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包括箱體,其箱體上安裝有動力輸入部分、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動力輸出軸部分、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機械換擋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動力輸入部分一部分動力經輸出軸減速部分輸出至動力輸出軸部分用于外部作業,另一部分經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輸出至機械換擋部分,經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輸出至驅動左側履帶驅動部分與右側履帶驅動部分。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泵-馬達一體實現了履帶拖拉機的無級驅動變速,且無級變速應用于行進中變化,操作簡便;既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同時通過控制左控制搖臂與右控制搖臂實現車輛轉向。
【專利說明】
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變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
【背景技術】
[0002]履帶車輛主要有履帶式運輸車、履帶式工程車和履帶式拖拉機,近年來,由于履帶式拖拉機的接地面積寬,而履帶對土壤的壓實小,采用履帶式拖拉機掛接機具實現耕種收割環節的機械化,符合南方稻田保護性耕作模式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履帶式拖拉機通常采用純機械式動力傳動系統傳遞動力,具有結構簡單、效率高等優點,然而純機械式動力傳動機構,在日常生產使用過程中換擋操作復雜,同時由于農機操作者通常不具備駕駛汽車或拖拉機的技能,對離合器、油門、換擋的配合難以掌控,特別是初學農機操作者對履帶拖拉機的轉向控制不穩易造成履帶拖拉機翻車,進而限制了履帶拖拉機的發展;且在田間作業時,履帶拖拉機的發動機一般處于大油門狀態,接近于發動機額定工況,車速變化小,機械的功率與扭矩都比較大,如此易導致液壓系統能耗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包括箱體,其箱體上安裝有動力輸入部分、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動力輸出軸部分、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機械換擋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而箱體安裝在發動機動力輸出位置處,動力輸入部分分別與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連接,動力經動力輸入部分輸入,一部分由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輸出,另一部分輸送至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與動力輸出軸部分連接,動力輸出軸部分用于驅動外部作業,而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與機械換擋部分連接,機械換擋部分與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連接,用于將動力傳遞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分別與輸出驅動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右側履帶驅動部分連接。
[0006]上述各部分的具體連接結構如下:
[0007]動力輸入部分中,動力輸入軸安裝于箱體內,主動錐齒輪過渡配合安裝于動力輸入軸上,用于將動力輸入軸的動力傳遞給后續相關裝置,動力換擋撥叉套裝于雙聯換擋齒輪,雙聯換擋齒輪間隙配合套裝于動力輸入軸花鍵上,動力輸入軸通過花鍵帶動雙聯換擋齒輪旋轉傳遞動力,雙聯減速齒輪通過動力滑動軸承間隙安裝于動力輸入軸上,圍繞動力輸入軸的回轉中心旋轉,并在動力輸入軸上雙聯減速齒輪的一端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及間隙調整的擋圈;
[0008]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中,動力承接軸安裝于箱體內,密封端蓋過盈安裝于箱體內,三聯齒輪通過滑動軸承套裝于動力承接軸上空轉,動力輸出齒輪套裝于動力承接軸花鍵上;動力輸出齒輪與雙聯減速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雙聯減速齒輪的右側齒輪與三聯齒輪的左側齒輪嚙合,雙聯換擋齒輪在動力換擋撥叉作用下沿動力輸入軸從左至右移動,以實現檔位從高-空-低三檔切換;內花鍵軸安裝于箱體內,且其一端套裝于動力承接軸上,另一端內套裝有動力輸出軸,而內花鍵軸內通過花鍵連接傳遞動力;
