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式起重機附屬設備,是一種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號CN201120305038 “一種起重機鋼絲繩自潤滑裝置”,包括側面設置視鏡的油桶,油桶底部設置加熱裝置,帶輸油管閥的輸油管和帶空氣調節閥的空氣調節管設置于油桶的上部,油浮漂在油桶內潤滑油的浮面上,帶出油管閥的出油管設置于油桶的底部。所述輸油管閥、空氣調節閥和出油管閥通過手動調節。該項裝置結構簡單,可用于大、中、小型的設備中鋼絲繩的潤滑,加熱裝置可保證潤滑裝置不受寒冬的溫度影響,視鏡讓操作人員準確、直觀地觀測到油桶內的潤滑油液面。存在的不足之處一是該裝置需隨車安裝在小車體鋼絲繩纏繞裝置上方,即裝置油桶在小車體上,對于煉鋼轉爐兌鐵、折罐作業有可能產生火焰、紅鋼渣等有可能引起燃燒或火災的環境,形成安全隱患;二是該裝置采用手動調節滴油潤滑方式,即局部潤滑,易造成局部潤滑過度,尤其是在作業等待過程中,極易造成局部潤滑過度潤滑油滴落至地面區域環境污染或吊物產品等油液污染;三是一套起重機鋼絲繩自潤滑裝置僅供一套起升機構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之處的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適用于冶金起重機鋼絲繩高空高溫、高粉塵,加油潤滑高頻次的作業環境,可推廣至類似環境的鋼絲繩加油潤滑作業的場合,降低卷揚鋼絲繩加油潤滑作業過程中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油脂損耗,提高作業效率,控制環境污染的新型設備。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安裝在大車運行軌道走臺上方,其特征在于儲油箱下部為斗底,電動機和齒輪油泵均固定安裝在儲油箱的側面;齒輪油泵連接吸油管與油泵吸的下部連通并與斗底部留有一定的距離;輸油管出口與壓縮空氣管出口并排靠近;輸油管連接有一根回油管,回油管通過回油閥與儲油箱的上部連通;輸油管上有出油閥,壓縮空氣管上有壓縮空氣閥。噴油嘴的中間套油孔對稱分布,平頭噴油嘴的頭部為平頭圓孔。儲油箱斗底部吸附一塊永磁鐵。大容量儲油箱可供同跨多臺起重機各卷揚機構和臨跨多臺起重機各卷揚機構定點不定時加油潤滑。由軟管輸油和并聯軟管送風,可遠距離操作,靈活性、適用性、機動性強。長手柄噴嘴,操作人員可與卷揚旋轉機構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噴油嘴中間套大油孔對稱分布,出油嘴為圓孔平頭狀,增強霧化效果,可調回油閥和可調高壓壓縮空氣閥,控制噴出油量和噴射距離。大容量儲油箱斗底部吸附一塊永磁鐵,用以吸住意外混入油脂中的鐵磁物質。防止進入吸油管內。吸油管與斗底部留有一定的距離。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是用鋼板焊接四角底部為斗型的大容量儲油箱,在側面安裝電動機機械連接齒輪油泵,油泵吸油管安裝在斗底側邊,插入中間部分,通過齒輪油泵增壓,輸出高壓油脂,分兩路,一路經出油閥和輸油軟管送油脂至噴油嘴,一路經回油閥回油至儲油箱內。且通過調節回油閥控制回油量的大小,即控制了出油量。在油箱處取高壓壓縮空氣,與油管并行,在油嘴處利用高壓壓縮空氣將油脂霧化后噴射到旋轉的卷筒繩槽和鋼絲繩的表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型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對起重機卷揚鋼絲繩進行加油潤滑作業,實現了遠距離輸油控制,作業人員不需直接接觸潤滑油,加油潤滑前,先打開高壓壓縮空氣對鋼絲繩及卷筒進行吹掃,可提高潤滑效果。輸出潤滑油脂為霧狀,可均勻的噴射在卷筒繩槽和鋼絲繩表面。油脂是通過高壓壓縮空氣霧化噴射,可利用氣壓作用油脂可更好的黏附在卷筒繩槽和鋼絲繩表面,不易脫落,加油量可根據實際決定隨時可控。加油潤滑作業時間短,根據現場使用檢測,每個卷筒加油時間可控制在2 3分鐘之間。對高空、高溫、高粉塵,加油潤滑頻次高和作業頻繁的冶金起重機鋼絲繩尤為適用,可推廣至類似環境的鋼絲繩加油潤滑作業的場合。降低卷揚鋼絲繩加油潤滑作業過程中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油脂損耗,提高作業效率,控制環境污染。
