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落水管隔音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音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落水管隔音裝置。
技術背景 在本實用新型提出之前,落水管一般采用PVC管、鋼管和PR-C管等。由于排水落差的原因,落水管內時常會產生較大的噪音,而且由于落水管一般都是外露的(裝修時也只是用水泥砂漿簡單外包,不具備隔音功能),所以因排水落差產生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起居。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的落水管隔音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落水管隔音裝置,包括依次交替布置在落水管表面的隔音層和保護層。通過在落水管表面加設由隔音層和保護層構成的隔音裝置,減小了落水管內因排水落差產生的噪音,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在上述方案中,本裝置還包括圍護板,該圍護板布置在處于最外層的保護層的外圍,減少了封落水管的空間。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隔音層和保護層的層數分別至少為一層。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隔音層為消音棉,也可采用其他隔音材料。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保護層為錫紙,也可采用其他保護材料。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圍護板為玻璃纖維板、水泥纖維板、鋼絲網+泡沫板+水泥砂漿復合板或磚墻,也可采用其他材料。本實用新型一方面,通過在落水管表面加設由隔音層和保護層構成的隔音裝置,減小了落水管內因排水落差產生的噪音,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另一方面,通過在處于最外層的保護層的外圍加設圍護板,減少了封落水管的空間。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等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在圖中,落水管1,隔音層2,保護層3,圍護板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的一種落水管隔音裝置,包括依次交替布置在落水管I表面的隔音層2和保護層3。通過在落水管I表面加設由隔音層2和保護層3構成的隔音裝置,減小了落水管I內因排水落差產生的噪音,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本裝置還包括圍護板4,該圍護板4布置在處于最外層的保護層3的外圍,減少了封落水管I的空間。上述隔音層2和保護層3的層數分別至少為一層。所述隔音層2為消音棉,也可采用其他隔音材料。所述保護層3為錫紙,也可采用其他保護材料。所述圍護板4為玻璃纖維板、水泥纖維板、鋼絲網+泡沫板+水泥砂漿復合板或磚墻,也可采用其他材料。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落水管I表面加設由隔音層2和保護層3構成的隔音裝置,減小了落水管I內因排水落差產生的噪音,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通過在處于最外層的保護層3的外圍加設圍護板4,減少了封落水管I的空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落水管隔音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交替布置在落水管(I)表面的隔音層(2)和保護層(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落水管隔音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圍護板(4),該圍護板(4)布置在處于最外層的保護層(3)的外圍。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落水管隔音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隔音層(2)和保護層(3)的層數分別至少為一層。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落水管隔音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隔音層(2)為消音棉。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落水管隔音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保護層(3)為錫紙。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落水管隔音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圍護板(4)為玻璃纖維板、水泥纖維板或磚墻。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落水管隔音裝置,包括依次交替布置在落水管表面的隔音層和保護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落水管表面加設由隔音層和保護層構成的隔音裝置,減小了落水管內因排水落差產生的噪音,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隔音效果好。適用于落水管的隔音。
文檔編號F16L55/033GK202755552SQ201220343210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王良財, 王再福, 王言森, 曹香富, 黃凱 申請人:華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