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潤滑脂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脂泵,尤其適用于潤滑頻率高、配管距離長、潤 滑點密集、公稱壓力高的單、雙線干油集中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化工、建材、礦山、石油等行業的許多大中型設備, 一般采用人工加注潤 滑脂的方法進行潤滑,由于設備需要潤滑的部位比較多,各個潤滑部位對潤滑 脂的規格及加注量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常常因為加注不及時或所加注潤滑脂 的規格不符,造成機器的潤滑不良,從而縮短機件壽命或損壞機件,降低了機 器設備的使用壽命。為改善以上狀況,目前,很多大中型設備已經開始利用潤 滑脂泵自動加注潤滑脂進行潤滑,現有的潤滑脂泵通常是通過圓柱凸輪式配油 盤或正弦機構的方式帶動柱塞往復運動,達到吸脂和排脂的目的,但圓柱凸輪 式配油盤存在加工困難的缺點,正弦機構存在移動慣性大的缺點,以上兩種注 油方式還存在公稱壓力小、額定給油量少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注油壓力高、出油量 大的一種潤滑脂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潤滑脂泵,包括 泵體、貯油桶,貯油桶設有攪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上設有配油塊, 配油塊設有出油口,配油塊內設置有偏心軸,偏心軸的一端與動力裝置傳動連 接,另一端設有偏心軸輥子,配油塊位于泵體內的端部設有閥體和驅動支架, 驅動支架上設有導向桿、柱塞以及與偏心軸輥子配合的偏心軸輥子套,閥體固 定在配油塊的端部,閥體上設置有用來容納導向桿運動的導向桿腔室和容納柱 塞運動的柱塞腔室,柱塞腔室內設有與出油口連通的柱塞出油口,閥體上設有 與柱塞腔室連通的柱塞吸油口 。
以下是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導向桿包括上導向桿和下導向桿,柱塞包括固定在驅動支架左側的下柱塞和固定在驅動支架右側的上柱塞,導向桿 腔室包括用來容納下導向桿運動的下導向桿腔室和容納上導向桿運動的上導向 桿腔室,柱塞腔室包括用來容納下柱塞運動的下柱塞腔室和容納上柱塞運動的 上柱塞腔室,上柱塞腔室的左側設有上柱塞出油口,下柱塞腔室的右側設有下 柱塞出油口 ,柱塞吸油口包括與下柱塞腔室連通的下柱塞吸油口以及與上柱塞 腔室連通的上柱塞吸油口,閥體設有兩端密封的浮動柱塞腔室,浮動柱塞腔室 內設有浮動柱塞,浮動柱塞腔室的左側設有與上柱塞出油口連通的左進油口, 右側設有與下柱塞出油口連通的右進油口,浮動柱塞腔室連通有閥體油路,閥 體油路與配油塊出油口連通。
作為一種改進,配油塊內設有連通配油塊出油口與閥體油路的配油塊油路, 配油塊油路上設有截止閥和過濾器。
一種優化方案,驅動支架的上部設有驅動支架輥子,攪拌機構包括固定在 貯油桶底部的支撐架,支撐架上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的底部固定有單向軸承, 單向軸承上固定有搖板,搖板上設有驅動支架輥子套,驅動支架輥子套與驅動 支架輥子相配合,攪拌軸的上部設有沿攪拌軸轉動的攪板,攪板的一端設有刮 板,刮板的頂部設有導向輪。
另一種優化方案,上柱塞腔室內設有上柱塞套,下柱塞腔室內設有下柱塞 套,浮動柱塞腔室內設有浮動柱塞套。
進一步改進,配油塊上還設有與配油塊油路連通的安全閥和壓力表。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利用兩 組柱塞循環運動將潤滑脂壓出出油口,具有公稱壓力高,出油量大的優點;攪 拌機構采用單向軸承后,可以間歇性地帶動攪板和刮板將油脂攪拌均勻,逸走 氣體,將其壓入泵體。