圖1為加油機主視圖。圖2為噴油嘴剖視圖。圖3為加油機電動機控制原理圖。圖中1一電動機,2—齒輪油泵,3—儲油箱,4一出油閥,5—輸油管,6—噴油嘴,
7—壓縮空氣閥,8—壓縮空氣管,9—回油閥,10—回油管,11—吸油管,12—磁鐵,13—最低油位線,14 一中間套油孔,15—平頭噴油嘴,16—中間套,17—油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圖3所示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安裝在大車運行軌道走臺上方,電動機(I)和齒輪油泵(2)均固定立式安裝在大容量儲油箱(3)側面。輸油管(5)為高壓軟管。噴油嘴(6)的大油孔(14)對稱分布,出油口為平頭噴油嘴(15)。儲油箱(3)下部為斗底,電動機(I)和齒輪油泵(2)均固定安裝在儲油箱(3)的側面;齒輪油泵(2)連接吸油管(11)與儲油箱(3)的下部連通并與斗底部留有一定的距離;輸油管(5)出口與壓縮空氣管(8)出口并排;輸油管(5)連接有一根回油管(10),回油管(10)通過回油閥(9)與儲油箱(3)的上部連通;輸油管(5)上有出油閥(4),壓縮空氣管(8)上有壓縮空氣閥(7)。輸油管(5)為高壓軟管。噴油嘴(6)的前部為平頭噴油嘴(15),外有中間套(16)和油腔(17),中間套油孔(14)對稱分布。控制箱安裝在加油機旁便于就近操作。操作參考加油前準備I)儲油箱(3)儲油不低于最低油位線(13),最高油位應低于回油管(10)彎管出□。2)將回油閥(9)完全打開,關閉出油閥(4)。3)將天車開至加油機處。[0022]開機加油I)打開壓縮空氣閥(7),啟動天車卷揚機構,利用壓縮空氣吹掃卷筒及鋼絲繩表面灰塵等,盡可能使其表面清潔。2)合閘送電按SB2啟動齒輪油泵(2);完全打開出油閥(4),通過調節回油閥(10)控制出油量。同時調節壓縮空氣閥(7)控制噴霧大小和距離。3)兩個以上卷筒或兩臺天車同時加油需短暫停止出油時,只需打開回油閥即可。關機完全打開回油閥,關閉給油閥,5至10秒后關閉壓縮空氣閥,按SBl停機斷電即可。
權利要求1.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安裝在大車運行軌道走臺上方,其特征在于儲油箱下部為斗底,電動機和齒輪油泵均固定安裝在儲油箱的側面;齒輪油泵連接吸油管與油泵吸的下部連通并與斗底部留有一定的距離;輸油管出口與壓縮空氣管出口并排;輸油管連接有一根回油管,回油管通過回油閥與儲油箱的上部連通;輸油管上有出油閥,壓縮空氣管上有壓縮空氣閥。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其特征在于噴油嘴的中間套油孔對稱分布,平頭噴油嘴的頭部為平頭圓孔。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其特征在于儲油箱斗底部吸附一塊永磁鐵。
專利摘要橋式起重機卷揚鋼絲繩加油機,安裝在大車運行軌道走臺上方,其特征在于儲油箱下部為斗底,電動機和齒輪油泵均固定安裝在儲油箱的側面;齒輪油泵連接吸油管與油泵吸的下部連通并與斗底部留有一定的距離;輸油管出口與壓縮空氣管出口并排靠近;輸油管連接有一根回油管,回油管通過回油閥與儲油箱的上部連通;輸油管上有出油閥,壓縮空氣管上有壓縮空氣閥。在噴油嘴經高壓壓縮空氣作用,將油脂霧化后噴射到旋轉的卷筒繩槽和鋼絲繩的表面進行全方位潤滑。該卷揚鋼絲繩加油機用于冶金橋式起重機鋼絲繩高空、高溫、高粉塵,加油潤滑高頻次大油量的場合。
文檔編號F16N7/40GK202901779SQ2012206288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袁方海, 佘宏彥, 肖綠江, 任毅 申請人: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