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
背景技術:
油壓減振器是機車車輛(內燃機、電力機車)、地鐵機車、城市輕軌車輛和 高速公路大型客運車輛轉向架(車橋) 一系懸掛、二系懸掛裝置上重要減振構件, 是靠拉伸、壓縮活塞桿往復運動形成液壓阻尼力達到減振目的,具有良好的減振 阻尼效應和柔性的減振效果,是衰減軸箱彈性懸掛系統的振動,避免機車在運行 速度范圍內在臨界共振區的振動和機車蛇行,是關系到機車動力學品質和提高機 車、車輛高速運行的平穩性、舒適性、安全性的重要部件。在當前機車提速、重 載、長交路以及延長檢修周期和實行狀態修等修制改革的情況下,油壓減振器的 好壞直接關系到運輸安全和乘坐的舒適性。當前,機車使用的油壓減振器主要分 為兩大類第一類以DF4B型機車為代表的裝用國產的油壓減振器。其優點是
單個新品價格便宜, 一般在800至1000元,機務段有設備和能力進行維修、試
驗。缺點是容易發生漏油失效,檢修周期短, 一般兩個小修需換一次, 一個中
修需更換三次,檢修成本高,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第二類是DF4D等機車裝用國
外進口的油壓減振器,其優點是檢修周期長,故障率低。缺點是單個成本高,
一般在2000元至10000元, 一臺機車約要10萬元左右,而且機務段不能自行修
理,只能委托修理,修理費是購買成本的一半,約5萬元。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體表面具有韌性、耐腐蝕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的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以大幅度提高其使用質量, 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維修費用。
其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壓減振器中的導向套、缸套、活塞桿、活塞、活塞環、套閥和閥瓣的基體 表面均鍍復有BN-SIN陶瓷薄膜。
其技術效果是由于BN-SIN陶瓷薄膜是采用超微粒子等離子體PCVD技術 研制而成的一種具有網絡結構的新材料。因此,采用低溫等離子體PCVD技術在 低于35(TC條件下,使BN-SIN陶瓷薄膜與油壓減振器中的導向套、活塞桿、缸 套、活塞、活塞環、閥瓣的基體表面發生相互擴散、沉積、生長成復合陶瓷薄膜, 其不僅結合力高,而且大大提高了油壓減振器的韌性、耐磨性、減磨性、抗氧化 性和耐腐蝕性,大幅度延長了油壓減振器的使用壽命。經試用檢測,本實用新型 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的使用壽命與進口油壓減振器的使用壽命相當,但其 成本價格僅為進口油壓減振器的1/3到1/2之間,并且可以到機務段進行修理。 另外,由于BN-SIN陶瓷薄膜的厚度小于3pm,故鍍復后,油壓減振器的尺寸、 形狀幾乎不變,不影響其精度和裝配性能。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在低于35(TC條件下,采用低溫等離子體PCVD技術,在內燃 機車油壓減振器中的導向套l、缸套2、活塞桿5、活塞6、活塞環7、套閥8和 閥瓣4的基體表面均鍍復有BN-SIN陶瓷薄膜,使BN-SIN陶瓷薄膜與油壓減振 器的基體發生相互擴散、沉積、生長成復合陶瓷薄膜。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壓減振器中的導向套(1)、缸套(2)、活塞桿(5)、活塞(6)、活塞環(7)、套閥(8)和閥瓣(4)的基體表面均鍍復有BN-SIN陶瓷薄膜。
專利摘要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屬于油壓減振器技術領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基體表面具有韌性、耐腐蝕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的用于內燃機車的復合陶瓷薄膜油壓減振器,以大幅度提高其使用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其技術要點是油壓減振器中的導向套(1)、缸套(2)、活塞桿(5)、活塞(6)、活塞環(7)、套閥(8)和閥瓣(4)的基體表面均鍍復有BN-SIN陶瓷薄膜(2)。由于采用低溫等離子體PCVD技術在低于350℃條件下,使BN-SIN陶瓷薄膜與油壓減振器上述的基體表面發生相互擴散、沉積、生長成復合陶瓷薄膜,其不僅結合力高,而且大大提高了油壓減振器的韌性、耐磨性、減磨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大幅度延長了油壓減振器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F9/19GK201322078SQ200820211458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2日
發明者任詩福, 張金龍, 彭慶衍, 朱凱榮, 汪朝暉, 金其炳 申請人: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