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軸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緩沖軸承。
背景技術:
軸承是機械工程或汽車中應用最廣的部件之一,現代汽車傳動系結構日益復雜,使用工況復雜,高速旋轉的發動機突然接合、離合器起步和緊急制動等工況,都會在傳動系中產生大的沖擊,而鋼鐵材質的軸承只會剛性變形而不具備緩沖性能,且軸承使用時需要潤滑,故傳動系統中需要對軸承進行潤滑設計,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緩沖沖擊且具有自潤滑性的汽車緩沖軸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緩沖軸承,包括鋼鐵材質的外圈、內圈和設在外圈與內圈之間的滾子,所述外圈外周面一側內凹設有第一環形槽,所述第一環形槽與外圈內周面通過第一通槽連通,所述第一通槽沿外圈軸線間隔分布,所述第一環形槽和第一通槽內澆注尼龍材質的第一緩沖環,所述內圈內周面相對第一環形槽另一側外凸設有第二環形槽,所述第二環形槽與內圈外周面通過第二通槽連通,所述第二通槽沿內圈軸線間隔分布,所述第二環形槽和第二通槽內澆注尼龍材質的第二緩沖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外圈一側設有環形的用尼龍材料制作的第一緩沖環,內圈另一側設有環形的用尼龍材料制作的第二緩沖環,兩個緩沖環可以緩沖汽車行駛時部件對軸承的沖擊,第一緩沖環通過第一通槽與滾子連通,第二緩沖環通過第二通槽與滾子連通,由于尼龍材料具有潤滑性,故軸承在長期運行時兩個緩沖環可以對滾子提供潤滑,使軸承具有自潤滑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緩沖環還包括從第一通槽突出外圈內周以將滾子軸向限位的第一保持部,通過所述改進,第一保持部可以將滾子軸向限位,以實現滾子保持架的作用,且第一保持部為尼龍材質,可潤滑滾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第二緩沖環還包括從第二通槽突出內圈外周以將滾子軸向限位的第二保持部,通過所述改進,第二保持部可以配合第一保持部將滾子軸向限位,以實現滾子保持架的作用,且第二保持部同樣為尼龍材質,可潤滑滾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第一緩沖環還包括設在第一緩沖環側壁軸向向外圈伸入的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端面設有錐形的用以軸向限位第一緩沖環的第一軸向限位部,通過所述改進,第一軸向限位部軸向限位第一緩沖環,防止第一緩沖環軸向脫出外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第二緩沖環還包括設在第二緩沖環側壁軸向向內圈伸入的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端面設有錐形的用以軸向限位第二緩沖環的第二軸向限位部,通過所述改進,第二軸向限位部軸向限位第二緩沖環,防止第二緩沖環軸向脫出內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第一緩沖環還包括設在第一通槽兩側外凸用以徑向限位第一緩沖環的第一徑向限位部,通過所述改進,第一徑向限位部徑向限位第一緩沖環,防止第一緩沖環徑向脫出外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種改進,所述第二緩沖環還包括設在第二通槽兩側外凸用以徑向限位第二緩沖環的第二徑向限位部,通過所述改進,第二徑向限位部徑向限位第二緩沖環,防止第二緩沖環徑向脫出內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A處剖面結構示意圖。
1-外圈,1.1-第一環形槽,1.2-第一通槽,2-內圈,2.1-第二環形槽,2.2-第二通槽,3-滾子,4-第一緩沖環,4.1-第一保持部,4.2-第一嵌入部,4.3-第一軸向限位部,4.4-第一徑向限位部,5-第二緩沖環,5.1-第二保持部,5.2-第二嵌入部,5.3-第二軸向限位部,5.4-第二徑向限位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
一種汽車緩沖軸承,包括鋼鐵材質的外圈1、內圈2和設在外圈1與內圈2之間的滾子3,所述外圈1外周面一側內凹設有第一環形槽1.1,所述第一環形槽1.1與外圈1內周面通過第一通槽1.2連通,所述第一通槽1.2沿外圈1軸線間隔分布,所述第一環形槽1.1和第一通槽1.2內澆注尼龍材質的第一緩沖環4,所述內圈2內周面相對第一環形槽1.1另一側外凸設有第二環形槽2.1,所述第二環形槽2.1與內圈2外周面通過第二通槽2.2連通,所述第二通槽2.2沿內圈2軸線間隔分布,所述第二環形槽2.1和第二通槽2.2內澆注尼龍材質的第二緩沖環5。
其中,所述第一緩沖環4還包括從第一通槽1.2突出外圈1內周以將滾子3軸向限位的第一保持部4.1。
其中,所述第二緩沖環5還包括從第二通槽2.2突出內圈2外周以將滾子3軸向限位的第二保持部5.1。
其中,所述第一緩沖環4還包括設在第一緩沖環4側壁軸向向外圈1伸入的第一嵌入部4.2,所述第一嵌入部4.2端面設有錐形的用以軸向限位第一緩沖環4的第一軸向限位部4.3。
其中,所述第二緩沖環5還包括設在第二緩沖環5側壁軸向向內圈2伸入的第二嵌入部5.2,所述第二嵌入部5.2端面設有錐形的用以軸向限位第二緩沖環5的第二軸向限位部5.3。
其中,所述第一緩沖環4還包括設在第一通槽1.2兩側外凸用以徑向限位第一緩沖環4的第一徑向限位部4.4。
其中,所述第二緩沖環5還包括設在第二通槽2.2兩側外凸用以徑向限位第二緩沖環5的第二徑向限位部5.4。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