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管材安裝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管材固定架。
背景技術:
在現在的鋪設管材過程中,管材固定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牢固的將管材固定,防止管材發生位移和損壞,但是現在的管材固定架往往不能夠很好地對管材進行恰當的固定,浪費了資源,有時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一種管材固定架,能夠在管材安裝時更加方便,同時適應與復雜的安裝環境中。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管材固定架,包括固定結構,固定結構包括支撐桿、固定架a、固定架b、固定架c、固定架d、固定架e、固定架f。
固定架a的一端固定在支撐桿上,固定架b的一端通過銷釘a與固定架a的另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b的另一端通過銷釘b與固定架c的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c的另一端通過銷釘c與固定架d的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d的另一端通過銷釘d與固定架e組成鉸連接,固定架e的另一端通過銷釘e與固定架f的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f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桿上。
支撐桿的一端內部設置有T形凹槽,T形凹槽與連接桿的一端上設置的T形凸塊配合,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銷釘k與旋轉塊鉸連接,以上構成旋轉 機構。連接桿21可繞銷釘k20旋轉。
具體的,支撐桿的兩端都有旋轉結構,U形螺栓b和U型螺栓a的一端分別安裝在旋轉機構的旋轉塊的孔內,U形螺栓b和U形螺栓a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有定位螺母和鎖緊螺母,支撐桿上設置有凹槽a和凹槽b,U形螺栓a和U形螺栓b上的定位螺母和鎖緊螺母之間的部分在凹槽a和凹槽b內。
具體的,固定機構上設置有長圓形的安裝孔。
具體的,安裝在旋轉塊的孔中的U形螺栓a和U形螺栓b的一端上設置有凸臺,凸臺分別設置在旋轉塊的兩側。
具體的,還包括穩定結構,內套安裝在外套中組成穩定結構,內套的條形孔的中心線和外套的孔的中心線平行。
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在復雜的安裝環境下對管材進行合適的固定安裝,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程進度,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3為旋轉塊與支撐桿連接的剖視圖。
圖4為穩定結構的示意圖。
圖5為穩定結構的剖面圖
1固定架a 2銷釘a 3固定架b 4銷釘b 5固定架c6銷釘c 7固定架d 8銷釘d 9U形螺栓a 10旋轉塊11T形凸塊 12T形槽 13凹槽a 14凹槽b 15U形螺栓b16支撐桿 17孔 18孔 19凸臺 20銷釘k 21連接桿 22固定架e 23銷釘e 24固定架f 25安裝孔 26外套27內套 28條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管材固定架,包括固定結構,固定結構包括支撐桿16、固定架a1、固定架b3、固定架c5、固定架d7、固定架e22、固定架f24;
固定架a1的一端固定在支撐桿16上,固定架b3的一端通過銷釘a2與固定架a1的另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b3的另一端通過銷釘b4與固定架c5的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c5的另一端通過銷釘c6與固定架d7的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d7的另一端通過銷釘d8與固定架e22組成鉸連接,固定架e22的另一端通過銷釘e23與固定架f24的一端組成鉸連接,固定架f24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桿16上;
支撐桿16的一端內部設置有T形凹槽12,T形凹槽12與連接桿21的一端上設置的T形凸塊11配合,連接桿21的另一端通過銷釘k20與旋轉塊10鉸連接,以上構成旋轉機構。連接桿21可繞銷釘k20旋轉。T形凹槽12與T形凸塊11構成旋轉副,T形凹槽12與T形凸塊11通過接觸面旋轉。
支撐桿16的兩端都有旋轉結構,U形螺栓b15和U型螺栓a9的一端分別安裝在旋轉機構的旋轉塊10的孔18內,U形螺栓b15和U形螺栓a9的另一端分別安裝有定位螺母和鎖緊螺母,支撐桿16上設置有凹槽a13和凹槽b14,U形螺栓a9和U形螺栓b15上的定位螺母和鎖緊螺母之間的部分在凹槽a13和凹槽b14內。
固定機構上設置有長圓形的安裝孔25。
安裝在旋轉塊10的孔18中的U形螺栓a9和U形螺栓b15的一端上設 置有凸臺19,凸臺19分別設置在旋轉塊10的兩側。
還包括穩定結構,內套27安裝在外套26中組成穩定結構,內套27的條形孔28的中心線和外套26的孔17的中心線平行。
工作時,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安裝面上,根據安裝面的情況依次調節固定架b、固定架c、固定架d、固定架e,找到合適的安裝位置,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合適的安裝。當有支撐桿一側懸空時,將內套從外套中抽出,使穩定結構達到合適的長度,穩定機構一端安裝在懸空支撐桿一端的固定架上,另一端安裝在與墻體固定的固定架上,形成固定的支撐結構。
根據安裝管材尺寸的大小調節定位螺母,松動鎖緊螺母,將U形螺栓從凹槽中旋轉出來。
在安裝過程中,當管材不和支撐桿在同一平面上時,可以將U形螺栓旋轉至下方進行對管材的固定,根據管材的大小調節定位螺釘,并緊固鎖緊螺釘,完成安裝。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