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同步帶傳送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同步帶防脫落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在制造業中對于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傳動部分用自動化代替人工,極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皮帶運作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傳動方式,在使用過程中隨著速度的增加,皮帶的自身的老化,都會降低皮帶工作的穩定性。
傳統同步帶傳送裝置一般選用同步帶輪和與之對應的同步帶進行傳動,這樣的裝置在高速傳送時同步帶左右晃動跑偏,甚至導致滑落,嚴重降低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同步帶防脫落裝置。本實用新型能在設備高速運轉的過程中,利用檔邊限定同步帶的偏移范圍,減少同步帶左右晃動,避免出現同步帶滑落的問題,保證了設備的穩定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同步帶防脫落裝置,包括:滑輪輸送結構1和帶輪安裝座2,所述滑輪輸送結構1固定設置在帶輪安裝座2上;
所述滑輪輸送結構1包括1號滑輪機構11和輸送皮帶12,所述輸送皮帶12活動連接在1號滑輪機構11上;
所述1號滑輪機構11包括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和軸承112,所述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通過軸承112固定在帶輪安裝座2上;
所述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包括擋邊1111,所述擋邊1111設置在防同步帶脫落帶輪111兩側外輪廓上,所述擋邊1111中心與防同步帶脫落帶輪111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優先的,所述帶輪安裝座2包括支架21和底座22,所述支架21垂直固定在底座22上方,所述支架21上設置有長條形通孔211。
優先的,所述滑輪輸送結構1包括四組結構相同的1號滑輪機構11,所述四組1號滑輪機構11呈V型依次排列,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1號滑輪機構11、2號滑輪機構13、3號滑輪機構14和4號滑輪機構15,所述1號滑輪機構11的頂端與支架21頂端平行,所述3號滑輪機構位于最下方14;
優先的,還包括調節裝置3,所述調節裝置3通過軸承112活動連接在帶輪安裝座2上,所述調節裝置3通過軸承112與1號滑輪機構11固定。
優先的,所述帶輪安裝座2左右兩側都設置有滑輪輸送結構1,所述每側滑輪輸送結構1位置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能在設備高速運轉的過程中,利用檔邊限定同步帶的偏移范圍,減少同步帶左右晃動,避免出現同步帶滑落的問題,保證了設備的穩定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同步帶防脫落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同步帶防脫落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同步帶防脫落裝置的左視圖
圖中:
1- 滑輪輸送結構,11- 1號滑輪機構,111- 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1- 擋邊,112- 軸承,12- 輸送皮帶,13- 2號滑輪機構,14- 3號滑輪機構,15- 4號滑輪機構;
2- 帶輪安裝座,21- 支架,211- 長條形通孔,22- 底座;
3- 調節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例。
如圖1-3所示,一種同步帶防脫落裝置,包括:滑輪輸送結構1和帶輪安裝座2,所述滑輪輸送結構1固定設置在帶輪安裝座2上;
所述滑輪輸送結構1包括1號滑輪機構11和輸送皮帶12,所述輸送皮帶12活動連接在1號滑輪機構11上;
所述1號滑輪機構11包括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和軸承112,所述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通過軸承112固定在帶輪安裝座2上;
所述防同步帶脫落滑輪111包括擋邊1111,所述擋邊1111設置在防同步帶脫落帶輪111兩側外輪廓上,所述擋邊1111中心與防同步帶脫落帶輪111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在本實施中優選的,所述帶輪安裝座2包括支架21和底座22,所述支架21垂直固定在底座22上方,所述支架21上設置有長條形通孔211。
在本實施中優選的,所述滑輪輸送結構1包括四組結構相同的1號滑輪機構11,所述四組1號滑輪機構11呈V型依次排列,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1號滑輪機構11、2號滑輪機構13、3號滑輪機構14和4號滑輪機構15,所述1號滑輪機構11的頂端與支架21頂端平行,所述3號滑輪機構位于最下方14。
在本實施中優選的,還包括調節裝置3,所述調節裝置3通過軸承112活動連接在帶輪安裝座2上,所述調節裝置3通過軸承112與1號滑輪機構11固定。
在本實施中優選的,所述帶輪安裝座2左右兩側都設置有滑輪輸送結構1,所述每側滑輪輸送結構1位置相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