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紙張搭接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控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傳輸過程中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紙張經裁切成型后,有的只需要簡單堆疊在一起,有的要求高的則需將相鄰的紙張首尾搭接。傳統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往往只設置一個與真空泵連接的真空吸盤,當前一張紙的紙尾經過吸盤上方時,通過電磁閥控制該真空吸盤啟動,依賴真空將躍過的紙尾瞬間吸附,然后等待后一張紙的頭部蓋上該前一張的紙尾,從而完成相鄰紙張的首尾搭接;接著電磁閥控制該吸盤停止吸氣,通過傳輸帶將這兩張紙傳輸直到該后一張紙的尾部經過吸盤上方,控制該真空吸盤啟動吸住紙尾,等待再下一張紙的頭部蓋上,周而復始。然而,紙張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空氣升力首尾無規則掀動,如果僅靠吸盤對在上方躍過的紙尾進行下吸,掀動的紙尾有時會沒有被吸附住,相鄰紙張的首尾將產生碰撞,使傳輸紙張堵塞,設備將不能正常的進行生產。另外,依靠電磁閥對吸盤進行控制,尤其在高速切換開啟和關閉狀態,容易使電磁閥驅動線圈燒毀,閥體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影響正常的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響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一種紙張搭接控制裝置,該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包括一定位板、安裝在定位板上方的至少一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及置于該定位板下方的旋轉式真空閥,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包括一閥體及穿設該閥體的閥芯,該閥體上設有氣體入口及朝向所述定位板的氣體出口,該閥芯相對閥體轉動以控制該氣體入口與氣體出口的連通與關閉;所述旋轉式真空閥包括一真空閥體及一真空閥芯,該真空閥體設有排氣孔及朝向所述定位板的吸氣孔,該真空閥芯相對真空閥體轉動以控制該排氣孔與吸氣孔的連通與關閉;當紙張的尾部經過定位板與該旋轉式壓縮氣體閥之間時,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對該紙張的尾部吹氣、同時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穿過定位板對該紙張的尾部吸氣,從而將該紙張的尾部貼置在該定位板上以供后面相鄰一張的紙張的頭部覆蓋。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的上設有一弧形的輸入通道、一弧形的輸出通道及一連接該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連接通道,該閥體的氣體入口對應所述閥芯的輸入通道所在圓周,該閥體的氣體出口對應所述閥芯的輸出通道所在圓周。進一步地,所述閥芯的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弧長相同且對齊設置。進一步地,所述閥芯的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弧長等于或大于所在圓周的五分之一周長。[0009]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閥芯的上設有一弧形的輸入通道、一弧形的輸出通道及一連接該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連接通道,所述真空閥體的排氣孔對應該真空閥芯的輸入通道所在圓周,該閥體的吸氣孔對應所述閥芯的輸出通道所在圓周。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排氣孔與吸氣孔位于真空閥體的相鄰兩個面上,所述真空閥芯的輸出通道及輸入通道分別自所述連接通道的兩端沿相反方向延伸。進一步地,所述紙張搭接控制裝置還包括一驅動裝置同步驅動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與旋轉式真空閥,該驅動裝置包括一外側的輸入軸及內側的二輸出軸,該二輸出軸分別連接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及旋轉式真空閥的真空閥芯。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數量為多個,相鄰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通過一聯軸器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數量為多個,相鄰的旋轉式真空閥的真空閥芯通過一聯軸器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設有若干穿孔以對應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吸氣孔,所述旋轉式真空閥與定位板之間設有環形墊,該環形墊圍繞該旋轉式真空閥的吸氣孔及定位板上的穿孔。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紙張搭接控制裝置通過上方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向下吹壓紙張、同時下方的旋轉式真空閥吸取紙張,避免了紙張在空中亂動,達到了控制精度高的效果,響應速度快,同步性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的框架及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所示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的旋轉式真空閥及聯軸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的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來,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包括一框架10、設置在框架10內的定位板20、設置定位板20上方的若干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設置定位板20下方的若干旋轉式真空閥40、及連接該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的傳動裝置50。