[0009]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中,液壓馬達安裝于箱體一側,液壓傳動軸一端安裝于箱體內,另一端插裝于液壓傳動花鍵軸內,而液壓傳動花鍵軸安裝于箱體內,且馬達動力輸入軸插裝于液壓傳動花鍵軸內,馬達動力輸入軸、液壓傳動軸分別與液壓傳動花鍵軸花鍵配合并傳遞動力,從動錐齒輪套裝于液壓傳動軸上,馬達動力輸出齒輪套裝于馬達動力輸出軸上;此外,從動錐齒輪與主動錐齒輪嚙合;
[0010]機械換擋部分中,換擋主動軸與換擋從動軸分別安裝于箱體內,而換擋主動齒輪套裝于換擋主動軸,并與馬達動力輸出齒輪嚙合,在馬達動力輸出齒輪的驅動下換擋主動齒輪帶動換擋主動軸旋轉;第一換擋從動齒輪、第二換擋從動齒輪及第三換擋從動齒輪分別套裝于換擋主動軸上空轉,第一花鍵轂位于第一換擋從動齒輪與第二換擋從動齒輪之間,且套裝于換擋主動軸,第二花鍵轂位于第二換擋從動齒輪與第三換擋從動齒輪之間,且套裝于換擋主動軸,第一結合套安裝在第一花鍵轂上,第二換擋撥叉插裝于第一結合套上,第二結合套安裝在第二花鍵轂上,第一換擋撥叉插裝于第二結合套上;第一換擋動力齒輪、第二換擋動力齒輪及第三換擋動力齒輪分別套裝于換擋從動軸上;此外,第一換擋從動齒輪與第三換擋動力齒輪的外部齒輪嚙合,第二換擋動力齒輪與第二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齒輪嚙合,第一換擋動力齒輪與第三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齒輪嚙合;
[0011]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中,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與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關于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對稱設置,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套裝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上,且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左端安裝于左端蓋內,左端蓋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左控制搖臂安裝在左多片式制動器上,左多片式制動器安裝于箱體內,左離合套與左多片式制動器配合安裝,左控制搖臂用于對左離合套和左多片式制動器進行控制,左復位彈簧設置在左多片式制動器上方,用于對左離合套的復位,左離合套同時與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左側內齒圈嚙合,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動力傳遞給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而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右端安裝于右端蓋內,右端蓋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右控制搖臂安裝在右多片式制動器上,右多片式制動器安裝于箱體內,右離合套與右多片式制動器配合安裝,右控制搖臂用于對右離合套和右多片式制動器進行控制,右復位彈簧設置在右多片式制動器上方,用于對右離合套的復位,右離合套同時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右側內齒圈嚙合,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動力傳遞給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
[0012]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中,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部分關于中間擋圈對稱設置,中間擋圈套裝于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上,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安裝于箱體內,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通過滑動軸承安裝于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上空轉,并將動力傳遞給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通過滑動軸承安裝于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上空轉,并將動力傳遞給右側履帶驅動部分;
[0013]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和右側履帶驅動部分關于中間擋圈對稱設置,左驅動支架安裝于箱體一側,左驅動軸一端安裝在左驅動支架內,另一端安裝在箱體內,左驅動齒輪安裝在左驅動軸上,并通過左驅動擋圈二限位;右驅動支架安裝于箱體另一側,右驅動軸一端安裝在右驅動支架內,另一端安裝在箱體內,右驅動齒輪安裝在右驅動軸上,并通過右驅動擋圈一限位。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中,液壓傳動軸上的從動錐齒輪一側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及間隙調整的擋圈一。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中,馬達動力輸出軸上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的開口擋圈。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中,牙嵌式離合器主軸上設置有用于軸向限位的鋼絲擋圈。
