因受壓彎曲而造成桿管偏摩特點。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包括泵筒、柱塞、閥體、連接套、活接、光桿、光桿筒以及環形閥。泵筒上端連接有上接頭,泵筒下端與閥體相連接,閥體內有與泵筒內相通的過液通道,閥體下端側壁上有過液通道相通的進液孔,柱塞上端連接有游動閥,柱塞下端外徑縮變,并側壁上有與其內相通的過液孔,柱塞置于泵筒內,柱塞下端與連接套相連接,柱塞與連接套階臺之間卡套有活接,活接與光桿相連接,光桿置于光桿筒內,光桿筒置于閥體下部內,光桿筒上端連接有環形閥,閥體內有與環形閥相配的環形凸臺。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由于采用泵筒上端連接有上接頭,泵筒下端與閥體相連接,閥體內有與泵筒內相通的過液通道,閥體下端側壁上有過液通道相通的進液孔,柱塞上端連接有游動閥,柱塞下端外徑縮變,并側壁上有與其內相通的過液孔,柱塞置于泵筒內,柱塞下端與連接套相連接,柱塞與連接套階臺之間卡套有活接,活接與光桿相連接,光桿置于光桿筒內,光桿筒置于閥體下部內,光桿筒上端連接有環形閥,閥體內有與環形閥相配的環形凸臺的優化結構。利用抽油桿柱與光桿橫截面積的不同,光桿軸向受壓面積大,產生向下拉動抽油桿柱的力,進而消除抽油泵桿柱下行彎曲,造成桿管偏磨的問題,使中和點下移。所以說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具有消除桿柱下行時因受壓彎曲而造成桿管偏摩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06]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1-泵筒,2-柱塞,3-閥體,4-連接套,5-活接,6_光桿,7_光桿筒,8_環形閥,9-進液孔,10-過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09]如附圖所示,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包括泵筒1、柱塞2、閥體3、連接套4、活接5、光桿6、光桿筒7以及環形閥8。泵筒I上端通過螺紋連接有上接頭,由上接頭與油管柱相連,泵筒I下端通過螺紋與閥體3相連接,閥體3內上部軸向有若干個與泵筒I內相通的過液通道,井液由過液通道進入泵筒I內,閥體3內下部環形閥8相配的環形凸臺,閥體3下端側壁上有過液通道相通的進液孔9,柱塞2上端連接有游動閥,柱塞2下端外徑縮變,也就是柱塞2下端外徑變小,并且在側壁上開有與柱塞2內相通的過液孔10,柱塞2置于泵筒I內,柱塞2下端通過螺紋與連接套4相連接,柱塞2與連接套4階臺之間卡套有活接5,活接5通過螺紋與光桿6相連接,光桿6直徑大于抽油桿直徑,光桿6置于光桿筒7內,光桿筒7置于閥體3下部內,光桿筒7上端連接有環形閥8。
[0010]工作過程: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上沖程時,即柱塞2向上運動時,柱塞2下方的泵筒I內壓力降低,環形閥8打開,井液經進液孔9、過液通道進入泵筒I內。下沖程時,即柱塞向下運動時,泵筒I內壓力升高,柱塞2上端的游動閥打開,泵筒I內的井液經游動閥排到柱塞2上方,從而完成一個進排液過程。由于光桿6的直徑大于抽油桿柱直徑,作用在光桿6上的壓力大于抽油桿柱上的壓力,而光桿6的下端處在泵下的低壓區,所以在下沖程時,泵筒I內的高壓井液形成對光桿的下推力,可使抽油桿柱得到方向向下的液體反饋力,即光桿6產生對抽油桿柱的下拉力,使中和點下移,從而可免除抽油桿柱下行時因受壓彎曲而造成桿管偏摩。
[0011]綜合上述,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是在常規抽油泵的基礎上,去掉下端固定閥,加接一套液力反饋裝置.該裝置由光桿6總成和環形閥8總成組成.其中光桿6總成接在柱塞下端,由于該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使用光桿6穿過泵筒1,下端面處于泵筒I外,因而不承受泵筒I內的井液高壓,而光桿6的上端處于泵筒I內承受井液高壓,因而在下沖程時,可使抽油桿柱得到方向向下的液體反饋力,產生向下的拉力,使中和點下移,消除抽油桿柱下行時因受壓彎曲而造成桿管偏摩現象。其中的環閥大流道設計,可以起到增大流量減小液流阻力的作用,尤其適合于稠油、聚合物油液等粘稠液體的通過;活接設計可以起到柱塞與光桿的沿軸線方向平行運行的作用,防止因兩個部件軸線不一致引起的偏磨,也可以起到降低這兩個長度較大部件加工難度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環閥式液力反饋抽油泵,包括泵筒(1)、柱塞(2)、閥體(3)、連接套(4)、活接(5)、光桿¢)、光桿筒(7)以及環形閥(8),其特征在于:泵筒(I)上端連接有上接頭,泵筒(I)下端與閥體⑶相連接,閥體⑶內有與泵筒⑴內相通的過液通道,閥體⑶下端側壁上有過液通道相通的進液孔(9),柱塞(2)上端連接有游動閥,柱塞(2)下端外徑縮變,并側壁上有與其內相通的過液孔(10),柱塞(2)置于泵筒(I)內,柱塞(2)下端與連接套(4)相連接,柱塞⑵與連接套⑷階臺之間卡套有活接(5),活接(5)與光桿(6)相連接,光桿(6)置于光桿筒(7)內,光桿筒(7)置于閥體(3)下部內,光桿筒(7)上端連接有環形閥(8),閥體(3)內有與環形閥(8)相配的環形凸臺。
【文檔編號】F04B53/10GK204163964SQ201420610091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7日
【發明者】鄒淑君 申請人:鄒淑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