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驅動裝置,更具體地,涉及該驅動裝置使用的齒輪箱。
背景技術:
行星齒輪箱具有較大的承載能力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在采用斜齒太陽輪時,在承載力較大的場合,行星齒輪箱內部將存在較大的軸向力,該種軸向力將導致轉架振動幅度較大,從而產生一些不受歡迎的主觀噪音。
因此,亟需一種改進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降低齒輪箱的一些主觀噪音。
為此,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齒輪箱,包括至少一級行星齒輪系,所述行星齒輪系包括:太陽輪、內齒圈、若干行星輪、轉架。所述太陽輪受驅動后可自轉,所述內齒圈固定到齒輪箱殼體,所述若干行星輪同時與太陽輪、內齒圈嚙合并繞著太陽輪公轉,所述轉架安裝到所述若干行星輪并隨著所述若干行星輪公轉而自轉。所述齒輪箱還包括彈性環,所述彈性環安裝到所述轉架的一側,用于緩沖軸向壓力。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轉架設有環形凹槽用于安裝所述彈性環。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齒輪箱包括第一行星齒輪系與第二行星齒輪系,第一行星齒輪系為斜齒輪,所述彈性環安裝到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彈性環位于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與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行星輪之間。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齒輪箱包括第一行星齒輪系與第二行星齒輪系,第一行星齒輪系為斜齒輪,所述彈性環安裝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彈性環位于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的遠離第二行 星齒輪系的行星輪的一側。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齒輪箱包括第一行星齒輪系與第二行星齒輪系,第一行星齒輪系為斜齒輪;所述齒輪箱包括第一彈性環和第二彈性環,所述第一彈性環安裝到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所述第二彈性環安裝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第一彈性環位于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與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行星輪之間,所述第二彈性環位于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的遠離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行星輪的一側。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齒輪箱的輸出端包括端蓋、安裝到端蓋的軸承和輸出件,所述輸出件被所述軸承支撐從而可繞軸承中心旋轉,所述輸出件受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驅動,所述彈性環位于所述軸承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之間或位于所述端蓋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之間。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軸承的內端設有向外伸出的凸緣,用于防止軸承沿遠離行星齒輪系的方向脫離端蓋。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的中心設有非圓形的驅動孔,所述輸出件一端插入所述驅動孔。
作為一種改進方案,所述輸出件為設有中心孔的法蘭,所述中心孔的孔壁設有齒。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驅動裝置,包括電機以及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的齒輪箱,所述齒輪箱的輸入端安裝到所述電機的輸出端,用于對電機的輸出進行減速。