[0017]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換擋從動齒輪、第二換擋從動齒輪及第三換擋從動齒輪分別通過滑動軸承套裝于換擋主動軸上空轉。
[0018]在本實用新型中,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左端通過左支撐軸承安裝于左端蓋內。
[0019]在本實用新型中,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右端通過右支撐軸承安裝于右端蓋內。
[0020]在本實用新型中,左復位彈簧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一左擋圈,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四左擋圈。
[0021]在本實用新型中,右復位彈簧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一右擋圈,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四右擋圈。
[0022]在本實用新型中,液壓無級變速的運動方式是:主動錐齒輪通過從動錐齒輪帶動液壓傳動軸旋轉,并經液壓傳動花鍵軸將動力傳遞至馬達動力輸入軸,從而驅動液壓馬達將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液壓馬達為靜液壓傳動馬達,經液壓回路將液壓能再次轉化為機械能,并由馬達動力輸出軸經馬達動力輸出齒輪輸出,以驅動后續相關設備,其通過對液壓回路的切換,以實現馬達動力輸出軸的正反轉輸出,從而實現裝置的前進和倒退;再通過對液壓回路流量的控制獨立實現無級變速,且可在發動機大功率輸出的情況下實現對后續設備的低轉速大扭矩驅動,有利于履帶車輛的大負荷驅動。
[0023]在本實用新型中,機械換擋的運動方式是:當第二換擋撥叉上行時,帶動第一結合套同時與第一花鍵轂及第一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花鍵嚙合,第一花鍵轂通過第一結合套帶動第一換擋從動齒輪旋轉,并將動力經第三換擋動力齒輪和換擋從動軸傳遞給第二換擋動力齒輪以驅動后續相關設備,當第二換擋撥叉下行時,帶動第一結合套同時與第一花鍵轂及第二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花鍵嚙合,第一花鍵轂通過第一結合套帶動第二換擋從動齒輪旋轉,并將動力傳遞給第二換擋動力齒輪驅動后續相關設備;當第一換擋撥叉下行時,帶動第二結合套同時與第二花鍵轂及第三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花鍵嚙合,第二花鍵轂通過第二結合套帶動第三換擋從動齒輪旋轉,并將動力經第一換擋動力齒輪和換擋從動軸傳遞給第二換擋動力齒輪以驅動后續相關設備。
[0024]在本實用新型中,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方式為:當左控制搖臂在外部裝置作用下促使左離合套左移從而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左側內齒圈嚙合,此時左部驅動斷開,且當左離合套左移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左側內齒圈嚙合時促使左多片式制動器產生作用,從而鎖住左離合套,而此時左離合套依然與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嚙合,故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及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均處于鎖定狀態,在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處于嚙合驅動狀態時,則實現向左側轉向;當外部控制裝置解除對左控制搖臂的作用時,在左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左離合套復位至常規狀態驅動;同理,當右控制搖臂在外部裝置作用下促使右離合套右移從而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右側內齒圈嚙合,此時左部驅動斷開,且當右離合套右移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右側內齒圈嚙合時促使右多片式制動器產生作用,從而鎖住右離合套,而此時右離合套依然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嚙合,故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部分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此時均處于鎖定狀態,在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處于嚙合驅動狀態,則可實現向右側轉向,當外部控制裝置解除對右控制搖臂的作用時,在右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右離合套復位至常規狀態驅動;從而實現左右轉向。