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潤滑脂泵的結構示意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潤滑脂泵拆卸電機后的結構示意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支架與閥體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圖3中A-A向的結構示意附圖5是圖4中B-B向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圖4中C-C向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攪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l-泵體,2-貯油桶,3-電機,5-配油塊,6-閥體,7-截止閥,8-單向軸承, 9-過濾器,10-出油口, 11-安全閥,12-壓力表,13-電機輸出軸,14-偏心軸, 15-偏心軸輥子,16-偏心軸輥子套,17-驅動支架,18-下導向桿,19-上導向桿, 20-下柱塞,21-上柱塞,22-閥體油路,23-配油塊油路,24-驅動支架輥子,25-下柱塞吸油口, 26-上柱塞吸油口, 27-進油口, 28-進油口, 29-浮動柱塞,30、 31-螺釘,32-搖板,33-驅動支架輥子套,34-支撐架,35-攪板,36-攪拌軸, 37-導向輪,38-上柱塞出油口, 39-下柱塞出油口, 40-刮板,41-上柱塞套,42-下柱塞套,43-浮動柱塞套
實施例,如圖l、圖2所示, 一種潤滑脂泵,包括泵體l,泵體l的上部固 定有貯油桶2,泵體1上安裝有配油塊5,配油塊5設有連通的配油塊油路23 和出油口 10,出油口 10設置在配油塊5位于泵體1外的部分上,配油塊油路 23上設有截止閥7和過濾器9,配油塊5上還設有與配油塊油路23連通的安全 閥11和壓力表12,配油塊5內設置有偏心軸14,偏心軸14上安裝有偏心軸輥 子15,配油塊5位于泵體1外的端部固定有電機3,偏心軸14與電機輸出軸13 固定連接。
如圖3所示,配油塊5位于泵體1內的端部設有相互配合的閥體6和U型 驅動支架17,驅動支架17上安裝有上導向桿19和下導向桿18,驅動支架17 的左側固定有下柱塞20,驅動支架17的右側固定有上柱塞21,驅動支架17的 上部設有驅動支架輥子24,閥體6固定在配油塊5位于泵體1內的端部,閥體 6內設置有用來容納下導向桿18運動的下導向桿腔室、容納上導向桿19運動的 上導向桿腔室、容納下柱塞20運動的下柱塞腔室和容納上柱塞21運動的上柱 塞腔室,閥體6上設有下柱塞吸油口 25和上柱塞吸油口 26,下柱塞吸油口 25 與下柱塞腔室連通,上柱塞吸油口 26與上柱塞腔室連通,如圖4所示驅動支架17上設有與偏心軸輥子15配合的偏心軸$昆子套16,如圖5所示,上柱塞腔室 的左側設有上柱塞出油口 38,下柱塞腔室的右側設有下柱塞出油口 39,上柱塞 腔室內設有上柱塞套41,下柱塞腔室內設有下柱塞套42,浮動柱塞腔室內設有 浮動柱塞套43,如圖6所示,閥體6還設有浮動柱塞腔室,浮動柱塞腔室的兩 端安裝有密封螺釘30和密封螺釘31,浮動柱塞腔室內設有浮動柱塞29,浮動 柱塞腔室的左側設有左進油口 27,右側設有右進油口 28,左進油口 27與上柱 塞出油口38連通,右進油口 28與下柱塞出油口 39連通,浮動柱塞腔室連通有 閥體油路22,閥體油路22與配油塊油路23連通。
如圖7所示,攪拌機構包括固定在貯油桶2底部的支撐架34,支撐架34上 設置有攪拌軸36,攪拌軸36的底部固定有單向軸承8,單向軸承8上固定有搖 板32,搖板32上設有驅動支架輥子套33,驅動支架輥子套33與驅動支架輥子 24相配合,攪拌軸36的上部設有沿攪拌軸36轉動的攪板35,攪板35的一端 設有刮板40,刮板40的頂部設有導向輪37,電機3通過驅動偏心軸14帶動柱 塞驅動支架17作直線往復運動,驅動支架17通過搖板32、單向軸承8帶動攪 拌軸36作間歇運動,攪拌軸36帶動攪板35和刮板40完成間歇攪拌油脂和壓 油的過程。
驅動支架17通過下導向桿18和上導向桿19帶動閥體6上的二組柱塞往復 運動,當一組柱塞完成吸油過程時,另一組柱塞則把潤滑脂壓向出油口。當柱 塞驅動支架17從右端極限位置向左運動時,二組柱塞被帶動同時向左運動,其 中上柱塞21關閉上柱塞吸油口 26后繼續向左將潤滑脂從上柱塞出油口 38壓出, 從左進油口 27進入浮動柱塞腔室,將浮動柱塞29向右推動,浮動柱塞29被壓 向閥體油路22的右側,潤滑脂從浮動柱塞29右移后讓出的閥體油路22沿配油 塊油路23進入到配油塊上的截止閥7,其中截止閥7起到使潤滑脂只能單向運 動的作用,然后潤滑脂進入過濾器9經過濾后流向出油口 10、壓力表12和安全 閥ll完成壓油的過程。在此同時,浮動柱塞29與下柱塞20之間形成了真空, 當下柱塞20到達左端極限位置時,下柱塞吸油口 25即打開,潤滑脂從下柱塞 吸油口25吸入,完成吸油的過程。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二組柱塞交替將潤滑 脂從出油口 IO送出來。