本發明通過設置彈性環以限制轉架的振動,從而降低或消除某些主觀噪音。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圖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驅動裝置的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驅動裝置卸下齒輪箱殼體后的示意圖;
圖4是圖1所述驅動裝置卸下齒輪箱殼體、軸承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驅動裝置20包括電機30和齒輪箱40,電機30的輸出端連接到齒輪箱40的輸入端,電機30的輸出被齒輪箱40減速后再輸出。
本實施例中,電機30與齒輪箱40同軸線安裝,即,電機的軸向與齒輪箱40的軸向相同。但是本發明不局限于該種情況。
齒輪箱40的殼體包括筒狀部42以及安裝到筒狀部42一個開口端的端蓋44。齒輪箱40的輸出件46安裝到端蓋44。本實施例中,輸出件46為具有中心孔的法蘭,中心孔的孔壁設有齒。優選地,筒狀部42靠電機端具有若干凸緣43,用于防止筒狀部42發生轉動。
參考圖2,該齒輪箱包括兩級行星齒輪系,每級行星齒輪系都包括太陽輪、內齒圈、若干行星輪以及轉架。具體地,第一行星齒輪系包括太陽輪51、三個行星輪52、內齒圈53、轉架54,其中,內齒圈53固定于或形成于齒輪箱殼體的筒狀部42的內壁,行星輪52同時與太陽輪51、內齒圈53嚙合。太陽輪51安裝到電機30的輸出軸31,并隨著輸出軸31轉動。太陽輪51轉動后,行星輪52在太陽輪51、內齒圈53的約束下,將繞著太陽輪51發生公轉。因為每個行星輪52都可轉動地安裝到轉架54,因此,轉架54隨著行星輪52的公轉而發生自轉。
第二行星齒輪系包括太陽輪61、三個行星輪62、內齒圈63、轉架64,其中,內齒圈63固定于或形成于齒輪箱殼體的筒狀部42的內壁,行星輪62同時與太陽輪61、內齒圈63嚙合。太陽輪61安裝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54,并隨著轉架54的自轉而轉動。太陽輪61轉動后,行星輪62在太陽輪61、內齒圈63的約束下,將繞著太陽輪61發生公轉。因為每個行星輪62都可轉動地安裝到轉架64,因此,轉架64隨著行星輪62的公轉而發生自轉。
本實施例中,行星輪62與轉架54之間,安裝有墊圈57。齒輪箱40的端蓋44安裝有軸承47用于支撐輸出件46,使輸出件46能相對于齒輪箱轉動。轉架 64的中心設有非圓形的驅動孔,輸出件46一端插入所述驅動孔從而可隨著轉架64進行同軸轉動。可以理解地,所述輸出件46也可以跟轉架64做成一體。
參考圖2至圖4,軸承47的近馬達端設有向外伸出的凸緣48,凸緣48抵頂到齒輪箱的端蓋44,這樣,沿齒輪箱軸向凸緣48夾持于端蓋44與轉架64之間,用于防止軸承47沿遠離行星齒輪系的方向脫離端蓋44。
一彈性環66安裝到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64,并位于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轉架64的遠離第二行星齒輪系的行星輪62的一側。優選地,彈性環66被夾持在轉架64與軸承47之間,用于緩沖軸向力以消除齒輪箱的某些主觀噪音。進一步地,其中一級行星齒輪系(例如第一行星齒輪系)為斜齒輪,以進一步提高齒輪箱的承載力。在使用斜齒輪的情況下,齒輪箱內部更容易受到軸向力。因此,在采用斜齒輪的情況下,使用彈性環66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軸承47和/或轉架64可設置環形凹槽,用于安裝彈性環66。
優選地,另一彈性環56安裝到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54,并位于第一行星齒輪系的轉架54與墊圈57之間,用于緩沖軸向力以降低齒輪箱的噪音。轉架54可設置環形凹槽,用于安裝彈性環56。
在一個替換實施例中,可以只設置彈性環66而未設置彈性環56。在另一個替換方案中,可以只設置了彈性環56而未設置彈性環66。
可以理解地,彈性環56可以設置在轉架54的其中一側,即,彈性環56可位于轉架54與行星輪52之間,也可以設置在轉架54與行星輪62之間。類似地,彈性環66可以設置在轉架64的其中一側,即,彈性環66可設置在轉架64與軸承47之間或者轉架64與端蓋44之間,也可設置在轉架64與行星輪62之間。但是,如圖4所示的方案是較為理想的方案,即,行星齒輪箱40輸入端的轉架54、輸出端的轉架64分別設有彈性環56、彈性環66,且轉架54、56位于彈性環56、66之間。通過在轉架54、64的其中一側或兩側設置彈性環56,可有效限制轉架的振動尤其是軸向振動,從而改善主觀噪音。可以理解地,為限制轉架54、64的徑向振動,可在轉架外周表面與內齒圈內周表面之間設彈性環。
可以理解地,上述彈性環56、66的橫截面可以為圓形,橢圓形等各種形狀,可以由橡膠等彈性材料制成。
該種驅動裝置尤其適用于汽車領域作為汽車尾門的升降驅動裝置。
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如對各個實施例中的不同特征進行組合等,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