[0025]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泵-馬達一體實現了履帶拖拉機的無級驅動變速,且無級變速應用于行進中變化,操作簡便;且通過驅動液壓馬達將機械能與液壓能相互轉化以實現車輛的前進和倒退;而動力輸出軸采用機械直連式驅動,液壓無級驅動與動力輸出軸機械式直連相結合,既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同時通過外部裝置控制左控制搖臂與右控制搖臂的驅動,實現了履帶車輛的左右轉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002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動力輸入部分與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機械換擋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1]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2]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與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右側履帶驅動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34]參見圖1?圖2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包括動力輸入部分U、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V、動力輸出軸部分W、箱體M、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R、機械換擋部分S、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T、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Q、左側履帶驅動部分P1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P2 ;其中,動力輸入部分U、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V、動力輸出軸部分W、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R、機械換擋部分S、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T、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Q、左側履帶驅動部分P1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P2均安裝在箱體Μ上,箱體Μ安裝在發動機動力輸出位置處,動力經動力輸入部分U輸入,一部分經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V輸出,另一部分輸送至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R,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V經動力輸出軸部分W將動力傳遞給外部作業部分,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R經機械換擋部分S將動力傳遞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Τ,再由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Q將動力分別輸出驅動左側履帶驅動部分Ρ1和右側履帶驅動部分Ρ2。
[0035]參見圖3所示,動力輸入部分U包括動力輸入軸U1、端蓋一 U2、動力換擋撥叉U3、雙聯換擋齒輪U4、雙聯減速齒輪U5、主動錐齒輪U6 ;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V包括內花鍵軸V1、動力輸出齒輪V2、三聯齒輪V3、密封端蓋V4、動力承接軸V5 ;動力輸出軸部分W包括動力輸出軸W1。
[0036]動力輸入軸U1 —端通過軸承通過安裝于箱體Μ內,另一端通過軸承安裝于端蓋一U2內,端蓋一 U2安裝于箱體Μ內,主動錐齒輪U6過渡配合安裝于動力輸入軸U1上,用于將動力輸入軸U1的動力傳遞給后續相關裝置,雙聯換擋齒輪U4間隙配合套裝于動力輸入軸U1花鍵上,動力輸入軸U1通過花鍵帶動雙聯換擋齒輪U4旋轉傳遞動力,雙聯減速齒輪U5通過動力滑動軸承間隙安裝于動力輸入軸U1上,圍繞動力輸入軸U1的回轉中心旋轉,并在動力輸入軸U1上雙聯減速齒輪U5的一端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及間隙調整的擋圈。