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均設置在框架10內。所述相鄰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之間或者相鄰的旋轉式真空閥40之間通過聯軸器60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裝置50將外界的轉動同步傳輸至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請參閱圖2,所述框架10包括一上方的擋板11及下方的支撐板15。所述擋板11呈縱長狀設置。該擋板11的橫截面呈L型設置。該擋板11設有若干固定孔(圖未標),用于安裝固定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所述支撐板15上設有若干固定孔150用于安裝固定所述旋轉式真空閥40。在本實施例中,該支撐板15由兩個橫截面為L型的縱長部背靠背組成,從而該支撐板15的橫截面呈T型設置。所述擋板11及支撐板15上下對齊設置,相同的一端連接所述傳動裝置50,另一端連接一連接件18 (如圖1所示)。該連接件18豎直放置且其橫截面呈U型設置。所述定位板20位于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與旋轉式真空閥4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定位板20固定在旋轉式真空閥40上。該定位板20上設有若干穿孔21,以供旋轉式真空閥40穿過這些穿孔21對定位板20上的紙張進行吸取。請參閱圖3及圖4,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包括一閥體31及穿設該閥體31的閥芯35。該閥體31呈長方體狀中空腔體設置,內設一貫通整個閥體31的收容腔。該收容腔呈圓柱形設置。該閥體31在一豎直側面設有一氣體入口、及位于該氣體入口兩側的氣體出口。該氣體入口及氣體出口均連通所述閥體31的收容腔。該氣體入口安裝一連接頭32,以連接外界的壓縮氣體。每一氣體出口安裝有一噴氣嘴33,該噴氣嘴33的出口朝向所述定位板20。該閥體31還設有一注油嘴34,該注油口 34連通所述收容腔。所述閥芯35呈圓柱體設置,其兩端分別延伸一直徑較小的軸端36。該閥芯35安裝在閥體31的收容腔中并與閥體31的內壁呈間隙配合。該閥芯35表面中部設有一弧形的輸入通道37、二弧形的輸出通道38、及分別連接該輸入通道37及每一輸出通道38的連接通道39。該輸入通道37與輸出通道38的弧長相同且對齊設置。該輸入通道37及輸出通道38的弧長為閥芯35的五分之一圓周至三分之一的圓周之間,該弧長亦可以根據所需精度、輸入壓力等因素決定,具體地,該輸入通道37及輸出通道38的弧長為閥芯35的四分之一的圓周。該輸入通道37及輸出通道38均為連通閥芯35表面的凹槽,每一連接通道39可以是凹槽或者埋設在閥芯39內的通道。該輸入通道37對應閥體31的氣體入口的位置,每一輸出通道38分別對應閥體31的氣體出口的位置。該輸入通道37及輸出通道38沿閥芯35的圓周方向延伸。每一連接通道39沿閥芯35軸向延伸且分別連接輸入通道37及對應的輸出通道38的中部。因此,所述輸入通道37與二輸出通道38及二連接通道39形成一“王”字型設置。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實施例中,閥體31的氣體入口與氣體出口的數量可以只有一個,所述閥芯35上的輸入通道37、輸出通道38、及連接通道39的數量也可以是對應為一個。此時,輸入通道37與輸出通道38及連接通道39形成一“工”字型設置。可以理解地,所述連接通道39可以是連接輸入通道37及輸出通道38的同一側的端部而不是中部。此時,當二連接通道39在同一側時,所述輸入通道37、輸出通道38及二連接通道39呈“E”字型;當二連接通道39在相對一側時,所述輸入通道37、輸出通道38及二連接通道39呈“S”字型或者反“S”型設置。該閥芯35上設有二儲油槽360。每一儲油槽360均平行該閥芯35的軸線延伸。所述儲油槽360均在所述輸入通道37及輸出通道38的同一側。所述儲油槽360與所述閥體31的注油口 34連通。可以理解地,所述二儲油槽360可以連通為一個儲油槽。該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組裝時,所述閥芯35收容于該閥體31的收容腔內,該閥芯35的兩個端軸21分別穿設一油封圈、一耐磨圈及一密封蓋315,通過固定件如螺釘將密封蓋315固定在閥體31的兩端上。此時閥體31的氣體入口對應所述閥芯35的輸入通道37所在的圓周,所述氣體出口對應所述閥芯35的輸出通道38的所在圓周。[0032]請參閱圖5及圖6,所述旋轉式真空閥40包括一真空閥體41及真空閥芯45,該真空閥體41包括一空腔以收容該真空閥芯45。該真空閥體41的一側設有一排氣孔及注油孔連通真空閥體41的空腔。該排氣孔上安裝一連接頭42,該注油孔安裝一注油嘴44。該真空閥體41的頂部設有二連通空腔的吸氣孔43。該真空閥體41的頂部設置一環形墊47,該環形墊47圍繞所述吸氣孔43 ;工作時,該環形墊47設置在真空閥40與定位板20之間,使得吸氣孔43更好地與定位板20的穿孔21連通進行吸氣。所述真空閥芯45呈圓柱狀,其結構與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的閥芯35相似,包括對應連接頭42的輸入通道、對應所述吸氣孔43的輸出通道、及該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連接通道。該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均為弧形,每一輸入通道或輸出通道的弧長大于或等于四分一所在圓周,從而在真空閥芯45相對真空閥體41轉動到某一階段時,所述連接頭42可以通過閥芯35的輸入通道、連接通道、及輸出通道連通所述吸氣孔43。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所述排氣孔與吸氣孔分別設置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因此對應真空閥芯45的輸出通道及輸入通道分別自所述連接通道的兩端沿相反方向延伸,從而該真空閥芯45的輸出通道、連接通道及輸入通道呈“Z”字型設置。所述聯軸器60用于連接固定相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之間的閥芯35,以及連接固定相鄰旋轉式真空閥40的真空閥芯45。所述傳動裝置50為一齒輪箱,其內部設有齒輪組件。該傳動裝置50包括一外側的輸入軸(圖未示)及內側的兩個輸出軸51及52。該輸出軸51固定連接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的閥芯35的軸端36,所述輸出軸52連接所述旋轉式真空閥40的閥芯45。