權利要求1、一種潤滑脂泵,包括泵體(1)、貯油桶(2),貯油桶(2)設有攪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1)上設有配油塊(5),配油塊(5)設有出油口(10),配油塊(5)內設置有偏心軸(14),偏心軸(14)的一端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另一端設有偏心軸輥子(15),配油塊(5)位于泵體(1)內的端部設有閥體(6)和驅動支架(17),驅動支架(17)上設有導向桿、柱塞以及與偏心軸輥子(15)配合的偏心軸輥子套(16),閥體(6)固定在配油塊(5)的端部,閥體(6)上設置有用來容納導向桿運動的導向桿腔室和容納柱塞運動的柱塞腔室,柱塞腔室內設有與出油口(10)連通的柱塞出油口,閥體(6)上設有與柱塞腔室連通的柱塞吸油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潤滑脂泵,其特征在于導向桿包括上導向桿 (19)和下導向桿(18),柱塞包括固定在驅動支架(17)左側的下柱塞(20)和固定在驅動支架(17)右側的上柱塞(21),導向桿腔室包括用來容納下導向 桿(18)運動的下導向桿腔室和容納上導向桿(19)運動的上導向桿腔室,柱 塞腔室包括用來容納下柱塞(20)運動的下柱塞腔室和容納上柱塞(21)運動 的上柱塞腔室,上柱塞腔室的左側設有上柱塞出油口 (38),下柱塞腔室的右側 設有下柱塞出油口 (39),柱塞吸油口包括與下柱塞腔室連通的下柱塞吸油口 (25)以及與上柱塞腔室連通的上柱塞吸油口 (26),閥體(6)設有兩端密封 的浮動柱塞腔室,浮動柱塞腔室內設有浮動柱塞(29),浮動柱塞腔室的左側設 有與上柱塞出油口 (38)連通的左進油口 (27),右側設有與下柱塞出油口 (39) 連通的右進油口 (28),浮動柱塞腔室連通有閥體油路(22),閥體油路(22) 與配油塊出油口 (10)連通。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潤滑脂泵,其特征在于配油塊(5)內設有 連通配油塊出油口 (10)與閥體油路(22)的配油塊油路(23),配油塊油路(23) 上設有截止閥(7)和過濾器(9)。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潤滑脂泵,其特征在于驅動支架(17) 的上部設有驅動支架輥子(24),攪拌機構包括固定在貯油桶(2)底部的支撐架(34),支撐架(34)上設置有攪拌軸(36),攪拌軸(36)的底部固定有單 向軸承(8),單向軸承(8)上固定有搖板(32),搖板(32)上設有驅動支架 輥子套(33),驅動支架輥子套(33)與驅動支架輥子(24)相配合,攪拌軸(36) 的上部設有沿攪拌軸(36)轉動的攪板(35),攪板(35)的一端設有刮板(40), 刮板(40)的頂部設有導向輪(37)。 .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潤滑脂泵,其特征在于上柱塞腔室內設有上 柱塞套(41),下柱塞腔室內設有下柱塞套(42),浮動柱塞腔室內設有浮動柱 塞套(43)。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潤滑脂泵,其特征在于配油塊(5)上還設 有與配油塊油路(23)連通的安全閥(11)和壓力表(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潤滑脂泵,包括泵體、貯油桶,貯油桶設有攪拌機構,泵體上設有配油塊,配油塊設有出油口,配油塊內設置有偏心軸,偏心軸的一端與動力裝置傳動連接,另一端設有偏心軸輥子,配油塊位于泵體內的端部設有閥體和驅動支架,驅動支架上設有導向桿、柱塞以及與偏心軸輥子配合的偏心軸輥子套,閥體固定在配油塊的端部,閥體上設置有用來容納導向桿運動的導向桿腔室和容納柱塞運動的柱塞腔室,柱塞腔室內設有與出油口連通的柱塞出油口,閥體上設有與柱塞腔室連通的柱塞吸油口,利用兩組柱塞循環運動將潤滑脂壓出出油口,具有公稱壓力高,出油量大的優點。
文檔編號F16N7/00GK201225244SQ200820024698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4日
發明者蕾 徐, 潘東民, 范明會, 郭英培, 韓立華, 高增光 申請人:濰坊市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