[0037]動力承接軸V5兩端分別安裝于軸承內,并通過軸承安裝于箱體Μ內,密封端蓋V4過盈安裝于箱體Μ內,三聯齒輪V3通過滑動軸承套裝于動力承接軸V5上空轉,動力輸出齒輪V2套裝于動力承接軸V5花鍵上;動力輸出齒輪V2與雙聯減速齒輪U5的左側齒輪嚙合,雙聯減速齒輪U5的右側齒輪與三聯齒輪V3的左側齒輪嚙合,雙聯換擋齒輪U4在動力換擋撥叉U3作用下沿動力輸入軸U1從左至右移動,以實現檔位從高-空-低三檔切換;內花鍵軸VI通過軸承安裝于箱體Μ內,且一端套裝于動力承接軸V5上,另一端內安裝有動力輸出軸W1,內花鍵軸VI兩端內部均通過花鍵連接傳遞動力。
[0038]參見圖4所示,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R包括軸承一 R1、馬達動力輸入軸R2、液壓傳動花鍵軸R3、液壓傳動軸R4、擋圈一 R5、緊固螺栓一 R6、端蓋二 R7、軸承R8、從動錐齒輪R9、開口擋圈R10、馬達動力輸出軸R11、馬達動力輸出齒輪R12、液壓馬達R13。
[0039]液壓馬達R13通過螺栓安裝于箱體Μ —側,液壓傳動軸R4 —端通過軸承R8安裝于箱體Μ內,另一端插裝于液壓傳動花鍵軸R3內,液壓傳動花鍵軸R3通過軸承一 R1安裝于箱體Μ內,且馬達動力輸入軸R2插裝于液壓傳動花鍵軸R3內,馬達動力輸入軸R2、液壓傳動軸R4均與液壓傳動花鍵軸R3花鍵配合并傳遞動力,從動錐齒輪R9通過花鍵套裝于液壓傳動軸R4上,并在液壓傳動軸R4上的從動錐齒輪R9與軸承R8之間安裝有擋圈一 R5,用于軸向限位及間隙調整,馬達動力輸出齒輪R12通過花鍵套裝于馬達動力輸出軸R11上,并通過安裝于馬達動力輸出軸R11上的開口擋圈R10軸向限位;主動錐齒輪U6通過從動錐齒輪R9帶動液壓傳動軸R4旋轉,并將動力通過液壓傳動花鍵軸R3傳遞給馬達動力輸入軸R2,從而驅動液壓馬達R13將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液壓馬達R13為靜液壓傳動馬達,經液壓回路將液壓能再次轉化為機械能,并由馬達動力輸出軸R11經馬達動力輸出齒輪R12輸出,驅動后續相關設備,通過對液壓回路的切換,可實現馬達動力輸出軸R11的正反轉輸出,從而實現裝置的前進和倒退,通過對液壓回路的流量控制可獨立實現無級變速,且可在發動機大功率輸出的情況下實現對后續設備的低轉速大扭矩驅動。
[0040]參見圖5所示,機械換擋部分S包括換擋主動齒輪S1、擋圈S2、第一換擋從動齒輪S3、滑動軸承一 S4、第一結合套S5、第一花鍵轂S6、第二換擋從動齒輪S7、滑動軸承二 S8、擋圈二 S9、第二結合套S10、第二花鍵轂S11、第三換擋從動齒輪S12、滑動軸承三S13、擋圈三S14、軸承二 S15、端蓋三S16、緊固螺栓二 S17、軸承三S18、換擋從動軸S19、端蓋四S20、緊固螺栓三S21、第一換擋動力齒輪S22、第一換擋撥叉S23、擋圈四S24、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第二換擋撥叉S26、擋圈五S27、第三換擋動力齒輪S28、緊固螺栓四S29、軸承四S30、端蓋五S31、端蓋六S32、換擋主動軸S33、軸承五S34、緊固螺栓五S35。
[0041]換擋主動軸S33兩端分別通過軸承五S34和軸承二 S15安裝于箱體Μ內,其一端通過由緊固螺栓五S35緊固的端蓋六S32限位密封,另一端通過由緊固螺栓二 S17緊固的端蓋三S16限位密封,同樣換擋從動軸S19兩端分別通過軸承四S30和軸承三S18安裝于箱體Μ內,一端通過由緊固螺栓四S29緊固的端蓋五S31限位密封,另一端通過由緊固螺栓三S21緊固的端蓋四S20限位密封;換擋主動齒輪S1通過花鍵套裝于換擋主動軸S33上,在馬達動力輸出齒輪R12的驅動下換擋主動齒輪S1帶動換擋主動軸S33旋轉,第一換擋從動齒輪S3通過滑動軸承一 S4套裝于換擋主動軸S33上空轉,第二換擋從動齒輪S7通過滑動軸承二 S8套裝于換擋主動軸S33上空轉,第三換擋從動齒輪S12通過滑動軸承三S13套裝于換擋主動軸S33上空轉,第一花鍵轂S6通過花鍵與換擋主動軸S33安裝,第二花鍵轂S11通過花鍵與換擋主動軸S33安裝,第一結合套S5通過花鍵安裝在第一花鍵轂S6上,第二結合套S10通過花鍵安裝在第二花鍵轂S11上,第三換擋動力齒輪S28通過花鍵安裝于換擋從動軸S19上,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通過花鍵安裝于換擋從動軸S19上,第一換擋動力齒輪S22通過花鍵安裝于換擋從動軸S19上;在換擋主動齒輪S1與第一換擋從動齒輪S3之間安裝有擋圈S2,第二換擋從動齒輪S7與第二花鍵轂S11之間安裝有擋圈二 S9,并在第三換擋從動齒輪S12的一側安裝有擋圈三S14,在第三換擋動力齒輪S28與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之間安裝有擋圈五S27,在第一換擋動力齒輪S22與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之間安裝有擋圈四S24,均用于軸線限位及間隙調整;第一換擋從動齒輪S3與第三換擋動力齒輪S28的外部齒輪嚙合,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與第二換擋從動齒輪S7的外部齒輪嚙合,第一換擋動力齒輪S22與第三換擋從動齒輪S12的外部齒輪嚙合。