工作時,所述定位板20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傳送帶,傳送帶將紙張不斷地傳送到定位板20上,然后又從定位板20傳送出去。當前一張紙的紙張尾部經過定位板20上方時,所述紙張搭接控制裝置的傳動裝置50驅動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的閥芯35及旋轉式真空閥40的真空閥芯45轉動,使得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同步啟動;其中,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從噴氣嘴33朝向紙張頂面吹氣,旋轉式真空閥40通過吸氣孔43及定位板20上的穿孔21對紙張的底面進行吸氣,將該前一紙張的尾部吸住。因為傳送帶的繼續運行,后一紙張的頭部移動蓋在前一紙張的尾部;此時,由于傳動裝置50 —直驅動閥芯35及真空閥芯45轉動,當閥芯35的輸入通道37與閥體31的氣體入口的連通斷開、真空閥芯45的輸入通道與真空閥體41的連接頭42連接斷開時,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同步關閉,定位板20上的紙張部分不再受到吸引和吹壓,從而被傳送帶走離開定位板20 ;當所述后一紙張的尾部移動到定位板20上時,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又同步啟動,周而復始。本實用新型紙張搭接控制裝置通過上面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向下吹向紙張、下面的旋轉式真空閥40吸取紙張,避免了紙張在空中亂動,達到了控制精度高的效果;另外由于采用了旋轉式的閥,響應速度快,同步性高。可以理解地,本實施例中傳動裝置50是通過一個輸入軸通過齒輪同步傳動給兩個輸出軸,以同步控制所述閥芯35及真空閥芯45的轉動;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閥芯35及真空閥芯45亦可以通過不同的驅動裝置獨立控制,只要保證旋轉式壓縮氣體閥30及旋轉式真空閥40的同步啟動和關閉即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包括一定位板、安裝在定位板上方的至少一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及置于該定位板下方的旋轉式真空閥,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包括一閥體及穿設該閥體的閥芯,該閥體上設有氣體入口及朝向所述定位板的氣體出口,該閥芯相對閥體轉動以控制該氣體入口與氣體出口的連通與關閉;所述旋轉式真空閥包括一真空閥體及一真空閥芯,該真空閥體設有排氣孔及朝向所述定位板的吸氣孔,該真空閥芯相對真空閥體轉動以控制該排氣孔與吸氣孔的連通與關閉;當紙張的尾部經過定位板與該旋轉式壓縮氣體閥之間時,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對該紙張的尾部吹氣、同時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穿過定位板對該紙張的尾部吸氣,從而將該紙張的尾部貼置在該定位板上以供后面相鄰一張的紙張的頭部覆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的上設有一弧形的輸入通道、一弧形的輸出通道及一連接該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連接通道,該閥體的氣體入口對應所述閥芯的輸入通道所在圓周,該閥體的氣體出口對應所述閥芯的輸出通道所在圓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對齊設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芯的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弧長相同且等于或大于所在圓周的五分之一周長。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閥芯的上設有一弧形的輸入通道、一弧形的輸出通道、及一連接該輸入通道及輸出通道的連接通道,所述真空閥體的排氣孔對應該真空閥芯的輸入通道所在圓周,該閥體的吸氣孔對應所述閥芯的輸出通道所在圓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排氣孔與吸氣孔位于真空閥體的相鄰兩個面上,所述真空閥芯的輸出通道及輸入通道分別自所述連接通道的兩端沿相反方向延伸。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紙張搭接控制裝置還包括一驅動裝置同步驅動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與旋轉式真空閥,該驅動裝置包括一外側的輸入軸及內側的二輸出軸,該二輸出軸分別連接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及旋轉式真空閥的真空閥芯。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數量為多個,相鄰的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的閥芯通過一聯軸器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數量為多個,相鄰的旋轉式真空閥的真空閥芯通過一聯軸器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設有若干穿孔以對應所述旋轉式真空閥的吸氣孔,所述旋轉式真空閥與定位板之間設有環形墊,該環形墊圍繞該旋轉式真空閥的吸氣孔及定位板上的穿孔。
專利摘要一種紙張搭接控制裝置,包括一定位板、安裝在定位板上方的至少一旋轉式壓縮氣體閥、置于該定位板下方旋轉式真空閥,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包括一閥體及穿設該閥體的閥芯,該閥體上設有氣體入口及朝向所述定位板的氣體出口,該閥芯相對閥體轉動以控制該氣體入口與氣體出口的連通與關閉;旋轉式真空閥包括一真空閥體及一真空閥芯,該真空閥體設有排氣孔及朝向所述定位板的吸氣孔,該真空閥芯相對真空閥體轉動以控制該排氣孔與吸氣孔的連通與關閉;當紙張的尾部經過定位板與該旋轉式壓縮氣體閥之間時,旋轉式壓縮氣體閥對該紙張的尾部吹氣、同時旋轉式真空閥通過定位板對該紙張的尾部吸氣,從而將該紙張的尾部貼置在該定位板上以供后續的紙張的頭部覆蓋。
文檔編號F16K3/26GK203064856SQ2013200219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鐘爵麟, 張俊斌 申請人:東莞市駿興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