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軟密封蝶閥。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傳統蝶閥的閥座和蝶板之間多采用圓筒內平面配合,這種結構的配合方式存在一定弊端:蝶板和閥座之間不能配合得太緊,如果配合太緊,閥門開關就很困難,若不用力,就很難開啟閥門或者完全關閉閥門,且用力關閉閥門,蝶板就很容易變形而造成損壞。然而,如果蝶板與閥座配合不夠緊密,則很容易產生泄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軟密封蝶閥,增強閥體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軟密封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鑄鐵閥體,與所述的鑄鐵閥體過盈配合的可更換式橡膠閥座,鑄鐵閥板,以及通軸式閥軸,所述的鑄鐵閥板的密封面上設置有環氧樹脂漆層,所述的環氧樹脂漆呈整體球面。
優選地,所述的鑄鐵閥板為球墨鑄鐵。
優選地,所述的環氧樹脂漆層的厚度為0.125mm-0.175mm。
優選地,所述的閥座為無骨架橡膠材質閥座。
優選地,所述的密封面包括閥板的兩側面以及與上閥口對應的上頂面和下閥口對應的下頂面,所述閥板的兩個側面、上頂面、下頂面均為同一個球面之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將軟密封蝶閥的密封面設計成一個整體球形,能有效減少密封扭矩,大大降低了啟閉閥門的扭矩。而且將球墨鑄鐵閥板噴漆處理,降低了以往電鍍處理的環境污染,而且適用于更多的環境,例如飲用水、供水等特殊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軟密封蝶閥包括鑄鐵閥體1,橡膠閥座2,鑄鐵閥板3,以及上閥軸4、下閥軸5,所述的鑄鐵閥板的密封面上設置有環氧樹脂漆層,所述的環氧樹脂漆層呈整體球面。所述的密封面包括閥板的兩側面以及與上閥口對應的上頂面和下閥口對應的下頂面,所述閥板的兩個側面、上頂面、下頂面均為同一個球面之上。將軟密封蝶閥的密封面設計成一個整體球形,能有效減少密封扭矩,大大降低了啟閉閥門的扭矩。同時,將球墨鑄鐵閥板噴漆處理,降低了以往電鍍處理的環境污染,而且適用于更多的環境,例如飲用水、供水等特殊環境,具體來說,球墨鑄鐵閥板密封面的噴漆為老人牌環氧樹脂漆,環氧樹脂漆層的厚度為0.125mm至0.175mm。
其中,所述的上閥軸上端自閥體的上閥口穿出并通過鍵1與操控機構連接以實現鑄鐵閥板的開啟,同時,在所述的上閥軸上設置有臺階通過壓蓋6以定位上閥軸實現上閥軸限位,所述的壓蓋內外部均有O形圈密封軸孔。上部的上閥軸上設有上導套7以進行導向并減小摩擦,降低開啟力矩,所述的閥體的上閥口的上部固定設置有壓蓋以及填料8實現端部的密封和定位。
所述的下閥軸與鑄鐵閥板連接,所述的下閥軸上設置有臺階以定位下閥軸實現下閥軸相對閥體的位置固定,同時,下閥軸下端部與下堵板9間設置有O形圈10。本實用新型閥板的空心雙斷軸,閥板相對實心雙斷軸設計增加了中部的流線型,有效降低了閥門的壓力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閥座與閥體通過過盈配合實現有效密封,而且閥板與閥座通過整體球形密封,使閥板與閥座接觸更好,保證閥板密封,且降低閥門扭矩。
優選地,所述的閥座為無骨架閥座,閥座采用加筋設計,橡膠厚度大,壓縮回彈性優,從而使扭矩減小,并且與閥體過盈密封,密封效果更好,閥座可制作多種橡膠材質,以適用各種不同工況,同時閥座可更換,實現產品在互換閥座后方便快捷應用不同工況。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