[0042]當第二換擋撥叉S26上行帶動第一結合套S5同時與第一花鍵轂S6、第一換擋從動齒輪S3的外部花鍵嚙合時,第一花鍵轂S6通過第一結合套S5帶動第一換擋從動齒輪S3旋轉,并將動力經第三換擋動力齒輪S28和換擋從動軸S19傳遞給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驅動后續相關設備,當第二換擋撥叉S26下行帶動第一結合套S5同時與第一花鍵轂S6和第二換擋從動齒輪S7的外部花鍵嚙合時,第一花鍵轂S6通過第一結合套S5帶動第二換擋從動齒輪S7旋轉,并將動力傳遞給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驅動后續相關設備,當第一換擋撥叉S23下行帶動第二結合套S10同時與第二花鍵轂S11和第三換擋從動齒輪S12的外部花鍵嚙合時,第二花鍵轂S11通過第二結合套S10帶動第三換擋從動齒輪S12旋轉,并將動力經第一換擋動力齒輪S22和換擋從動軸S19傳遞給第二換擋動力齒輪S25驅動后續相關設備。
[0043]參見圖6所示,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Τ包括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1、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2、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鋼絲擋圈Τ4、牙嵌式離合器主軸Τ5,其中,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1包括左縮進螺栓Τ1-1、左端蓋Τ1-2、左支撐軸承Τ1-3、第一左擋圈Τ1-4、第二左擋圈Τ1-5、第三左擋圈Τ1-6、第四左擋圈Τ1-7、左控制搖臂Τ1-8、左離合套Τ1-9、左復位彈簧Τ1-10、左多片式制動器Τ1-11,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2包括右縮進螺栓Τ2-1、右端蓋Τ2-2、右支撐軸承Τ2-3、第一右擋圈Τ2-4、第二右擋圈Τ2-5、第三右擋圈Τ2-6、第四右擋圈Τ2-7、右控制搖臂Τ2-8、右離合套Τ2-9、右復位彈簧Τ2-10、右多片式制動器Τ2-11。
[0044]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1與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2關于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對稱設置,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通過花鍵套裝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Τ5上,并由鋼絲擋圈T4軸向限位,牙嵌式離合器主軸T5左端通過左支撐軸承T1-3安裝于左端蓋T1-2內,左端蓋T1-2通過左縮進螺栓T1-1緊固安裝于箱體Μ上,左端蓋T1-2內安裝有第三左擋圈Τ1-6用于對左支撐軸承Τ1-3限位,第一左擋圈Τ1-4和第二左擋圈Τ1-5分別安裝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Τ5上,用于限位支撐,左多片式制動器Τ1-11安裝于箱體Μ內,左離合套Τ1-9與左多片式制動器Τ1-11配合安裝,第四左擋圈Τ1-7坐落于左離合套Τ1-9內,左復位彈簧Τ1-10兩端分別由第一左擋圈Τ1-4和第四左擋圈Τ1-7支撐,用于對左離合套Τ1-9的復位,常規狀態下左離合套Τ1-9同時與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1-5和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左側內齒圈嚙合,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動力傳遞給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1-5。
[0045]當左控制搖臂Τ1-8在外部裝置作用下促使左離合套Τ1-9左移從而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左側內齒圈嚙合,此時左部驅動斷開,且當左離合套Τ1-9左移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左側內齒圈嚙合時促使左多片式制動器Τ1-11產生作用,從而鎖住左離合套Τ1-9,而此時左離合套Τ1-9依然與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1-5嚙合,故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Q1及左側履帶驅動部分Ρ1此時均處于鎖定狀態,若此時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2處于嚙合驅動狀態,則可實現向左側轉向,當外部控制裝置解除對左控制搖臂Τ1-8的作用時,在左復位彈簧Τ1-10的作用下,左離合套Τ1-9復位至常規狀態驅動;同樣,牙嵌式離合器主軸Τ5右端通過右支撐軸承Τ2-3安裝于右端蓋Τ2-2內,右端蓋Τ2-2通過右縮進螺栓Τ2-1緊固安裝于箱體Μ上,右端蓋Τ2-2內安裝有第三右擋圈Τ2-6用于對右支撐軸承Τ2-3限位,第一右擋圈Τ2-4和第二右擋圈Τ2-5分別安裝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Τ5上,用于限位支撐,右多片式制動器Τ2-11安裝于箱體Μ內,右離合套Τ2-9與右多片式制動器Τ2-11配合安裝,第四右擋圈Τ2-7坐落于右離合套Τ2-9內,右復位彈簧Τ2-10兩端分別由第一右擋圈Τ2-4和第四右擋