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積水處理裝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低位積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潛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設備。使用時整個機組潛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礦山搶險、工業冷卻、農田灌溉、海水提升、輪船調載,還可用于噴泉景觀,熱水潛水泵用于溫泉洗浴,還可適用于從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庫、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農田灌溉及高山區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調冷卻、熱泵機組、冷泵機組、城市、工廠、鐵路、礦山、工地排水使用。
但是,現有的潛水泵不能夠應用在地面淺層積水的處理工作中,傳統地面淺層積水處理,長采用人工舀出。但是人工處理,效率慢,施工難度高,并且效果差,處理后的底面往往還需要進行大面積清掃作業,施工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超低位積水處理裝置。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低位積水處理裝置,包括潛水泵,潛水泵的入水口位于潛水泵的底部,潛水泵的出水口位于其下端一側,潛水泵無底座,其入水口的端面為底面,還包括箱體和導水管,潛水泵置于箱體內部,潛水泵的出水口通過導水管導向至箱體的上端面,導水管靠近潛水泵出水口處設有單向閥;在導水管上,位于所述單向閥的上部,還設有循環水嘴,潛水泵的入水口距箱體底面的距離為3~5mm。
進一步,循環水嘴的直徑為2~3mm。
進一步,位于箱體上端面的導水管的一側設有帶有閥門的側出水口。
進一步,箱體的側面設有把手。
進一步,箱體的上端面還設有線纜接入口,用以穿過連接潛水泵的線纜。
進一步,在同一水平面中,所述循環水嘴的軸線與箱體側面之間有15~25°的夾角。
進一步,所述線纜接入口的上端還設有直徑大于所述線纜接入口直徑的圓盤蓋,所述圓盤蓋與箱體之間鉸接。
進一步,所述潛水泵的上端還設有用以對其施壓、穩定作用的螺桿,所述螺桿穿過所述潛水泵上部的箱體,并在箱體的上表面通過固定螺栓進行緊固。
本發明能夠快速消除地面上的淺層積水,利用潛水泵將地面上的高度在一厘米以下的水位、人工不易清理、影響較大的淺層水位快速高效進行抽吸排除,尤其適合在機場、車庫、地下室、船艙等需要快速排除底面積水的地方,并且本發明能夠輔助水災地區快速清除商鋪周邊、家庭地面等處的淺層積水。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介紹本發明
如圖1,超低位積水處理裝置,包括潛水泵1,該潛水泵1的入水口11位于潛水泵1的底部,潛水泵1的出水口12位于其下端一側,潛水泵1無底座,其入水口11的端面為底面,還包括箱體2和導水管3,潛水泵1置于箱體2內部,箱體2底部和潛水泵1底部(除入水口11之外的部分)進行封閉連接,潛水泵1的出水口12通過導水管3導向至箱體1的上端面,導水管3靠近潛水泵1出水口12處設有單向閥31;在導水管3上,位于所述單向閥31的上部,還設有循環水嘴32,其中,在同一水平面中,該循環水嘴32的軸線與箱體2側面之間有20°的夾角,循環水嘴32的直徑為3mm,潛水泵1工作時,由于不斷地抽取地面上的積水,在導水管3輸送水的過程中,部分積水從循環水嘴32中流出一部分,進入箱體2和潛水泵1之間的密閉空間中,不斷與該密閉空間中原先積存的水中和降溫,并進一步給潛水泵1進行降溫;根據實際情況,將潛水泵1的入水口11距箱體2底面的距離取值為3mm。
潛水泵1的上端還設有用以對其施壓、穩定作用的螺桿13,螺桿13穿過潛水泵1上部的箱體2,并在箱體2的上表面通過固定螺栓14進行緊固。
位于箱體2上端面的導水管3的一側設有帶有閥門的側出水口33,箱體2的側面設有把手,箱體2的上端面還設有線纜接入口21,用以穿過連接潛水泵1的線纜,同時,當箱體2內部與潛水泵1之間的密閉空間儲存的用以給潛水泵1降溫的水過多時,可以從此處(線纜接入口21)溢出;線纜接入口21的上端還設有直徑大于線纜接入口21直徑的圓盤蓋22,所述圓盤蓋22與箱體2之間鉸接。
本發明的原理是,由于采用潛水泵1的入水口11距離箱體2底部距離為3mm的設計(傳統的潛水泵會帶有一定高度的底座,導致入水口位置較高),當本發明置于底面淺層積水中,淺層積水會將潛水泵1的入水口11淹沒,使潛水泵1在工作時,形成密閉空間,產生負壓,不斷地將地面淺層積水抽取至于本發明相配合的水桶中,直至地面上的積水過低,而不足以使潛水泵1底部入水口11形成密閉空間。使用前,首先通過線纜接入口21往箱體2和潛水泵1之間的密閉空間注水淹沒潛水泵1至少2/3的高度,以便在潛水泵1工作時能夠及時降溫;
由于本發明在導水管3中設置了單向閥31,從而可以避免被抽取儲存的積水倒灌;
本發明在導水管3的一側還設有循環水嘴32,導水管3可以通過此處循環水嘴32來往箱體2中補充水位,一方面可以對潛水泵1起到降溫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循環水嘴32與箱體2側壁之間的夾角形成渦流,提高對潛水泵1的降溫效率,
本發明在導水管3的上部設置的帶有閥門的側出水口33,以便將原本積存在導水管3中少量的積水,及時排出。
上述實施例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于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根據本發明內容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