圈Τ2-7支撐,用于對右離合套Τ2-9的復位,常規狀態下右離合套Τ2-9同時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2-5和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右側內齒圈嚙合,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動力傳遞給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2-5,當右控制搖臂Τ2-8在外部裝置作用下促使右離合套Τ2-9右移從而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右側內齒圈嚙合,此時左部驅動斷開,且當右離合套Τ2-9右移脫離與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Τ3的右側內齒圈嚙合時促使右多片式制動器Τ2-11產生作用,從而鎖住右離合套Τ2-9,而此時右離合套Τ2-9依然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2-5嚙合,故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部分Q2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Ρ2此時均處于鎖定狀態,若此時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Τ1處于嚙合驅動狀態,則可實現向右側轉向,當外部控制裝置解除對右控制搖臂Τ2-8的作用時,在右復位彈簧Τ2-10的作用下,右離合套Τ2-9復位至常規狀態驅動。
[0046]參見圖7所示,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Q包括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Q1、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部分Q2、中間擋圈Q3、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Q4;其中,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Q1包括端蓋七Q1-1、緊固螺栓六Q1-2、軸承六Q1-3、滑動軸承四Q1-4、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1-5,右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Q2包括端蓋八Q2-1、緊固螺栓七Q2-2、軸承七Q2-3、滑動軸承五Q2-4、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2-5 ;左側履帶驅動部分Ρ1包括軸承八Ρ1-1、左驅動擋圈一 Ρ1-2、左驅動軸Ρ1-3、左驅動支架Ρ1-4、軸承九Ρ1-5、左驅動齒輪Ρ1-6、左驅動擋圈二 Ρ1-7,右側履帶驅動部分Ρ2包括軸承十Ρ2-1、右驅動擋圈一 P2-2、右驅動軸P2-3、右驅動支架P2-4、軸承^^一 P2-5、右驅動齒輪P2-6、右驅動擋圈一P2-7o
[0047]中間擋圈Q3套裝于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Q4上,左牙嵌式離合器轉向部分Q1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部分關于中間擋圈Q3對稱設置,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Q4 —端通過軸承六Q1-3安裝于箱體Μ內,并通過由緊固螺栓六Q1-2緊固的端蓋七Q1-1限位密封,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1-5通過滑動軸承四Q1-4安裝于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Q4上空轉,并將動力傳遞給左側履帶驅動部分Ρ1,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Q4另一端通過軸承七Q2-3安裝于箱體Μ內,并通過由緊固螺栓七Q2-2緊固的端蓋八Q2-1限位密封,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Q2-5通過滑動軸承五Q2-4安裝于牙嵌式離合器傳動軸Q4上空轉,并將動力傳遞給右側履帶驅動部分Ρ2 ;左側履帶驅動部分Ρ1和右側履帶驅動部分Ρ2同樣關于中間擋圈Q3對稱設置,左驅動支架Ρ1-4通過緊固螺栓安裝于箱體Μ —側,左驅動軸Ρ1-3 —端通過軸承八Ρ1-1安裝在左驅動支架Ρ1-4內,另一端通過軸承九Ρ1-5安裝在箱體Μ內,左驅動齒輪Ρ1-6通過花鍵安裝在左驅動軸Ρ1-3上,并通過左驅動擋圈二 Ρ1-7限位;同樣,右驅動支架Ρ2-4通過緊固螺栓安裝于箱體Μ—側,右驅動軸Ρ2-3 —端通過軸承十Ρ2-1安裝在右驅動支架Ρ2-4內,另一端通過軸承i^一 P2-5安裝在箱體Μ內,右驅動齒輪Ρ2-6通過花鍵安裝在右驅動軸Ρ2-3上,并通過右驅動擋圈一 Ρ2-7限位。
[004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包括箱體,其箱體上安裝有動力輸入部分、動力輸出軸減速部分、動力輸出軸部分、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機械換擋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牙嵌式離合器轉向傳動部分、左側履帶驅動部分及右側履帶驅動部分,而箱體安裝在發動機動力輸出位置處,其特征在于, 液壓無級變速換向部分中,液壓馬達安裝于箱體一側,液壓傳動軸一端安裝于箱體內,另一端插裝于液壓傳動花鍵軸內,而液壓傳動花鍵軸安裝于箱體內,且馬達動力輸入軸插裝于液壓傳動花鍵軸內,從動錐齒輪套裝于液壓傳動軸上,馬達動力輸出齒輪套裝于馬達動力輸出軸上;此外,從動錐齒輪與動力輸入部分中的主動錐齒輪嚙合; 機械換擋部分中,換擋主動軸與換擋從動軸分別安裝于箱體內,而換擋主動齒輪套裝于換擋主動軸,并與馬達動力輸出齒輪嚙合;第一換擋從動齒輪、第二換擋從動齒輪及第三換擋從動齒輪分別套裝于換擋主動軸上,第一花鍵轂位于第一換擋從動齒輪與第二換擋從動齒輪之間,且套裝于換擋主動軸,第二花鍵轂位于第二換擋從動齒輪與第三換擋從動齒輪之間,且套裝于換擋主動軸,第一結合套安裝在第一花鍵轂上,第二換擋撥叉插裝于第一結合套上,第二結合套安裝在第二花鍵轂上,第一換擋撥叉插裝于第二結合套上;第一換擋動力齒輪、第二換擋動力齒輪及第三換擋動力齒輪分別套裝于換擋從動軸上;此外,第一換擋從動齒輪與第三換擋動力齒輪的外部齒輪嚙合,第二換擋動力齒輪與第二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齒輪嚙合,第一換擋動力齒輪與第三換擋從動齒輪的外部齒輪嚙合; 牙嵌式離合器轉向控制部分中,左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與右牙嵌式離合器控制部分關于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對稱設置,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套裝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上,且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左端安裝于左端蓋內,左端蓋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左控制搖臂安裝在左多片式制動器上,左多片式制動器安裝于箱體內,左離合套與左多片式制動器配合安裝,左復位彈簧設置在左多片式制動器上方,左離合套同時與左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左側內齒圈嚙合;而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右端安裝于右端蓋內,右端蓋緊固安裝于箱體上,右控制搖臂安裝在右多片式制動器上,右多片式制動器安裝于箱體內,右離合套與右多片式制動器配合安裝,右復位彈簧設置在右多片式制動器上方,右離合套同時與右牙嵌式離合器傳動雙聯齒輪、牙嵌式離合器主動齒輪的右側內齒圈嚙入口 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液壓傳動軸上的從動錐齒輪一側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及間隙調整的擋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馬達動力輸出軸上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的開口擋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上設置有用于軸向限位的鋼絲擋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換擋從動齒輪、第二換擋從動齒輪及第三換擋從動齒輪分別通過滑動軸承套裝于換擋主動軸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左端通過左支撐軸承安裝于左端蓋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牙嵌式離合器主軸右端通過右支撐軸承安裝于右端蓋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左復位彈簧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一左擋圈,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四左擋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車輛液壓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右復位彈簧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一右擋圈,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起支撐作用的第四右擋圈。
【文檔編號】F16H47/06GK204153088SQ201420453024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李園平, 李學東, 趙文然, 龍愛海, 付樂陶, 肖慰 申請人:吉首市宗南重工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